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和平降臨?

蘇俄在真理報的發言,羅馬尼亞政府一早就注意到了。實際上,羅馬尼亞一直在等着蘇俄的消息。畢竟兩方纔打過一場,接下來是和談還是繼續打,總會有消息。

而英法等國也看到蘇俄這篇認慫的報道,對於蘇俄這種被打一下就縮回去的表現,英法等國相當不滿意。因爲之前在文尼察會戰勝利後,英法就慫恿羅馬尼亞繼續對蘇俄發起攻擊。爲此他們還對羅馬尼亞政府表示,他們樂於見到羅馬尼亞奪取整個烏克蘭地區。

而羅馬尼亞方面對英法的畫餅無動於衷,任他們嘴皮說破也不向前邁一步。所以在勸說羅馬尼亞無效的情況下,他們就將希望放在蘇俄身上,希望北極熊能夠拿出對土地的貪婪,繼續於羅馬尼亞爲敵。

而目前看來蘇俄政府不是笨蛋,他們在被羅馬尼亞敲了一棍子後,自覺的縮回了爪子。

而在羅馬尼亞真正權利中心,埃德爾也在與首相和總參謀長等人商議,蘇俄退縮後羅馬尼亞需要給出的應對。

“陛下,我軍自從蘇俄發表不願打的信息後,已經停止了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不過他們沒有派出談判代表,這樣停止軍事行動真的好麼?萬一是爲了先解決內部的白衛軍,而實施的緩兵之計。我們這場會戰的成果,就顯得不太夠。”

在衆人面前,總參謀長普列山上將正在發表着意見。作爲軍方勢力的代表人,普列山當然需要表示軍方的強硬立場。

事實上普列山的意見還算非常溫和的。在軍隊中一大幫好戰分子高喊着奪取基輔,將王國的邊境推進到第聶伯河沿岸去。他們從軍事上分析了種種將第聶伯河作爲邊境的好處,同時還表態王國軍隊完全有能力做到這一點。

甚至軍隊還有更激進的觀點,佔領烏克蘭全境。給出的理由是羅馬尼亞與烏克蘭合併,從理法上羅馬尼亞都有佔領這些地方的理由。

這些軍方勢力只從自己能力能做到的極限考慮。從來沒想過真佔領這些地區後,人口民族的矛盾,與蘇俄化不開的領土矛盾,還有國內是否有支撐這麼大野心的國力。

不過還好,普列山上將對軍隊掌控還不錯,能將這些好戰分子的聲音壓制下去。所以他才提出,對於和蘇俄這種需要雙方默契和平的擔心,畢竟沒經過和平談判,誰都有可能搶先朝對方動手。這樣的話,他們軍方壓力一點也不小。

“普列山將軍,你所擔心的問題,其實我們也擔心。不過國內的財政已經不足以繼續與蘇俄繼續打下去了。新領土需要大量的財政投入,而且軍方已經爲王國打下足夠多的領土了,請不要再繼續打了。因爲財政收入不足以支撐對更大的新領土投入。”

從財政上反駁普列山的當然是財政大臣阿爾伯特勳爵。作爲掌控羅馬尼亞財政大權的大臣,阿爾伯特勳爵對羅馬尼亞財政瞭如指掌。目前羅馬尼亞看起來經濟發展不錯,不過從戰爭結束後羅馬尼亞高速經濟發展就已經到頭了。

而其中對新領土的所需要投入的資金,目前前已經佔據羅馬尼亞財政支出的三分之一。再扣除軍隊花銷,羅馬尼亞的財政已經非常吃緊。如果繼續作戰,那麼財政支出將達到預警線上,這會拖累羅馬尼亞的經濟發展。而經濟發展的減緩對羅馬尼亞來說,這將會不少問題都暴露出來。這些原本都是羅馬尼亞能利用經濟高速發展,一個一個慢慢解決的。要是集中爆發出來,對羅馬尼亞的損害將會是一個長期存在危害。這一點上,阿爾伯特勳爵看的非常清楚。

面對阿爾伯特勳爵的話,首相布勒蒂亞努也是贊同的說到:“阿爾伯特勳爵說的沒錯,軍隊需要剋制對領土的慾望。目前羅馬尼亞國內其他民族已經夠多了,我們必須保證羅馬尼亞族在國內的優勢。不然奧匈帝國出現的不少問題,也將會在羅馬尼亞出現。”

布勒蒂亞努首相沒有在其他方面反對軍方的意見,反而從民族上下手。在場的高官都是來自羅馬尼亞族,在這個民族主義高漲的年代,不談本國主體民族問題,這是不可能的。

像後世那種普世觀,在這個時代完全是不可想象的。哪怕是擁有廣大殖民地的英法,在對待非本土民族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有不小的差異,其高官很少有其他民族的存在。儘管他們沒有說,但是一直在這樣做。

首相的話,讓其他高官也紛紛發言。他們從各方面分析停戰對羅馬尼亞好處,而普列山上將則不管這些意見,只提這種默契停戰的危害性。這種只提一個所以人都無法忽視的問題,對其他人說的情況都以無視的態度去面對。這種耍賴皮的手段,讓在場的人都歎爲觀止,人的麪皮爲什麼可以這麼厚。

“嗯哼。”

看到商議有向街頭吵架的趨勢發展,埃德爾連忙咳嗽一聲,讓位高權重的重臣們都注意一下。

“陛下,對此事你怎麼看。”

埃德爾的咳嗽還是非常有效果,首相閣下立刻一招矛盾上交,讓他對之前的咳嗽有些後悔。

不過既然首相已經問了,而且在場重臣們也已經表過態了,埃德爾就必須出來表達自己的看法。

“大家說的都有各自的道理,不過面對不同局勢都有各自的側重點。這次面對蘇俄的表態,我認爲可以給對方一個表達善意的機會。畢竟我們是文明社會的一員,不能不給對方改過的機會,所以我們需要對其做出迴應的善舉。就從烏克蘭邊境地區撤出十萬軍隊,先看敵人的應對。”

埃德爾先說出羅馬尼亞的讓步後,繼續講到:“不過爲了防止善意被蘇俄利用針對我們自己,所以針對烏克蘭的軍事物資不能停下來。該建造的防禦工事依然不能少,該補充彈藥庫存的依然需要補充。一切都需要看蘇俄的表現行事。”

隨着埃德爾的發言,最終羅馬尼亞的決定當然要以他的建議爲主,其他重臣則在一些小問題上做了補充。

當決議被定下來後,普列山終於鬆了一口氣,實際上他也萬分希望和平的決定被達成。畢竟俄國人口領土都佔據壓倒性優勢,而羅馬尼亞除了這次作戰之外,其他時候哪裡從其身上佔到過便宜,見好就收纔是他本來的想法。不過這種想法卻不適合軍方的需求,作爲軍隊的代言人,卻和目前軍隊想法背道而馳,這對他不是好事。

埃德爾當政之後數次提高軍隊的待遇,側面來講是增加了軍方的影響力。尤其是在數次對外戰爭中,羅馬尼亞都是獲勝一方,而且還不是站在一邊吶喊的那種,更是讓軍方在國民口中成爲驕傲的象徵。這種情況下,軍方勢力已經能夠達到和政府抗衡的地步。

只不過這種情況,也就是在這段時間顯得很明顯。不過只要不給軍隊繼續立功的機會,軍方勢力將慢慢削弱,這也是政府方面一邊倒堅決要求停戰的原因之一。

而普列山當然知道這種虛假的影響力不持久,不過目前他也不可能主動打壓。再說憑什麼要軍方向政府低頭,他們可是王國軍隊與政府一道效忠君主,簡直就是完美的設定。當然羅馬尼亞軍方也不可能達到目前日本的那種地步,這在文化和認知上也不可能打成,難度太大,他們也做不到。

當羅馬尼亞決定迴應蘇俄,做出善意的舉動後,蘇俄方面也逐漸開始從西方面軍抽調部隊離開。兩方在你抽調一支軍隊,我抽調一支軍隊的情況下,終於讓烏克蘭大地回覆了平靜。不過這場無疾而終的西烏克蘭領土爭端,接下來就需要看兩方誰先發展到忍不住動手的地步。

不過在此之前,英法對羅馬尼亞的教唆沒有起作用,在對另一個鄰國的時候就非常好用。

第699章 波蘭戰役(二)第三十五章金融戰 下第657章 訪問(下)(爲小興盟主加更)第369章 鯨吞(八)第336章 俄國近況第211章 1914年結束第174章 土地關係的缺口第284章 準備(四)第274章 德皇退位第488章 德國訪問(上)第667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四)第331章 保加利亞戰敗(下)第654章 來自羅馬尼亞的援助第一章 不一樣的霍亨索倫家族第388章 羅匈≠合併第476章 海軍的準備第312章 後續(二)第739章 溫泉關(上)第744章 無題第124章第732章 希臘戰役(上)第514章 利比亞石油(中)第四十三章 俄國的應對第416章 羅蘇衝突(七)第226章 國民教育(上)第四十八章 超前的飛行第626章 鮑里斯退位(求訂閱)第308章 目標克盧日(三)第411章 羅蘇衝突(二)第八十一章 政府國債(四千字大章)第337章 喀山黃金(一)第430章 威廉港的寒冬(下)第668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五)第260章 瘋狂的走私第694章 雷達第207章 米茲克第737章 奪島(中)第187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第226章 國民教育(上)第444章 新型大衆汽車第265章 羅馬尼亞的條件第202章 糧食採購第312章 後續(二)第139章 奧赫裡德戰役第184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中)第245章 胡狼坦克第781章 密謀第174章 土地關係的缺口第三十二章 金融動盪中第195章 新的生命 (二更求月票)第九十八章 侍女的安排第697章 戰爭爆發第536章 經濟危機的陰影第六十二章 黑手會第十一章 軍隊亂象第153章 保加利亞求和第797章 突尼斯角海戰(完)第414章 羅蘇衝突(六)第五十章 魯道夫·狄塞爾第744章 無題第194章 軍事觀察團名單(求月票)第737章 奪島(中)第113章 羅保談判 下(四更求訂閱)第651章 無題第204章 工會(中)第九十三章 新的執政方案第766章 奪取塞浦路斯第330章 保加利亞戰敗(中)第187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第276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下)第772章 北非第一戰(中)第138章保加利亞的突襲第709章 波蘭戰敗第288章 宣戰第645章 空中遭遇第220章 裝甲營演練第410章 蘇羅衝突(一)第245章 胡狼坦克第773章 北非第一戰(下)第137章 修改計劃第189章 卡羅爾一世的想法第618章 風起保加利亞 (上)第301章 德瓦保衛戰(二)第428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下)第十六章 演習第535章 羅馬尼亞新政(四)第270章 談判泄露(下)第346章 喀山黃金(九)第238章 諜影重重(中)第313章 後續(三)第550章 羅蘇局部衝突(三)第460章 佈列特斯攻防戰(下)第九十四章 三國借款第743章 美援?第284章 準備(四)第646章 西班牙黃金(一)第360章 奧匈的戰敗(上)第120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三第七十一章 橡膠危機 完
第699章 波蘭戰役(二)第三十五章金融戰 下第657章 訪問(下)(爲小興盟主加更)第369章 鯨吞(八)第336章 俄國近況第211章 1914年結束第174章 土地關係的缺口第284章 準備(四)第274章 德皇退位第488章 德國訪問(上)第667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四)第331章 保加利亞戰敗(下)第654章 來自羅馬尼亞的援助第一章 不一樣的霍亨索倫家族第388章 羅匈≠合併第476章 海軍的準備第312章 後續(二)第739章 溫泉關(上)第744章 無題第124章第732章 希臘戰役(上)第514章 利比亞石油(中)第四十三章 俄國的應對第416章 羅蘇衝突(七)第226章 國民教育(上)第四十八章 超前的飛行第626章 鮑里斯退位(求訂閱)第308章 目標克盧日(三)第411章 羅蘇衝突(二)第八十一章 政府國債(四千字大章)第337章 喀山黃金(一)第430章 威廉港的寒冬(下)第668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五)第260章 瘋狂的走私第694章 雷達第207章 米茲克第737章 奪島(中)第187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第226章 國民教育(上)第444章 新型大衆汽車第265章 羅馬尼亞的條件第202章 糧食採購第312章 後續(二)第139章 奧赫裡德戰役第184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中)第245章 胡狼坦克第781章 密謀第174章 土地關係的缺口第三十二章 金融動盪中第195章 新的生命 (二更求月票)第九十八章 侍女的安排第697章 戰爭爆發第536章 經濟危機的陰影第六十二章 黑手會第十一章 軍隊亂象第153章 保加利亞求和第797章 突尼斯角海戰(完)第414章 羅蘇衝突(六)第五十章 魯道夫·狄塞爾第744章 無題第194章 軍事觀察團名單(求月票)第737章 奪島(中)第113章 羅保談判 下(四更求訂閱)第651章 無題第204章 工會(中)第九十三章 新的執政方案第766章 奪取塞浦路斯第330章 保加利亞戰敗(中)第187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第276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下)第772章 北非第一戰(中)第138章保加利亞的突襲第709章 波蘭戰敗第288章 宣戰第645章 空中遭遇第220章 裝甲營演練第410章 蘇羅衝突(一)第245章 胡狼坦克第773章 北非第一戰(下)第137章 修改計劃第189章 卡羅爾一世的想法第618章 風起保加利亞 (上)第301章 德瓦保衛戰(二)第428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下)第十六章 演習第535章 羅馬尼亞新政(四)第270章 談判泄露(下)第346章 喀山黃金(九)第238章 諜影重重(中)第313章 後續(三)第550章 羅蘇局部衝突(三)第460章 佈列特斯攻防戰(下)第九十四章 三國借款第743章 美援?第284章 準備(四)第646章 西班牙黃金(一)第360章 奧匈的戰敗(上)第120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三第七十一章 橡膠危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