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

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

漢章武元年十一月,領着上萬大軍到達順陽縣外的糜暘收到了來自關羽的信。

當初糜暘在收到馬良的信件後,心中擔憂關羽安危的他,便改變戰術打出要攻打冠軍縣的口號,領軍離開武當北上。

因爲南陽郡所轄郡境過大,所以糜暘從武當進軍冠軍有着兩條最佳的進軍路線。

一條就直接從漢水順遊而下,到達陰縣境外後再由陸路北上。

另一條便是先從武當縣順遊南下,然後從漢水的支流均水逆流西上抵達順陽,等拿下順陽後再擇機攻打冠軍縣。

糜暘現在的進軍方略選擇的便是第二條。

而這條進軍路線,是魏延向糜暘建議的。

魏延與傅肜一樣,原本就是南陽郡人士,所以魏延對南陽郡的地形很是熟悉。

魏延之所以會建議糜暘選擇這條路線,乃是因爲這條路線大多數路程都有着河流的存在。

而這種地形無疑可以讓手中擁有戰船的糜軍,處在進可攻退可守的狀態中。

目前南陽郡中只有武當在糜暘手中,而冠軍縣又在南陽郡的腹心之處。

所以若是糜暘選擇第一條路線的話,便會造成上萬糜軍孤軍深入的情況,這是兵家大忌。

而當糜暘領軍到達順陽縣外不久,順陽縣的縣長見是糜暘親率大軍到來,頓時嚇得魂不附體,立馬派出使者向曹丕求援。

只是糜暘並沒有第一時間攻打順陽縣。

因爲無論是從實際情況,還是從他真實的出兵目的來說,他出兵就不是真的爲了攻打冠軍縣。

按照他與關羽的謀劃,本來他應該領軍在武當縣中等待關羽的召喚的。

但是在收到馬良的信件後,不知道關羽病情到了何步的糜暘,之所以會主動領軍出征,他爲的只是分擔走一部分關羽的壓力而已。

身爲益北都督的糜暘,自然是有一定的權力對他的行軍方略做出相應的調整。

本來糜暘想的是如果關羽真的病重,那麼他的舉動可以一定程度上掩護關羽率領大軍後撤。

若是關羽只是有所小恙,那他的這番舉動亦能分擔走部分關羽面對的敵軍壓力,讓他儘快的恢復身體。

反正有着許多戰船在,他的大軍只要不貿然上岸就是進退自如的,不會對目前的南陽大局造成什麼大的影響。

但是讓糜暘沒想到的是,他剛領軍到達順陽城外不久,就收到關羽擺出卻月陣取得大捷的消息。

糜暘是提前知道關羽會擺出卻月陣的人,所以他對關羽的此番大捷有着一定的心理準備,還不算太過驚訝。

真正讓糜暘有些驚訝的是,這場大捷背後透露出來的消息。

從這件事來看,關羽的身體依然還處於硬朗的狀態纔是,不然關羽是不會按照原先的謀劃一步步走下去的。

而在得知這個消息後的糜暘,不久後又收到關羽讓他快速率領大軍南下的消息。

這更讓糜暘心中對關羽的病情猜測,有着樂觀的判斷。

因爲目前的一切,都是按照原先的謀劃在進行着。

但是糜暘也不會因此就做出最後的判斷,畢竟關羽的身份非同一般,他的身體狀況更是茲事體大。

反正現在關羽已經發出讓他領軍東下的命令,那麼糜暘正好可以到樊城的漢軍大營中,實際觀察關羽的健康狀況。

爲了不耽誤關羽的用兵方略,也爲了早日弄清關羽真正的身體狀況如何。

糜暘在收到關羽的命令之後,馬上就領着大軍從順陽城外撤退,然後順遊而下朝着樊城而去。

在西城之戰時,糜暘手中的兵力最多時有四萬大軍。

後來糜暘趁着西城大勝出征武當時,因爲魏軍俘虜太多,所以他留下一萬大軍由孟達等人率領駐守漢興郡。

再後來因爲關中傳來曹真大舉調兵的消息,再加上爲了不耽誤農活,所以糜暘又從手中抽調一萬大軍返回漢中郡。

在連續兩次的分兵之下,目前武當城內外只有兩萬漢軍左右。

雖然關羽讓糜暘調集大軍南下,但是武當城的安危也很要緊。

所以糜暘能率領到達樊城外的漢軍,便是此番他從武當帶出來的上萬漢軍。

只是或許糜暘帶來的大軍不算很多,但他帶在軍中隨從征戰的將領的素質卻不低。

單單一個魏延的勇猛,就可以抵得上好幾個尋常將領。

因爲是順流而下,所以糜暘大軍的行進速度很是快速,不過幾日,糜暘就親率大軍趕到樊城之外。

當糜暘領着大軍來到樊城之外後,他看着眼前的一幕,覺得有似曾相識之感。

衆多漢軍戰旗在風中獵獵作響,荊州重鎮樊城被關羽大軍用各種防禦工事,給團團包圍起來。

當年他星夜從江陵來到樊城外時,所看到的也是這樣的一幅場景。

那時他來到樊城外時,身份不過是一孝廉,跟隨在身邊的只有上百親衛。

他那時來樊城爲的是,挽救關羽的性命與大漢的國運。

現在他來到樊城外時,自身已然成爲大漢的左將軍,帶領的也是上萬士氣高昂的精卒。

而這次他來樊城之外,爲的卻是勾取逆魏的國運。

時間不過一年多,但是物是人非,現在想想真是讓他心中生出許多感慨。

只是糜暘還未在大營外感慨多久,就在他率領大軍陸續從戰船上下來後,已經提前得知他大軍到來的,早就守在大營外的馬良就迎了上來。

馬良的身後還跟着許多屬吏。

馬良在來到糜暘身前後,率先對着糜暘一拜。

雖然馬良的資歷,年紀都比糜暘高,但是現在的糜暘已然是大漢的一方都督,位高權重。

所以單單從位份上來說,馬良是要處於糜暘之下的。

畢竟按照大漢舊例,雖然刺史一職權責重大,但是品階卻不高。

在馬良對糜暘行過禮後,糜暘亦對馬良回了一禮。

在互相見過禮後,馬良便指揮身後的屬吏將糜暘所帶來的的大軍,按營的單位分別帶入剛剛修建好的軍營中。

馬良的處事風格很像他的偶像諸葛亮,那就是事無鉅細,事必躬親。

在當初劉備拿下益州後,馬良專門給他的偶像諸葛亮寫了一封信誇讚他,但是在那封信中馬良還提醒諸葛亮應該簡拔人才,讓人才各居其職。

這說明一開始的馬良不是這樣的。

結果在諸葛亮收到這封信的不久後,劉備便將馬良徵召進他的左將軍幕府之中,成爲了諸葛亮的下屬。

在跟隨諸葛亮幾年後,再次被外放的馬良卻完全了改變他的做事風格。

而他有這種改變,完全是受到諸葛亮的感染的緣故。

就連大漢的尚書令劉巴,任何人都知道劉巴真正想效力的對象是曹操。

但是在諸葛亮的感染下,哪怕是對劉備並無君臣之心的劉巴,都不得不使出十二分的力氣爲劉備梳理國家經濟。

這樣的政治風氣,在曹魏簡直是難以想象的。

曹魏要是有這番政治風氣,早就統一華夏了。

這便是一位偉大丞相的引導作用。

後世人有人經常批判諸葛亮不會用人,是自己把自己累死的,但說這種話的人,完全是無視歷史上季漢所面臨的險惡環境。

若沒有諸葛亮的事必躬親,若沒有諸葛亮的表率作用,歷史上的季漢拿什麼國力去大舉北伐,靠的難道是單單理想二字嗎?

歷史上乃至於今世中的季漢,國力都遠遠遜色於曹魏。

要想讓季漢不被甩出太遠,季漢的執政者唯有使出十二分的力氣方有可能。

這就是小國的悲哀。

這也是歷史上爲何曹魏、孫吳都有長壽者,而季漢卻很少有的原因之一。

就像今年的荊州,若不是馬良事必躬親,親自監督荊州糧食的收割及押運問題,關羽是肯定沒辦法這麼快再次發動北伐的。

糜暘看着眼前的馬良,見他年紀不算大,頭髮中卻已然出現絲絲斑白。

而前一年自己與他相見時,他的神態還不是這般。

由此可見這一年來,馬良爲國事操勞到何種程度。

季漢的理想者,是真的無怨無悔地在燃燒生命,就爲了完成那看似不可能的志向。

對於這樣的人,糜暘心中是充滿着敬意的。

馬良不知道糜暘心中對他的敬意,他見糜暘身後的大軍,跟着己方的僚屬已經大部分進入大營中。

他眼神中浮現出一絲擔憂,而後伸出手虛引將糜暘單獨引到一旁對着他言道:

“左將軍,近來良已然在大將軍的身上聞到藥味。”

聽到馬良這麼說,糜暘的眼神不禁一凝。

馬良的這句話代表着什麼,糜暘很是清楚。

他頃刻間用擔憂的目光看向關羽的主帳所在。

漢中郡,南鄭城。

今日的南鄭城,顯得有些不同尋常。

在一望無際的南鄭城外的平原之中,有着衆多的漢軍士卒開始修建着營帳。

而觀那些人的軍服打扮,與漢中郡中的漢軍有着些許不同。

在那些漢軍士卒的兜鍪上,插着一根迎風飄揚的白羽。

“爲國羽翼,如林之盛”,這副裝扮乃是專屬於大漢天子親軍的羽林軍!

羽林軍作爲大漢天子的親軍,乃是從孝武皇帝時代開始。 WWW• ttκǎ n• ℃O

雖然在東漢時,因爲政治體制的不同,導致羽林軍的編制漸漸淡化出大漢臣民的視線中。

但是對想通過武力手段重建大漢的章武皇帝來說,羽林軍卻是他一直想恢復的一個編制。

因爲大漢武威之盛,莫過於孝武皇帝時代。

所以自劉備登基稱帝那日起,他便將重建羽林軍的事務擺上進程。

而季漢羽林軍的前身,正是劉備之前的白毦精兵。

在擴增之下,目前的羽林軍已然達到一萬人數。

雖然在增加近一倍人數之下,白毦兵的戰鬥力有所下滑,甚至因爲大漢現今的國力,所以一萬羽林軍也無法保持人人身披重甲的裝備。

但從整體來說,由劉備親自重建的羽林軍,論戰鬥力依然是天下翹楚。

而作爲章武皇帝的親軍,羽林軍出現在南鄭城外,無疑是在意味着一件事,那便是劉備現在就在南鄭城中。

果不其然,就在南鄭城中的左將軍府中,剛剛登基稱帝的劉備,正坐在大堂中的御座上聽着漢中各位大臣的彙報。

在劉備任命糜暘爲益北都督後,爲了更好的統籌整個益北都督區的軍事,西城已然不適合作爲糜暘的治所了。

益北都督區的心臟南鄭,纔是糜暘這個益北都督平日中該待的地方。

所以原本南鄭城中的鎮遠將軍府,很是順其自然的變成左將軍府。

可以說劉備的突然到來有些出乎衆人的意料之外,但是又十分符合劉備的性格。

按照常理來說,劉備剛剛登基稱帝,應該坐鎮成都處理政務纔是。

但是劉備可不是一般的君主。

作爲戎馬數十年的開國之君,要劉備安安靜靜待在成都中聽着那些枯燥的政務,他真的沒辦法做到。

所以在得知糜暘與關羽的謀劃後,劉備便耐不住寂寞領着上萬羽林軍北上來到漢中。

既然逆魏天子曹丕會親征,那他炎漢天子當然也可以。

只是畢竟季漢國力弱小,爲了讓益州繼續休養生息,所以劉備選擇只帶一萬羽林軍北上。

“唯勸農業,無奪其時;唯薄賦斂,無盡民財。”

這是諸葛亮主政之後,爲劉備制定的國策綱領。

倚靠這十六字國策綱領,當年纔有漢中之戰這場大勝,也纔有歷史上支撐諸葛亮數次北伐的國力。

而既然被定爲今漢開國的基本國策,那自然是如非必要,是不會去輕易改變的。

就像後世的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定下綱領不難,難得是要始終堅持這個綱領。

若是對國策朝令夕改,那麼後世的紅色國度是不會發展那麼快的。

但是儘管如此,一旦劉備到達漢中郡,那麼身爲大漢天子的他,實際可以指揮的大軍是包括糜暘與關羽兩部的,合起來共有將近七萬之衆。

這已然是目前大漢能夠負擔的,在不影響休養生息的情況下,能夠出動的最大的機動兵力。

關於自己親征這事,劉備只通過密信告知給益北都督糜暘一人,所以在漢中的絕大部分臣子並不知道劉備到來。

現在在漢中的一衆大臣,正在大堂中看着劉備一件件翻閱着漢中的軍政要務。

雖然劉備對臣下一向寬容,但是成爲天子後的劉備身上的威勢無疑更強,所以一衆漢中大臣心中都有着些許忐忑。

晚點還有一章。

先吃點飯。

(本章完)

第14章 接班人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41章 第三條路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章推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25章 于禁跪伏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
第14章 接班人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41章 第三條路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章推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25章 于禁跪伏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