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局勢的變化

華盛頓條約簽署後,羅馬尼亞在默默的爲自己海軍夢想而奮鬥。

而在小亞細亞半島,同樣有一羣人在爲自己祖國而奮鬥,那就是土耳其人。作爲對奧斯曼帝國戰敗的懲罰,英法等國在色佛爾條約中給予了確認。

內容如下;恰塔爾加線以西割予希臘,另外綏克至布哈尼耶以西主權暫歸土耳其,五年後(1925年)以公投決定是否併入希臘;黑海海岸基雷鬆之東、艾爾新疆、木施以西、比特利斯及凡湖以南歸新成立的亞美尼亞。

作爲連接黑海和地中海的海峽地區將成爲非軍事區,但協約國擁有對該地區的軍事行動權。美、英、法、意、日、羅六國組成“海峽管理委員會”,負責區內航運、燈塔管理及領航等事宜。

原屬奧斯曼的阿拉伯及伊拉克地區領土割予英、法兩國,成立新的保護地。其中卡拉塔施及馬爾丁以南歸敘利亞,摩蘇爾以南歸伊拉克。

奧斯曼必須廢除徵兵制,全國兵力不得超過45,000人,且不得有重型武器及空軍、海軍,亦不可以有大型商船。

奧斯曼帝國所得的稅收,優先支付戰爭賠償及協約國佔領軍隊費用。

恢復治外法權。即使將來有任何政權繼承奧斯曼帝國,治外法權仍然適用。土耳其人民入籍於任何一個協約國後,即受治外法權保障,毋需再向奧斯曼政府繳稅。

如條款的執行情況不合協約國之意,伊斯坦布爾將被佔領。

這份條款可以說是將奧斯曼領土限制在了小亞細亞半島,並且其不再擁有黑海海峽的管理權。愛情海沿岸也被劃給了希臘,並且將在其東部誕生一個新國家(新成立的亞美尼亞包括裡澤、埃爾祖魯姆、穆什、瓦城等今土耳其多個省份,領土在十一萬平方公里左右)。

其領土也從直接減少到54萬平方公里,要知道一戰前奧斯曼帝國領土在210萬平方公里左右,這是被活生生的分了個乾淨。

不過面對協約國的逼壓,蘇丹穆罕默德六世隨即召開內閣會議,這份協議被通過了。面對如此苛刻的條款,引起了民族主義者和資產階級的強烈反對。他們在安卡拉成立了土耳其大國民議會,以凱末爾作爲其領導人。

面對土耳其爆發的劇烈反抗,英法等國唆使希臘對其發動了戰爭。而作爲其國王的康斯坦丁,原本因爲反對希臘加入協約國被流放,不過在兒子亞歷山大一世過世後拿回了王位(被猴子咬傷引發感染三天後過世),在得到支援的英法支援後立刻調集軍隊向安卡拉發向發動攻勢。

希臘軍隊一度將戰線推進到薩卡里亞河一線,距離安卡拉不到30公里。不過作爲其領導人的凱末爾在危急時刻,親自上前線指揮(希臘國王康斯坦丁也上前線當總指揮)。

在土耳其軍隊的反擊中,希臘軍隊敗了。25萬人在這場戰爭中遭遇到傷亡,這對於希臘來說這可謂是一場刻骨銘心的慘敗。

同時這場戰敗也讓康斯坦丁丟掉了王位,而前首相古納里斯等6人被判處死刑。

在希臘戰敗後,英法等國眼見不能武力逼迫土耳其人接受色佛爾條約,只能進行重新談判。

在瑞士洛桑,兩方進行了重新談判。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的商談之後,談判的成果最終得到各國的認同(主要是土耳其)。

條約共143條,主要內容有:

①宣佈協約國與土耳其之間自條約生效之日起正式恢復和平。

②協約國承認土耳其在小亞細亞本土範圍內的獨立和領土完整,確認土耳其從黑海到愛琴海、地中海至波斯(今伊朗)之間的邊界;東色雷斯和伊茲密爾地區歸還土耳其,亞美尼亞和庫爾德斯坦等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仍歸土耳其所有;石油產地摩蘇爾的歸屬問題留待以後解決(1926年《英土協定》將摩蘇爾地區劃給英國代管的伊拉克)。

③土耳其放棄被英、法、意等國瓜分的前屬奧斯曼帝國的埃及、突尼斯、摩洛哥、利比亞等地的領土要求,並承認英國對塞浦路斯、意大利對佐澤卡尼索斯(今南斯波拉澤斯)羣島的兼併。

④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協約國武裝干涉土耳其所造成的損失,雙方相互放棄賠償要求;土耳其償還前奧斯曼帝國的部分外債;締約各方宣佈取消在土的一切治外法權和財政、關稅監督權,土耳其實行海關自主。

⑤海峽地區實行非軍事化,締約各國聲明同意在海峽地區海上和空中通過及航行自由的原則;海峽地帶不得設防和派駐武裝力量,由國際委員會(又稱海峽委員會)實行監督。

新簽署的洛桑條約,讓土耳其成爲唯一一個敢於反抗的戰敗國家。

而埃德爾看着這份簽署的條約,腦海中則想起另一件事。那是在希臘戰敗後,英法兩國大使拜訪他的時候,有意的試探羅馬尼亞是否願意出兵土耳其。面對英法的試探,埃德爾詢問了一下出兵的價碼。當聽到英法不願意將海峽地區劃歸任何國家後,埃德爾就失去了繼續談一下的興趣。

沒錯,埃德爾之前秘密給土耳其交易過軍火,不過這是建立在對海峽地區的野心上。既然羅馬尼亞不能獲得海峽地區,自己又有什麼理由摻和進去呢。真把羅馬尼亞當打手,也要給出心動的價碼。現在的羅馬尼亞可不是一戰前,會爲了少許利益就下場幫忙。

其實在他內心更爲關心的是4月德國和俄國達成的協議。因爲簽訂地點在意大利的拉巴洛,也被叫做《拉巴洛條約》。該條約中最爲重要的是德國承認了蘇俄政府,也是第一個承認蘇俄的國家。

除此之外,兩國都贊成取消戰前的所有債務,並放棄戰時所提出的要求。作爲德國承認的回報,蘇俄與德國還簽訂了非常有利的貿易特許權。

這讓準備在熱那亞對蘇談判的各國代表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因爲熱那亞商談的內容,是蘇俄承認並償還其戰前及戰時沙皇政府所借的外債。作爲回報,各國將承認蘇俄政府。

而現在德國率先承認蘇俄,讓各國之間不能形成統一,不過對於目前德國的舉動,各國不知道該怎麼做。法國倒是對於德國私下達成協議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其行爲是對各國的冒犯,認爲應該對其進行嚴厲的懲戒。而英國對此不認同,法國那點小心思誰還能不知道。只要牽扯到德國,必然是要嚴厲的處罰。

英法的意見不統一,讓這場關於對德國私自行動的討論草草收場。

而最終熱那亞會議沒能達成任何結果,各國與蘇俄的會談不歡而散。

第205章 工會(下)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681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上)第149章 特爾諾沃戰役(四)第十八章 演習 下第274章 德皇退位第419章 羅蘇衝突(十一)第231章 新式坦克(上)第248章 弗蘭茨·約瑟夫逝世第709章 空襲 (終)第117章 戰爭對經濟的影響第八十二章 海軍方案 上第130章 保加利亞的準備第285章 準備(五)第480章 1913年的財政安排第105章 軸轉式星型氣冷發動機第688章 歐洲三軸心(四)第794章 突尼斯角海戰(上)第198章 新的國王第695章 最後的機會,但澤第471章 新總參謀長的計劃第795章 突尼斯角海戰(中)第671章 張伯倫訪羅第463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下)第326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上)第410章 蘇羅衝突(一)第388章 羅匈≠合併第566章 克虜伯(上)第213章 發展的動力實驗室第227章 國民教育(中)第221章 軍隊大巡查第480章 1913年的財政安排第559章 霍夫曼暢想的新裝備第282章 準備(二)第十六章 演習第231章 新式坦克(上)第761章 空降塞浦路斯(下)第668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五)第312章 佔領克盧日第698章 波蘭戰役(一)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二)第二十二章 改變第774章 北非第一戰 (終)第455章騎兵大戰坦克(下)第145章 出擊 王國利劍(五)第391章 莫諾爾戰役(下)第331章 薩洛尼卡停戰協議第791章 劣勢的英軍二十八章 海軍第195章 預備役改進方案(第三章求月票)第706章 空襲(上)第268章 俄國退出一戰第十章 軍隊紛爭第135章 保加利亞的軍事計劃(求訂閱)第365章 鯨吞(四)第508章 外來勞工的問題(下)第246章 米茲克上尉(上)第309章 目標克盧日(四)第121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四第631章 噴氣式的首飛第八十章 嘉獎第118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一第188章 被影響的羅馬尼亞第640章 R20中型坦克樣車(下)第554章 羅蘇局部戰爭(七)第236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下)第315章 德軍的攻勢(上)第204章 工會(中)第三十六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上第781章 密謀第524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下)第619章 風起保加利亞(中)第154章 停戰第653章 交火(下)第489章 德國訪問(下)第106章 巡查軍隊第549章 羅蘇局部戰爭(二)第713章 短暫休息第181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上)第668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五)第260章 瘋狂的走私第475章 發現(下)第607章 羅斯福上臺第221章 軍隊大巡查第759章 空降塞浦路斯(上)第398章 特里亞農條約第六十三章 投機前的準備第615章 G33半自動步槍(求訂閱)第558章 和談(下)第293章 德瓦戰役(三)第445章 威廉皇家造船廠第十三章 問題第220章 裝甲營演練第162章 羅馬尼亞的物質儲備第737章 奪島(中)第219章 隱形擴編(上)第385章 干預匈牙利(三)第527章 1929年來了第359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續)第八十五章 訓練經費
第205章 工會(下)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681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上)第149章 特爾諾沃戰役(四)第十八章 演習 下第274章 德皇退位第419章 羅蘇衝突(十一)第231章 新式坦克(上)第248章 弗蘭茨·約瑟夫逝世第709章 空襲 (終)第117章 戰爭對經濟的影響第八十二章 海軍方案 上第130章 保加利亞的準備第285章 準備(五)第480章 1913年的財政安排第105章 軸轉式星型氣冷發動機第688章 歐洲三軸心(四)第794章 突尼斯角海戰(上)第198章 新的國王第695章 最後的機會,但澤第471章 新總參謀長的計劃第795章 突尼斯角海戰(中)第671章 張伯倫訪羅第463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下)第326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上)第410章 蘇羅衝突(一)第388章 羅匈≠合併第566章 克虜伯(上)第213章 發展的動力實驗室第227章 國民教育(中)第221章 軍隊大巡查第480章 1913年的財政安排第559章 霍夫曼暢想的新裝備第282章 準備(二)第十六章 演習第231章 新式坦克(上)第761章 空降塞浦路斯(下)第668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五)第312章 佔領克盧日第698章 波蘭戰役(一)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二)第二十二章 改變第774章 北非第一戰 (終)第455章騎兵大戰坦克(下)第145章 出擊 王國利劍(五)第391章 莫諾爾戰役(下)第331章 薩洛尼卡停戰協議第791章 劣勢的英軍二十八章 海軍第195章 預備役改進方案(第三章求月票)第706章 空襲(上)第268章 俄國退出一戰第十章 軍隊紛爭第135章 保加利亞的軍事計劃(求訂閱)第365章 鯨吞(四)第508章 外來勞工的問題(下)第246章 米茲克上尉(上)第309章 目標克盧日(四)第121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四第631章 噴氣式的首飛第八十章 嘉獎第118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一第188章 被影響的羅馬尼亞第640章 R20中型坦克樣車(下)第554章 羅蘇局部戰爭(七)第236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下)第315章 德軍的攻勢(上)第204章 工會(中)第三十六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上第781章 密謀第524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下)第619章 風起保加利亞(中)第154章 停戰第653章 交火(下)第489章 德國訪問(下)第106章 巡查軍隊第549章 羅蘇局部戰爭(二)第713章 短暫休息第181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上)第668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五)第260章 瘋狂的走私第475章 發現(下)第607章 羅斯福上臺第221章 軍隊大巡查第759章 空降塞浦路斯(上)第398章 特里亞農條約第六十三章 投機前的準備第615章 G33半自動步槍(求訂閱)第558章 和談(下)第293章 德瓦戰役(三)第445章 威廉皇家造船廠第十三章 問題第220章 裝甲營演練第162章 羅馬尼亞的物質儲備第737章 奪島(中)第219章 隱形擴編(上)第385章 干預匈牙利(三)第527章 1929年來了第359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續)第八十五章 訓練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