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節 士大夫和官奴婢

濟州監營的射箭場上射箭比賽正在進行。濟州牧大人對於比賽的興致很高,親自召集島上的主要官吏們來參加比賽。

李朝的統治階層對弓射有着濃厚的興趣,從大王到兩班貴族都以此作爲消遣娛樂。宮中和官衙常有射箭比賽,給予優勝者以獎勵。在這樣的風氣之下,即使文官的箭術也頗爲可觀。

脫弦之箭御風疾飛,發出破空的嗖嗖聲。利箭插進距離靶心一指偏的位置,一陣激顫,便凝固不動了。

射箭之人正是濟州牧李真卿。見此情景,他的臉色立刻沉了下來。不等收拾起失望的表情,他匆忙看了看排列在校場旁的士兵和自己的僚屬們。他們一個個都擺出必恭必敬的表情,但是臉上還是掩飾不住驚訝的表情。

李真卿雖然是文官,但是他的弓術並不遜色於判官李大廈,兩人在弓術上面可謂不分伯仲。

今天是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風也小了很多,正是弓手發揮出最大本領的地方。沒想到李大人的第一箭就沒中靶心。

周圍的氣氛有些凝滯,衆人的臉色都有些不好看。畢竟這位觀察使大人素來以自己的弓術自詡,這樣的場面不用說會讓他心情惡劣。

上官心情不好,下屬的日子自然好過不了。衆人的目光都落到了隨後要出射的李大廈身上。

如果這位李判官能夠也射偏一點――不管是真得射偏還是故意的,起碼會讓氣氛鬆快一些。但是這是很難說得事情。

李大廈是濟州判官――全島的最高武官,也是實際上的濟州二把手。很多時候具體的事務是由這位判官來擔當的――因而判官和牧使之間的關係是頗爲微妙的。李朝因爲其兩班貴族的關係,貴文賤武的風氣不濃。更何況判官的頂頭上司全羅道兵使申景裕是八年前擁戴大王推翻前任光海君的主要支持者。有這樣一位本朝新貴撐腰,李判官還真未必願意來湊個趣。

李大廈一身戎裝,腰間插着小牛皮的弓袋,插着十三支鷹羽箭,手中挎着朱漆藤繞的弓。一出場就吸引了衆人的目光。

他深吸一口氣,從容引弓。拉滿弓弦的時候巋然不動,宛如山巒般巍然不動。衆人目不睛地盯着他。

然而他的這一箭也射偏了。李大廈微微搖了搖頭。一陣不安的波瀾掠過衆人的心頭。忽然,一個士兵急匆匆的跑來稟告:烽火臺的烽火點着了――有倭寇大規模入侵了!

衆人大吃一驚。德川鎖國之後,倭寇對濟州的騷擾已經大幅下降。1605年,朝鮮和德川幕府重建外交關係以後,濟州這一帶已經保持了差不多三十年的平靜,儘管每年都有小股的倭寇登陸襲擾,但是從無大規模的入寇。

烽火臺傳來的消息極簡單,只能看出有大股倭寇從城山方向入侵本島。具體的狀況如何,要等當地的士兵和屬吏來報告。

“倭寇闖進來了?”

判官大吃一驚,雖然措手不及,但是應對的方案卻是有得::李大廈當即下令點起烽火,吹響號角,召集各鎮的戍兵。

濟州島地區自高麗時代以後,倭寇就不斷入侵。殺人、放火、搶劫已是家常便飯,爲了抵禦倭寇的侵襲,世宗19年設立了三城、九鎮、十水戰所、二十五烽火臺及三十八煙臺等防禦設施。時任安撫使的韓承舜創立了烽火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警備和保護體系。海岸線一帶構築沿邊烽火,山峰上面也配置烽火,萬一發生緊急情況,可以及時通知濟州城以及其他各鎮和各防禦所。

按照作戰預案,一旦倭寇登陸,各處就點燃烽火,各屯所、城驛通過吹號角和點烽火相互傳遞信息。屯所的防兵緊守城寨,控制港口。防止倭寇利用島上港口增援,各城的駐軍則按照倭寇登陸地區出動主力,在水戰所的戰船配合下水陸兩路夾攻倭寇,將其消滅。

問題是這個看上去還不錯的方案,仰賴於一支基本保持戰鬥力軍隊。同時登陸的倭寇人數不能太多。因爲島上總管只有一千五百人,扣除各處必要的防禦部隊,從濟州島一次能夠出動的也就是三四百人,對付幾十個百來個倭寇還可以,多了就力不從心了。

當然,他們也可以仰賴於島上村民組成的“義兵”――相遇於大明的鄉勇。比起正規軍來,義兵保國即保家,戰鬥力相當不俗。三浦倭亂的時候,濟州島上的“義兵”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對倭寇進行了激烈的抵抗,但是最近這幾十年來濟州島上經常遭災,本島糧食不夠,大量人口外流到半島上。濟州島的人口一直處於不斷下降的狀態。堪用的“義兵”自然就少了。

聽說倭寇是在城山附近登陸,旌義縣監崔仁健的臉一下就發白了――此地是他的轄地,作爲守土之官,他是當仁不讓要負責抵抗倭寇的。

“請令監大人派遣數百精兵,卑職這就回縣去抵抗倭寇!”

怕雖然怕,但是這守土之責是跑不掉的。崔仁健壯着膽子說道。

與其被人逼着回縣,不如干脆主動些,多帶着人馬回去增援,勝不勝猶未可知,起碼能保得自身安然無恙。這種倭寇無非是以劫掠爲事,待到飽掠之後自然退去。

“倭寇狀況不明,貿然出兵,恐難以取勝。這島上的軍隊也就是濟州這一司堪用些。萬一出了什麼問題,島上軍民可就萬劫不復了。”李大廈說道。

這話說得雖然堂皇,內裡的意思就是不打算出兵增援。李大人自己也有小九九:倭寇總歸是要撤退的,縱然一時縣城失陷,倭寇退走之後收復縣城也是必然的,但是損兵折將就是判官的責任了。

島上這三司兵馬到底是什麼狀態,作爲判官他再清楚也沒有了,堪用的只有極少數別哨、牙兵,充其量不過一二百人而已。真還未必是倭寇的對手。

崔仁健正要想個什麼理由來反駁李大廈的話,李真卿說話了,他身爲三品文官,果有“處變不驚”的本事,表情頗爲鎮定。咳嗽一聲方纔慢條斯理的撩須說道:

“倭寇縱然勢大,我輩須要鎮定,鎮定。”

他連說兩個“鎮定”,衆官吏的果然不再竊竊私語,將目光投向他。看牧使大人有什麼退敵良策。

然而李真卿也沒什麼“錦囊妙計”,他除了責成李大廈“即刻制定方略退敵”和命令崔仁健“速速返縣坐鎮守禦”兩句之外就沒什麼新內容了。衆人也只好轟然稱喏。

在一片緊張的氣氛中,兩位縣監崔仁健和李球在從人和護兵的保護下,騎快馬各自返回縣城。濟州城裡即刻吹起號角,召集城外駐軍,關閉城門,進入臨戰狀態。

李大廈回到自己的衙署,即刻派出別哨去偵察敵情。隨後他手書一封,是寫給自己頂頭上司:全羅道兵使申景裕,告知有大股倭寇登陸,自己正部署準備退敵云云。

這封信不算正式的求救文書,只是私信。是否要告急請求增援,要看別哨偵察回來之後的報告他叫過僕人,關照即刻選一名精幹僕人去送信。接着又吩咐:

“請樸中軍來。”

弓射匆匆散場,圍繞在官員們周圍的隨從們也就一鬨而散。只留下幾名濟州監營的小吏指揮着幾十名官奴婢收拾殘局。

弓場邊搭建着遮陽棚,這原本是爲了給弓射之後的宴飲準備的地方,案几早已經擺好,上面擺設着杯碟碗筷和下酒用得四種水果四種乾果。爲宴飲作樂而預備的官妓們一個個濃妝豔抹,衣飾華麗,茫然無措的看着突然散空的空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應該馬上離開還是等候後命十七歲的官奴婢樸德歡看了眼遮陽棚裡的官妓,嚥了一口唾沫。開始收拾散落在弓場上的物件,忽然他的後背被人重重捶了一拳。回頭一看,正是自己的兄弟樸德猛。

“大哥,你還在這裡幹活做什麼,快去拿好吃得!”樸德猛嘴角還留着大醬的痕跡,“去晚了可就什麼也撈不到了!”

一聽兄弟這麼說,樸德歡立刻丟下了手中雜物。跟着弟弟向臨時廚房奔去。官奴婢一年到頭吃得是大麥和蕎麥,下飯的只有劣質的大醬和海草。連稍微高級一點的蘿蔔泡菜都吃不到。

在臨時搭建的廚房裡,官奴婢和小吏們正在你推我搡的爲了食物而推搡。這些由監營的官奴婢精心烹調的食物,自然也就無人享用了――便宜了平日裡只有鹹菜大醬果腹的小吏和官奴婢們。他們的忠君愛國之心沒有士大夫們那麼強烈,只要不是刀砍到腦袋上,照樣胃口十足。

最好的烤肉和魚羹,官奴婢們是撈不到的,但是魚醬、魚粥、泡菜之類的普通食物相當充足。樸家兄弟兩個很快就弄到了二大碗魚粥,又在上面胡亂的倒了許多大醬、蟹醬之類的東西,躲在一邊大吃起來。

(未完待續)

第一百二十二節 兩個縣令第一百五十節 緊鑼密鼓第一百二十八節 400料廣船第三十四節 財會制度第二百零六節 九江大墟三百零九節 身世第一百四十二節 各懷鬼胎第七十五節 徵地第五十二節 如行畫中第二百二十一節 李家圍二百八十四節 公務員考試(三)第一百六十六節 糧食和銀子第七十二節 高定客戶的異樣二百八十二節 公務員考試(一)第十二節 配套設施第三百一十一節 新得當官機會三百六十九節 額外的裝備第一百九十九節 競爭的潛流第五十二節 荷蘭人的用處第三百五十八節 城裡第七節 貿易的討論(三)二百四十四節 除舊佈新(七)第一百二十七節 巡邏第三十四節 歸納第一百零七節 深入鬥爭第二百零三節 籌劃第一百八十三節 常師德出山第三百四十三節 獨孤求婚案件第一百三十二節 反遊擊四百三十一節 人才史彌思第一百七十一節 豬與牛第四百四十節 思想教育第四百四十三節 政治課第四百節 水上的double tap第六十七節 苟家莊(四)第三百一十四節 融資(十九)第一百三十七節 陳清的秘密第二百七十節 法律地位和民事關係第一百二十五節 三江圩會師第一百一十七節 臺灣島三百八十四節 航行第三百三十五節 虎頭崖第三百九十三節 鍾小英的禮物第四百七十一節 軍用口糧三百八十五節 初露端倪第三十五節 到鴻基去第十三節 新田獨鎮第九十九節 焚樓(十四)四百五十節 隔牆之言第六十九節 知府衙門第一百零二節 工作隊與神父(一)第一百三十八節 水着雜誌第二十五節 李赤騎的進言第二百三十九節 投軍的人第二百六十三節 京師(二十)二百三十一節 於民生有益者三百五十九節 分錢方案第一百六十四節 虎門前第二百二十一節 頭號紅人常青雲二百一十九節 物證第二百四十四節 秋賦(九)第三節 五年計劃(三)第八十九節 廣州特別市警察局第二十五節 海戰(二)第二百三十四節 千鈞一髮第二百二十一節 頭號紅人常青雲第四百一十三節 磨刀第四十七節 新線索第一百五十一節 紫明樓娛樂有限公司第二百九十八節 新馬圈第二百三十五節 切入點三百三十七節 間接稅、直接稅和包稅第三百節 登州城下第二百七十九節 京師(三十六)第一百五十六節 炮擊東涌第一百零一節 鍊鋼第一百九十二節 來自廣州的訂單第四百五十七節 社學的學生們二百二十節 女婿和丈人三百五十三節 開工大吉四百五十五節 高手雲集第二百一十四節 生擒活捉第一百四十五節 物質準備第九十三節 突擊第四十節 黑龍會三百零四節 最初的探索第三十八節 荷蘭人的祝賀第二百零三節 江湖客第四百六十三節 賣場衆相第三百六十五節 人人過關第四十五節 自救第五十一節 蘭度的任務第一百八十八節 小商人們第四百零七節 少年第一百三十五節 佛山之行(一)第一百二十三節 苟二和胡爛眼二百六十五節 瘟疫籠罩下的廣州第一百二十四節 教學開放日第二百五十五節 治安軍三百零四節 最初的探索
第一百二十二節 兩個縣令第一百五十節 緊鑼密鼓第一百二十八節 400料廣船第三十四節 財會制度第二百零六節 九江大墟三百零九節 身世第一百四十二節 各懷鬼胎第七十五節 徵地第五十二節 如行畫中第二百二十一節 李家圍二百八十四節 公務員考試(三)第一百六十六節 糧食和銀子第七十二節 高定客戶的異樣二百八十二節 公務員考試(一)第十二節 配套設施第三百一十一節 新得當官機會三百六十九節 額外的裝備第一百九十九節 競爭的潛流第五十二節 荷蘭人的用處第三百五十八節 城裡第七節 貿易的討論(三)二百四十四節 除舊佈新(七)第一百二十七節 巡邏第三十四節 歸納第一百零七節 深入鬥爭第二百零三節 籌劃第一百八十三節 常師德出山第三百四十三節 獨孤求婚案件第一百三十二節 反遊擊四百三十一節 人才史彌思第一百七十一節 豬與牛第四百四十節 思想教育第四百四十三節 政治課第四百節 水上的double tap第六十七節 苟家莊(四)第三百一十四節 融資(十九)第一百三十七節 陳清的秘密第二百七十節 法律地位和民事關係第一百二十五節 三江圩會師第一百一十七節 臺灣島三百八十四節 航行第三百三十五節 虎頭崖第三百九十三節 鍾小英的禮物第四百七十一節 軍用口糧三百八十五節 初露端倪第三十五節 到鴻基去第十三節 新田獨鎮第九十九節 焚樓(十四)四百五十節 隔牆之言第六十九節 知府衙門第一百零二節 工作隊與神父(一)第一百三十八節 水着雜誌第二十五節 李赤騎的進言第二百三十九節 投軍的人第二百六十三節 京師(二十)二百三十一節 於民生有益者三百五十九節 分錢方案第一百六十四節 虎門前第二百二十一節 頭號紅人常青雲二百一十九節 物證第二百四十四節 秋賦(九)第三節 五年計劃(三)第八十九節 廣州特別市警察局第二十五節 海戰(二)第二百三十四節 千鈞一髮第二百二十一節 頭號紅人常青雲第四百一十三節 磨刀第四十七節 新線索第一百五十一節 紫明樓娛樂有限公司第二百九十八節 新馬圈第二百三十五節 切入點三百三十七節 間接稅、直接稅和包稅第三百節 登州城下第二百七十九節 京師(三十六)第一百五十六節 炮擊東涌第一百零一節 鍊鋼第一百九十二節 來自廣州的訂單第四百五十七節 社學的學生們二百二十節 女婿和丈人三百五十三節 開工大吉四百五十五節 高手雲集第二百一十四節 生擒活捉第一百四十五節 物質準備第九十三節 突擊第四十節 黑龍會三百零四節 最初的探索第三十八節 荷蘭人的祝賀第二百零三節 江湖客第四百六十三節 賣場衆相第三百六十五節 人人過關第四十五節 自救第五十一節 蘭度的任務第一百八十八節 小商人們第四百零七節 少年第一百三十五節 佛山之行(一)第一百二十三節 苟二和胡爛眼二百六十五節 瘟疫籠罩下的廣州第一百二十四節 教學開放日第二百五十五節 治安軍三百零四節 最初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