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調教人才

第九十三章調教人才

馬鈞?這個名字到還真沒印象,馬超搜刮着腦海中的記憶,最終都沒想起,三國曆史上還有這麼一號人。

當然馬超記不起來,並不代表馬鈞就真是默默無名之輩,因爲在原先的歷史軌跡中,馬鈞並不是靠謀略出名,也不是靠勇猛傳世,他靠的就是他所謂的木工絕活,比如在改良武器,發明科技等方面,他無疑是有着卓越的才能。

而這樣的人才,在亂世之中,自然無法跟那些猛將謀士般聲名遠揚,因此馬超對這人不熟悉,也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郭嘉顯然看出馬超的心思,遂作揖道:“明公,德衡(馬鈞字)先生,精於改良器械,嘉親眼見過他在家鄉,發明的排灌水車,可連續自動提水,操作也十分方便,致使灌溉效率大增,這等巧匠大師,嘉以爲明公理應重用。”

“哦!”馬超注目看了馬鈞一眼,沉思中來回走動幾步,問道:“德安,雍州將作府,現今情況如何?”

張既略一沉思,道:“回稟明公,前幾日來既做過清點,將作府現今雖有工匠三百餘人,但都是一些老工匠,工作效率緩慢,又疏於管理,既正準備着手整頓。”

“德安,這事以後你就不用管了。”馬超想了想,朗聲道:“德衡先生,本將現委任你爲雍州將作府少府,掌管器械製造,你可願意?”

“謝明公厚恩,鈞領命!”馬鈞先是一愣,在郭嘉的催促下,這才慌忙稱謝,自幼貧苦的他,對於這突然而來的重任,驚愣自是難免。

馬超見他那誠惶誠恐的神情,就知道這樣的人,是個老實人,也是個幹實事的人,心下滿意之餘,欣然道:“德衡(馬鈞),以後將作府所需材料,可以自行購買,若需費用,找長史德安(張既)協商,務必儘快恢復將作府的生產效率。”

“諾!”馬鈞低聲應了句,在馬超的示意下,方纔入坐。

“馮翊郡太守,日前上書請降,然吾一直無法脫身前去馮翊,不知孝直(法正),子度(孟達)可願替本將走一遭呢?”馬超有意培養這二人,這時想起馮翊正缺人手鎮守,故凝視着二人問道。

“某等願意效命。”法正,孟達二人,正是年輕氣盛之時,加上又自詡胸懷韜略,如今見有此立功機會,自然是慨然應道。

“好,果然有膽略,你二人各帶兵一千,前往左馮翊,接管郡府之事,本將暫不委任太守,你二人現皆爲都尉,分領馮翊六縣治理,秋後本將再論功行賞。”馬超見他們倆,雖然才氣膽略都異於常人,但卻渾身充滿傲氣,於是便想出這個法子,準備好好磨礪下他們,這樣他們將來肯定會有更大的作爲。

現在把他們放在一起,目地是讓他們彼此把對方,當成一塊磨刀石,不斷的磨合着對方,雖然開始可能會有激烈的碰撞,但馬超相信時間一長,這二人銳氣受挫,必然都會看到自己的不足。

郭嘉起初也奇怪馬超的安排,但轉既一想,便明白了其中含義,畢竟這二人,都不過弱冠之齡,若是過於重用,勢必養成驕橫之心。

法正,孟達二人此時顯然沒有領會馬超的心思,只是在聽到馬超的安排時,心中欣喜之餘,彼此對望了眼,眼神中皆充滿挑釁的意味,這一刻他們在心中都憋足了勁,準備力爭下馮翊太守這個位置。

馬超淡然一笑,把二人的神情,盡收眼底,暗自點頭之餘,肅然喝道:“明日午後,你們前去赴任,我只要你們記住一條,那就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若是有膽敢以身試法者,斬!”

法正,孟達凜然一震,沉聲應道:“諾!”

翌日,馬超送法正,孟達率軍出城後,隨即率衆折返營地大堂。

“文遠,奉孝,長安就託付給你們了。”馬超一回到大堂,便凝視着二人道。

數日前賈詡,趙雲領兵去支援潼關,馬超因長安無人鎮守,只得留下主持大局,但現在郭嘉,張遼、高順的到來,他自然可以脫身,領軍前去潼關,指揮這場關乎西涼生死存亡的戰鬥。

“明公放心,只要潼關不失,長安必安,公可安心去禦敵。”郭嘉也是贊同馬超去潼關的,因爲這一仗,可謂是關係重大,勝則雍涼二州,將成爲馬家的天下,敗則難有立身之地,所以自然是不容有失。

“孟起,保重!”張遼作爲留守的主將,眼見馬超出徵在既,鄭重的作揖拱手道。

“保重!”馬超作揖於衆人告別後,大跨步來到了校場。

此時高順已經點起一萬三千兵馬,在校場上列隊等候,馬超大闊步來到隊伍前,接過親兵牽來的雪影戰馬,飛身跨上戰馬,手中飛虹槍高舉,揚聲喊道:“出征!”

————————————————————————————————

弘農郡。

董卓率軍剛抵達弘農境內,前鋒流星馬飛報道:“丞相,長安被馬超襲破,現今西涼兵馬,駐守在天險潼關之前,溫侯呂將軍請示,是否攻關?”

“傳令溫侯,不惜代價,三日之內攻陷潼關。”董卓震驚之下,極力的控制着自己情緒,冷聲下達着軍令。

李儒此刻也是眉頭深鎖,待傳令兵去後,他才尖聲道:“丞相,潼關艱險,怕是難以攻破,不過讓溫侯在前拖住馬超兵馬,到也可以給我們爭取時間。”

“文修,莫非有退敵之計?”董卓略帶驚喜的問道。

李儒眼神一轉,沉聲道:“丞相,現今我十幾萬大軍,驅趕着百萬民衆,行軍緩慢,日耗甚大,而如今我們前有阻敵,後有追兵,在此久居,必然難逃敗亡,莫如立即徵調黃河沿岸船之,三日之後,若溫侯真破了潼關,那我們自可長驅進長安,相反則可北渡黃河,進佔河東河內,以幷州爲後方,仍可於天下諸侯,一爭雌雄。”

“另外可立即派人,繞道前往涼州,招撫韓遂,可封其爲隴西太守,徵西將軍,命其率軍進攻馬騰,如此則可牽制馬超在長安的兵力,這樣一來,我們到了河東之後,也可安然立足。”

董卓心知潼關險要,要想攻下,必然耗時甚久,而如今關東聯軍在後,隨時都可能追來,若是自己久留弘農,很可能被關東聯軍與馬超夾擊,到時候自己辛苦半輩子,創下的財富,將會毀於一旦。

而此刻李儒獻的計策,無疑是上上之策,董卓在權衡之下,當即點頭道:“文修此言甚善,這事就交給你去辦。”

——————————————————————————

滎陽。

曹操佔據滎陽後,收得數千降兵,使其兵力達到一萬五千餘人,另外繳獲大批糧草器械,從而使得他先前的損失,得以彌補過來不說,相反還壯大了實力。

這日曹操正在城中,操演兵陣時,洛陽方面的斥候回報道:“洛陽北營糧倉失火,大批糧草被燒燬。”

這個突然而來的消息,讓準備撤回洛陽的曹操,立即打起了退堂鼓,心中忍不住暗忖道:這次出戰歷經生死,好不容易得到這批糧草物資,若是此時返回,自己繳獲的這批糧草,就將全部交到聯軍倉庫去,那樣一來,自己豈不是白忙一場,如此一想,曹操隨即決定暫時在滎陽駐紮了下來。

但曹操心知要是諸侯斷糧的話,必然會引起內亂,到時候聯軍散去,董卓復來,自己也難以抵抗,因此最後他也只得忍痛,命兵士押送了一批糧草前去洛陽,以安諸侯聯軍的軍心。

PS:第2更。。。。。。。。。。

第80章 圍點打援第30章 達成協議第107章 袁紹崛起第12章 人盡其才第90章 平定三輔第37章 喜獲音訓第37章 喜獲音訓第122章 血洗河套(下)第91章 聯軍內訌第58章 陷陣飛鷹第17章 請求從軍第10章 我就強娶說些什麼第8章 韓遂來使第82章 趙雲來投第100章 呂布投曹第64章 綁架郭嘉第121章 血洗河套(上)第21章 南安龐德第11章 不是男人第66章 二將下獄說些什麼第122章 血洗河套(下)第54章 攜女離城第22章 大展神威第84章 奇襲長安第37章 喜獲音訓第2章 羌人陰謀第29章 叛軍歸降第118章 貂蟬的初夜(上)第25章 神將神棍第106章 曹操論勢第92章 扶風三賢第122章 血洗河套(下)第99章 蔡琰喪父第70章 返回涼州第9章 收保護費第38章 探望王允第79章 兵圍咸陽第63章 宴請風波第38章 探望王允第41章 接管兵權第39章 靈帝駕崩第80章 圍點打援第15章 刺史下臺第92章 扶風三賢第47章 並肩作戰(下)第51章 神秘少女第102章 安民計劃第77章 李暹授首第57章 善變太后第33章 飛虹千軍第6章 章 閒遊天水第63章 宴請風波第108章 佳人鄒氏第95章 羣戰呂布第44章 丁原之死第8章 韓遂來使第49章 悽慘境地第39章 靈帝駕崩第69章 圓滿交易第30章 達成協議第3章 送父出征第108章 佳人鄒氏第78章 破敵計策第17章 請求從軍第107章 袁紹崛起第14章 混亂場面第109章 美女打擂第67章 郭嘉獻策第98章 民衆之威第82章 趙雲來投第73章 一家團聚第39章 靈帝駕崩第102章 安民計劃第77章 李暹授首第70章 返回涼州第105章 斬首示衆第105章 斬首示衆第110章 當務之急第121章 血洗河套(上)第58章 陷陣飛鷹第31章 皇宮廷議第123章 匈奴王庭第109章 美女打擂第9章 收保護費第36章 巧遇名醫第84章 奇襲長安第66章 二將下獄第35章 尋找楊蓉第15章 刺史下臺第34章 前往洛陽第80章 圍點打援第14章 混亂場面第74章 商業王國第50章 張遼之才第47章 並肩作戰(下)第120章 相互攻伐
第80章 圍點打援第30章 達成協議第107章 袁紹崛起第12章 人盡其才第90章 平定三輔第37章 喜獲音訓第37章 喜獲音訓第122章 血洗河套(下)第91章 聯軍內訌第58章 陷陣飛鷹第17章 請求從軍第10章 我就強娶說些什麼第8章 韓遂來使第82章 趙雲來投第100章 呂布投曹第64章 綁架郭嘉第121章 血洗河套(上)第21章 南安龐德第11章 不是男人第66章 二將下獄說些什麼第122章 血洗河套(下)第54章 攜女離城第22章 大展神威第84章 奇襲長安第37章 喜獲音訓第2章 羌人陰謀第29章 叛軍歸降第118章 貂蟬的初夜(上)第25章 神將神棍第106章 曹操論勢第92章 扶風三賢第122章 血洗河套(下)第99章 蔡琰喪父第70章 返回涼州第9章 收保護費第38章 探望王允第79章 兵圍咸陽第63章 宴請風波第38章 探望王允第41章 接管兵權第39章 靈帝駕崩第80章 圍點打援第15章 刺史下臺第92章 扶風三賢第47章 並肩作戰(下)第51章 神秘少女第102章 安民計劃第77章 李暹授首第57章 善變太后第33章 飛虹千軍第6章 章 閒遊天水第63章 宴請風波第108章 佳人鄒氏第95章 羣戰呂布第44章 丁原之死第8章 韓遂來使第49章 悽慘境地第39章 靈帝駕崩第69章 圓滿交易第30章 達成協議第3章 送父出征第108章 佳人鄒氏第78章 破敵計策第17章 請求從軍第107章 袁紹崛起第14章 混亂場面第109章 美女打擂第67章 郭嘉獻策第98章 民衆之威第82章 趙雲來投第73章 一家團聚第39章 靈帝駕崩第102章 安民計劃第77章 李暹授首第70章 返回涼州第105章 斬首示衆第105章 斬首示衆第110章 當務之急第121章 血洗河套(上)第58章 陷陣飛鷹第31章 皇宮廷議第123章 匈奴王庭第109章 美女打擂第9章 收保護費第36章 巧遇名醫第84章 奇襲長安第66章 二將下獄第35章 尋找楊蓉第15章 刺史下臺第34章 前往洛陽第80章 圍點打援第14章 混亂場面第74章 商業王國第50章 張遼之才第47章 並肩作戰(下)第120章 相互攻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