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好的預兆

韶華心裡覺得很憋屈,明明自己在家好好養胎,忽然就被柔婉找上門惹事。她不過是正當防衛,順帶爲李家辯護了幾句,卻得被叫進宮問話。她對皇宮的印象極差,每次進來都沒好事,也不知道這一次會發生什麼事。

從下了馬車,嚴夫人就拉着她的手,看她被馬車搖得臉色青白,低聲對她說道:“等會見了太后,你就什麼話都不要說,要暈要吐都可以,你是孕婦就做出孕婦該有的樣子,其他的事交給我。”韶華根本沒注意聽嚴夫人在說什麼,反正不用等見到太后,她現在就想吐。

肚子裡的孩子好像對皇宮也特別排斥,下了馬車,剛剛坐上步輦,肚皮就折騰個沒停,不管韶華怎麼安撫都沒用,就好像剛剛柔婉來之前一樣。

韶華苦笑地想着,如果嚴愷之此刻在旁邊就好了,衝着這孩子和嚴愷之擡扛的習性,至少可以讓她安生一點。

從宮門到寢宮這一路韶華幾乎是吐着過來的,苦的是擡攆的宮人們。儘管他們已經努力放慢腳步,讓韶華坐得更平穩一些,可是這一路馬車的折騰,豈是這幾步路可以緩解的。

不過,因爲韶華的不給面子,賀太后也只好先安頓好她們,隨後再讓她們去覲見。

韶華幾乎是被人擡下步輦的,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一觸到枕頭,也不管是不是家裡,立刻就沉沉睡了下去。等到她醒來時,天色早已暗了下來,眼簾依稀只見昏黃的燈光中有個人影坐在她牀邊。

“醒了?”嚴愷之看着她蒼白的臉,心疼地問道。

“我回家了?”韶華迷迷糊糊地問。

“沒有,我們在宮裡。”嚴愷之重重嘆了口氣,他忽然接到英羅的消息,嚇得立刻就跑進宮。

可是後宮豈是他隨便能去的,只好輾轉去求弘弋的口諭,哪知弘弋正跟大臣在御書房議事,嚴愷之也不好硬闖。就這麼候在房門口,直到御膳房的內侍端了晚膳過來,嚴愷之主動接過晚膳,代替內侍進書房伺候,弘弋這才知道嚴愷之在外頭等候已久。

一聽完嚴愷之的話,弘弋也沒顧上吃飯,帶着他過來給賀太后請安。美其名要過來陪賀太后吃飯,其實就是讓嚴愷之夫婦、母子能見上一面。

韶華她們走得匆忙,身邊一個丫鬟都沒帶,就連容嬤嬤也沒跟進來。嚴夫人倒是習慣了,宮女們也認識她,所以誰來伺候都不是問題。奈何韶華是個孕婦,一個照料不周,隨時都是掉腦袋的事,所以沒什麼人願意過來。韶華昏睡之前,似乎看到個熟悉的人影,喊了一聲“瑾素”。

瑾素也有些意外,韶華竟然還記得她。既然是韶華親自點名的,瑾素自然就留下來伺候韶華,還有另外三名年紀稍長的宮女一起。

直到嚴愷之過來的時候,韶華都陷入昏睡之中,已經有太醫過來請過脈,直說是舟車勞累,並無大礙。

若不是弘弋阻攔,說天色不早,而且韶華如今昏迷不醒,不便行動。否則嚴愷之早就帶着她們回家去了,哪會留到這麼久。儘管他嘴上不說,可是心裡把柔婉給記住了,外帶柔婉塞進府的徐心如。

而柔婉進宮告狀後,除了嚴夫人婆媳,自然少不了的是駙馬徐子昂。本來是派人去找駙馬的外室,可是待他們去的時候,卻是撲了空。這是公主的家事,嚴夫人懶得插手,就連弘弋也都不開口。徐子昂被賀太后訓斥了幾句,似乎鬧了一些不愉快,但最後還是好聲好氣地把柔婉哄回家。

只是,柔婉捅了簍子,自己回去了,韶華這個受連累的卻只能待在宮裡。

“我想回去。”韶華委屈地扯了扯他的衣袖。

嚴愷之好笑地撫摸她的臉,“現在太晚了,明早天一亮,咱們就回去。”

韶華想了想,只好點點頭,“那你會留下來陪我嗎?”她記得當初她被診出懷孕的時候也住在宮裡,可是嚴愷之卻每天晚上等她睡覺後就離開,直到她起牀梳洗才見到他人影。起初她還以爲嚴愷之只是早起而已,有一次半夜醒來才知道,原來嚴愷之都不和她一起休息。

“我會等你睡着了再走。”因爲這裡是後宮,於情於理,他都不該留下來過夜。只不過仗着嚴夫人和賀太后感情深厚,他和弘弋又是情同手足,所以對於進出後宮要比其他人更頻繁一些。

“可是我睡不着了。”她昏睡了半天,哪裡還有睡意。

嚴愷之嘆了口氣,只好說:“我陪着就是了。”

韶華掙扎要起身,嚴愷之急忙扶着她站起來,塞了個枕頭墊在她背後,“我也不知道爲什麼公主忽然就跑來家裡鬧事,不過我都沒有招惹她,只不過推了她一把,她自己沒站穩就跌坐在地上。”

嚴愷之伸手抵着她的脣,搖頭示意,“事情我都知道了,太后也說過了,不會責怪你。”

韶華心裡才寬了寬,“那爲什麼還要召我們進宮,駙馬養外室又不是我給找的。”

嚴愷之看着她,頓了一下才說:“李家說七娘死了,但據我所知,駙馬養的外室正是李七娘。如若不是,那就是兩人長得太像了,心中誰都不知道哪一方在說謊。”

韶華似乎早有預料,扁了扁嘴,“祖父他們都說七娘死了,那就是死了,法事都辦了。難道還會唬人不成?”看到嚴愷之不語,她撇嘴道:“就算沒死,李家也沒這個人了。”

嚴愷之似乎被點醒,釋懷一笑,“那也是,法事都做了,哪裡再生多一個李七娘出來。”就算錦華沒死,李家這麼做,顯然也是跟錦華斷絕了關係。或許是早有預料錦華的行動,要不然就是真的出事了,否則李家不會這麼絕。

韶華似乎和嚴愷之想到一處去了,不過她更肯定的是,錦華沒死,而是被李家斷絕了關係。她可不信一個好端端的人,忽然就病逝了,而且還是死在回鄉的路上,說不定那回閭陽的馬車上根本就沒錦華。這麼一想,韶華反而豁然開朗了,也明白柔婉怎麼會這麼肯定徐子昂養的外室就是錦華。除了自己,就沒有一個人能更像自己了。

不知道算不算是現世報,韶華心裡忽然有些小得意,誰讓柔婉閒着沒事給人找添堵,這回讓她也常常堵心的滋味。只不過可憐了錦華,攤上柔婉這麼一個主母,只怕得做一輩子外室。

忽然又覺得自己想多了,橫豎“錦華”已經死了,而且當初她又不是沒勸過,自己的選擇得自己去承擔。

“今天要是你在就好了,他快把我給踢散架了。”韶華的話讓嚴愷之忽然回了神,只見他錯愕了一下,然後溫柔地撫着她的肚子,韶華憂心道:“是不是發生什麼事了?太后拿李家出氣了嗎?”

嚴愷之搖搖頭,“沒什麼,你別想太多。”

韶華舉起雙手,啪地一下,貼着嚴愷之的臉,捧着拉近自己,口氣認真地說道:“不許瞞我,我要聽真話,你剛剛分明是在走神。”

被一針見血戳破心思,嚴愷之反倒不知道怎麼開口。

他確實是在走神,想了很多,有多羅傳來的消息,也有平洲的消息,以及早上李斯晉纔跟他提起,汪家的人回來了,要他小心點。嚴愷之看着這個交往不深,永遠一副讀聖賢書,不食人間煙火的男子,反笑道:“你怎麼不先擔心李家,說不定汪家這回是衝着你們來的。”

李斯晉看着他,輕輕一笑,“你的目標比較明顯,你頂得住,我們也就放心了。”

嚴愷之揚起眉,“敢情你是拿我給李家當擋箭牌?”

李斯晉搖搖頭,“你是五孃的擋箭牌,只有你頂住了,她才能安全。”

嚴愷之不由得沉默了下來,他剛剛確實忘記了自己身後還有一雙緊擁着他的小手,以及和他血脈相連的小生命。“這天下已經不是汪家能重來的天下,我總不能把天下姓汪的都趕盡殺絕。”

李斯晉頓了一下,笑答:“那也是,你有信心就好。我們李家也從不怕什麼汪家,不過是誰當家就跟隨誰罷了。”

嚴愷之明白李斯晉的意思,也忍不住叮囑道:“與其擔心汪家,你們還不如小心平洲。”

徐賀的結姻讓平洲頓時變得躁動起來,各處都開始大動土木,興修牌坊,還打算建一座與京城凌煙閣相仿的承德樓,專門記載平洲的偉人功勳。

可說到平洲出名的,不外乎就是徐賀兩家的祖先,兩家祖上加起來是十幾個說得出名字的文臣武將,卻要和開國二十二帥一樣的規格,甚至修建的銀子還企圖從國庫裡撥出來。立刻就被朝中多位大臣所反對,有人順便彈劾了賀家在各處的貪污枉法行爲。皇帝一怒,立刻就下旨讓人拆了承德樓,還把被彈劾的大臣捉回京審查。

看上去是皇帝整治孃家人,可彈劾的奏摺是李斯年遞的,拆樓的聖旨是李斯晉寫的,而公開反對的大臣不少都是李閣老的門生,這不免讓人要想覺得是李家在背後攛唆搞鬼。

“還是那句話,李家永遠只是李家。”

嚴愷之不開口,韶華的手就跟着收緊,嘟着嘴看他的五官都被自己的手扭成一起,最後忍不住自己先笑場了。她無奈地搖了搖頭:“算了,你不願說我不勉強你,但別什麼事都憋在心裡,我是你的妻子,我也可以幫你的忙。”韶華始終覺得嚴愷之對她有種隔離感,不知道若換成辛子墨的身份,彼此會不會更坦誠一些。

嚴愷之揉揉她的臉,“你只要好好給我照顧自己,就算幫我大忙了。”他可沒忘記,自從認識韶華以來,幾乎每次都被她嚇得心驚膽戰。還以爲娶回家,放在身邊會安生一點,結果她居然還敢頂着球落跑。嚴愷之不得不懷疑,是不是上輩子欠了她什麼。

第六十七章 一較高下第八章 規矩第三百八十章 李家幼兒園第一百八十四章 除夕夜宴第五十六章 因禍得福第二百二十章 養胎第二百七十三章 衛三郎第一百七十五章 人情第二百九十七章 以死代罪第四十五章 無巧不成書第三百四十七章 患難之交第一百八十三章 請罪第三百一十三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二百七十七章 徐氏的報復(二)第一百零六章 王府奇遇(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帝回朝第四百零二章 事出突然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仇將報第八章 規矩第三百章 圈套(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九章 懲罰第九章 懲罰第三百三十七章 疑似故人來(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救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多羅使臣第二百三十五章 加罪何無辭第一百六十四章 城亂第一百二十三章 持家第五十一章 化險爲夷第十五章 紫毫第三百八十六章 最親不過手足第二百一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四十五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三百七十九章 父親的寄望第二百六十九章 滿月風波(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加罪何無辭第十四章 出遊第八十九章 非禮勿聽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生第二百零六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五章 無巧不成書第二百三十八章 錦華之死?第一百九十五章 始是新婦時第四百零九章 他是我的第二百一十四章 狗頭軍師第一百五十章 定西侯第二百六十章 一家三口(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醫館閒話第一百三十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零八章 邂逅第三百三十二章 託孤黨第一百五十二章 投石驚鳥第一百八十一章 普天同慶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試深淺第四百零八章 神廟私會第二百一十二章 情敵第三百三十二章 託孤黨第三十七章 中舉第三百八十二章 丞霂的敏感第四十三章 執念第一百三十章 意料之外第八十九章 非禮勿聽第六十三章 年禮第三百二十二章 紅衣女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仗義(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年抱倆第二百四十六章 棄妃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足情深第三百九十三章 怪力亂神第四十六章 教訓第五十七章 川北之行第一百零七章 王府奇遇(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以訛傳訛第三百零一章 圈套(二)第五十章 全城戒備第七十九章 父愛如山第二百零一章 回門(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就是要秀恩愛第三百六十一章 兒子是混世魔王第一百三十九章 將軍還朝第四百零七章 本是同根生第三百九十七章 情深難報第一百四十六章 冤家路窄(二)第一百六十章 平洲三將第三百一十三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三百五十九章 邀寵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朝回門第二百七十七章 徐氏的報復(二)第三百八十章 李家幼兒園第二百二十四章 禮物(一)第二百零三章 當家主母第二十七章 因禍得福第二百七十四章 平洲之亂第一百九十七章 極品親戚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足情深第二百六十八章 藏寶圖(二)第六十二章 重傷第一百六十四章 城亂
第六十七章 一較高下第八章 規矩第三百八十章 李家幼兒園第一百八十四章 除夕夜宴第五十六章 因禍得福第二百二十章 養胎第二百七十三章 衛三郎第一百七十五章 人情第二百九十七章 以死代罪第四十五章 無巧不成書第三百四十七章 患難之交第一百八十三章 請罪第三百一十三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二百七十七章 徐氏的報復(二)第一百零六章 王府奇遇(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帝回朝第四百零二章 事出突然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仇將報第八章 規矩第三百章 圈套(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九章 懲罰第九章 懲罰第三百三十七章 疑似故人來(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救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多羅使臣第二百三十五章 加罪何無辭第一百六十四章 城亂第一百二十三章 持家第五十一章 化險爲夷第十五章 紫毫第三百八十六章 最親不過手足第二百一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四十五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三百七十九章 父親的寄望第二百六十九章 滿月風波(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加罪何無辭第十四章 出遊第八十九章 非禮勿聽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生第二百零六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五章 無巧不成書第二百三十八章 錦華之死?第一百九十五章 始是新婦時第四百零九章 他是我的第二百一十四章 狗頭軍師第一百五十章 定西侯第二百六十章 一家三口(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醫館閒話第一百三十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零八章 邂逅第三百三十二章 託孤黨第一百五十二章 投石驚鳥第一百八十一章 普天同慶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試深淺第四百零八章 神廟私會第二百一十二章 情敵第三百三十二章 託孤黨第三十七章 中舉第三百八十二章 丞霂的敏感第四十三章 執念第一百三十章 意料之外第八十九章 非禮勿聽第六十三章 年禮第三百二十二章 紅衣女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仗義(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年抱倆第二百四十六章 棄妃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足情深第三百九十三章 怪力亂神第四十六章 教訓第五十七章 川北之行第一百零七章 王府奇遇(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以訛傳訛第三百零一章 圈套(二)第五十章 全城戒備第七十九章 父愛如山第二百零一章 回門(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就是要秀恩愛第三百六十一章 兒子是混世魔王第一百三十九章 將軍還朝第四百零七章 本是同根生第三百九十七章 情深難報第一百四十六章 冤家路窄(二)第一百六十章 平洲三將第三百一十三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三百五十九章 邀寵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朝回門第二百七十七章 徐氏的報復(二)第三百八十章 李家幼兒園第二百二十四章 禮物(一)第二百零三章 當家主母第二十七章 因禍得福第二百七十四章 平洲之亂第一百九十七章 極品親戚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足情深第二百六十八章 藏寶圖(二)第六十二章 重傷第一百六十四章 城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