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一)

隨着孔有德的一聲令下,歷史上最搞笑的一次起義就這樣爆發了。後來華夏帝國的史學家們仔細的研究了這次起義,一致的得出了一個結論,這次搞笑的起義意義重大不亞於李自成的農民起義,孔有德的起義雖然最後被李無庸給剿滅了,但山東半島已經被破壞的滿目創痍,已經失去了一個做遼東戰場的大後方了,失去了遼東半島的支持,孫承宗的大淩河戰役失敗是不可避免的,葡萄牙人在山東和明朝廷在南京所鑄造的大炮,雖然很多都已經炸燬,但仍然有少許被清朝所獲得。儘管努爾哈赤是被大炮所炸死的,皇太極這個仰慕中原文化的皇帝仍然大批量的鑄造大炮,使遼東的明軍逐漸的縮到山海關附近,清軍的前鋒也抵達山海關,一代梟雄吳三桂也逐漸走上了歷史的舞臺,當然這次起義最大的得益者卻是李無庸,不但走上了歷史的舞臺,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孫元化的投靠。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這句話對李無庸來說同樣的適用,自打得到孔有德到達吳橋後,他就開始準備了,不但把劉家在登州城外的資產都給賣了,連劉家的那些家丁、佃戶都給集中到了劉府在城內的產業,現在他就等着孔有德造反的消息傳入登州的大街小巷,到那個時候纔是他這個投機份子行動的時候。

劉府大廳,李無庸、劉謙、宋獻策三人正在說笑,突然管家跑了進來行禮道:“稟老爺,孫知府正在府衙招集登萊的幾位大人正在議事。”李無庸三人對望了一眼,從彼此的眼睛裡都看到了興奮的神情。

李無庸望着宋獻策道:“如此就勞煩先生坐守府中,我與岳父大人去會會這些大人。”

宋獻策微笑道:“願主公馬到功成。”三人一陣哈哈大笑。

登州府衙現在象菜市場一樣熱鬧,全無一絲的威嚴與安靜,登萊知府孫元化黑着一張臉走來走去,孔有德造反的消息剛剛傳來,孫元化連忙派人把登州的大小官員都請了過來商量對策,但商量了半響,誰也說服不了誰,登州城內的三大派系,孫元化雖然是個書生,但仍然看的出來,孔有德、耿仲明、陳光富都是遼東出來的,彼此關係甚好,而張燾、張可大是另一派系,兩大派系互相爭吵,平時裡孫元化用盡了一切辦法才使雙方保持均勢。可現在卻出現了大問題,孔有德反了,理由很簡單,孫元化派他到遼東去支援孫承宗卻不給任何的補給,非但如此,連沿途的補給也沒有,要想馬兒長的好,卻有不給馬兒吃草,天下哪有那樣的好事,反了,乾脆反了。

想孫元化雖然很有才能,但他的才能都是製作大炮火器,或者說是飽讀詩書,現在是孔有德反了,是要打仗的,這個他不會,而且就算他會也不會說的,因爲孫元化在心裡有着一絲害怕,膽小的孫元化不得不進行討論,不得不把自己的希望寄託給自己的屬下。打仗是有風險的,贏了,處死孔有德,到那時就算是皇帝追究下來,也好有個交代,最起碼是不會掉腦袋的;但一旦失敗,那就意味着登州的失陷,山東半島再起烽煙,到那時死肯定是必然的了。

堂下的衆人在這個時候絲毫不理會孫元化的感受,仍然是堅持着自己的觀點。同是遼東出來的,耿仲明與陳光富堅持安撫,而張燾、張可大則認爲亂臣賊子當誅,登萊兩州應該集中兵力一舉剿滅叛逆,以免朝廷追究下來,衆人都吃不了。

正在衆人相持不下的時候,一個衙役突然報道誠意伯在外求件。

孫元化大喜,連忙迎了上去,正在爭吵的兩幫人互相瞪了一眼,也一起迎了上去,誠意伯劉謙不但有着爵位,更重要的此人在山東深有名望,人又足智多謀。此時前來,必然是針對孔有德叛亂來的。對於這個可以左右孫元化的人,雙方人馬都希望他是站在自己的一邊。

同劉謙一起來的李無庸在與衆人客套半響後,望着坐在上首的孫元化和涇渭分明的兩個陣營,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孫元化令人上了茶水後,強做微笑道:“致齋(劉謙字)此次與李小兄弟前來所爲何事?”

劉謙微笑道:“爲大人送行而來。”

孫元化臉上怒氣大甚,怒道:“劉兄,孫某與劉兄相交數載,不是兄弟勝似兄弟,今日爲何做如此之言?”

李無庸見狀,拱手道:“孫叔,其實我岳父大人說的很明白,登萊知府孫元化必死無疑。”

坐在下首的陳光富聞言,突然笑道:“李兄弟既然能被劉大人招爲東牀快婿,想必也非平常人,能做此語,想必有什麼獨特的見解吧!”

李無庸眼中冷芒一閃,眼睛裡充滿着殺機,對於這個二五仔,李無庸狠不得把他斃命當場,若非登州城內有他與耿仲明存在,李無庸哪裡有如此的麻煩,早就咄在劉府裡,與劉玲兒做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運動了,那孔有德雖然有千把人馬,也不可能攻破登州城池,只要日子一久,大冬天的孔有德補給必然不足,而楊肇基的大軍一合圍,那孔有德怕是飛了都不行。

“孫大人,在下敢問爲人臣者當如何?爲官者當如何?”李無庸冷冷的問道。

孫元化怔了怔,但還是說道:“爲人臣者非名譽請謁無以進取,非背法**無以爲威,非假於忠信無以不禁,爲人臣者要具備公、忠、能,惟當以忠誠爲本,上下齊心,事國忠君。爲官者不可損‘公’。不可欺‘天’。不可忘‘本’。”

“還有一點,孫大人忘掉了,爲官者當以民爲重。”李無庸冷冷的說道:“不知孫大人可知道孔有德一路行來,有多少百姓慘遭屠戮,有多少百姓流離失所,對於這樣的人,孫大人不但忘記了一個做官的本分,還忘記了陛下讓你安撫一方的職責,登萊作爲遼東的後方,當一穩定爲主,不斷的給遼東輸送一切,可經過孔有德這麼一鬧,恐怕山東半島都不會在朝廷的控制之下了。到那個時候,孫大人能逃的了皇帝陛下的聖旨嗎?”

孫元化神色一呆,倒是陳光富眼睛一轉,乾笑道:“李兄弟說的有道理,但是那孔有德已經造反了,此時去剿滅,不但耗費大量的錢財不說,這戰爭一爆發,整個山東都要陷入戰火之中,非百姓之福也,況且我皇仁德,不忍百姓受苦,依末將看還是招安的好,這樣不但免於刀兵之災,還可以免於陛下的責備。一舉兩得,豈不快哉!”

“說的好!”屋外忽然傳來一個蒼老的聲音,孫元化一看,正是山東巡撫餘大成,原來他一得到消息,連忙趕了過來,畢竟是自己的地盤,崇禎皇帝一旦怪罪下來,他也吃不了兜着走,由於他接到的消息比孫元化要早的多,生怕孫元化做出了什麼錯誤的決斷,連忙不顧天氣寒冷,騎着高頭大馬,一路跌跌撞撞的趕了過來,一進府衙就聽到陳光富的一番論斷,深得我心啊!餘大成心裡暗道。

李無庸冷冷的看着坐在上首的餘大成道:“餘大人,孔有德既然反了,豈有再招安的道理,難道大人不記得李自成也曾接受朝廷招安,可最後還不是照樣反了,更何況孔有德只有數千人馬,補給不足,而登州城內尚有數千人馬,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我方,殲滅孔有德易於反掌。”餘大成黯然不語

耿仲明接過微笑道:“李自成豈能與孔將軍相比,李自成狼子野心,而孔將軍只不過是朝廷沒有支付糧草而已,我等只要支付點糧草,然後稍做安撫,讓他繼續支援遼東,不但可以使山東免受戰火,更使前線多了一份助力,更可宣揚陛下的仁德與兩位大人的才能,一舉多得豈不快哉。”

餘大成摸了摸自己花白的鬍子,點了點頭道:“陳將軍說的有道理,李小兄弟到底是年輕了些,還要鍛鍊啊!”又轉首對孫元化道:“孫大人,我看就這樣吧!派人招撫孔有德將軍,然後聚集糧草,讓他迅速北上。”耿仲明、陳光富等人見狀,露出得意的笑容。

李無庸見狀心裡暗自冷笑道:“我巴不得你這樣幹呢?不這樣我怎樣實施我的計劃。”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一百五十回 昭陵與福陵 (三)第九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一)第二百零四回 新的世家 (三)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對手又少了一個第一零二回 大將軍怒斥美嬌娘 李無庸議取錦州城第一百一十回 都督府衆人齊聚 李無庸藉口興兵第二百一十一回 沒見過這樣無賴皇帝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二百零七回 大唐鷹眼第一百三十三回 顧炎武巧獻糧計 李無庸兵進南京第一百六十三回 大決戰前夕第六十一回 崇禎的心 (二)第一百八十二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三)第二百一十三回 襲營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羣雄紛爭 問江山誰人稱王第五回 初萌登龍志(一)第三十八回 收復臺灣 (一)第一百二十二回 舉義兵唐王伐明 烽火遍盡江南道第十六回 朝議第四十六回 攤丁入畝與家庭聯產承包第八十七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七)第一百九十九回 家宴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傳消息 莊烈帝活人作祭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六十七回 鷹眼第一百三十五回 南京城風起雲涌 北京城瘟疫大作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七十三回 獻俘太廟第一百三十七回 牛金星難解帝王心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五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二)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戶新約》(六)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三)第八十四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三十三回 福建任上 (八)第二百零八回 離間君臣第一百六十九回 大決戰(六)第一百八十七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二)第二十七回 福建任上 (一)第二百零七回 大唐鷹眼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二)第三十回 福建任上 (四)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對手又少了一個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傳消息 莊烈帝活人作祭第一百五十回 昭陵與福陵 (三)第一百三十一回 嬌公主悲傷欲絕 孔胤玉舌燦蓮花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一百七十二回 大決戰 (九)第八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一)第一百七十三回 大決戰 (十)第二百零五回 御駕親征第一百一十四回 阿巴泰竊掠十八州 崇禎帝封鎖臺第三十九回 收復臺灣 (二)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一百八十七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二)第四十二回 收復臺灣 (五)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一百二十六回 陳大戈兵投大唐 李無庸登陸上海第七十三回 獻俘太廟第十五回 進京第八十四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九十三回 圍困第一百六十回 北伐第九十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二回 確定爲明朝末年第二十四回 晉江施琅第一百九十四回 最後的輝煌 (一)第九十二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二)第三十九回 收復臺灣 (二)第一百五十七回 我要嚇嚇多爾袞第三十五回 買一送二 (二)第一百五十五回 潼關之戰第三十八回 收復臺灣 (一)第一百二十三回 四督師齊聚南京城 史可法無力鎮三藩第一百四十七回 同樣是人距離怎麼那麼大第五十一回 《中倭江戶新約》(五)第二百一十六回第五十一回 《中倭江戶新約》(五)第一百九十九回 家宴第一零七回 旗艦內笑談撫臣心 史可法趁亂歸南京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二百回 “馬皇后” (一)第九十八回 吳三桂兵破重圍 崇禎帝無緣遼東第九十九回 李無庸山谷聚兵 洪承疇失節降清第一百六十回 北伐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一零七回 旗艦內笑談撫臣心 史可法趁亂歸南京第一百二十五回 調虎離山史可法中計 橫掃廣西羅振川出征第一百一十四回 阿巴泰竊掠十八州 崇禎帝封鎖臺第四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二)第一零六回 李無庸龍歸大海 順治帝漁翁得利第一百二十三回 四督師齊聚南京城 史可法無力鎮三藩第九回 被歷史閃了一下腰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八十七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七)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羣雄紛爭 問江山誰人稱王
第一百五十回 昭陵與福陵 (三)第九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一)第二百零四回 新的世家 (三)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對手又少了一個第一零二回 大將軍怒斥美嬌娘 李無庸議取錦州城第一百一十回 都督府衆人齊聚 李無庸藉口興兵第二百一十一回 沒見過這樣無賴皇帝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二百零七回 大唐鷹眼第一百三十三回 顧炎武巧獻糧計 李無庸兵進南京第一百六十三回 大決戰前夕第六十一回 崇禎的心 (二)第一百八十二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三)第二百一十三回 襲營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羣雄紛爭 問江山誰人稱王第五回 初萌登龍志(一)第三十八回 收復臺灣 (一)第一百二十二回 舉義兵唐王伐明 烽火遍盡江南道第十六回 朝議第四十六回 攤丁入畝與家庭聯產承包第八十七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七)第一百九十九回 家宴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傳消息 莊烈帝活人作祭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六十七回 鷹眼第一百三十五回 南京城風起雲涌 北京城瘟疫大作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七十三回 獻俘太廟第一百三十七回 牛金星難解帝王心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五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二)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戶新約》(六)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三)第八十四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三十三回 福建任上 (八)第二百零八回 離間君臣第一百六十九回 大決戰(六)第一百八十七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二)第二十七回 福建任上 (一)第二百零七回 大唐鷹眼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二)第三十回 福建任上 (四)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對手又少了一個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傳消息 莊烈帝活人作祭第一百五十回 昭陵與福陵 (三)第一百三十一回 嬌公主悲傷欲絕 孔胤玉舌燦蓮花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一百七十二回 大決戰 (九)第八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一)第一百七十三回 大決戰 (十)第二百零五回 御駕親征第一百一十四回 阿巴泰竊掠十八州 崇禎帝封鎖臺第三十九回 收復臺灣 (二)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一百八十七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二)第四十二回 收復臺灣 (五)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一百二十六回 陳大戈兵投大唐 李無庸登陸上海第七十三回 獻俘太廟第十五回 進京第八十四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九十三回 圍困第一百六十回 北伐第九十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二回 確定爲明朝末年第二十四回 晉江施琅第一百九十四回 最後的輝煌 (一)第九十二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二)第三十九回 收復臺灣 (二)第一百五十七回 我要嚇嚇多爾袞第三十五回 買一送二 (二)第一百五十五回 潼關之戰第三十八回 收復臺灣 (一)第一百二十三回 四督師齊聚南京城 史可法無力鎮三藩第一百四十七回 同樣是人距離怎麼那麼大第五十一回 《中倭江戶新約》(五)第二百一十六回第五十一回 《中倭江戶新約》(五)第一百九十九回 家宴第一零七回 旗艦內笑談撫臣心 史可法趁亂歸南京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二百回 “馬皇后” (一)第九十八回 吳三桂兵破重圍 崇禎帝無緣遼東第九十九回 李無庸山谷聚兵 洪承疇失節降清第一百六十回 北伐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一零七回 旗艦內笑談撫臣心 史可法趁亂歸南京第一百二十五回 調虎離山史可法中計 橫掃廣西羅振川出征第一百一十四回 阿巴泰竊掠十八州 崇禎帝封鎖臺第四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二)第一零六回 李無庸龍歸大海 順治帝漁翁得利第一百二十三回 四督師齊聚南京城 史可法無力鎮三藩第九回 被歷史閃了一下腰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八十七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七)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羣雄紛爭 問江山誰人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