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軒然大/波(一)

“殿下大勝凱旋,又喜得麟兒,實乃雙喜臨門,可喜可賀。”原本正在書房裡閒聊着的莫離與秦文華二人一見李貞走入了書房,忙各自站起來見禮,秦文華生性較謹慎,不敢多說些什麼,只是規規矩矩地請安見禮,而莫離卻是瀟灑地很,搖着羽毛扇,笑眯眯地打趣了李貞一句。

“呵,好說,好說,先生既言要賀,這賀禮何在?”李貞儘自心中有事,可畢竟剛得了兒子,心情也算不得太差,見莫離打趣自己,立馬毫不客氣地打蛇隨棍上,大手一伸,光明正大地索起禮來了。

秦文華投入李貞麾下時間並不算長,雖說甚得李貞的賞識,也沒少受李貞的耳提面令,然到此書房來議事卻還是頭一回,真沒想到往日裡在一起子下屬面前不苟言笑的李貞竟然會如此隨意的舉動,一時間還真有些子看傻了眼,不過莫離卻是習以爲常了,哈哈一笑道:“古人云,書生人情紙半張,某就一書生耳,殿下要禮,又有何難,且容某裁上半張紙爲賀便是。”

“哈哈……”儘管知曉莫離此舉不過是爲了舒緩一下自己的心情,可李貞還是被莫離那偷換概念的言語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好半會才止住笑,手指着莫離道:“莫先生的禮實是太重了,本王可收不起,罷了,那半張紙先生留着自用罷,本王那個犬子將來就拜在先生門下好了。”話說到這兒,見莫離似乎有話要說,李貞卻是不想給莫離拒絕的機會,一搖手道:“罷了,不說這個了,先議事罷。”

爲王長子之師本就是種難得的榮耀,更何況李貞乃是天下聞名的文武雙全之賢王,饒是莫離平生自負,在文武二道上卻也自問不如李貞,此時見李貞將長子託付於己,心中自是感動得很,卻又不免有些子惶恐,無他,天家的事情不是尋常人能參與得了的,天曉得將來會有何變故,待要推卻,卻見李貞不想再說此事,無奈之下,也只要苦笑着認了,看着秦文華一眼道:“還是請秦刺史先談政務罷。”

秦文華正暗自尋思着李貞將王長子託付給莫離的用心所在,卻沒想到莫離突然將話頭踢到自己頭上,忙不迭地站了起來,略有些緊張地清了清嗓子,看了看笑容滿面的李貞,正組織着話語,準備例行公事地彙報上一番,卻見李貞笑着搖了搖手道:“子重(秦文華的字),此非政務會議,無須講求虛禮,坐下說好了。”

“是,殿下。”秦文華恭敬地應了一聲,落了座,整了整衣衫,緩緩地開口道:“殿下明鑑,戰事方罷,大西州諸事……”

“子重,爾雖僅是大西州刺史,然本王卻寄望爾能站在都護府的高度上論事,至於大西州之政務,爾自行處理便是,無須事無鉅細皆報與本王。”李貞叫秦文華來,並不是要他來彙報大西州政務的,此時見秦文華拘於刺史的身份,忍不住出言打斷道。

李貞此言一出,秦文華頓時臉色一紅,當然,並不是因羞愧而至,而是激動,無他,李貞這話的意思已經說得很明白了,那就是:從今日起,他秦文華就算是正式踏入越王府的核心階層了,對於有過沙盜這麼個污點的秦文華來說,這可是天大的寵信,比起讓他出任大西州刺史來說,更令秦文華感佩在心,胸中立時騰起了股士爲知己者死的念頭,好半會才穩定住了心態,恭敬地躬了下身子,落了座,一捻胸前的長鬚,開口道:“殿下,戰事方罷,安西諸事方自提上日程,然卻有數事亟待解決,其一,印書局、造紙坊等工場雖都已劃定了地點,並已開建,然,因勞力不足,工期一拖再拖,恐難在原定之半年內投產。其二,伊州刺史王栓對於殿下沒有及時出兵援救伊州頗多怨言,此次殿下凱旋歸來,其卻已伊州新曆戰火,善後諸事繁多爲由,不來都護府議事,甚至不曾派人前來恭迎殿下。其三,五弩失畢、索葛莫賀兩大西突厥部族退過天山之後,整個天山南麓已處於我大唐範疇,然,限於現有官吏有限,尚無法對偌大之地盤進行管理,至於州縣規劃也尚無頭緒,該如何定奪,尚需殿下明示。其四,龜茲國王那班趁我大軍與西突厥決戰之際,悍然犯我邊境,佔我城池,若不加懲處,恐難平民憤,只是……”秦文華說到這兒,略一停頓,偷眼看了看李貞的臉色,見李貞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表示,這才接着說道:“只是明月公主與殿下之婚事在即,卻也不好與龜茲國開戰,該如何取捨,需殿下裁定,其五,自我大軍連勝西突厥、龜茲兩國之後,殿下威名已遠揚塞外,是故,與我安西接壤之吐蕃、吐谷渾、薛延陀等國均以派出使節前來安西聯絡,據線報,這些使節皆已都在路上,月底左右會陸續抵達安西,該如何應對也須殿下定奪,以上五事爲我安西都護府近來之要務,請殿下明鑑。”

“嗯。”聽完了秦文華的情況彙報,李貞並沒有馬上發表意見,只是淡然地點了點頭,不置可否地應了一聲,皺着眉頭想了片刻之後,這才緩緩地開口道:“工坊之事,事關我安西財政之來源,不可怠慢,既是勞力不足,倒也好辦,先前與龜茲一戰中所擒的五千餘戰俘不急着遣返,全部押解到工地參與施工,至於龜茲王那頭就先拖着好了,等我安西穩定之後再行懲處便是,哦,那個叫白素心的鎮國大將軍可以先放回去,讓他回國鬧騰去好了。州縣規劃是我安西興亡的關鍵,子重須得加緊,若有不明之處,與莫先生商議着辦,至於官吏不足之事,依本王看來,可以分兩步走,一是由本王向朝廷上書要人,其次麼,隨本王來安西的文人亦有不少,可從中擇優錄用些中低級官吏,至於如何考覈子重先拿出個章程來,本王看後再定,至於王栓其人,姑且先放一放,回頭本王自會有主張,子重不必理會此事,倒是那些來使有些頭疼,子重先應付着,等本王理清了朝中之事再行定議好了,子重,莫先生,二位對本王的處置可有疑慮?”

李貞一番話下來,已爲安西這一年的工作定下了個基調,條理清晰得很,秦文華佩服之餘,倒也沒什麼好說的,只是恭敬地應了聲是,可莫離卻不以爲然地搖了搖頭道:“殿下,諸事雖繁,卻又輕重之分,若是不能先行處置了王栓,安西都護府的政令如何能有效推廣,須知新降服之地大多在哈密地區,若無伊州之配合,無論是州縣規劃,乃至軍府設施全都是虛言,此人不除,安西永無寧日。”

王栓,出身太原王氏一族,小有才氣,卻生性狂勃,早在太祖李淵起兵太原之際便已從龍,曾爲吏部員外郎,後又爲禮部郎官,好酒如命,爲人不拘小節,常以晉朝遺風自詡,得罪人無數,後因被人誣告入獄,險些成刀下亡魂,幸得吳王李恪出手相救,得以倖免,即入吳王府任職,後隨侯君集出征高昌得功,由吳王李恪出面保舉爲楚州刺史,尚未就任,其職位便因李貞“敲詐”吳王得手而告吹,輾轉數地之後,才得以出任伊州刺史,其本就是吳王一系的干將,又因與李貞又舊隙,對於李貞這個頂頭上司素來不怎麼買賬,別說來交河請安了,便是政務上的彙報都很少親自前來,最多隻是派州司馬前來應付一下而已。

李貞並非不想除掉此人,只是剛到安西,諸事纏雜,後頭戰事又緊,始終未能騰出手來罷了,此時聽莫離如此說法,倒也無甚憐憫之心,皺了下眉頭道:“也罷,他既然不想活,那就處理掉好了,傳令下去,讓‘旭日’即刻着手,等朝議之事定後,即刻動手,這事情就這麼定了,莫先生,談談京師的事罷。”

“是。”莫離收起了笑容,臉上露出了凝重的神色,深吸了口氣道:“殿下,昨日納兄的飛鴿傳信已至,某已派人給殿下送去了,事情怕是有些棘手,這七宗罪之說若無宮內支持,恐也難傳得如此之廣,目下聖意尚不明,納兄雖已多方努力,可形勢依舊混沌,某有二策可供殿下定奪。”

七宗罪之說起於貞觀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早朝御史張琪上本彈劾越王李貞之本章,言及李貞履任安西都護府統領以來共犯有七宗罪——其一,眷養私軍,收攏無惡不作之沙盜以爲私軍,其心叵測;其二,任用私人,未經朝廷委派,善自選任安西諸官;其三,屠戮降卒,殘殺西突厥部族老幼,所過之處屍橫遍野,大損朝廷寬宏之威名;其四,未經朝廷許可,私納龜茲公主爲妾,與禮不和;其五,擅自與西突厥五弩失畢部媾和,有損朝廷之威望,其六,擅自變更軍制,私設軍校以培植心腹,將朝廷之軍化爲私軍,其行詭異,其心難測;其七,以征戰爲名,行擴軍之實,強以西突厥小部族之兵入軍,與體制不合,與朝廷無益,實乃私心膨脹之舉措。

此七宗罪一出,朝野震動,民間謠言四起,各方勢力暗自推波助瀾,京師暗潮洶涌,而李世民殊無制止之意,也並不曾對張琪的本章加以評判,進一步加劇了朝野間對越王可能要倒大黴的猜測,尤其是李貞屠盡數個小部落近萬人衆一事傳得沸沸揚揚,滿京師上下對此頗多非議,儘管在京師坐鎮的納隆全力發動“旭日”京畿處的力量進行輿論戰,卻也收效甚微,局勢對於李貞來說已是岌岌可危。這一切李貞早已心中有數,早在當初決定要挾裹小部族之兵來征戰之際,李貞便已意料到會有如今這個局面,也安排了相應的部署,可卻沒想到竟然會嚴重到如今這個地步,這其中固然有那幫子狗屁倒竈的兄弟們在京中之勢力的參與之外,更主要的是李世民的態度之曖昧,到了眼下這個局面,形勢已超出了李貞的掌控之外,若是不能過得了關,先前所有的努力都將白費不說,鬧不好李貞就得落到老六那等被削爵的下場,這等有心無力之感着實令李貞怎麼也開心不起來,此時聽得莫離說有二策可行,立時大感興趣地一揚眉頭道:“先生有話但請直言無妨,本王聽着便是。”

莫離點了點頭,臉色肅然地道:“殿下明鑑,此時緣起於與西突厥之戰事,實則出自各皇子之暗鬥,今上乃明智之君,並非心中無數,之所以遲遲不下定論者,唯在殿下之心耳,然殿下行事並無虧於暗室之處,所行諸事皆已上表言明,所差者無外乎是未得聖裁便即行事而已,然安西地處偏遠,戰事緊急,便宜行事也屬理所當然之事耳,今上未必不明,某以爲殿下不如以不變應萬變,坐看京師風雲變幻得好,只消今上心繫開疆闢土之事,勢必不會過分爲難殿下,當然,大的懲處不會有,小懲卻是難免,這等結局倒也不是不可接受,不過,如此一來,殿下要想盡快搬掉王栓這個絆腳石就將必有阻礙,此爲一策;若是殿下欲得全勝,那就得冒全盤失敗的危險行事,從宮中着手佈局,以解眼下之局,其關鍵就在太子李治身上!”

莫離所言李貞並不是沒有考慮過——以李世民的睿智,又豈是那種心慈手軟的人物,如何會看不出挾裹小部落之兵爲己用的好處之所在,更不可能因李貞殺了萬餘突厥部衆而有甚看法,當然,爲了照顧朝野的非議,給李貞一個薄懲卻也是難免之事,至於安西軍制變革一事上只怕就未必符合李世民的看法了——府兵制之原意除了藏兵於民,不用專門的軍費來養軍的好處之外,更主要的是此策能防止將軍們趁兵造反,而李貞目前所行的職業軍人制,不但要撥出大筆的專門軍費用於養軍,還很有可能造成這支軍隊轉變成李貞的私軍,這等局面已觸犯到了帝王的底限,哪怕李世民再開明,只怕也不能接受,在李貞看來,這纔是李世民始終不曾表態的根本所在,若是現有軍制因此而被叫停,李貞先前的努力也就自然要付之流水了,這是李貞無法承受之重,再者,一旦李貞受了罰,勢必會影響到其本身在安西的威信,原本就不怎麼聽指揮的伊州一系的官員勢必會更離心離德,而負“罪”在身的李貞若是沒有個新功勞,要想上表彈劾王栓恐也難以通過朝議,如此一來勢必會影響到安西下一步的戰略佈局,這一切加在一起而論,實際上李貞已沒了選擇的餘地,再說了,坐以待斃從來都不是李貞的風格,故此,儘管走太子李治那條路有極大的風險性,李貞也只能咬着牙上了。

“老九麼?”李貞皺着眉頭想了想,右手無意識地敲擊着身邊的茶几,好一陣子之後,霍然而起,低着頭在書房裡來回地踱了幾步,猛地站住了腳道:“也罷,那就試試好了,具體該如何運作,還請先生明言好了。”

儘管莫離早就知道李貞的個性,可一聽李貞到了底兒還是選擇了奮起抗爭,不免還是心頭一緊,不過他也知曉李貞一旦決定了的事就不會輕易做出更改,也就不再出言勸說,飛快地皺了下眉頭道:“殿下明鑑,晉王自當上太子以來,始終深居內宮,從不曾入主東宮,更不曾參理過國事,何曾有過太子之榮耀,其心未必甘心如此,更何況其人好色,幽居宮中,實非其本心,左右不過是今上之意罷了,若是以令其入住東宮爲要約,自可說服其出面相助殿下,只是如此一來,太子勢必得到出頭之機會,一旦其有所表現,將來要想趕他下臺勢必難爲了。”

由於李貞在奪嫡事件中參與了一腿,整個歷史早已面目全非,不單原太子李承乾被廢的時間提前了一年,諸位被貶出京的皇子們在京師的勢力也沒有像原本的歷史那般被徹底消除,至於上了位的李治則全然不像一個太子,絲毫沒有一點太子的權柄,別說參與國事了,便連東宮都沒能入住,整日裡就只能在承慶殿裡與一幫子姬妾瞎胡鬧地混日子,與其說是太子,倒不如說是個擺設的木偶,歷朝歷代的太子可從沒有人似李治這般狼狽的,而那些個被外放的皇子們則個個勤於政務,在拼着老命地整治地方的同時,也沒忘了往宮中努力,李治的太子之位懸得很,這一切李貞心中都有數,在李貞看來,李治其實就是個老爺子挑選出來的木偶罷了,只不過是不想一幫子兒子們整日在京師鬧家務而推出來的擋箭牌,若是沒啥意外的話,李治遲早逃不過被廢的下場。

作爲同門,李貞對李治的能力心中有數得很,知曉其人雖不是庸才,可也不是啥英明過人的主,其本身並無所長,就算給他一個舞臺,他也演不出啥好戲來,唯一令李貞不放心的就是長孫無忌,若是李治得了舞臺之後,在長孫無忌的扶持下,未必就不能有所表現,若如是,與李治這番交易的合理性就很值得商榷一番了。

“罷了,將來的事將來再說好了,傳令下去,通知納隆與李治先行接觸,具體如何行事,等本王通知。”李貞左右衡量了一番之後,咬了咬牙下定了最後的決心。

貞觀十七年三月初三酉時三刻,數只信鴿從交河城中的安西都護府飛起,衝破了漸漸黑下來的夜空,展翅向東飛去,京師裡的動盪局面即將因這幾隻信鴿的起飛而發生劇變……

第一百九十六章虛晃一槍(下)第三百八十一章京師劇變(五)第五百二十一章血色黃昏第五百三十一章血洗安市城(二)第一百二十章武功縣之夜(下)第二百八十三章大漠鐵流(上)第四百八十三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五百一十五選菟城之戰(上)第二百四十二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上)第四百八十章路遇故人第一百九十六章虛晃一槍(下)第八十二章魏王的心思第三十三章實力纔是硬道理第五百二十章會師安市城(下)第四百一十二章各懷算計(上)第五百三十四章血洗安市城(五)第一百四十三章暗潮洶涌(上)第二百四十三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中)第六十二章血戰(九)第三百五十五章風雲詭變之戰與守第二百八十七章內訌(下)第四百八十二章父子論政第三十章無妄之災(下)第四百七十八章圍城血戰(六)第三百九十一章衝冠一怒爲紅顏(中)第四百九十九章針鋒相對(一)第二百五十四章驚濤駭浪(四)第三百零二章龜茲人的反撲(五)第四百八十章路遇故人第五百四十五章京師風雲錄(四)第三百一十一章艱難的抉擇(上)第六十章血戰(七)第四百六十一章安市之殤(四)第四百四十章陰差陽錯(一)第二百四十五章升級了第五百五十七章決戰平壤城(七)第九十章應對的策略(上)第十七章拉上老爺子當模特第二百二十五章吃葡萄(下)第四百一十章你方唱罷我登場(中)第三百八十一章京師劇變(五)第一百零一章搶婚記(中)第五百四十九章京師風雲錄(八)第三百四十八章禁斷紅山嘴(下)第五十章巧入神武(四)第五百二十八章巧取烏骨城(四)第五十九章血戰(六)第四百二十五章有備方能無患第四百一十七章洛書之爭(四)第五百五十五章決戰平壤城(五)第五百二十二章血戰周留城(一)第二百九十七章龜茲攻略(七)第一百九十五章虛晃一槍(上)第四十七章巧入神武(一)第一百六十一章喋血長安城(二)第八十二章魏王的心思第五百二十三章血戰周留城(二)第三百一十一章艱難的抉擇(上)第三百五十二章京師之倒劉行動(四)第五百五十一章決戰平壤城(一)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二)第七十六章彪悍出場第四百九十七章亂之兆第一百九十八章長街刺殺第三百七十八章京師劇變(二)第一百六十八章喋血長安城(九)第三百章龜茲人的反撲(三)第一百二十五章岐州諜影(二)第四百四十二章陰差陽錯(三)第五百三十八章惡戰白村江(四)第九章東宮失竊案(上)第五十五章血戰(二)第二百九十五章龜茲攻略(五)第三百二十二章北伐!北伐!(中)第四十八章巧入神武(二)第七十二章來了個毛遂(上)第三百五十六章風雲詭變之莫離的出手第二百八十六章內訌(中)第三百二十六章戰降之間第一百八十一章後宮風波起(上)第一百二十八章殺局(中)第四十六章突襲開陽第三百六十七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一)第五十章巧入神武(四)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一)第四百八十七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五)第四百六十一章安市之殤(四)第二百零九章先聲奪人(上)第一百五十二章朝堂風暴(上)第二百零一章儲君立,諸王出(上)第二百二十六章各方算路(上)第一百七十六章決戰皇城之巔(五)第二十九章無妄之災(上)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懷算計(下)第四百零五章暗渡陳倉(四)第三百一十三章厚此不能薄彼第六十一章血戰(八)第四百一十五章洛書之爭(二)第五十章巧入神武(四)第三百四十章誰與爭鋒(下)
第一百九十六章虛晃一槍(下)第三百八十一章京師劇變(五)第五百二十一章血色黃昏第五百三十一章血洗安市城(二)第一百二十章武功縣之夜(下)第二百八十三章大漠鐵流(上)第四百八十三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五百一十五選菟城之戰(上)第二百四十二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上)第四百八十章路遇故人第一百九十六章虛晃一槍(下)第八十二章魏王的心思第三十三章實力纔是硬道理第五百二十章會師安市城(下)第四百一十二章各懷算計(上)第五百三十四章血洗安市城(五)第一百四十三章暗潮洶涌(上)第二百四十三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中)第六十二章血戰(九)第三百五十五章風雲詭變之戰與守第二百八十七章內訌(下)第四百八十二章父子論政第三十章無妄之災(下)第四百七十八章圍城血戰(六)第三百九十一章衝冠一怒爲紅顏(中)第四百九十九章針鋒相對(一)第二百五十四章驚濤駭浪(四)第三百零二章龜茲人的反撲(五)第四百八十章路遇故人第五百四十五章京師風雲錄(四)第三百一十一章艱難的抉擇(上)第六十章血戰(七)第四百六十一章安市之殤(四)第四百四十章陰差陽錯(一)第二百四十五章升級了第五百五十七章決戰平壤城(七)第九十章應對的策略(上)第十七章拉上老爺子當模特第二百二十五章吃葡萄(下)第四百一十章你方唱罷我登場(中)第三百八十一章京師劇變(五)第一百零一章搶婚記(中)第五百四十九章京師風雲錄(八)第三百四十八章禁斷紅山嘴(下)第五十章巧入神武(四)第五百二十八章巧取烏骨城(四)第五十九章血戰(六)第四百二十五章有備方能無患第四百一十七章洛書之爭(四)第五百五十五章決戰平壤城(五)第五百二十二章血戰周留城(一)第二百九十七章龜茲攻略(七)第一百九十五章虛晃一槍(上)第四十七章巧入神武(一)第一百六十一章喋血長安城(二)第八十二章魏王的心思第五百二十三章血戰周留城(二)第三百一十一章艱難的抉擇(上)第三百五十二章京師之倒劉行動(四)第五百五十一章決戰平壤城(一)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二)第七十六章彪悍出場第四百九十七章亂之兆第一百九十八章長街刺殺第三百七十八章京師劇變(二)第一百六十八章喋血長安城(九)第三百章龜茲人的反撲(三)第一百二十五章岐州諜影(二)第四百四十二章陰差陽錯(三)第五百三十八章惡戰白村江(四)第九章東宮失竊案(上)第五十五章血戰(二)第二百九十五章龜茲攻略(五)第三百二十二章北伐!北伐!(中)第四十八章巧入神武(二)第七十二章來了個毛遂(上)第三百五十六章風雲詭變之莫離的出手第二百八十六章內訌(中)第三百二十六章戰降之間第一百八十一章後宮風波起(上)第一百二十八章殺局(中)第四十六章突襲開陽第三百六十七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一)第五十章巧入神武(四)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一)第四百八十七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五)第四百六十一章安市之殤(四)第二百零九章先聲奪人(上)第一百五十二章朝堂風暴(上)第二百零一章儲君立,諸王出(上)第二百二十六章各方算路(上)第一百七十六章決戰皇城之巔(五)第二十九章無妄之災(上)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懷算計(下)第四百零五章暗渡陳倉(四)第三百一十三章厚此不能薄彼第六十一章血戰(八)第四百一十五章洛書之爭(二)第五十章巧入神武(四)第三百四十章誰與爭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