第四百六十章 應對之法

“你看看,你看看這成個是什麼樣子!”復隆皇帝很是不悅的把一份奏摺丟給了長平公主:“未經朕之允許,沒有部堂議政,他李吳山竟然越過朝廷直接封王了。天知道這個所謂的下剌納部落是哪座山上的猴子……”

長平公主根本就不用,就知道那份奏摺說的是怎麼回事,因爲這份奏摺原本就是由她整理並且親手遞給大明天子的。

“我已經查過了,下剌納部是個很的蒙古部落,以前是依附與東察哈爾部的,部衆只有三千餘,雖然這是萬曆朝的事情,時過境遷或許下剌納部有多擴大,但也不會大到哪裡去,充其量有四五千而已。”

和只會發脾氣的復隆皇帝不一樣,長平公主做事更爲仔細周全,當復隆皇帝還不是所謂的下剌納部是“哪座山上的猴子”之時,長平公主已經調閱了資料,調查出了這個下剌納部的底細。

四五千的總人口數量,還不如江南的一個大型村鎮,竟然要求封王,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最讓人驚掉下巴的是,李吳山竟然同意了這個要求,而且代替皇帝封了下剌納部部落首領一個“首義王”的名號。

“蒙古王與我大明的王爵不同,沒有那麼重,萬歲也不必太在意了。”長平公主笑着說道:“今日調閱資料的時候,才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萬曆十年以後的三十幾年當中,光是套北一帶,自封爲王的蒙古首領就有十幾個之多……”

因爲政治架構和社會基礎的不同,蒙古草原上亂七八糟的王爺有很多,聽起來名頭確實很大,其實真的沒有多少含金量,甚至還有自稱爲“萬馬之王”的蒙古首領,也不知道是個什麼意思。在很多時候,這些雜七雜八的蒙古王根本就不能算是正式的封號,而是一種“江湖諢號”之類的東西,根本就不能當真。

“再者說了,忠勇公封蒙古部落首領爲王,也是爲了起到千金市馬骨的效果……”

所謂的“首義王”,其實就是第一個投靠了大旗軍的部族首領,故意封出一個高的讓人頭暈目眩的“王爵”,其實就是爲了起到一個標杆的作用,讓更多的蒙古部落投靠過來內附大明王朝。

這個道理復隆皇帝當然明白,真正讓他氣不過的不在於此,而在於李吳山的獨斷專行。

你李吳山的封號不過是個忠勇公,屬於公爵,連你自己的都不是王呢,憑什麼給別人封王。

就算你私自封王的舉動確實是出於安定蒙古的戰略需要,而且絕對合情合理,但卻不合法。好歹你也應該事先給朝廷打着招呼,然後由朝廷派遣宣慰使深入蒙古,再給一個正式的封號,這才符合應有的法律流程嘛。

李吳山不僅僅只是封了一個“首義王”,還封了好幾個“貝勒”“大貝勒”,然後纔給朝廷“彙報工作”,這等於是逼迫朝廷爲他的行爲背書,逼迫朝廷承認他的舉動。

戰事如火,出於戰爭的現實需要,封幾個有名無實的王爵和貝勒,真心不算什麼大事,但這事是應該“恩出於上”,應該有朝廷正式冊封,而不是由他李吳山私相授受。

無論什麼樣的爵位,都是朝廷的恩賞,你李吳山隨便給別人,這算怎麼個意思?

就算是李吳山的理由再怎麼充分,這事畢竟違反了正常的操作流程。雖然朝廷不得不接受這個結果,卻不能白白的嚥下這口氣,按照復隆皇帝的意思,一定要下旨申斥一番。

雖然李吳山根本就不在乎朝廷的申斥,但朝廷卻不得不這麼做。

畢竟你李吳山還是大明王朝的臣子,不重重的申斥幾句,皇帝的威嚴何在?朝廷的體面何存?

“不管怎麼說,這十幾個蒙古部落內附,都是在爲大明朝開疆拓土,就算是節有失,朝廷也不好申斥的。”長平公主笑道:“不如默認了此事,然後再給忠勇公一個事蒙古宣慰的頭銜,以後也好方便行事……”

出了這個事情,復隆皇帝想的是維持朝廷的體面,具體的做法就是申斥李吳山,並且做一些只具有象徵意義的懲罰。但長平公主的想法卻是這個樣子。

隨着大旗軍的軍事勝利,必然還會有更多的蒙古部落內附大明朝,李吳山肯定還會對那些投靠了大旗軍的蒙古首領做出封賞,到時候怎麼辦?是不是還要申斥?

最合適的做法就是委任李吳山爲事蒙古諸事宣慰使的頭銜,如此一來李吳山做事就可以更加的名正言順,更要緊的顧全了朝廷的體面。

反正蒙古那邊的事情江南朝廷根本插不上手,還不如順水推舟做個人情,給他一個正式的頭銜。這樣的話,就意味着李吳山是奉朝廷之命去處理蒙古事物,至少維持了一個君臣的名分,就算是民間說起這個事情,蒙古各部的內附也是朝廷的“運籌帷幄之功”,雖然這僅僅只是一個虛名,但是除了虛名之外,朝廷還能真的約束李吳山不成?

“還是姊姊想的周全。”雖說長平公主是臣子,但是在私下的時候,她更多是一種“家庭大姐”的身份。在這之前,這種大姐的身份僅僅只是體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在祈雨被淋之後,復隆皇帝大病一場,身體狀況一日不如一日,已沒有那麼多體力和精力再象以前那樣處理政務了。

因爲復隆皇帝想要成爲太祖洪武皇帝那樣的君主,而太祖皇帝朱元璋爲了廢黜相權,消除相權對皇權的影響和制約,必須掀起大獄大肆株連,而且直接取消了宰相、丞相等等這些類似的職務,避免了權臣的出現。這幾年來,復隆皇帝做的事情和朱元璋曾經做過的事情幾乎如出一轍,唯一的區別就在於朱元璋用血腥和暴戾幹掉了相權,而復隆皇帝則是用相對溫和的手段,正在一步一步的把內閣從決策機構堅城一個有名無實的秘書機構。

這一套手法,當年的明成祖永樂大帝就曾經做過,復隆皇帝只不過是有樣學樣而已:不立內閣首輔大臣,把內閣架空成爲自己的附庸……

任何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都會極力集權,把所有的權利都收到自己的手中。

但是,復隆皇帝過分的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在經歷了一場大病之後,他的身體狀況已不允許他那麼做了。

雖然他就極力想要提拔永王,奈何永王的心思根本就不在這邊,甚至弄出了“離家出走”的鬧劇。所以,他纔不得不讓長平公主幫他處理政務,這是他唯一可以絕對信賴的人。

“李吳山在北邊搞的均田之事聲勢很大,頗得民心!”統計人口重新劃分土地,雖然極大的打擊了士紳地主階層,但卻收穫了底層的民心,對於社會穩定有很大的作用。

說來還真有趣,這均田政策根本就不是李吳山的首創,而是“復隆新政”的重要內容,最先由狀元公利中提出來的,當時的復隆皇帝曾經想過要在江岸推行,但卻因爲有太多的顧慮而遲遲不敢付諸現實,卻被李吳山搶了先。

想當初,李吳山就曾經很正式的對復隆皇帝說起過這個事情,由他在北方先行推行,見到成效之後再由朝廷在全國正式實施,這本就是商量好了的事兒。

既然均田制度這麼好,理應在全國進行大範圍的推廣。

“我以爲,此事還需慎重些纔好!”在這個事情上,復隆皇帝表現的有些急躁並且過於操切了,而長平公主則顯得更加沉穩,頗有幾分老成謀國的架勢:“均田固然可以收穫民心,也能在短短几年之內國力大增,但這是一柄雙刃劍,一個弄不好就會傷及自身!”

均田制雖然極大的籠絡了底層百姓,卻把士紳地主和士大夫階層給得罪死了,這可不是事情,而是事關國體的根本大計。

在很多時候,皇權只是一個象徵,真正統治地方的則是士紳地主階層。李吳山之所以敢這麼幹,就是因爲他有一支無敵的軍隊。

大旗軍早已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局對,而是一個龐大且又完整的體系,幹掉地主士紳階層,不惜以血腥手段進行大清洗,然後由大旗軍體系完成一次替代,等於是把統治基礎從下而上的換了一茬。

朝廷有這樣的實力嗎?

就算是朝廷有這個實力,幹掉了地主士紳階層之後,拿什麼進行替換?新一茬的地主啊?那還不如不換呢!

李吳山敢得罪整個地主階層,朝廷可不敢,這就叫做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地主士紳這雙鞋子,大明王朝已經穿了幾百年,早就與血肉融爲一體,已經脫不下來了。

均田制度屬於復隆新政的一部分,並且確確實實的江南朝廷最先提出來的,卻遲遲不敢真的推廣,就是出於最現實的考慮。

除了這些個現實的顧慮之外,長平公主還想到一個更加的長遠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恰恰就是均田制度的軟肋,同時也是致命缺陷:暫時性。

天下的田地只有那麼點,幾乎就是一成不變的數字。隨着戰爭的結束,人口必定會飛速增長,而李吳山又大力推行獎勵生育的制度。

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大明朝的人口數字一定會出現一個爆炸性的增長。

人口飆升而田地卻不加增,在短短几年之內就把田地分完了,那麼後來人口怎麼辦?

他們沒有田地,怎麼活下去?若是再來一輪均田政策的話,再次重新分配土地,必然會得罪現在的這些農民,畢竟誰也不想把已經出到嘴巴里的好處再吐出來。

單純依靠均田制度,雖然能夠很快的提升國力凝聚民心,但是長久來看,卻爲將來埋下了隱患。

這一點,只有長平公主看出來了。

復隆皇帝完全沒有想到這個問題,也沒有想的那麼長遠,聽罷了長平公主的分析之後才意識到均田制度並沒有想象當中的那麼完美。他輕輕的放下單片眼鏡,用力的揉着有些麻木的額頭,長久沉默不語。

最近這段時間以來,復隆皇帝的身體狀況不僅大不如前,連視力都越來越不好了,無論看什麼東西都迷迷糊糊,有時候還會出現“重影”的狀況。按照宮中太醫的說法,這是氣血兩虛的緣故,所以玩兒了命的補,藥補食補的法子用了不少,人蔘、阿膠之類的補品不知道吃了多少,反而越補越不行,不得不從紅毛商人那裡買來了幾幅單片眼鏡。

關於皇帝陛下戴眼鏡這個事情,還引起過一場不大不的風波:好幾個老臣,都覺得萬歲戴眼鏡不可取。大明天子總是戴着蠻夷番邦的奇巧之物,這成何體統啊?

自古以來,就沒有皇帝戴眼鏡的先例。

所以,即便是視力再怎麼模糊,復隆皇帝也絕不在大庭廣衆之下使用眼鏡,只有在很私下的時候才佩戴,比如說和長平公主一起處理政務的時候!

“皇姊說的在理,一直以來,朕都以爲忠勇公算無遺策,他做的事情天然就應該是對的。現在看來,忠勇公李吳山也沒有傳說的那麼神奇,這均田制度就顯得有些短視了!”

長平公主微微的搖了搖頭,用不是很確定的語氣說道:“忠勇公目光深遠,尤其是在大勢的預判上,從無敗績,連我都能看清楚的事兒,忠勇公怎麼會看不明白?”

“他終究不是神仙,就算是諸葛武侯都有失街亭的時候呢?他李吳山就不能犯錯了?以朕來看,以如此激烈之手段推行均田制度分明就是飲鴆止渴,註定長久不得,遲早會生出亂子來……”

“均田制度確實能在短期內收穫奇效,但卻不可長久。以忠勇公之能,我估計他肯定早就看的非常之清楚了,他之所以不在乎,就是因爲……”長平公主抿着嘴脣,稍微猶豫了一下才說道:“就是因爲他早就有了應對之法,我甚至可以斷定,這應對之法應該在均田制度出現之前就已經有了!”

“甚麼應對之法?”

第二百二十八章 自行其是第四十二章 糟老頭子第五百四十七章 脣槍舌劍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三十一章 兄弟相爭第五百八十三章 前人栽樹第四百二十五章 復隆新政第二章 狼藉壽宴第五百一十三章 馴鹿一族第一百四十七章 岌岌可危第五百八十一章 改組朝廷第三十三章 陛見第一百五十九章 闖宮之變第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第四十一章 我是有身份的人第二百四十章 殿試第二百七十三章 拙劣的表演第一百八十一章 僞造證據第五百六十一章 其父其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寒酸的鐵牌兒第三百二十九章 狼子野心第三百九十二章 校園生活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五百四十三章 孤懸海外第四百四十八章 點石成金第三百七十一章 集體力量第一百一十九章 蘇老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驕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恐怖威懾第五百一十五章 熱血少年第三百三十章 亂臣賊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先遣遺女第五百二十四章 贖身費第二百三十三章 山雨欲來第七十二章 有錢的掏錢第一百零四章 督師無奈第一百六十七章 殘兵敗將第三百五十一章 英雄兄弟第九十三章 手中筆掌中刀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三十八章 嫂夫人第四百零三章 築炮臺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給面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先遣遺女第五百四十三章 孤懸海外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位詔書第二百五十三章 回籠覺第八十一章 生意人第一百零一章 最是交情見面初第二百七十四章 兵法有云第四百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二百四十章 殿試第三百六十章 組長第二十一章 水淹七軍第二十五章 擒賊擒王第一百七十七章 宮廷之亂第三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清亡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時代第五百九十三章 新的世界第一百一十五章 決不投降第四百五十七章 黃河渡口第二百五十八章 鷹狼第二百九十五章 壓箱底第七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一百一十八章 無辜的船伕第七十一章 自願捐獻第二十二章 賣隊友第三百四十三章 驚雷第五百九十一章 亡國之君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想多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兵法有云第二百八十二章 考卷第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不孤第五百四十六章 皇位皇權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狼初長成第四百四十一章 個人之小第二百四十章 殿試第二百八十五章 保密工作第五十八章 最終籌備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位詔書第五百三十章 萬分惶恐第三百七十五章 破事一籮筐第四百零四章 反鎖大門第九十八章 結黨第八十五章 初次接觸第二百九十章 不需報答第一百四十三章 樹碑建廟第一百六十八章 仗義牛柱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有心思第十三章 鬼話連篇第二百二十七章 情報加密第二百六十二章 從諫如流第一百三十二章 文峰寺第二百一十章 告天下書第一百五十七章 先行跑路第三百五十章 英雄輩第三十六章 賣官鬻爵第八十九章 雙簧第五百五十章 吳下阿蒙
第二百二十八章 自行其是第四十二章 糟老頭子第五百四十七章 脣槍舌劍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三十一章 兄弟相爭第五百八十三章 前人栽樹第四百二十五章 復隆新政第二章 狼藉壽宴第五百一十三章 馴鹿一族第一百四十七章 岌岌可危第五百八十一章 改組朝廷第三十三章 陛見第一百五十九章 闖宮之變第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第四十一章 我是有身份的人第二百四十章 殿試第二百七十三章 拙劣的表演第一百八十一章 僞造證據第五百六十一章 其父其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寒酸的鐵牌兒第三百二十九章 狼子野心第三百九十二章 校園生活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五百四十三章 孤懸海外第四百四十八章 點石成金第三百七十一章 集體力量第一百一十九章 蘇老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驕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恐怖威懾第五百一十五章 熱血少年第三百三十章 亂臣賊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先遣遺女第五百二十四章 贖身費第二百三十三章 山雨欲來第七十二章 有錢的掏錢第一百零四章 督師無奈第一百六十七章 殘兵敗將第三百五十一章 英雄兄弟第九十三章 手中筆掌中刀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三十八章 嫂夫人第四百零三章 築炮臺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給面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先遣遺女第五百四十三章 孤懸海外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位詔書第二百五十三章 回籠覺第八十一章 生意人第一百零一章 最是交情見面初第二百七十四章 兵法有云第四百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二百四十章 殿試第三百六十章 組長第二十一章 水淹七軍第二十五章 擒賊擒王第一百七十七章 宮廷之亂第三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清亡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時代第五百九十三章 新的世界第一百一十五章 決不投降第四百五十七章 黃河渡口第二百五十八章 鷹狼第二百九十五章 壓箱底第七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一百一十八章 無辜的船伕第七十一章 自願捐獻第二十二章 賣隊友第三百四十三章 驚雷第五百九十一章 亡國之君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想多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兵法有云第二百八十二章 考卷第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不孤第五百四十六章 皇位皇權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狼初長成第四百四十一章 個人之小第二百四十章 殿試第二百八十五章 保密工作第五十八章 最終籌備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位詔書第五百三十章 萬分惶恐第三百七十五章 破事一籮筐第四百零四章 反鎖大門第九十八章 結黨第八十五章 初次接觸第二百九十章 不需報答第一百四十三章 樹碑建廟第一百六十八章 仗義牛柱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有心思第十三章 鬼話連篇第二百二十七章 情報加密第二百六十二章 從諫如流第一百三十二章 文峰寺第二百一十章 告天下書第一百五十七章 先行跑路第三百五十章 英雄輩第三十六章 賣官鬻爵第八十九章 雙簧第五百五十章 吳下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