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東加利西亞重工業區(下)

“你說的情況,很有可能是他內心真實的想法。”

躺在藤椅上的斯圖禮爾,在給侄子卡拉圖裡分析布勒蒂亞努的真實心態。

從布勒蒂亞努得到他不想繼續做首相消息的卡拉圖裡,連夜趕到自己叔父家中將自己剛剛得到的消息告知這位政壇的老狐狸,而叔父的話讓他感到有些不解。

“但是沒有理由啊。他現在聲望這麼高,國內完全沒有能撼動他地位的人,難道還能真是想陪伴自己家人?”

看到侄子還是有不明白,斯圖禮爾給他分析道:“這怎麼可能。陪伴家人的話你聽聽就好,當不得真。根據我對他性格的分析,讓他不想繼續做下去的理由,很有可能是我們強勢的陛下。”

斯圖禮爾分析的話,讓卡拉圖裡恍然大悟。“叔父,你是說陛下太過於強勢。讓他感到首相位置做的不開心。”

“沒錯,別忘了這位首相可是揚·康斯坦丁·布勒蒂亞努的侄子。當然他叔父是自由黨創建人,而他從小就得到他叔父的栽培,政壇上也是順風順水。當然他的能力也是非常出色,不然不可能從1910年擔任首相到今天。而一般能力出色的人都有自己堅持理念,可別忘了首相對英法政治的熟悉和推崇。”

叔父如此明瞭的話,聽的卡拉圖裡眼前一亮。“所以我們布勒蒂亞努閣下,在做了十年首相後,發現自己的政治理念在羅馬尼亞完全施展不開。所以心高氣傲的他,完全不想在做下去。”

斯圖禮爾聽着侄子的分析,點頭回答道:“可能還有其他原因,不過這個是絕對是他的主要原因。”

其實老首相斯圖禮爾分析的不錯,布勒蒂亞努不想繼續做首相也有其他原因。但是羅馬尼亞政治變得也來越像王權制國家,這絕對是主要因素。

如果說這次羅馬尼亞獲得巨大新領土中誰收穫名聲最大,布勒蒂亞努排不進前三。能排到第二、第三的是羅馬尼亞軍方的普烈山元帥和費列伊特上將,兩位爲羅馬尼亞立下赫赫戰功的將領,在國內完全引領了風潮。

現在國內軍方勢力大漲,所有人都對爲國家開疆擴土的軍隊充滿了好感,不少人都將兩位將軍視爲羅馬尼亞的守護神。從今年打算報考軍校人數就可以看出民衆對軍方的擁護,今年報考軍校的人數達到了31比1,以至於軍校報考難度成爲最難的學校。

而收益名聲最大的是國王埃德爾,絕大部分民衆都將羅馬尼亞能有今天的實力,歸功於這位陛下的領導。從一開始的國內的工業化,到巴爾幹戰爭的選擇。然是就是一戰站隊上。這位陛下完全選擇了對羅馬尼亞最爲有利的情況。至於隨後佔據東加利西亞,吞併西烏克蘭也完全能看出他對局勢敏銳的洞察力。

所以埃德爾在國內的威望現在完全是無人能敵,以至於讓勵志給羅馬尼亞帶來西歐政治理念的布勒蒂亞努心灰意冷,打算從首相位置的退下來。

所以自己叔父分析完布勒蒂亞努真打算從首相位置上退下來後,卡拉圖裡感到有些心動了。

“而他將這件事單獨告訴我,是想將我推出來,競選首相職務。”

“沒錯,目前自由黨中,有比你更好的的人選麼?”

卡拉圖裡分析自由黨中人選,其他人都不可能成爲自己的阻撓。能力比自己強的,沒有自己更能得到陛下看中。而比自己更受看中的,在政府中缺少足夠的威信。更別說自己還有叔父在背後指點,加上他當過首相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自由黨還真的沒有比自己更合適的人選。

“我去競爭首相職務?”

想到這裡,他內心有些火熱。

“不過你要考慮清楚,自己執政的理念和能力。如果你執政需要用什麼方案,來實施自己的想法。”

而這時候,叔父一句話將他從對首相職務的貪慾中拉了回來。果然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更別說當過首相的老人,簡直就是成精了。

面對叔父的話,卡拉圖裡慎重考慮後說道:“目前來看,羅馬尼亞需要將精力轉爲發展國內經濟,這點我比較拿手。而對外交和其他方面,這需要詢問陛下的意見。”

看來卡拉圖裡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擅長的東西,他打算在這些問題上聽從陛下的指示。或許有人說這樣做完全是在縮減首相的權力,但是這些人完全是站着說話不腰疼。目前羅馬尼亞王權和相權之間,明顯前者佔據絕對的優勢,有佔據優勢就有佔據劣勢的。政治本來就是相互妥協的藝術,而自己爲此將部分權利讓給王權也無可厚非。

看到自己侄子對目前政治局勢情況非常清楚,內心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斯圖禮爾最後說道:“看來你對於接下來首相需要做的事非常瞭解,我就不多說了。不過你起草的建立重工業區的方案,一定要加緊落實。這完全可以成爲你擔任工業大臣最後一件事,多找首相商議。畢竟他自己要退下來完全沒了顧慮,可以在這方面多做工作,畢竟我們的陛下也是通情達理的人。”

老狐狸不愧是老狐狸,都快八十歲了依然那麼深謀遠慮。

而他的話讓卡拉圖裡眼前一亮,將自己的方案包裝成首相退下去的酬勞完全是可行的。而且哪怕是這個方案推動人改成首相閣下,可執行人也會是自己,對自己將來的好處非常多。更別說這個方案對羅馬尼亞作用非常大,相信陛下一定能看出其中的好處。

卡拉圖裡說幹就幹,他當夜就離開了叔父住所,立刻就趕赴首相家中。在兩人一番密談後,一大早首相拿着這個方案趕往王宮。

而在王宮中,首相和陛下經過一番秘密商談後,卡拉圖裡的方案得到通過。

最終關於東加利西亞地區打造重工業區的計劃,以王室發行國內債券的方式進行募集資金。整個計劃總投資達到31億列伊,其中募集資金爲28億列伊。以國內各大銀行爲債券發行承包商。這些長期債券果然如財政大臣阿爾伯特所言,在國內不好賣,不過還好有人接手。

其中工商銀行一家就吃進80%的債券,這也導致工商銀行一時間資金極度短缺,讓總行長瓦里奧奇爲此一陣焦頭爛額。不過還好憑藉王室的背書讓情況慢慢得到緩解,不過隨後在羅馬尼亞發展中,工商銀行的其他業務發展遠低於其他銀行。

而吃進這些債券後,王室的資金已經幾乎完全抽空,接下來就需要看政府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了。

第745章 克里特戰役(一)第235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上)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428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下)第435章 索卡爾煤礦第312章 佔領克盧日第492章 羅德互助合約第175章 1914年的到來第416章 羅蘇衝突(七)第145章 出擊 王國利劍(五)第456章 騎兵大戰坦克(終)第二十七章 鋼鐵廠第521章 土地改革(三)第225章 凡爾登第519章 農業改革(一)第四十五章 土耳其的應對第三十二章 金融動盪中第794章 突尼斯角海戰(上)第660章 德奧合併第399章 大討論第683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下)第370章 敖德薩條約(上)第765章 激戰(下)第785章 貝魯特失守第111章 羅保談判 上(求訂閱)第353章 戰前準備(上)第436章 東加利西亞重工業區(上)第238章 諜影重重(中)第六十八章橡膠危機 三第245章 胡狼坦克第692章 圖靈之死第623章 向索菲亞進軍(二)第407章 羅烏合並(上)第464章 新首相第392章 史上最大白刃戰第274章 德皇退位四十九章 航空工業第688章 歐洲三軸心(四)第470章 庫爾圖瓦退役第632章 意大利的異動第123章 奧斯曼求和第272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上)第三十八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下第646章 空軍(上)第472章 RK公司第六十六章 橡膠危機一第553章 羅蘇局部衝突(六)第444章 新型大衆汽車第532章 羅馬尼亞的新政(一)第116章 庫馬諾沃戰役(5500字二合一大章)第355章 飲馬蒂薩河(上)第213章 坑英法(二合一5300大章)第456章 騎兵大戰坦克(終)第282章 準備(二)第783章 貝魯特(下)第722章 港口的空戰第637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中)第447章 蘇波戰爭爆發第685章 歐洲三軸心(一)第173章 懷孕第169章 合成氨工廠第313章 後續(三)第三十八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下第501章 美國行(六)第四十三章 俄國的應對第402章 彩虹行動第800章 準備提前的中東戰役第737章 奪島(中)第798章 突尼斯角海戰的後果第223章 嬰兒潮(上)第367章 鯨吞(六)第773章 北非第一戰(下)第428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下)第187章 一戰開幕第645章 空中遭遇第624章 向索菲亞進軍(三)第七十六章 小型柴油機第220章 隱形擴編(下)第190章 被訂單埋沒的大衆第506章 歸國第712章 愛琴海大飆車(下)第506章 歸國第660章 德奧合併第506章 歸國第526章 1928年的結束第211章 1914年結束第五十章 魯道夫·狄塞爾第253章 俄國臨時政府的難題第651章 與猶太人的合作(上)第506章 歸國第538章 德國的政治變局第七十九章 普洛耶什蒂機械廠第628章 國王登基(求訂閱)第503章 遠東行(二)第365章 喀山黃金(完)第193章 石油爭奪戰(下)第788章 慘敗的蘇軍第316章 德軍的攻勢(中)第654章 罷工第509章 裝甲師
第745章 克里特戰役(一)第235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上)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428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下)第435章 索卡爾煤礦第312章 佔領克盧日第492章 羅德互助合約第175章 1914年的到來第416章 羅蘇衝突(七)第145章 出擊 王國利劍(五)第456章 騎兵大戰坦克(終)第二十七章 鋼鐵廠第521章 土地改革(三)第225章 凡爾登第519章 農業改革(一)第四十五章 土耳其的應對第三十二章 金融動盪中第794章 突尼斯角海戰(上)第660章 德奧合併第399章 大討論第683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下)第370章 敖德薩條約(上)第765章 激戰(下)第785章 貝魯特失守第111章 羅保談判 上(求訂閱)第353章 戰前準備(上)第436章 東加利西亞重工業區(上)第238章 諜影重重(中)第六十八章橡膠危機 三第245章 胡狼坦克第692章 圖靈之死第623章 向索菲亞進軍(二)第407章 羅烏合並(上)第464章 新首相第392章 史上最大白刃戰第274章 德皇退位四十九章 航空工業第688章 歐洲三軸心(四)第470章 庫爾圖瓦退役第632章 意大利的異動第123章 奧斯曼求和第272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上)第三十八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下第646章 空軍(上)第472章 RK公司第六十六章 橡膠危機一第553章 羅蘇局部衝突(六)第444章 新型大衆汽車第532章 羅馬尼亞的新政(一)第116章 庫馬諾沃戰役(5500字二合一大章)第355章 飲馬蒂薩河(上)第213章 坑英法(二合一5300大章)第456章 騎兵大戰坦克(終)第282章 準備(二)第783章 貝魯特(下)第722章 港口的空戰第637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中)第447章 蘇波戰爭爆發第685章 歐洲三軸心(一)第173章 懷孕第169章 合成氨工廠第313章 後續(三)第三十八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下第501章 美國行(六)第四十三章 俄國的應對第402章 彩虹行動第800章 準備提前的中東戰役第737章 奪島(中)第798章 突尼斯角海戰的後果第223章 嬰兒潮(上)第367章 鯨吞(六)第773章 北非第一戰(下)第428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下)第187章 一戰開幕第645章 空中遭遇第624章 向索菲亞進軍(三)第七十六章 小型柴油機第220章 隱形擴編(下)第190章 被訂單埋沒的大衆第506章 歸國第712章 愛琴海大飆車(下)第506章 歸國第660章 德奧合併第506章 歸國第526章 1928年的結束第211章 1914年結束第五十章 魯道夫·狄塞爾第253章 俄國臨時政府的難題第651章 與猶太人的合作(上)第506章 歸國第538章 德國的政治變局第七十九章 普洛耶什蒂機械廠第628章 國王登基(求訂閱)第503章 遠東行(二)第365章 喀山黃金(完)第193章 石油爭奪戰(下)第788章 慘敗的蘇軍第316章 德軍的攻勢(中)第654章 罷工第509章 裝甲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