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四章 到達金州 圍三闕一

漢水又被稱之爲漢江,均在秦嶺南麓陝西寧強縣境內,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東流至漢中始稱漢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稱滄浪水,襄陽以下別名襄江、襄水。

漢江是長江的支流,在歷史上佔居重要地位,常與長江、淮河、黃河並列,合稱“江淮河漢”。

李佑知道,如果走陸路,雖然也能當天夜裡趕到,但是卻會讓自己的隊伍人困馬乏,所以李佑選擇走水路,從漢水直接前往金州。

有人一定會問,那李世民爲什麼不走水路,只要走水路就可以直達金州,這樣軍隊不就可以不用勞累了,還是那句話,首先李世民集結軍隊需要時間。

其次大唐的水軍陣的不怎麼樣,現在的戰船最多也就裝個一百人,試問一萬人的運輸就要上百條的戰船,大唐是真的沒有。

李佑也是走運,碰到了李九哲這個傢伙,要不然,這次李佑也只能從陸路趕往金州。

不過,一切都有定數,李佑是主角,運氣不會太差的。

.........................

三艘大船從漢水中駛過...帶頭的那一艘並是五牙戰船,現在虎賁團的戰士們都在五牙戰船上,要知道很多虎賁團的戰士都是第一次坐這麼大的船,本來應該休息的他們,卻全部興致勃勃的來到了船邊觀看夜景。

只不過,這夜景沒有看一會,有的戰士就慘了,怎麼慘了,呵呵...暈船了。

這暈船的感覺可不是那麼好受的,一下子突然有了暈船的感覺,會讓你感覺天旋地轉,好在李佑已經預想到了這個結果,準備了很多生薑和大蒜。

這生薑和大蒜可以最大程度的緩解暈船的感覺。

月光之下,所有的船隻全力的向前,李佑坐在五牙船的最高處看着身邊的李九哲道:“九哲呀,這次要多謝你了,要是沒有你,這次我們得虎賁團可不是就僅僅只是暈船了。

從長安到金州最少三百里,一夜的奔襲到達了金州洪縣也是人困馬乏,郭鑫恪三萬大軍,我們如何擋...!”

話剛說完,一邊的劉大庚連忙道:“殿下...一千對三萬,即使精力充沛,體力充裕,也是不夠的,不如...我們也去吧...!”

劉大庚說的是他得人。

只是李佑卻笑道:“劉叔,你的人呀,要幫着將這三艘大船給守住,我可不想這大船被人發現,而且這次我們前往洪縣是準備守城的,可沒有想過要和那些叛軍拼正面。”

“一千人守城也不夠呀...!”李九哲微微道。

“小子...你懂什麼...!”羅勁嘿嘿的走了過來,背後還揹着一把弓箭道:“這次我們守城可是有利器的,對方不來還好,只要過來,我們就一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羅勁說的沒錯,這次李佑絕對是有備而來,一千對三萬...如果沒有萬全之策,李佑是絕對不可能這麼貿然而來。

一百架大黃弩炮,兩百支神臂弓就是李佑的依靠。

李佑聽完羅勁的話之後,也是嘴角露出了笑意,黑夜漫漫,五牙前行...水路從長安到金州洪縣約莫要三個時辰,也就是說六個小時。

大約是在夜裡兩點鐘的時候,李佑看了看自己的手錶,正式到達了金州碼頭。

這個金州碼頭離洪縣縣城還有十里左右。

“下船...!”秦勇一聲大呵,跟着他的如歸連迅速的集結,第一個下了戰船。

如歸連是李佑的虎賁團中最有戰鬥力的連,所以他們的任務是斥候,要知道雖然此地到洪縣也就十里左右,但是誰也不知道這十里之中有沒有埋伏,所以必須要有斥候先行探路,如歸連就是探路的斥候。

“十人爲一隊...向前遞增前進,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儘量不要被人發現...!”秦勇在自己的如歸連前小心的交待着。

“諾...!”如歸連的戰士們大聲迴應。

跟着站在戰船上的李佑就看到如歸連的戰士們,開始分批次向前偵察而去,這個時候,薛仁貴道:“公子就來我的一營,居中而行...!”

李佑點點頭。

蘇定方這個時候走了過來一個躬身:“公子...我就先走了...!”

周立凱也是微笑着看向了李佑道:“我們三營先走了...!”

周立凱是三營一連的連長,全連一共一百人,個個都裝備了神臂弓,還有一百的神臂弓在如歸連的身上,所以這三連的戰力是最強的。

一百架大黃弩炮現在全部給了二營羅勁,所以羅勁最後出發。

至於薛仁貴的一營還是以衝殺爲主,步人甲,馬刀,馬槊,重要是一營是一人雙馬...這就是李佑虎賁團的配置。

與此同時的洪縣縣城之中,權萬紀也準備將洪縣的種子給運出去。

有人一定會問,這個洪縣都被圍住了,怎麼可能還有機會將自己家的孩子給運出去,嗯...這裡就要告訴你一個兵法了。

圍三闕一...我想大家都應該聽說過,對於打仗,我挺佩服一個人,他叫孫子,他寫的那本著名的書是全世界的軍事領袖都必須要學習的。也許有人覺得不就是一本書麼?有那麼重要嗎?

我鄭重的告訴你,有,而且很重要。

因爲這本書裡面的很多戰術,直到二戰的時候都一直再用,而且用的相當得多。

“圍三闕一”或者叫做“圍師必闕”,是古代乃至現在攻城拔寨之時的極爲狠毒的一招,但是卻很有用。

我來解釋一下,他的意思就是攻城的一方在攻擊的時候,無論你有沒有能力全殲敵軍,你都要給敵軍留一條“生路”,也就是說城牆有四個方向,你圍着三個方向打,留下其中一個方向給敵人逃命。

當然,留出來的這條路是有講究的,首先這條路要崎嶇,適合埋伏,埋伏當然是爲了清理逃出來的軍隊的。第二,這條路要確保唯一性,不能讓敵軍四散而逃。

有人看到這裡就笑了,有能力全殲敵軍的時候何必多此一舉?

我只能告訴你,這其中的道理大不一樣。如果你仗着人多勢衆全部圍嚴實了往死裡打,那麼守城的敵軍看到逃跑無望就會拼死抵抗。而且還會鬥志高昂,反正橫豎是個死,還不如奮戰而死。

即使最後攻城的一方贏了,損失也不會小。但是如果你留了生路給他,那麼人在有後路的情況下就會喪失鬥志,做鳥獸散。

這樣,在他們逃出城外的時候已經沒有任何鬥志了,他們從一個戰士就變成了任人宰割的綿羊,這樣就更好征服他們。

所以這一招最高明的地方就是利用了人性的求生心裡,人只要在有希望活下去的情況下會變得異常脆弱。難怪孫子經常說攻心爲上,攻城爲下。老祖宗的智慧,真的不是吹的啊。

當然了,郭鑫恪圍三闕一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他的兵力不夠...他只有三萬人,而洪縣中有大約三千到五千的守軍,一般攻城都必須要十倍於敵、

也就是說,如果敵人三千守城,攻城方要想主動進攻打贏,至少需要3萬人,算上後勤補給的人數,至少4萬左右...現實就是這麼殘酷,三萬人攻三千人的城,一萬人屯大營,一萬炮灰上前線送命,一萬相對精銳的着甲部隊督戰和時不時的參與戰爭,維持戰爭烈度,消磨敵軍意識。

所以說,郭鑫恪也想着留下一個缺口,不要讓洪縣城中的人拼命,只是郭鑫恪沒有想到的是,權萬紀這個侍郎卻要死守洪縣,如果權萬紀不在洪縣,此時的洪縣不出意外,下午就破城了。

“都不要出聲音...!”

一輛又一輛的馬車緩緩的駛出洪縣,在這些馬車的身後,是孩子父母們的眼淚,這就是大唐的百姓,他們非常的有骨氣。

明知道是死,也要死守洪縣,這和此時貞觀年間的氣氛是有原因的,雖然說貞觀年間的大唐百姓,生活依舊不如宋朝時候的百姓,那麼的富足,但是大唐的威武,讓這些百姓得到了尊嚴。

你要是在長安,那些胡人可是對大唐百姓畢恭畢敬的,任何事情都是以大唐人爲先,那些胡人可不敢搶先,這就是民族自豪感。

不像宋朝和現代...現代就是前段時間,一家博物館,我也就不點名道姓了,就是馬踏飛燕的那家,是真的太無恥了。

一位中國人驅車千里來到博物館,因爲沒有事先預約被吃了“閉門羹”。

對此,男子也只能無奈的離開。

然而,正當他要離開時,卻發現一箇中國姑娘領着一個外國人大搖大擺的走了進去,他們也沒有預約。

男子直接返回去找了工作人員,質問爲什麼他們沒有預約也能進去,工作人員卻回:“他是外國人。”那理所當然和有種你去告我的洋洋得意,就好像一條狗找到了自己洋主子靠山。

嘿嘿...當然了,這件事情鬧的不是很大,其實宋朝都比現代要好很多,那種洋大人的奴隸心理,不知道爲什麼會一直存留,這是一種特殊的奴性。

很奇怪,中國平民沒有這種奴性,有奴性的都是...嘿嘿...說多了,大唐的百姓,沒有這種奴性,他們一直認爲自己在大唐,就是地位崇高的存在,任何胡人,外國人...都要知道,這裡是大唐,大唐不是你們外人可以撒野的地方。

也可能是這個原因,中國人很喜歡大唐,那種民族自豪感,是很純粹的,大唐朝廷也支持這種民族自豪感。

.......................................

第二百四四章 十七萬戰馬,李二心動第四百二一章 山哥逃跑 衡兒被抓第三百九八章 五百加錦旗 拍賣唐文物第七百九九章 蛇蠍之心第一百一七章 李麗質死了第七百七十章 皇女身死第七百九九章 蛇蠍之心第五百七十章 天才少年 新兵回家第五百二四章 商議對策 力捧李治第二百四二章 第一次上朝第一百二九章 陰弘智的詫異第五百八三章 如歸連對狼騎兵第一百九二章 朕做錯了什麼第四百六八章 生氣李二 東宮謀事第三章 沖天燕第六百三六章 李治掉入陷阱第五十二章 熱情的稚奴第三百零四章 襄州八百里加急第二百四七章 朕給你個願望第七百三九章 你造反了!第四百九六章 找水匪,得錢財,報血仇,永安寧第二百一七章 系統聲音(求訂閱)第四章 麻翻三人第一百一六章 稀有之物第七百零八章 登州的鹽田法第二百三六章 邵依依的過去(求訂閱)第七百七四章 大唐出海熱第六百七三章 我們可以學李佑 (第三更)第七百五七章 媚娘,闖大禍了!第二百三六章 邵依依的過去(求訂閱)第三十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四百二九章 衡兒離開 李泰算計(求訂閱)第二百七七章 死鼠行第七百二十章 李佑的第一樓第三百五七章 寒門崛起 雪中送碳第四百五八章 大隋榮耀 御賜之物第三百三二章 感情第二百七八章 病毒和熱災第五百九一章 殺子傳弟 功虧一簣第五百五五章 大儒淪陷 流芳千古第一百五一章 自大的崔識第七百七九章 武則天的大事第二百三六章 邵依依的過去(求訂閱)第六百一九章 嶺南弱點第三百九四章 詩芸生父 李佑身份第四十三章 李世民前往西市第三百五六章 舅侄演戲 心思各異第一百四二章 偷竊是大事第六百九四章 李佑和兩小隻告別第一百九五章 奸臣剋星韋思謙第二百八一章 地下長安第六百八八章 安市城第四百九三章 輕鬆水戰 活捉曹雄(求訂閱)第五百六七章 兕子鬆口 高陽嫉妒第五百三三章 牝雞之晨 帝后相見第七百二九章 房相和長孫閣老的矛盾第七百三六章 離開宗正寺第五百零五章 太子被抓 李佑同謀(求訂閱)第七百一五章 被逼離開第三十四章 唐朝玉佩弟六百四七章 於家來人 府衙行宮第一百二三章 賞賜之物第一百五四章 庶子終歸是庶子第三十四章 唐朝玉佩第三百六六章 禍水東移 議和張敬第六百五一章 四大貪貨第五百八三章 如歸連對狼騎兵第五百零八章 精神疾病 營救太子(三更求訂閱)第六百三六章 李治掉入陷阱第六百一一章 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第一百八十章 羊油蠟燭第五百九八章 膚白凝脂 如玉夫人第六百七九章 餘嫦嫦的師兄第六百九十章 悲情的皇子第三百三十章 萬人的暴動第一百一六章 稀有之物第三百八七章 兕子威風 帶走裴行第三百二三章 兵敗如山倒第七十四章 戒靈升級第七百九十章 李治的殺心第四百二十章 爲了積分 衝殺開始(求訂閱)第四百一三章 五牙大船 啓航金州第五十四章 掛像儀式第五百二七章 心虛李二 門神由來(三更慶中秋)第二十一章 一首《金縷衣》第六百八三章 李佑救場第二百四五章 李佑的殺手鐗第一百五三章 長孫無忌的狠第三百七一章 兕子囂張 飛天原理第一百六五章 甘薯 土豆 玉米第三百六五章 灰影本質 癆病纏身第三百六二章 陰妃逼孫 衡兒到來第七百二八章 齊王的心機第六百三八章 商人地位 李佑請宴第三百三三章 李佑進襄州第四百九六章 找水匪,得錢財,報血仇,永安寧第四百零五章 太子下狠心 洪縣攻防戰第六百四九章 藐視太子 該斬第三百四八章 邵依依的威脅
第二百四四章 十七萬戰馬,李二心動第四百二一章 山哥逃跑 衡兒被抓第三百九八章 五百加錦旗 拍賣唐文物第七百九九章 蛇蠍之心第一百一七章 李麗質死了第七百七十章 皇女身死第七百九九章 蛇蠍之心第五百七十章 天才少年 新兵回家第五百二四章 商議對策 力捧李治第二百四二章 第一次上朝第一百二九章 陰弘智的詫異第五百八三章 如歸連對狼騎兵第一百九二章 朕做錯了什麼第四百六八章 生氣李二 東宮謀事第三章 沖天燕第六百三六章 李治掉入陷阱第五十二章 熱情的稚奴第三百零四章 襄州八百里加急第二百四七章 朕給你個願望第七百三九章 你造反了!第四百九六章 找水匪,得錢財,報血仇,永安寧第二百一七章 系統聲音(求訂閱)第四章 麻翻三人第一百一六章 稀有之物第七百零八章 登州的鹽田法第二百三六章 邵依依的過去(求訂閱)第七百七四章 大唐出海熱第六百七三章 我們可以學李佑 (第三更)第七百五七章 媚娘,闖大禍了!第二百三六章 邵依依的過去(求訂閱)第三十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四百二九章 衡兒離開 李泰算計(求訂閱)第二百七七章 死鼠行第七百二十章 李佑的第一樓第三百五七章 寒門崛起 雪中送碳第四百五八章 大隋榮耀 御賜之物第三百三二章 感情第二百七八章 病毒和熱災第五百九一章 殺子傳弟 功虧一簣第五百五五章 大儒淪陷 流芳千古第一百五一章 自大的崔識第七百七九章 武則天的大事第二百三六章 邵依依的過去(求訂閱)第六百一九章 嶺南弱點第三百九四章 詩芸生父 李佑身份第四十三章 李世民前往西市第三百五六章 舅侄演戲 心思各異第一百四二章 偷竊是大事第六百九四章 李佑和兩小隻告別第一百九五章 奸臣剋星韋思謙第二百八一章 地下長安第六百八八章 安市城第四百九三章 輕鬆水戰 活捉曹雄(求訂閱)第五百六七章 兕子鬆口 高陽嫉妒第五百三三章 牝雞之晨 帝后相見第七百二九章 房相和長孫閣老的矛盾第七百三六章 離開宗正寺第五百零五章 太子被抓 李佑同謀(求訂閱)第七百一五章 被逼離開第三十四章 唐朝玉佩弟六百四七章 於家來人 府衙行宮第一百二三章 賞賜之物第一百五四章 庶子終歸是庶子第三十四章 唐朝玉佩第三百六六章 禍水東移 議和張敬第六百五一章 四大貪貨第五百八三章 如歸連對狼騎兵第五百零八章 精神疾病 營救太子(三更求訂閱)第六百三六章 李治掉入陷阱第六百一一章 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第一百八十章 羊油蠟燭第五百九八章 膚白凝脂 如玉夫人第六百七九章 餘嫦嫦的師兄第六百九十章 悲情的皇子第三百三十章 萬人的暴動第一百一六章 稀有之物第三百八七章 兕子威風 帶走裴行第三百二三章 兵敗如山倒第七十四章 戒靈升級第七百九十章 李治的殺心第四百二十章 爲了積分 衝殺開始(求訂閱)第四百一三章 五牙大船 啓航金州第五十四章 掛像儀式第五百二七章 心虛李二 門神由來(三更慶中秋)第二十一章 一首《金縷衣》第六百八三章 李佑救場第二百四五章 李佑的殺手鐗第一百五三章 長孫無忌的狠第三百七一章 兕子囂張 飛天原理第一百六五章 甘薯 土豆 玉米第三百六五章 灰影本質 癆病纏身第三百六二章 陰妃逼孫 衡兒到來第七百二八章 齊王的心機第六百三八章 商人地位 李佑請宴第三百三三章 李佑進襄州第四百九六章 找水匪,得錢財,報血仇,永安寧第四百零五章 太子下狠心 洪縣攻防戰第六百四九章 藐視太子 該斬第三百四八章 邵依依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