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 傳檄天下(二)

劉濞的這篇檄文雖然寫的很精彩,口號也提得很響亮,但效果並不太好。

這大出了他的所料。

按照他的本意,這篇文章下發後,天下諸侯將羣起響應,一時三刻能把聚衆造反工作搞成組團旅遊活動,只需手拉着手到長安轉一圈,就可大功告成。可不成想弄成了這麼個結果。

這也怪不得旁人,只能說他劉濞沒認清形勢。

造反不是小孩子過家家,弄錯了還能扭回頭重新來過。一旦上了這條賊船,想下來可就難了。朝廷“削藩”,在理論上諸侯們都將是受害者。但這只是理論上而已。畢竟沒削到自己的頭上,就算有朝一日“削”掉幾個城池,仍不失是一方諸侯,最起碼日常生活無虞。

可一旦跟着劉濞造反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好好的日子不過,去搞刀尖上舔血的幹活,況且不見得能成功;縱然成功,自己依然是個諸侯,還不見得有保障。既然如此,何必蹚你這潭渾水?

心理層面上已然接受不了,技術層面就更不可理喻了。

劉濞爲了顯擺自己的實力,也爲給諸侯們壯膽,好讓大家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他把兵力、財力、以及外援都介紹的清清楚楚。聽起來很熱鬧,但經不住推敲。

有些時候,謊話不能侃的太離譜,否則會適得其反。沒了可信度,就只能是“沒錢賺吆喝”。自己逗自己開心算了。

首先說兵力。

吳國再富,人口再多,也不可能湊足他所說的50萬精兵。

西漢剛建國時。總人口也就在1500萬左右。歷經三代,在“休養生息”的政策下,人口增長的確迅速。到漢武帝初期(漢匈決戰前),達到最高峰——5700萬(包括領土擴張)。也就是說,從七國之亂至漢匈決戰還有二十多年時間,按此倒推,漢景帝繼位初期。人口最多也只有3500萬左右。

他吳國纔多大地盤?不到全國的二十分之一,況且是窮山惡水的丘陵地帶(在當時)。總人口能達到150萬就阿彌陀佛了。在這個總數中,除去女人、小孩及老弱病殘,就所剩無幾,能湊足25萬人已算他劉濞有能力。

各路諸侯都不是傻子。這麼多年來。朝廷想方設法削弱大家,實力都很有限,能湊個十萬大軍已經很牛了,大部分諸侯砸鍋賣鐵也不過三五萬人。可劉濞很能吹,張嘴就說自己有50萬精兵,聽起來熱鬧,卻沒一個人相信。事實上,劉濞還真算是個“牛人”,他把十四歲以上、六十二歲以下男丁全部集中了起來。兵力的確很“雄厚”。不過要縮水很多——二十萬。

連劉濞自己的兵力都不能相信,其他方面軍就更不靠譜了。

兵力水份大,財力也不例外。什麼“錢到處都是。多得花不完”,真是說謊話不打草稿。

有個礦山就了不起了?朝廷的礦山多了去了,也沒見劉恆父子有“花不完”的一說。後宮妃子們還要搞紡織,誇張的是劉恆還會穿補丁。皇帝還沒誇下這海口,你劉濞一個土財主就敢拍胸脯喊“自己很有錢”,也太自不量力了吧。還說什麼“錢到處都是。多得花不完”,這明顯是瞎球扯嘛。

劉濞這篇檄文在各路諸侯面前傳閱一遍後。大家不約而同地得出了一個結論——騙子。

檄文能傳出這麼個效果,真不知道劉濞作何感想。

事實上,劉濞顧不上想這些,現在的他還正愜意着呢。當聞得淮南王劉安將“發兵響應”時,他激動的坐不住了。劉安信口開河的一句話,堅定了劉濞的決心,他認爲絕大部分諸侯都會像劉安一樣“無厘頭”。

既然如此,啥廢話都不用說了,幹吧。

公元前154年(景帝三年)正月甲子,劉濞起兵,西渡淮河,進入楚國。兩家合兵一處,開始了這次漢朝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七國之亂”。

劉濞準備分三步走。

第一步,吳楚聯軍向西挺進,趙國及齊地諸軍及時靠攏,會師樑地;

第二步,合兵滅掉樑王劉武后,繼續向西,拿下滎陽,攻克洛陽;

第三步,以洛陽爲臨時駐地,挺進關中,佔領長安。然後殺了晁錯,幹掉劉啓,自己當皇帝。

之所以他會選擇樑國這條路,一是離長安很近;二是要先剪除朝廷羽翼;三是爲第二步做準備,因爲樑國就橫亙在滎陽之東,不幹掉劉武,滎陽和洛陽是肯定去不了的。當然,他清楚這一步走的將會很艱難,因爲劉武的實力很強勁,一點也不比他劉濞遜色。這得益於朝廷的扶持。

劉濞選擇洛陽作爲第二步的目的地,也是做了充分考慮的。洛陽是漢朝的東都,城大人多,政治意義也很明顯。只要打掉滎陽、佔了洛陽,此次革命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就算滅不了劉啓,最起碼稱帝關東,分而治之的機會是有了。

關於第三步實際上無需解釋。大可用直尺在地圖上比劃比劃,兩地的距離並不太遠。如果佔了洛陽而不去長安,就有點浪費感情了。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不錯的行軍路線,劉濞的如意算盤打的很不錯。

當然,能否順利執行這條路線是有個前提的——各路諸侯配合,就算不出來幫忙,至少得騰出路來讓自己通過。打仗就是打時間差,如果自己在路上磨蹭時間太久,那就不是太好了。

而事實情況卻並不像他考慮的這麼簡單,因爲很快就面臨了一個問題。不,是多個問題。

因爲他擬定的這條進軍路線首先需要經過淮南。

當然,此時的劉濞沒想這麼多。因爲淮南王劉安曾表示給予支持,就算衡山王劉勃唱反調似乎也沒什麼大不了,孤掌難鳴,在吳楚聯軍面前鬧不出什麼花樣。

可當劉濞高高興興地跑到淮南後,問題出現了——劉安不但沒出來接他,反而被弓箭亂射了一頓。並且又得到消息,廬江王劉賜、衡山王劉勃嚴守城池,很不配合。當然,劉安現在正處於軟禁狀態,根本出不了門。

這麼個情況讓劉濞勃然大怒。娘個蛋,老子“無私”爲大家謀福利,剛邁出一步就碰到這麼三個愣頭青。沒辦法,打吧。

的確,不打肯定是不行的。因爲不打掉這些人,自己也通不過;就算通過了,糧路也很危險。

就這樣,劉濞在這裡搬了十幾天磚,最終把劉安兄弟三人趕的四處亂跑。()

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六節 改正朔(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二節周勃的短板(四)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一節好一根攪屎棍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症下藥(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19章 爭儲——第十二節 伏筆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薄昭的結局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九節 劉濞收場(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七節 羣臣定主(四)第6章 旭日東昇—(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三節天才隕落(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 走上前臺(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五節 樑王的痛苦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審食其的尷尬四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 明爭暗鬥(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 敗亡(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三節改正朔(十)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 無雙國士(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19章 爭儲——第十四節 設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1章 起點——(三)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七節審食其的尷尬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
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六節 改正朔(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二節周勃的短板(四)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一節好一根攪屎棍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症下藥(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19章 爭儲——第十二節 伏筆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薄昭的結局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九節 劉濞收場(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七節 羣臣定主(四)第6章 旭日東昇—(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三節天才隕落(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 走上前臺(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五節 樑王的痛苦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審食其的尷尬四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 明爭暗鬥(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 敗亡(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三節改正朔(十)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 無雙國士(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19章 爭儲——第十四節 設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1章 起點——(三)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七節審食其的尷尬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