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論戰兩公子

空降抗日突擊營sodu

庭院外幾乎是兩個足球場般大小的青青綠草地,不知何時已擠滿了一個個挺胸立正的官兵們。不過很有意思的是,他們雖然是按照作訓條令站出了一個個齊整整的步兵方陣,而且也都是正裝打扮,但卻一個人都沒有配裝武器。

嗯,很顯然,在基地內只要一個排以上的調動,都必須經過嚴格審覈批准這條嚴令,看來已經深入人心了。

當然了,這個命令現在看來還是有不少漏洞的。

比如,只要不攜帶任何武器,那麼別說是營連級調動,師團級恐怕都不在話下。因爲就現在虛虛地望過去,現場指戰員數量絕對不會少於千人。

買糕的,不管是出於何種目的,看來只要涉及到法律、法令範疇,不管何人,都會下意識地去鑽法律、法令的空子的。

孟遙想着,緩緩將目光從指戰員方陣拉回到秦漢臉上,不動聲色地說道:

“這麼說第一近衛師的全部戰鬥骨幹、班排級以上幹部,現在全部都集中在了這裡,目的就一個,希望我去你們的師看看對嗎?”

“是,”秦漢目光閃爍了一下,但馬上又堅定地直視着孟遙:

“這些年您和統帥部日理萬機,而且還處於二戰最緊要關頭,要處理很多看得見看不見的事務,所以全師官兵都希望您能借這個機會,抽空到我師走走看看,既是視察也算慰問。尤其是對那些原23師的娃娃兵。意義也許就更不一樣了。”

嗯,這倒是一句很在理的話。

不管怎麼說,單憑秦漢這108個子弟,以及萬古碑、高飛、韓富貴這些當年從南京保衛戰衝殺出來的近千名國軍大雜燴,根本不可能撐起一個整編的、而且是要當做精銳使用的近衛師職能的。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當年他才一下子盯上了在中條山的國軍第23師,並因此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楔入和營救計劃,並最終成功地在日寇對中條山的合圍中帶出了大部第23師的娃娃們。隨後,在多年的政治和軍事的強化干預下,在人數上佔了多數的第23師娃娃兵終於完全融入突擊營。直到成爲今天第一近衛師的真正戰鬥主體。

孟遙點點頭,兩眼不由地又回到方陣間巡視起來:

“嗯,他們今天都在這裡了吧?真沒想到,時光荏苒。他們竟然一個個都變成了如此英武挺拔的合格軍人。對了,萬古碑、韓富貴他們我倒看見了,王寶堂、振黑蛋他們呢,我怎麼一個都沒看到?”

秦漢一聽,急忙振臂一揮,就看到幾條人影刷地一聲站了出來,一雙雙熱切的目光頓時投注在孟遙臉上:

“報告營長,第一近衛師第23團王寶堂、第27團振黑蛋、師直屬機步營童鎮棠向您報到,請營長指示,並請營長萬忙之中前去我師視察和指導。”

“請稍息同志們——”

孟遙說着。挨個看着記憶中的這些面孔,忽然點名說道:

“藍國昌怎麼沒看見他的影子,還有高飛呢,萬古碑、韓富貴都在這兒了,怎麼就獨獨缺了他們?”

藍國昌雖然在南京保衛戰時,並不統屬於當時的任何作戰系統,但在突擊營下關阻擊戰之後,便與萬古碑這些國軍將領拼死送出的子弟們整合到了一塊,並在後來的安達鎮分到了蕭山令的治下,成爲蕭山令後來擔任突擊營在蒙古的第一座新城市長任上的得力助手。

第一近衛師正式列編後。爲了加強該師的政治配置,經過深入考察和多方考驗,孟遙力排衆議又將藍國昌從蕭山令手中要了過來,成爲該師第一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

高飛就不用說了,一直都是國軍碩果僅存的子弟。從下關之後便從未與萬古碑、韓富貴一同率領着近千號國軍子弟,始終配屬在秦漢左右。直至第一近衛師正式成立,隨後擔任了師直屬特務營的主官直到現在。

聽到孟遙直接叫出了兩人的名姓,負責政治這一塊的莊滬生趕緊出列報告:

“根據總政治部高志遠主任的特別安排,以及蔣經國先生的個人特別請求,並一再希望在返回重慶前能夠與第一近衛師官兵做一次規模適當的座談。鑑於此,高主任便選派了藍國昌爲我方主要陪同人員,高飛爲主要警衛人員,已於昨日出發前去迎接。根據行程,蔣經國、毛岸英兩位先生將一同返回主基地。”

孟遙聽了一愣,隨即馬上反應過來:

原國民革命軍第23師雖然是一支不起眼的雜牌軍,而且大多還都是娃娃,在當時的中條山突圍戰中基本屬於被放棄的對象,但由於突擊營堪稱戰術經典範例的成功解救行動,最終還是引起了重慶政府乃至老蔣的高度關注。

後來,出於各種考慮,孟遙還是花了大把金錢和氣力方纔將此事的影響,降低到了微乎其微的地步。

蔣經國作爲未來國軍的統帥,將這次突擊營之行的最後一個活動安排在地位極其敏感的第一近衛師,真可謂是一石多鳥呀。現在,孟遙才隱隱地感到了一絲王者的殺氣,正像一股淡淡的迷霧緩緩逼來。

呵呵,我們的這位小蔣同志,到底還是按耐不住性子,想亮一亮作爲王者的獠牙,看一看效果。也好呀,過過招,練練手,雖然都知道分寸無傷大雅,但另一位公子呢?

想到這裡,孟遙馬上微微一笑,轉頭對馬路遙說道:

“你馬上去查一查,包括沿途他們停留的各個城市,除了小蔣的這些要求之外,還有沒其他人提什麼額外的請求和希望。”

馬路遙答應着離去後。作爲家宴總負責人的另一位秘書張海鷹。這才逮着機會趕緊高聲宣佈宴會開始。呵呵,瞧這一頭的汗水,還有滴答滴答作響的時針,時間過得可真快呀,飯點都超時多長時間了。

很快,一場多達千人的盛宴就在院內院外鋪展開來。

這架勢,想想吧,上千張嘴一起大嚼特嚼,上千雙手一伸一縮,近百張飯桌碟子、盤子送進送出。酒香肉香隨風飄揚,直看得人人食指大動,舌尖生津,欲罷不能。

隨着一圈圈敬酒的兒郎來來去去。馬路遙不知何時終於一頭大汗地回來了,擠在人羣中附耳對孟遙說了一句,孟遙一聽,起身便向外走去。

誰都沒想到,蔣經國與毛岸英竟然比他們自己上報的返回時間,整整提前了一天回到了蒙古主基地。

而原因呢,僅僅是兩人偶爾的一次爭論,最終一下子變成了涉及到國共雙方立場的大辯題,使得兩人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一起:立刻返回主基地,拿出自己最有力的證據。打倒對方。

孟遙趕到兩人住地時,論戰已在毛岸英的九號貴賓樓展開。

原來的安排,因爲考慮到兩人的特殊身份和背景,孟遙指示接待辦將兩人及其隨訪團刻意分開進行了安排,沒想到最後兩人還是以這種方式搞到了一起。要知道,蔣經國所住的12號貴賓樓,驅車都要一刻鐘吶。

進了樓,裡面的警衛人員全部都換上了雙方各自隨團而來的警衛小分隊。當然這也僅僅限於此地。

孟遙一進去,入眼就是雙方警衛戰士在大斗急眼的場景。雖然不是談不上劍拔弩張,但彼此眼睛裡的火藥味十足。甚至連個矮、塊頭不足的都自覺地退到了大哥後面,生怕爲自己這邊丟了臉面。

還好孟遙也早已練就了一身金剛不壞之軀,硬生生將一身爆笑憋回去,然後目不斜視地直接推門而入。與此同時,耳畔便傳來了一聲慷慨激昂的鏗鏘陳詞:

“你若不信。我可以給你公開我的一份絕密筆記——”

“日寇的那場所謂一號作戰,想來你也一定不陌生吧?1944年4月。日軍動員兵力50餘萬,在縱貫中國南北的大片中國國土上,我們先後爲此發起了中原會戰、湖南會戰、桂柳會戰,以反制日寇這個一號戰役。日軍先後攻佔河南、湖南、廣西和廣東部分地區。其中,湖南會戰自5月底打到9月初,持續3個多月,是我們抗戰以來將士浴血奮戰時間最久、最頑強的一次戰役。”

“以此次戰役爲例,你來看看我們自己的軍隊與日寇之間的戰鬥力,到底差距有多大吧。”

“此役,我們先後投入16個軍,40多個師,約35——38萬人。而日寇則先後投入10個師團,約25——28萬人。雙方傷亡人數,據日軍方面的統計,中國方面死亡66468人,被俘27447人,傷病132485人,合計226400人;日軍傷、亡6萬多人。而我們自己的軍令部統計呢,傷、亡90557人(死49370人),日軍傷、亡66809人。日軍傷、亡人數,雙方公佈的數字接近。而國軍傷、亡人數則出入較大。日軍方面公佈的數字,包括了傷、病、俘、亡,中國軍隊損失過半。國民政府公佈的數字,則不含病、俘,僅傷、亡兩項,也已佔國軍參戰人數的25%。不可否認,爲了戰場的準確性,顯然日寇的統計要更爲確切一些,儘管我們有其鼓舞抗戰民心乃至獲取二戰國際地位之考量,這數字依然還是出入頗大。”

“同時,我們在1944年前後對兵力的配置,也能從側面證明日寇的統計要更爲準確一些。”

“誰都知道,抗戰初期,日軍裝備完整,訓練精良,常常以1個大隊(營),就敢於出戰中國軍隊1個師(3團)或1個旅(2團)。”

“還記得《華盛頓郵報》《美國自由人報》《大公報》等國內外大報曾經報道的恥辱戰例嗎?猖狂一時的日寇第一軍,在山西有過一軍獨戰中國軍隊30個軍的記錄。抗戰後期,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更趨下降。據國民政府軍令部1944年統計,第一戰區敵我兵力之比是14:100;第二戰區是13:100;第三戰區是20:100。平均起來,中國軍隊要六七個人才能抵抗一個日本鬼子。”

“中國軍隊共有320個師,在中國戰場的日軍約40個師,比例是8:1。就連徐永昌這樣的老將都認爲,這樣的敵我力量對比,在水田山地尚可應付幾日,一到平地,便多不能支持。何應欽總長在擬定軍隊減編方案時,其着眼點亦大致以中國軍隊1個師對日軍1個聯隊的比例編制。考慮到抗戰後期軍隊編制的缺額,徐永昌甚至認爲,戰時國軍各師實際兵力平均還要往下打七折。而日軍師團分甲、乙、丙三種,人數爲一萬多人至二萬餘人不等。一個師團內轄三至四個聯隊。依此推之,1944年國民黨軍與在華日軍兵力的實際比例約爲3:1。”

“也就是說,我們的士兵要殺一個日本士兵究竟有多難,要付多少代價呢?這裡我可以給毛先生在透露一個最新絕密數據,在整個抗日戰爭中,截止到今天日寇以日暮西山的即將勝利時刻,我們作戰消耗已超過3227926人,其中陣亡1328501人,負傷1769299人,失蹤130126人;因病消耗合計937559人,其中死亡422479人,殘廢191644人,逃亡323436人。兩項合計爲4165485人。”

“可毛先生知道有多少日寇被殲滅呢?目前沒有準確的數字。但我們情報機關搞回來的數字,參考小日本自己的戰報,包括各種戰損、傷病、失蹤總的統計數字,大致在40.46(不包括東北)——45.5萬人之間。總長何應欽則認爲當在48萬人適宜。”

“現在,不知你毛先生還要堅持你的意見嗎,甚至還要跟我提你們的百團大戰?不怕給你泄密,堪稱我們唯一完美戰例的臺兒莊大捷,那也是我們十個年輕的士兵才能換來一個小鬼子的結果。”

“而且,我還要提醒毛先生的是,這十個換一個的絕對數字,還將突擊營這個因素也考慮了進來。假若剔除孟將軍這支武裝所起到的作用,那麼——”(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335章 戰俘營的美好生活第449章 壯志凌雲第194章 老蔣的秘密手令第606章 陳賡的怪論第644章 櫻花公主與老麥第642章 首現東京第597章 兩公子第580章 卡爾梅克騎兵團第140章 科學瘋子第653章 你們也有今天第354章 驚疑的紅軍第595章 謝光宗連第217章 滿洲里大轟炸(中)第254章 日寇在渣打銀行的行動第436章 拯救南京:超大球形閃電第628章 陳賡獨縱第210章 誰先出聲誰先死第367章 騎第176章 此事休要再提第663章 總統都怕的人第19章 孟遙請客第560章 建國蒙古的獻禮第230章 武直在路上第355章 年青的林彪第494章 美女交鋒第607章 6千噸級當量第162章 滿城風雨第515章 黑絲妹終於又上了第397章 你自由了,滾吧——第671章 蒙飛集 團第618章 腳踏兩隻船第79章 小花如雲第648章 妥協的喬巴山第292章 南海激戰(上)第55章 小花的字第87章 風雲再起第502章 孟遙的痛苦選擇第177章 訪日計劃第191章 賣藝不賣身第569章 不許圍觀第382章 被特意延遲的《貝克計劃》第183章 到嘴的肥肉第359章 與張國燾拼酒第273章 希特勒的邀請第495章 姑娘團與男人幫第297章 美國佬的大手筆第52章 願者上鉤第175章 一番感慨第83章 爲了孩子第27章 下山之路第620章 老蔣不想走了第18章 現場提拔第511章 棗陽戰役第74章 轉道唐縣第240章 老牌主力連第181章 佔領濟南機場第294章 南海激戰(下)第112章 繳槍行動第609章 國都第440章 怪異的調動第187章 孟遙的決心第423章 我們的準備第605章 用心第620章 老蔣不想走了第187章 孟遙的決心第30章 掌櫃娃娃第332章 兩艘戰列巡洋艦第584章 蔣經國來了第520章 老河口第374章 軍師長對調,這個辦法好第61章 戰術表演第419章 傳說中的艦隊第98章 恍若故人第412章 大戰前一次驚世駭俗的約會第264章 美麗街區第343章 龍遊大海的龍驤號第500章 再高級特工也有馬腳第289章 南海上第627章 動搖中的喬巴山第631章 開往日本的中國航母編隊第69章 妙用手帕第171章 大圍山外第635章 老蔣也要上琉球第292章 南海激戰(上)第341章 航母正曲:武直空降第247章 二妹海上趕鴨子第679章 連鎖反應第103章 斷劍計劃第679章 連鎖反應第340章 航母正曲:出征第490章 中條山下埋伏筆第382章 被特意延遲的《貝克計劃》第425章 第一槍第610章 美女蛇第73章 真情流露第638章 經國的心第309章 衆矢之的第22章 姥姥邏輯第250章 戰地記者第440章 怪異的調動
第335章 戰俘營的美好生活第449章 壯志凌雲第194章 老蔣的秘密手令第606章 陳賡的怪論第644章 櫻花公主與老麥第642章 首現東京第597章 兩公子第580章 卡爾梅克騎兵團第140章 科學瘋子第653章 你們也有今天第354章 驚疑的紅軍第595章 謝光宗連第217章 滿洲里大轟炸(中)第254章 日寇在渣打銀行的行動第436章 拯救南京:超大球形閃電第628章 陳賡獨縱第210章 誰先出聲誰先死第367章 騎第176章 此事休要再提第663章 總統都怕的人第19章 孟遙請客第560章 建國蒙古的獻禮第230章 武直在路上第355章 年青的林彪第494章 美女交鋒第607章 6千噸級當量第162章 滿城風雨第515章 黑絲妹終於又上了第397章 你自由了,滾吧——第671章 蒙飛集 團第618章 腳踏兩隻船第79章 小花如雲第648章 妥協的喬巴山第292章 南海激戰(上)第55章 小花的字第87章 風雲再起第502章 孟遙的痛苦選擇第177章 訪日計劃第191章 賣藝不賣身第569章 不許圍觀第382章 被特意延遲的《貝克計劃》第183章 到嘴的肥肉第359章 與張國燾拼酒第273章 希特勒的邀請第495章 姑娘團與男人幫第297章 美國佬的大手筆第52章 願者上鉤第175章 一番感慨第83章 爲了孩子第27章 下山之路第620章 老蔣不想走了第18章 現場提拔第511章 棗陽戰役第74章 轉道唐縣第240章 老牌主力連第181章 佔領濟南機場第294章 南海激戰(下)第112章 繳槍行動第609章 國都第440章 怪異的調動第187章 孟遙的決心第423章 我們的準備第605章 用心第620章 老蔣不想走了第187章 孟遙的決心第30章 掌櫃娃娃第332章 兩艘戰列巡洋艦第584章 蔣經國來了第520章 老河口第374章 軍師長對調,這個辦法好第61章 戰術表演第419章 傳說中的艦隊第98章 恍若故人第412章 大戰前一次驚世駭俗的約會第264章 美麗街區第343章 龍遊大海的龍驤號第500章 再高級特工也有馬腳第289章 南海上第627章 動搖中的喬巴山第631章 開往日本的中國航母編隊第69章 妙用手帕第171章 大圍山外第635章 老蔣也要上琉球第292章 南海激戰(上)第341章 航母正曲:武直空降第247章 二妹海上趕鴨子第679章 連鎖反應第103章 斷劍計劃第679章 連鎖反應第340章 航母正曲:出征第490章 中條山下埋伏筆第382章 被特意延遲的《貝克計劃》第425章 第一槍第610章 美女蛇第73章 真情流露第638章 經國的心第309章 衆矢之的第22章 姥姥邏輯第250章 戰地記者第440章 怪異的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