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節 初見

面相硬朗,臉頰上蓄着短鬚的年輕將領,正是登州左營參將孔有德。

此人遼東礦徒出身,後投奔皮島毛文龍,認毛爲義父,改名毛永詩。由於孔有德英勇善戰,後來成爲東江鎮重要將領。

再之後,毛文龍被袁崇煥所殺,東江鎮四分五裂。以孔有德、耿仲明等人爲首的東江一部,由於和新任總兵黃龍不睦,最後便投靠到登萊巡撫孫元化門下,移鎮登州駐防。

講真,今天在碼頭候見傳說中的曹氏兵馬,孔參將的心情其實有點複雜:惶恐、感激之心皆有。

說惶恐,是因爲他清楚來人的厲害。

想那東江鎮10萬壯士,在爬冰臥雪的關外和建奴生死搏殺時時纏鬥不休......然而歷年下來,東江鎮全夥砍掉的韃子人頭加在一塊,還不夠人家勤王偏師砍下的多。

當然,要是算上包衣和平民,毛文龍報給朝廷的殺敵數字那就沒譜了。

然而人誰都能騙,就是不能騙自己。

當初京城獻捷大典過後,朝廷不惜耗費重金,硬生生將4000顆建奴人頭轉運九邊傳閱,以揚國威。

東江羣豪就在這時候被顛覆了三觀。他們不光見到了心目中的大魔王阿敏和碩託兩位貝勒爺,還在貨櫃車中翻找到了許多熟人——往昔裡追殺大夥的那些熟人。

所以孔有德十分清楚,曹氏斬掉的那4000顆建奴人頭,可都是實打實的建奴精銳。

這正是他今天有點惶恐的原因所在:只有和建奴真刀真槍拼殺過的人,才曉得其中厲害。

至於說孔有德此刻暗戳戳的感激心態,那就不足爲外人道了。

......在這之前,其實兵部的函文已經用加急快遞傳到了登萊巡撫衙門:着孫元化調派得力部衆趕赴山海關聽用。

火器專家孫元化接到公文後,自然是不敢怠慢的。曾經做過寧遠主事,主持過炮擊建奴的他,很清楚這次大淩河之戰對於明廷的意義。更何況這次戰役,自發動伊始朝中盟友就有信函與他。

官至朝廷專爲遼東前線定製的登萊巡撫,孫元化這次責無旁貸。

令孫元化沒想到是,他部署將令後效果並不好。一干遼東將佐聞令恍惚,先是在出兵與否上杯葛來去,而當孫元化明言兵令不可更易後,此輩又推脫叫苦種種不堪。

孫元化大概齊知道一點孔有德輩避戰的緣由。然而身爲世襲士大夫一員,孫元化沒有道理,也不可能放下身段去探究一干武人的心路歷程。

他老孫又不造反,籠絡部衆邀買人心有毛用?

對於老孫來說,自家當初爲公事上書朝廷,從而收留一干東江叫花子,就已經屬於爲國分憂兼有大恩與彼輩了。今天之他所以下令出兵,那也是朝廷有令不得不遵從,所以此事斷斷容不得推脫,孔有德無論有什麼理由,這兵,是一定要出的。

最終,見巡撫大人心情不好兼且強硬下令,孔有德等遼人將佐也無法硬抗,只能先點頭應允下來。沒辦法,畢竟人在屋檐下,吃人錢糧,就得與人消災。

至於一干遼人私底下又謀劃了什麼,這就不足爲外人道了。

然而事情很快發生了轉機。

就在孔有德整備船隻糧馬軍士,準備跨海登陸支援東北戰局時,兵部又來了一份加急公文:暫緩出兵,待漳潮兵馬到埠後,合兵一處,同出遼河口。

這份不起眼的公文,一夜之間解決了登州文武內部的一切矛盾。

漳潮總兵是誰?以前或許沒人知道,但自勤王一事後,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個名字天下皆知。現如今,哪怕是京城雜貨店的小夥計,也知道漳潮總兵是誰。

孔有德輩大喜過望。

所喜有二。

一來,能和傳說中殺韃如殺雞的曹伯爺並肩作戰,對於一心想殺回故土的遼人來說,這本就是一件大好事。

二來,公文上有一條明確指令,聯軍以漳潮主將爲主將。這一條對於眼下處境的孔有德來說,其實更是大好事:萬一去了遼東事情不妙,大夥可以跑路不是?反正出了事主將擔責,這樣一來矛盾轉移,遼人將佐最在意的孫元化這邊,反倒沒有矛盾了。

本着這兩種快樂的心態,孔有德一干人貌似戰意爆棚,這段時間裡可是望眼欲穿,急切盼望着曹氏兵馬前來,就差天天站在登州城頭瞭望大海了。

遼人如此,一旁圍觀的孫元化對此事自然也是樂見其成的:援軍強力不說,原本就有着西學專家頭銜的孫元化,對於用火器武裝起來的曹氏兵馬自然是感興趣的,他本人也十分樂意和曹伯爺交流一番。

至於最後的登州本地土著,這個就不用說了。時至今日,大明南北兩京一十三省,乃至塞外大漠西域等等化外之地,由穿越者製造的工業品都已經鋪貨到埠。各地的商業精英們,就沒有不歡迎船隊這一說。

臨海的登州城自然也不能脫俗。公文到達巡府衙門的當天,某些人羣就已經開始騷動了。

鑑於以上種種原因,當一路磨磨蹭蹭最終趕在關外大敗那一天終於到達登州的北上支援團隊下船伊始......面對的卻是一個龐大、包含了登州各勢力、充滿善意和熱情迎賓團隊。

沙正明等人也沒想到結局會變成這樣。

親自帶着大批本地官員出迎的孫元化,情緒緊張,貌似還有點受寵若驚的孔有德耿仲明,以及外圍那些綾羅綢緞大腹便便,永遠也不會缺少的“父老郡望”們。

——————————————————————————————

且不說緣由,既然本地勢力全方位表達了善意,沙副將一行肯定是就驢下坡,迅速開展工作。

當天晚些時候,巡撫衙門少見地門戶大開,擺起了流水席。由登州本地“父老”,以及早就到達的隔壁萊州“父老”聯合敬獻的各大酒樓名菜,猶如不要錢一般送上了席面,場面比孫元化到任時候盛大了太多。

這期間身爲主客的沙副將,終於有機會回答了一些主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譬如,曹伯爺今趟緣何未到?

古代信息傳遞艱難,所以在這之前,登州方面接到的消息,只是籠統的說南方有船隊前來增兵,並沒有詳細告知將領幾何軍丁幾何。

所以本地官員還以爲又和上次勤王一樣,曹伯爺帶隊的。

沙正明這會趕緊給大家解釋:在收到朝廷的軍情通報之前,曹大人就已經率麾下主力去海東和薩摩耶國爭奪商路了,人並不在廣東。

而當廣東留守的沙正明接到軍報後,雖說“心憂君父”,但又苦於大軍遠走,於是他只好帶着僅剩的一個營頭不遠千里來助戰。

聽到沙副將這一通解釋,主人們紛紛表示理解。畢竟每回都麻煩曹大人帶大軍跑來給朝廷解圍也不太現實,人家海商出身,海貿纔是安生立命的根本。

然後沙副將將張中琪推了出來。

身爲北方三人組之一的張中琪,在穿越者內部的軍政排位中,其實是和沙正明同等級的。

在之前的佈局時間裡,張中琪因爲工作需要,公開身份只是一個小小把總。這次他臨時出面時間有點緊,官職來不及補,所以需要推介。

對於這位不知從哪冒出來的所謂心腹把總,如孫元化這等文官是不太在意的。不過對於孔有德之流來說,這位就比較重要了,因爲席間沒說幾句他們就得知一條重要訊息:張把總當初全程參與了勤王行動。

熱鬧的流水席在掌燈時分便漸漸散去。之後,援軍明面上的主將沙正明,單獨面見了孫元化。

此爲題中應有之意。畢竟孫元化是登萊巡撫,是行動的總後勤官。不論客人想要做點什麼,包括今後在登州萊州境內藉機進行工商業佈局,那都是要提前和孫元化溝通明白的。

於是沙正明開宗明義,打開天窗說了亮話:有鑑於這次北上兵力不足,並且他沒有從曹伯爺那裡得到直接命令,所以這次出兵,他大概不會特別主動的和北虜交戰......

孫元化聞言表示理解,並且對沙副將這種直言不諱的作風表示了讚賞。畢竟老孫前些天剛剛被屬下一干遼人軍將推過太極,所以他比較欣賞這種風格。

這一刻,心知肚明的孫元化無聲點頭,表明了同意的態度:兩家這一趟合兵後,出兵遼東是必須要去的,但是不追求戰果。

這個選擇是正確的。

說白了,這次戰役,真正唱戲的主角,政治方面是皇帝和孫承宗爲首的築堡派,軍事方面是關寧軍閥集團;像是北來的曹氏部衆,抑或是登萊巡撫下轄兵馬,其實都屬於編外的吃瓜羣衆。

誰拿好處誰出力,這是基本原則,所以孫元化的底線就是按照朝廷命令派兵出征交差。至於說派出去的兵馬能收穫什麼戰果......老孫自己都不相信。

歷史上老孫一再催促孔有德800騎兵上路,這中間給朝廷交差的意圖已經再明顯不過:上十萬人的大會戰,800東江騎兵去了能怎樣?孔有德要是真有那個本事,也不至於被韃子天天追砍,被朝廷“削藩”當叫花子了。

另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如今朝廷對南方某總兵的猜忌之心早已不是什麼秘密。所以在孫元化這種士大夫看來,不論曹伯爺是去追哈士奇還是追薩摩耶,總之,像今天這樣少派點人來應付一下差事,真真是明智選擇。

第616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上)第186節 福州第454節 降將第398節 連續打擊第21節 王國棟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627節 討逆(五)第126節 新年會議第164節 淨街第321節 脫毒第644節 年話第414節 私人恩怨第340節 開港(六)第457節 各方(二)第70節 接觸第118節 公開信第671節 暖風吹得遊人酔第448節 連戰第252節 機械廠第588節 艙房夜話第117節 政局第393節 賊巢穴第319節 大田作物第75節 錢錢錢第721節 逐鹿第270節 表兄弟第281節 龍巖戰記(三)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78節 本子第596節 登艦第393節 賊巢穴第689節 北歸(一十四)第61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606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七)第258節 前路第272節 西班牙人的選擇第548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二)第677節 北歸(二)第399節 地契聯盟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222節 荷蘭人在大員第86節 崑崙人第421節 選拔第237節 剝洋蔥(一)第193節 蚊子叮大象第225節 葬禮和反思第605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六)第709節 收線(一)第319節 大田作物第20節 攔路虎第682節 北歸(七)第274節 聖光照耀第69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二)第69節 靠近第53節 縣令和師爺第470節 京觀第225節 葬禮和反思第527節 吳掌櫃的日常(六)第344節 開港(十)第151節 雙重禮包第2節 假劇組第487節 白馬王子和新旗艦第637節 箭第599節 撫遠號條約(三)第484節 到埠第367節 跌倒第74節 忙碌第679節 北歸(四)第345節 開港(十一)第32節 年夜驚變(一)第243節 小軍閥第569節 路邊的人第6節 迴歸第280節 龍巖戰記(二)第165節 糞土當年第502節 臺北(一)第174節 看片第461節 過夜第232節 羣賢畢至(五)第31節 塘莊第376節 王尊德服軟第260章 抵達臺江第631節 調停第233節 羣賢畢至(六)第311節 瘟疫第334節 熊道的任務第638節 灘頭的坑爹事第656節 救反賊(二)第117節 政局第420節 白酒業第199節 外強中乾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307節 建制(五)第397節 堂上交鋒第501節 吃貨第63節 視察摩雲觀(二)第66節 出航前(一)第322節 鍾四毛第203節 傳道第256節 樂極生悲
第616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上)第186節 福州第454節 降將第398節 連續打擊第21節 王國棟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627節 討逆(五)第126節 新年會議第164節 淨街第321節 脫毒第644節 年話第414節 私人恩怨第340節 開港(六)第457節 各方(二)第70節 接觸第118節 公開信第671節 暖風吹得遊人酔第448節 連戰第252節 機械廠第588節 艙房夜話第117節 政局第393節 賊巢穴第319節 大田作物第75節 錢錢錢第721節 逐鹿第270節 表兄弟第281節 龍巖戰記(三)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78節 本子第596節 登艦第393節 賊巢穴第689節 北歸(一十四)第61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606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七)第258節 前路第272節 西班牙人的選擇第548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二)第677節 北歸(二)第399節 地契聯盟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222節 荷蘭人在大員第86節 崑崙人第421節 選拔第237節 剝洋蔥(一)第193節 蚊子叮大象第225節 葬禮和反思第605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六)第709節 收線(一)第319節 大田作物第20節 攔路虎第682節 北歸(七)第274節 聖光照耀第69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二)第69節 靠近第53節 縣令和師爺第470節 京觀第225節 葬禮和反思第527節 吳掌櫃的日常(六)第344節 開港(十)第151節 雙重禮包第2節 假劇組第487節 白馬王子和新旗艦第637節 箭第599節 撫遠號條約(三)第484節 到埠第367節 跌倒第74節 忙碌第679節 北歸(四)第345節 開港(十一)第32節 年夜驚變(一)第243節 小軍閥第569節 路邊的人第6節 迴歸第280節 龍巖戰記(二)第165節 糞土當年第502節 臺北(一)第174節 看片第461節 過夜第232節 羣賢畢至(五)第31節 塘莊第376節 王尊德服軟第260章 抵達臺江第631節 調停第233節 羣賢畢至(六)第311節 瘟疫第334節 熊道的任務第638節 灘頭的坑爹事第656節 救反賊(二)第117節 政局第420節 白酒業第199節 外強中乾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307節 建制(五)第397節 堂上交鋒第501節 吃貨第63節 視察摩雲觀(二)第66節 出航前(一)第322節 鍾四毛第203節 傳道第256節 樂極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