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手段是多種多樣的

一個人在飢寒交迫的時候,你給他一個饅頭,一般情況之下,這個人會感激了很長時間,甚至於滴水之恩,涌泉相報。而如果更進一步,你幫他置產置業,讓他從此以後生活無憂,你就足以被他視爲再生父母,當成聖人一樣供着了。這個世界之上,知恩圖報的人畢竟是大多數,升米恩鬥米仇的事情,終究只是一些比較特別的案例罷了。

現在雙鳳縣的縣令慕容遠在這裡的百姓眼裡,不僅是青天大老爺,更是足以成爲他們的再生父母了。因爲這位年輕的縣令不僅將他們從大兵的淫威之下解救了出來,替他們洗清了身上賊囚的冤曲,現在更是在幫着他們置產置業。

拿到所有人的名冊之後,慕容遠立即將這些人劃成了一個個的小村子,當然要男女搭配,老少搭配,在這個過程之中,他巧妙地將原本聚居的人羣給打散了分別安置到不同的村子裡,這樣一來,將來在治理之上,他就不會遇到抱團對抗的事情了。現在做這個事情是最好的時候,所有人還在軍隊的淫威之下瑟瑟發抖,要是這個熱呼勁兒一過,再想這麼弄,就會遇到麻煩了。

原本的很多村子都已經被毀掉了,慕容遠乾脆組織大家在大路的兩側開始修建新的聚居村子,雖然只是一些土坯房蓋着茅草,但現在一無所有的這些人有的住,便已經很感激了,要知道,即便是這樣的屋子,也是這位年輕的縣令弄來的錢。

而讓這位縣令聲望達到頂峰的便是在建起了房子之後,開始給大家分田地。雙鳳縣絕大多數土地原本都是屬於錢家的,現在錢家因爲對抗天兵給滅了族,這些土地自然就歸屬了官府,慕容縣令現在手裡闊綽得很,但凡是沒有土地的人,都可以根據家裡頭的人員來分取土地。

一人十畝,點着名冊分發土地。

慕容縣令做起事來是大開大合,一手拿着名冊,一手拎着炭筆,帶着一個村子的人來到土地邊上,對一戶人家點驗了人數,手一揮,手下便拉開繩尺開始丈量,丈量完畢,一塊木牌牌便插了下去,這些被量出來的土地,便成了這戶人家的了。縣令大人當場便發地契,蓋着官府鮮紅大印的地契到手之後,所有人都還是懵的,這麼簡單就成了有地一族了?

慕容遠的小手段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僅僅是他個人一舉在雙鳳縣站穩了腳跟,更重要的是,他讓那些逃跑了的雙鳳縣人,又不顧一切地跑了回來。

土地的誘惑足以讓那些逃亡的青壯們冒着巨大的危險重新回到故居來,因爲你不回來,自然就沒有給你分田地的道理。

眼看着自己治下的百姓越來越多,而且多出來的都是青壯的時候,慕容遠自然笑得合不攏嘴。一個地方要發展,自然需要人口,而且青壯人口愈多愈好,幹活兒什麼的,年輕力壯的自然比年老體衰的要強出不少來。

說了要替陛下修路,那肯定是要修的。其實慕容遠對這事兒並不怎麼上心,在他心中,現在馬上補種被耽誤的春耕纔是更重要的事情,不過當初爲了讓這些傢伙相信自己的話,不得不將爲陛下修路拿出來當藉口,現在要是不做的話,只怕後果會大大的不妙。

於是他在一次召集村正們會議的時候,很不負責任的隨口提了一句,本意是希望這些人能一起反對現在幹這活兒而應當集中全力來補種青苗,這樣他便有了合適的藉口來將這件事理所當然的往後排了。

但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些村正們的熱情高得很,不但沒有說出一句的反對的話,反而羣情高昂的要爲仁慈的大明陛下修一條最好的道路出來。誰讓這段日子,慕容遠一直把偉正光明正的皇帝陛下掛在嘴邊呢。

慕容遠只能苦笑着開始組織大家開始修路了,他覺得自己真要誤了補種的時機而將所有人集中起來爲皇帝陛下修路,等皇帝陛下路過這裡的時候,自己得到的將不是表彰而是劈頭蓋臉的臭罵了。

但接下來的日子,慕容遠發覺自己着實低估了勞動人民的熱情和毅力了,白天,他們全員出動,挖路基,修大路,連娃娃們都出動了提着個小錘子在哪裡錘石頭,而到了晚上,這些人回到家中,居然能點起火把替自己家裡的田地補種青苗。

眼見此景的慕容遠還能說什麼呢?他只能使出渾身的解數,到處去替這些鄉民們調集需要補種的青苗,去弄來更多的糧食,更多的物資。

他的老子慕容海是新鮮出爐的大明英雄,他這個當兒子在這個時候自然也沾了不少光,在同樣的很多地方都需要無數的物資的時候,他總是能第一個搞到急需的東西,無數的農具,牲畜源源不斷地進入雙鳳縣,這個縣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快速恢復着生氣。

當然,整個刑州十數個縣,不可能每一個都像雙鳳縣一樣快速地恢復,也不是每一個來到這裡的接收地方的大明官員都有慕容遠這樣的機遇與面子。像與軍隊勾結起來上演一出雙簧的事情,在其它地方想也不要想,那個官員這樣提出來,鐵定要被當地的軍隊吐一臉唾沫星子,他們給皇帝背黑鍋沒問題,但憑什麼給你背黑鍋?

眼下大明是全面討伐楚國,而楚國大部分地方也基本上就像刑州一樣,進入到了無政府狀態,大明要照顧的地方多了,憑什麼就要優先給你呢?所以最普遍的狀態,還是那些官員在進入這樣一個全新的區域之後,舉步維艱,做事實在是艱難得很。

當然,當依靠朝廷有些靠不住的時候,大明的官員們自然就會想到另外一股力量了,那就是大明的商人。

大明的商人有着一個規律,那就是大明的軍隊前腳打到哪裡,他們後腳就跟着去哪裡。一般人都認爲戰後的區域都是混亂的,做生意很難能賺到錢,但這對於大明一些上規模的生意人來說,這樣大片混亂的區域就等於大片大片的市場,要是不能搶先佔領這些市場而讓別人捷足先登的話,以後還怎麼賺錢呢?

跟在軍隊的屁股後面搶先將市場佔領了,哪怕是先虧一些錢呢,但往後可就是躺着數錢了。即便是官府,對他們這些先來者也會照顧有加的,因爲他們有功勞嘛,能夠幫着官府迅速地穩定當地的秩序。

所以拋開慕容遠這樣一個特例,一般的官員抵達自己接收的地點之後,正常的操作是與商人合作。

需要大量的農具?商人們給你運來。

需要無數的牲畜,沒問題,商人們給你運來。

需要糧食穩定人心,沒問題,商人們給你運來還平價銷售,不賺這個昧心錢。

大人您還需要什麼?不需要了,不不不,您肯定還有需要的東西,再想想,我們都可以給你運來。

當然,地方官員們在拿到這些讓他能迅速在地方上站穩腳跟的東西之後,接下來就是回報這些商人的時候了。

城內最好的商鋪您先挑着買。

你要某一樣東西在本地的專賣權,沒問題,可以。

想優先獲得道路,水利的建設機會,當然可以,不過得自己先墊資哦,現在本官沒錢。

這一套在大明佔領西地之後,已經是被證明行之有效的套路,如今再一次在大楚上演,因爲大楚的人丁更多,地方上也更富庶,別看現在兵慌馬亂窮得連條褲子也沒得穿,但只要緩上那麼個一兩年,這些地方可都是能富得流油得啊。

看看西地都能被大明弄得風生水起了,這些大楚的地方,以後只怕打個屁就會流油出來,商人們自會牢牢地抓住這樣的機會。有時候做同一種生意的商人們自己先要鬥爭一番,不過一般情況之下,大家還是會達成合作意向。他們也學得乖了,自己鬥得狠了,官府可就佔大便宜了。

總之在這些地方,官府與商人之間是既合作,又鬥爭的關係。最終嘛,自然要弄到雙贏纔好。大家的目標一致,都是要地方之上迅速地恢復秩序,生機與活力,不然官府收不起來賦稅,商人們賺不到錢。

總之在刑州絕大部分區域之內,無政府狀態在迅速地結速之中,大軍先梳理一遍,然後文官和商人們跟上,八仙過海,過顯神通,努力將自己的地盤治理好,爲前方的大軍建立一個穩固的後方基地。

當然,麻煩總是會有的。愈是靠近楚國核心統治區的地方,對大明的敵意就愈加明顯,到了刑州與相州的交界地帶,事情就不像這麼順利了,在這裡,朝廷對地方上的盤剝就不明顯了,他們也需要團結本地的人來對付明軍。所以這裡的地方豪族不但能聚起更多的人手,還能從相州的孫承龍哪裡獲得大量的武器,當然,一個空頭的爵位和官位現在閔若英是絕對不吝嗇的。所以當江上燕的騎兵抵達這裡後,就遇上了麻煩。

第一千零一章:曾經的戰俘第九百四十五章:這是一場賽跑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追擊第一千零五十四章:騷包出場的楊致第一千零三章:我死之後,管他洪水滔天第六百九十五章:人才之別第四百二十章:視察第八百一十六章:楊致也有秘密第一百零五章:亂泡女人沒有好下場第三百七十二章:絕不後悔1825:亡其國家,滅其宗族,斷其傳承第七百二十一章:不顯山露水的小招數1890:拓拔燕之死(下)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隨着別人的步子起舞第五百五十章:憂慮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傾訴第四百八十七章:賀人屠第二百七十九章:聚兵爲陣第七百二十一章:不顯山露水的小招數第七百七十四章:王爺請留步1741:惱火的任務第一千一百零九章:一戰全殲(上)第六百六十五章:何不腳踏兩條船?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閔若英之死2054:最後一次的大規模騎兵作戰2025:困境1691:新式戰艦的萌芽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從零開始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再也沒有下一次了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我願故鄉永遠安泰第三百三十一章:付出者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處置2052:這輩子,也就這樣了第一百章:有事相詢第七百一十九章:意動第三百二十六章:破門而出第一千五百八十章:反殺第八百五十一章:失敗的齊國人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談判第七百一十六章:落幕第一千四百零五章:終是疑心難去第一百零五章:亂泡女人沒有好下場1814:召集令(下)第七百八十三章:秦風很生氣,後果很嚴重2059:大撤退第七百零三章:我們需要一支水師第四百三十二章:現身第五百七十二章:開解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進擊的明軍(2)第二百章:與流寇的區別第九百三十八章:宴無好宴1928:高明1973:鬥智鬥勇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到了最後解決的時候了第一千四百二十章:我要你生死兩難第二十八章:凌空一擊1984:死戰(中)第四百零九章:潤滑第五百二十五章:後會無期第一百零二章:相逢卻未見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孩子的教育問題第四百七十二章:血戰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一本萬利的生意1677:牀頭打架牀尾和1789:秘行第八百五十五章:降將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驚愕第二百七十一章:硬撼1898:心驚1825:亡其國家,滅其宗族,斷其傳承1936: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二百三十五章:不與流寇爲伍1772:殺陣1986:缺德第三百四十章:應對第四百六十章:越京城中第八十八章:世態炎涼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取萬州第一百一十一章:圍殺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太歹毒了第一千零八章:驚聞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機會只有一次第六百二十八章:出雲郡第六百一十三章:從長計議第一百五十四章:討債(2)第一百三十七章:愛他就讓我帶走他第一千二百零二章:大帥最後的日子(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風乍起第八百六十二章:王不見王第六百七十五章:雍都來使第三百六十三章:戰爭,開始了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戰後(上)第一千一百二十章:反攻的開始第三百八十九章:風雪之中的別離第九百零六章:熱鬧的寶清第一千零五十八章:最後的瘋狂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心思1739:不見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稚子無罪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江南剿匪(1)
第一千零一章:曾經的戰俘第九百四十五章:這是一場賽跑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追擊第一千零五十四章:騷包出場的楊致第一千零三章:我死之後,管他洪水滔天第六百九十五章:人才之別第四百二十章:視察第八百一十六章:楊致也有秘密第一百零五章:亂泡女人沒有好下場第三百七十二章:絕不後悔1825:亡其國家,滅其宗族,斷其傳承第七百二十一章:不顯山露水的小招數1890:拓拔燕之死(下)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隨着別人的步子起舞第五百五十章:憂慮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傾訴第四百八十七章:賀人屠第二百七十九章:聚兵爲陣第七百二十一章:不顯山露水的小招數第七百七十四章:王爺請留步1741:惱火的任務第一千一百零九章:一戰全殲(上)第六百六十五章:何不腳踏兩條船?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閔若英之死2054:最後一次的大規模騎兵作戰2025:困境1691:新式戰艦的萌芽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從零開始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再也沒有下一次了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我願故鄉永遠安泰第三百三十一章:付出者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處置2052:這輩子,也就這樣了第一百章:有事相詢第七百一十九章:意動第三百二十六章:破門而出第一千五百八十章:反殺第八百五十一章:失敗的齊國人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談判第七百一十六章:落幕第一千四百零五章:終是疑心難去第一百零五章:亂泡女人沒有好下場1814:召集令(下)第七百八十三章:秦風很生氣,後果很嚴重2059:大撤退第七百零三章:我們需要一支水師第四百三十二章:現身第五百七十二章:開解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進擊的明軍(2)第二百章:與流寇的區別第九百三十八章:宴無好宴1928:高明1973:鬥智鬥勇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到了最後解決的時候了第一千四百二十章:我要你生死兩難第二十八章:凌空一擊1984:死戰(中)第四百零九章:潤滑第五百二十五章:後會無期第一百零二章:相逢卻未見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孩子的教育問題第四百七十二章:血戰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一本萬利的生意1677:牀頭打架牀尾和1789:秘行第八百五十五章:降將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驚愕第二百七十一章:硬撼1898:心驚1825:亡其國家,滅其宗族,斷其傳承1936: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二百三十五章:不與流寇爲伍1772:殺陣1986:缺德第三百四十章:應對第四百六十章:越京城中第八十八章:世態炎涼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取萬州第一百一十一章:圍殺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太歹毒了第一千零八章:驚聞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機會只有一次第六百二十八章:出雲郡第六百一十三章:從長計議第一百五十四章:討債(2)第一百三十七章:愛他就讓我帶走他第一千二百零二章:大帥最後的日子(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風乍起第八百六十二章:王不見王第六百七十五章:雍都來使第三百六十三章:戰爭,開始了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戰後(上)第一千一百二十章:反攻的開始第三百八十九章:風雪之中的別離第九百零六章:熱鬧的寶清第一千零五十八章:最後的瘋狂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心思1739:不見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稚子無罪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江南剿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