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金融危機

德爾看着侍衛遞給自己的電報,上面詳細的描述了這次危機的爆發經過,這又是華爾街的一次作死行爲。

美國第三大信託公司尼克伯克信託公司大肆舉債,在股市上收購聯合銅業公司股票,但此舉失利,引發了華爾街的大恐慌和關於尼克伯克即將破產的傳言。銀行紛紛收回貸款,股市暴跌,民衆擠兌,幾家大銀行瀕臨倒閉。

埃德爾看着這個消息心裡對資本的警惕又提高一層,在後世關於國家控制資本與資本控制國家,有兩個最好的個例就是中美。作爲一個有着後世經驗的人來說,資本是沒有國界的它會隨着利潤走,只要它在一個國家找不到高利潤就會在世界到處尋找

埃德爾現在可以趁羅馬尼亞的資本家沒有發展壯大,搶先完成戰略佈局。讓人民感受到王室資本的好處,就不會讓人民北資本左右,反正現在羅馬尼亞只有750萬人口,完全可以由王室資本帶動,讓人民對王室感激不盡。在後世也被叫做國家資本,埃德爾其實也是按照後世那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套路而來。

在隨後的幾天美國金融危機持續發酵,紐約突然開始廣泛傳言美國第三大信託公司尼克伯克即將破產。,流言像病毒一般迅速傳染了整個紐約,驚恐萬狀的市民在各個信託公司門口徹夜排隊等候取出他們的存款。銀行則要求信託公司立即還貸,受到兩面催款的信託公司只好向股票市場借錢,借款利息一下衝到150%的天價。到10月24日,股市交易幾乎陷於停盤狀態。

摩根此時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現了。當紐約證交所主席來到摩根的辦公室求救時,他聲音顫抖地表示如果不能在下午三點之前籌集到2500萬美元,至少50家交易商將會破產,他除了關閉股票市場將別無選擇。下午兩點,摩根緊急召開銀行家會議,在16分鐘裡,銀行家們籌足了錢。摩根立即派人到證交所宣佈借款利息將以10%敞開供應,交易所裡立即一片歡呼。僅過了一天,緊急救助的資金告罄,利息再度瘋長。8家銀行和信託公司已經倒閉。摩根趕到紐約清算銀行,要求發放票據作爲臨時貨幣以應付嚴重的現金短缺。

11月2日星期六,摩根開始了他蓄謀已久的計劃,“拯救”仍在風雨飄搖之中的摩爾斯萊公司。該公司已陷入2500萬美元的債務,瀕臨倒閉。但是它卻是田納西礦業和制鐵公司的主要債權人,如果摩爾斯萊被迫破產清償,紐約股市將完全崩潰,後果不堪設想。摩根將紐約金融圈子裡的大腕悉數請到他的圖書館,商業銀行家被安排在東書房,信託公司老總被安排在西書房,惶惶不可終日的金融家們焦急地等待着摩根給他們安排的命運。

摩根深知田納西礦業和制鐵公司擁有的田納西州、亞拉巴馬州和佐治亞州的鐵礦和煤礦資源,將大大加強摩根自己創辦的鋼鐵巨無霸-美國鋼鐵公司的壟斷地位。在反壟斷法的制約之下,摩根始終對這塊大肥肉無法下嘴,而這次危機給他創造了一個難得的兼併機會。要拿到這塊肥肉,摩根還有最後一關要過,那就是對反壟斷一點不含糊的老羅斯福總統。11月3日星期天晚上,摩根派人星夜趕往華盛頓,務必在下個星期一上午股票市場開盤之前,拿到總統的批准。銀行危機使大批企業倒閉,失去一生積蓄的成千上萬憤怒的人民形成了巨大的政權危機,老羅斯福不得不借重摩根的力量來穩定大局,他在最後時刻被迫簽下城下之盟。此時距星期一股市開盤僅剩5分鐘!

摩根以4500萬美元的超低價吃下田納西礦業和制鐵公司,而該公司的潛在價值按照約翰·穆迪的評估,至少在10億美元左右。

很明顯,這次的金融危機又是一次蓄謀已久的精確定向爆破。

這件事情對美國的影響就是美國建立了自己的央行,美聯儲的誕生。可惜這個美國的央行完全控制在銀行家的手裡,這是美國被資本家控制的標誌事件。

在這次危機中引起的生產下降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嚴重。以月度數字計算,鋼產量下降近60%,生鐵38%,機車69%,貨車車廂75%,新建鐵路量46%。1908年,新建築合同減少23%,鋼托拉斯所屬企業一半以上停工。失業人數超過以往各次。

這次危機迅速波及其它國家,與美國經濟聯繫密切的英國首當其衝,危機深度僅次於美國。1907年,黑色金屬消費量減少20%,生鐵產量下降11%,鋼產量下降19%,新建船舶噸位減少48%,棉花消費量下降14%。從1906年到1909年,生鐵價格下跌25%。

危機在德國也十分嚴重。1907年,黑色金屬消費量縮減20%以上,鋼產量下降13.1%,已竣工商船噸位減少三分之一,建設業損失最慘重,業務量縮減36%,與此相應,水泥等建材工業產量下降近一半。輕工業損失也不小。棉紗和棉布的出口減少18%,棉布價格下跌23%。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黑色金屬消費量縮減,但由於該行業壟斷程度高,黑色金屬的價格竟提高了14%。

1907年,法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6.5%。其中絲紡工業危機最嚴重,絲織品出口減少了24%。危機不但使工人生活惡化,甚至教師與國家公務人員的生活都受影響,工會活動活躍起來。1909年,巴黎郵電職工大學,一時電訊中斷。

在這段時間埃德爾看着危機的持續發酵,但是自己完全沒有辦法。只能做好羅馬尼亞國內的資本掌控,還有現在羅馬尼亞現在沒有什麼資本家,王室算是國內最大的資本了。在這次危機中影響最大的還是大衆汽車公司,原本預計3.5萬輛的歐洲市場。在這次危機中很多企業家取消了訂貨,讓現在的大衆公司已經不敢全力生產貨車了。

埃德爾在和國王商議後,羅馬尼亞宣佈建立自己的央行,羅馬尼亞國家銀行,在羅馬尼亞有金融業務的外國銀行,需要交納在羅馬尼亞業務百分之十五的保證金到央行,對於國內政府宣佈,鑑於羅馬尼亞國內銀行弱小,將合併成三家中大型銀行。也要交納保證金百分之十五到央行。

第741章 逃離的希臘政府第292章 特蘭西瓦尼亞戰役(一)第162章 羅馬尼亞的物質儲備第644章 擴軍計劃第511章 戰列艦帶來的反響第127章 阿爾巴尼亞問題(二合一章節)第642章 1935編制(中)第四十七章 石油公司第六十五章 準備投機第619章 風起保加利亞(中)第123章 奧斯曼求和第355章 飲馬蒂薩河(上)第732章 希臘戰役(上)第638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下)第262章 謝洛夫(下)第744章 無題第775章 海中刺客(上)第632章 意大利的異動第435章 利沃夫(下)第712章 愛琴海大飆車(下)第三十三章 金融動盪 下第702章 騎兵大戰坦克第511章 戰列艦帶來的反響第350章 資金的爭奪(下)第274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下)第361章 奧匈的戰敗(下)第546章 赫爾梅克衝突(完)第十一章 軍隊亂象第151章 特爾諾沃戰役 (完)第195章 新的生命 (二更求月票)第132章 塞爾維亞的準備第五十章 魯道夫·狄塞爾第431章 人才的爭奪第十三章 問題第318章 蘇恰瓦的苦戰第773章 北非第一戰(下)第652章 與猶太人的合作(下)第484章 啤酒館與校長第634章 後續的影響第668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五)第715章 虎、虎、虎!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二)第383章 干預匈牙利(一)第676章 薩洛尼卡(下)第132章 塞爾維亞的準備第642章 1935編制(中)第375章 德國戰敗第662章 保羅合併(中)第648章 西班牙黃金(三)第416章 羅蘇衝突(八)第543章 赫爾梅克衝突(二)第128章 巴爾幹同盟破裂第350章 資金的爭奪(下)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二)第195章 預備役改進方案(第三章求月票)第三十三章 金融動盪 下第306章 目標克盧日(一)第360章 爆發的民族獨立第110章 保加利亞的外交準備(求訂閱)第502章 遠東行(一)第463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下)第248章 弗蘭茨·約瑟夫逝世第318章 蘇恰瓦的苦戰第700章 波蘭戰役(三)第795章 突尼斯角海戰(中)第230章 教育改革法案(下)第446章 迪特·拉姆斯第250章 俄國的隱患第271章 情報入手第245章 胡狼坦克第656章 訪問(中)第212章 新飛機第456章 騎兵大戰坦克(終)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五十二章 合成氨第723章 厭戰號沉沒第279章 丘吉爾的方案(上)第542章 赫爾梅克衝突(一)第448章 羅波友好協定(下)第500章 美國行(五)第306章 目標克盧日(一)第256章 列寧回國第649章 1935年的結束第497章 美國行(二)第429章 威廉港的寒冬(上)第225章 凡爾登第462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上)第654章 罷工第八十一章 政府國債(四千字大章)第七十九章 普洛耶什蒂機械廠第244章 安第齊·丹東(下)第260章 瘋狂的走私第296章 德瓦戰役(六)第十三章 問題第464章 新首相第648章 西班牙黃金(三)第480章 1913年的財政安排第785章 貝魯特失守第756章 塞浦路斯作戰計劃第184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中)
第741章 逃離的希臘政府第292章 特蘭西瓦尼亞戰役(一)第162章 羅馬尼亞的物質儲備第644章 擴軍計劃第511章 戰列艦帶來的反響第127章 阿爾巴尼亞問題(二合一章節)第642章 1935編制(中)第四十七章 石油公司第六十五章 準備投機第619章 風起保加利亞(中)第123章 奧斯曼求和第355章 飲馬蒂薩河(上)第732章 希臘戰役(上)第638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下)第262章 謝洛夫(下)第744章 無題第775章 海中刺客(上)第632章 意大利的異動第435章 利沃夫(下)第712章 愛琴海大飆車(下)第三十三章 金融動盪 下第702章 騎兵大戰坦克第511章 戰列艦帶來的反響第350章 資金的爭奪(下)第274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下)第361章 奧匈的戰敗(下)第546章 赫爾梅克衝突(完)第十一章 軍隊亂象第151章 特爾諾沃戰役 (完)第195章 新的生命 (二更求月票)第132章 塞爾維亞的準備第五十章 魯道夫·狄塞爾第431章 人才的爭奪第十三章 問題第318章 蘇恰瓦的苦戰第773章 北非第一戰(下)第652章 與猶太人的合作(下)第484章 啤酒館與校長第634章 後續的影響第668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五)第715章 虎、虎、虎!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二)第383章 干預匈牙利(一)第676章 薩洛尼卡(下)第132章 塞爾維亞的準備第642章 1935編制(中)第375章 德國戰敗第662章 保羅合併(中)第648章 西班牙黃金(三)第416章 羅蘇衝突(八)第543章 赫爾梅克衝突(二)第128章 巴爾幹同盟破裂第350章 資金的爭奪(下)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二)第195章 預備役改進方案(第三章求月票)第三十三章 金融動盪 下第306章 目標克盧日(一)第360章 爆發的民族獨立第110章 保加利亞的外交準備(求訂閱)第502章 遠東行(一)第463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下)第248章 弗蘭茨·約瑟夫逝世第318章 蘇恰瓦的苦戰第700章 波蘭戰役(三)第795章 突尼斯角海戰(中)第230章 教育改革法案(下)第446章 迪特·拉姆斯第250章 俄國的隱患第271章 情報入手第245章 胡狼坦克第656章 訪問(中)第212章 新飛機第456章 騎兵大戰坦克(終)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五十二章 合成氨第723章 厭戰號沉沒第279章 丘吉爾的方案(上)第542章 赫爾梅克衝突(一)第448章 羅波友好協定(下)第500章 美國行(五)第306章 目標克盧日(一)第256章 列寧回國第649章 1935年的結束第497章 美國行(二)第429章 威廉港的寒冬(上)第225章 凡爾登第462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上)第654章 罷工第八十一章 政府國債(四千字大章)第七十九章 普洛耶什蒂機械廠第244章 安第齊·丹東(下)第260章 瘋狂的走私第296章 德瓦戰役(六)第十三章 問題第464章 新首相第648章 西班牙黃金(三)第480章 1913年的財政安排第785章 貝魯特失守第756章 塞浦路斯作戰計劃第184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