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河西神秘軍

崔光遠心領神會,他在官場混跡多年,自然知道這位年輕的御史大夫的打算,表示會妥善處置此事,但還是有一點擔心。

“若天子問起,下吏又該如何作答呢?”

潛臺詞是不敢欺君,自從陳希烈自殺未遂事件後,他算是看透了,當今天子不像太上皇那般鋒芒畢露,但也絕非輕易可以糊弄的人,倘若欺君,萬一被揭穿了,下場不會比陳希烈好。

秦晉卻笑道:

“大尹如何一葉障目了?以天子才智又如何猜不出殺死白孝德乃何人所爲!”

崔光遠愣了一下,才壓低聲音道:

“大夫的意思,天子早就知道殺人者是誰了?”

秦晉道:

“大尹不也早就猜出來了嗎?天子若想處置此人,有大把的理由和罪證,又何必等着大尹清查出殺人罪證呢?”

其實崔光遠也是身在局中,關心則亂,經秦晉的提醒後,立即就意識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但他又直覺怒意上涌,一拳狠狠砸在了案頭。

“如此任人唯私,豈是明主所爲!”

這通發泄卻讓秦晉對崔光遠又有了新的認識,別看此人平日裡對那些重臣曲意逢迎,實則內裡卻頗有些憂國憂民之心,他這一句發泄也正說中了李亨作爲天子很不合格的地方。

多年遭受打壓的太子經歷,已經使這個人養成了用人任事的謹小慎微,任用私人,也就順理成章。信任的人不會輕易懲處,不被信任的人就算委以高官要職,也不會與私人一視同仁,但有犯錯則鐵面處置。宰相陳希烈其人則是屬於後者的典型,雖然與李泌、李輔國謀劃不軌,但卻落得了與二李截然不同的下場。

幸甚,秦晉是屬於前者的,作爲被李亨信任的人,至少還有足夠的空間施展拳腳。其實,秦晉不止一次的考慮過自立的問題,眼看着亂世將至,如果自立未必不能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但在權衡利弊之後,他又打消了據地自立的念頭,一則唐朝威望依舊存在,畢竟在安史之亂的前一年,唐朝還處於盛世之中,威望如日中天,就算現在兩京盡失,李唐依舊擁有着絕對無可比擬的人望。

在此之前,在秦晉面前有兩條路,一條如漢末袁紹據地自立,一條就是小坊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前者不會受到掣肘,後者則能整合所有忠於朝廷的才智之士爲己所用。各有利弊之下,秦晉最終還是選擇了寧願被掣肘,也不想做地方上的草頭王。

而此時唐朝也不是當年的漢朝,李唐皇室依舊擁有絕對的人望和權力基礎,將李亨作爲傀儡,幾乎是不可能的。

太上皇李隆基的西逃,與其說是唐朝權力中樞的垮塌,不如看成一次洗牌。秦晉事先摸到了一大把好牌,自然要將好牌用的淋漓極致,在這場權力洗牌中儘可能的佔據更多的好處。

李輔國雖然人品低劣,在歷史上臭名昭著,但秦晉此時卻不介意和這個頻頻與自己示好的人合作。

眼下的情況,陳希烈倒臺了,李泌也夾起了尾巴,能夠限制秦晉的力量一股腦萎靡不振,有了李輔國在內廷的人脈基礎,秦晉當然就可以毫無顧忌放手施爲。

“大夫和閹豎合作等於與虎謀皮,萬一這廝翻臉咬人,豈非……”

秦晉笑道:

“罪證在手,怕從何來?天子雖任用私人,卻也不敢去掩悠悠衆口!”

崔光遠打了個激靈,這種敵我糾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況實在讓人心驚又心累。

“李輔國一直要置郭子儀於死地,今日正可以此作爲交換。”

這句話倒提醒了崔光遠,趕忙道:

“大夫若要救郭子儀,須得從速。如果晚了,郭子儀恐怕要步白孝德的後塵。”

郭子儀並沒有被關在京兆府的大獄中,而是一直被關在皇城禁衛的獄中,李輔國以內官監的身份,有知軍事的差遣,可以名正言順的插手皇城禁軍事務,弄死大獄裡的個把人簡直易如反掌。

不過,崔光遠還是有點不明白,秦晉爲什麼對楊國忠餘黨的郭子儀如此看重,難道他真有什麼過人的本事嗎?

秦晉當然極爲看重郭子儀,不說歷史記載中的印象,僅憑自己離開長安那三日功夫裡,郭子儀以毫無根基之身竟能把控神武軍與民營團結兵,沒有出現任何亂子,其人能力就足以窺得一斑了。

……

天過午時,孫孝哲全副盔甲視察各營,昨日攻城眼看着就成了,卻在最後關頭功虧一簣,徒然丟下了數千具屍體。

爲此,孫孝哲又氣又惱,竟一夜未眠。正值寒冬封凍,土地被凍的比鐵還硬,挖城和灌水等屢試不爽的攻城招數都沒有用武之地,而且惡劣的條件還爲攻城帶來了諸多的負面條件。

孫孝哲甚至在想,如果攻城戰發生在盛夏,也許長安早就再各種手段的夾攻下陷落了。

“可惜,可惜,昨日若非功虧一簣,今日你我就在城中沐浴了!”

最後,孫孝哲還是忍不住連連惋惜。

“大帥不必煩惱憂愁,大不了困到來年開春,待城中青黃不接,糧食無以爲繼,咱們就可以輕易進城了!”

張通儒出言安慰,孫孝哲卻並不領情。

“糊塗,咱們等的起,洛陽城裡的晉王也等不起。沒有這攻克長安的功勞,他拿什麼和那小兒抗衡?”

晉王自是指安慶緒,安祿山有意立段氏所出的幼子爲太子,而且史思明又和安慶緒多有齟齬,如果沒有足夠大的功勞,太子之位落在誰手,還真就不好說。

孫孝哲在潼關外被困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他不想兵臨長安城下以後,再困個一年半載,他不止一次的提醒自己,必須在三個月之內,也就是年關之前,徹底攻下長安。

與張通儒說話間,孫孝哲眼前靈光乍現,忽然想到了秦晉和神武軍極爲重要的一環。

那就是馮翊郡。

秦晉曾任馮翊郡太守,馮翊郡作爲三輔之一,在關中乃至天下郡縣中的地位都是首屈一指的,而且向東緊鄰河東,向西北銜接朔方,是個極爲重要的戰略要地。此前他的目光只着落在長安城裡,直到屢屢攻城受挫之後,才恍然發覺,關中要地不僅僅只有一座長安城。作爲神武軍發跡之地,作爲連接關中與河東的樞紐之地,馮翊郡顯然是極有價值的攻擊目標。

一念及此,孫孝哲縱聲大笑。

“秦晉啊秦晉,既然龜縮在長安城中做縮頭烏龜,就別怪本帥去抄你的老家,斷你的後路!”

“大帥可有計策破城了?”

張通儒不止一次見到孫孝哲似眼前這般縱聲大笑,而每次都是有了定計的,然後獲得大勝。

“從明日起,只對長安佯攻,你率一部人馬,直搗馮翊郡。首要目標是同州城,次要則是蒲津關。”

聞言,張通儒精神一震,又有了立功的機會,當即便摩拳擦掌起來。

“走,回中軍!”

回到中軍候,孫孝哲趴在關中地圖前,仔細研究了半天,非但定好了出兵馮翊的計劃,連扶風郡也一併列如掃蕩強攻的目標。

次日一早,掃蕩正式開始,長安以西乃李隆基西逃所經之地,對當地官府造成了極大的震動,沿途郡縣官員大多逃散,留下來的見燕軍一到也即刻投降,因而不到一日的功夫,大半扶風郡竟都改旗易幟,由唐朝郡縣變成了大燕郡縣。

燕軍繼而又一鼓作氣向西進入汧陽郡,一時之間,竟勢如破竹,大有直逼隴右河西的架勢。

在此期間,孫孝哲又得到了一則頗爲奇怪的消息。

一股身份不明的唐.軍,大約有五六千之數,從河西之地而來,軍紀極好,一路上竟秋毫無犯。

當地投降的官員中,有很多人都親眼見到了這支軍隊,而且都描述的極爲相似,不似作假。

不過,這則消息送到孫孝哲的案頭後,他不禁有些懷疑,倘若真的有五六千人唐.軍精銳從河西而來,爲什麼一直沒有發現這股人馬的蹤跡?還是這股人馬與僕固懷恩部原本就是同一股人?

爲此,孫孝哲特地親自訊問了僕固部的俘虜,而得到的結果卻是,僕固部由靈武的進軍方向乃由北向南,經鹽州、慶州、寧州等地,於武功展開大戰並一敗塗地。這顯然和那股神秘人馬的進軍路徑不同。

孫孝哲在地圖上把扶風、汧陽等地一一圈了起來,而路徑最後竟直指湟水。

這讓孫孝哲眉頭突突一陣猛跳,湟水顯然並非這支神秘人馬的來源地,由湟水往北過了賀蘭山扁都口就是河西節度使的治所涼州。

難道這支神秘人馬來自於河西?

一時之間,孫孝哲興趣大起,他倒不認爲五六千人可以對圍困長安的二十萬人造成威脅,只想知道究是哪一位名將,竟能使五六千之數的人馬在自己眼皮底下隱匿行蹤。

第八百零五章:心如虎狼者第三百九十九章:宰相顯頭角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滿朝無忠臣第五百一十二章:直入風陵關第九百九十七章:房李歸長安第七百一十一章:急轉又直下第九百二十六章:轉機再出現第一千五十七章:兩尹俱惶然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王子將殉難第一千三十九章:公主回長安第四百九十四章:滿城鬧風雨第一千八十五章:各方蠢欲動第二百二十九章:骨肉爲路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變起米底亞第七百一十五章:夜色涼如水第三百九十三章:將軍絕命書第六百二十六章:孃家受羞辱第七百六十六:荒唐的談判第七百四十一章:兩軍硬碰硬第一千一百九十章:賽義德兄弟第四百七十七章:冷眼看君行第二百七十一章:兄弟再相見第一千二百十五章:漫天來要價第三百六十七章:送回辯冤書第一千四十九章:兩相皆勸進第五百六十六章:忽聞安西軍第二百零四章:一去難回頭第五百五十七章:咎由自取之第七百三十四章:瞞天又過海第九百四十八章:人心蠢蠢動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探唐兵虛實第五百三十九章:叛將心思苦第二百章:邪術難惑上第六百六十八章:太守甘受戮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難納投名狀第五百三十八章:叛軍生譁變第二百零四章:一去難回頭第三百五十六章:識破偷天計第一千二十九章:發現突厥人第九十九章:中使夜傳旨第一千三百七十章:心向大唐朝第六十六章:胡兒非良馬第二百三十八章:從此換門庭第一千零四章:大吏歸河東第一千六十章:神武軍長史第五十六章:露布傳飛捷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兄弟待展翅第一百七十五章:激將爲軍心第一千八十四章:三人有激辯第六百四十四章:女人心思深第一百八十四章:惡人終有報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王子將殉難第二百一十二章:往事難已矣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亂象來臨時第四十五章:故人今非昨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總督的反擊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視察西內苑第三百一十八章:巧言與重金第二百零五章:將錯亦就錯第九百九十三章:化險爲夷哉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願做同林鳥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馬赫迪之計第六十四章:大夫有所求第一千一十二章:清丈土地難第二百七十章:天子心難測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優素福之殤第一千二百五十章:兼容且幷包第八百零四章:虎父生犬子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哈里發反擊第一百一十一章:宰相有諫言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圍殲神武軍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虎口終奪路第七百七十五章:深入的談話第三百七十二章:惡戰在眼前第一千二百零五章:野望庫思老第一千四百零四章:難逃的宿命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波斯波利斯第三百八十九章:秉燭徹夜談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陷窘境第七十章:甕中再捉鱉第一千四十一章:公主突遇刺第九百五十九章:又見好消息第七百九十一章:得意之宰相第八百八十一章:囚室見刺客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歸心已似箭第四百七十二章:苦心立皇營第一百三十章:他日殺此賊第一百五十八章:二子同乘舟第八百零八章:薛煥的羞愧第三百八十七章:別有巧心思第四百一十二章:使君有所命第一百六十七章:演武爲角力第八百三十三章:叛將的悔意第七百四十四章:兩軍再交戰第六百五十四章:大夫的心思第一百四十九章:玉人思鄉重第八百一十五章:奸相的謀劃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最後的燃燒第五百七十章:迷霧重重也第六百三十五章:婚事遭反對
第八百零五章:心如虎狼者第三百九十九章:宰相顯頭角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滿朝無忠臣第五百一十二章:直入風陵關第九百九十七章:房李歸長安第七百一十一章:急轉又直下第九百二十六章:轉機再出現第一千五十七章:兩尹俱惶然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王子將殉難第一千三十九章:公主回長安第四百九十四章:滿城鬧風雨第一千八十五章:各方蠢欲動第二百二十九章:骨肉爲路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變起米底亞第七百一十五章:夜色涼如水第三百九十三章:將軍絕命書第六百二十六章:孃家受羞辱第七百六十六:荒唐的談判第七百四十一章:兩軍硬碰硬第一千一百九十章:賽義德兄弟第四百七十七章:冷眼看君行第二百七十一章:兄弟再相見第一千二百十五章:漫天來要價第三百六十七章:送回辯冤書第一千四十九章:兩相皆勸進第五百六十六章:忽聞安西軍第二百零四章:一去難回頭第五百五十七章:咎由自取之第七百三十四章:瞞天又過海第九百四十八章:人心蠢蠢動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探唐兵虛實第五百三十九章:叛將心思苦第二百章:邪術難惑上第六百六十八章:太守甘受戮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難納投名狀第五百三十八章:叛軍生譁變第二百零四章:一去難回頭第三百五十六章:識破偷天計第一千二十九章:發現突厥人第九十九章:中使夜傳旨第一千三百七十章:心向大唐朝第六十六章:胡兒非良馬第二百三十八章:從此換門庭第一千零四章:大吏歸河東第一千六十章:神武軍長史第五十六章:露布傳飛捷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兄弟待展翅第一百七十五章:激將爲軍心第一千八十四章:三人有激辯第六百四十四章:女人心思深第一百八十四章:惡人終有報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王子將殉難第二百一十二章:往事難已矣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亂象來臨時第四十五章:故人今非昨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總督的反擊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視察西內苑第三百一十八章:巧言與重金第二百零五章:將錯亦就錯第九百九十三章:化險爲夷哉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願做同林鳥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馬赫迪之計第六十四章:大夫有所求第一千一十二章:清丈土地難第二百七十章:天子心難測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優素福之殤第一千二百五十章:兼容且幷包第八百零四章:虎父生犬子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哈里發反擊第一百一十一章:宰相有諫言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圍殲神武軍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虎口終奪路第七百七十五章:深入的談話第三百七十二章:惡戰在眼前第一千二百零五章:野望庫思老第一千四百零四章:難逃的宿命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波斯波利斯第三百八十九章:秉燭徹夜談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陷窘境第七十章:甕中再捉鱉第一千四十一章:公主突遇刺第九百五十九章:又見好消息第七百九十一章:得意之宰相第八百八十一章:囚室見刺客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歸心已似箭第四百七十二章:苦心立皇營第一百三十章:他日殺此賊第一百五十八章:二子同乘舟第八百零八章:薛煥的羞愧第三百八十七章:別有巧心思第四百一十二章:使君有所命第一百六十七章:演武爲角力第八百三十三章:叛將的悔意第七百四十四章:兩軍再交戰第六百五十四章:大夫的心思第一百四十九章:玉人思鄉重第八百一十五章:奸相的謀劃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最後的燃燒第五百七十章:迷霧重重也第六百三十五章:婚事遭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