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

不過萬國權並不害怕,反而臉上的表情極爲興奮,是的,是興奮‘激’動。日軍的97式戰車確實是一種‘性’能很優良的戰車,但是萬國權卻深知這種坦克並沒有日本人吹噓的那樣厲害,相比較現在軍區裝甲師裝備的蘇制bt-7輕型坦克‘性’能上要只能算是不相伯仲,況且現在日軍的裝甲部隊只有區區三十多輛戰車,而他的裝甲部隊卻有足足290多輛坦克,另外萬國權手中還有一長王牌,那可是完勝日軍戰車部隊的秘密武器。

這倒不是萬國權說大話,在攻打包頭的戰役中,內‘蒙’古軍區繳獲了日軍近300輛各種坦克,雖然絕大多數都是王維舟口中的鐵皮王八,也就是九四式九五式豆戰車,但是也有幾十輛九七式,作爲內‘蒙’古軍區唯一的裝甲專家,萬國權對於九七式戰車的數據那是瞭然於‘胸’,就連他自己的第一輛座駕也是一輛九七式戰車,只不過剛剛纔換了新的座駕。

別看九七式戰車名爲中型坦克,實際上戰鬥全重只有15噸,只相當於美蘇等國的輕型坦克。 97式中型坦克裝甲厚度一般爲25mm,乘員4人。車長和炮手位於炮塔內,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的右側,機槍手位於駕駛員的左側,炮塔位於車體縱向中心偏右的位置。主要武器爲1‘門’97式57毫米短身管火炮,可發‘射’榴彈和穿甲彈,攜彈量120發(榴彈80發、穿甲彈40 發),其穿甲彈可以在1200米距離上擊穿50毫米厚的鋼質裝甲。輔助武器爲2‘挺’97式7.7毫米重機槍,攜彈量4035發,其中1‘挺’爲前置機槍,另1‘挺’裝在炮塔後部偏右的位置。採用風冷柴油機爲動力裝置,不對稱的炮塔,鉚接結構裝甲車體和炮塔,無線電臺的框形天線和主動輪在前,是97坦克的幾大特徵。

而內‘蒙’古軍區裝甲師現在的主戰坦克bt-7無論在火力上還是在防禦力上面都要比日軍的九七式差一點,bt-7搭載的是一‘門’45mm火炮,bt-7所配備的45mm 20k型火炮與t-26的45mm火炮爲同一類型。 45mm火炮對於同等級的輕型坦克無論從殺傷力與穿透力都很足夠了,但是,bt-7坦克的裝甲薄弱,正前方裝甲僅爲20mm,側面與後面僅爲15mm。所以難以勝任衝擊敵方陣地的任務,一般用於突破後發展勝利。兩相對比似乎是日軍的九七式要略勝一籌,但是bt-7卻有一個很明顯的優點,那就是bt-7速度相當快,最高速度達到了66km/每小時,這個速度既便放到後世八九十年代也是相當快的。而日軍的九七式最高時速只有可憐的30公里每小時,在戰場上的靈活‘性’遠遠比不上bt-7,所以就戰鬥力而言日軍的九七式還要略遜一籌。

不過不管是bt-7還是日軍的九七式都只能在亞洲戰場上發一發威,此時的歐洲戰場上坦克已經到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像這種皮薄餡大的輕型坦克已經被逐漸淘汰出了戰場,蘇聯像這樣面臨淘汰的坦克足足有一萬多輛,數量最多的就是這種bt系列的坦克。所以斯大林在看完韓雲華的條件後,纔會將這批在他眼裡已經沒有了多少價值的輕型坦克送給了內‘蒙’古軍區。

坦克與坦克之間的對決比騎兵之間的對決更加慘烈,相比較而言,戰車兵一旦受到攻擊,生還的希望微乎其微。尤其隨着坦克的不斷髮展,坦克上的主炮的口徑越換越大,重型坦克還好說,但是輕輕坦克區區十幾mm厚的裝甲基本上給不了戰車兵多少安全保障。

日軍的戰車兵基本上已經預料到了自己的命運,在中國軍隊的戰車大軍鋪天蓋地而來的時候,他們表現得很瘋狂,日軍的坦克部隊並沒有退縮,向着中國裝甲部隊發動了衝鋒,他們相信單憑九四式和九五式豆戰車那小身板,中國軍隊就算是用數量將他們這支三十多輛戰車組成的部隊消滅了,自身也會損失大量的戰車的。

“轟”“轟”“轟”

日軍戰車上的載炮率先開火了,數十發穿甲彈帶着火焰向着中國的戰車部隊衝去,那氣勢那陣仗很是嚇人。緊接着中國裝甲部隊中響起了巨大的爆炸聲,轟隆隆的聲音不絕於耳。

看到這個情形,日本人興奮了狂熱了,高喊着“大日本帝國萬歲”“天皇陛下萬歲”,從這數十輛戰車身上他們看到了勝利的希望,日軍第14師團是在關內作過戰的,所以絕大多數第十四師團的士兵都聽說過內‘蒙’古軍區和韓雲華的規矩,這支中國軍隊是不接受俘虜的,所有戰敗者所面臨的結局都是隻有死亡,巨大的恐懼壓的前線的士兵喘不過氣來。

然而狂歡的日軍步兵很快就被接下來所看到的一幕所驚呆了,只見中國的戰車在正面遭到攻擊之後,只是略微向後頓了頓,並沒有像日本人想象的那樣拋錨癱瘓,甚至於發生爆炸。而是像沒事似的繼續向前開來,同時平舉的炮口也發‘射’出了報復的炮彈。

“轟”“轟”“轟”幾聲爆炸之後,幾輛日本坦克被直接打的解體了,威力之大遠遠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就連坐在車裡的萬國權也是一陣驚訝。

“哈哈哈,小鬼子這次算你們倒黴,沒想到蘇聯的t-34竟然有這麼大的威力,老子150輛巨無霸圍攻區區三十多輛小王八那還不是手到擒來,***接受這美麗的煙火吧。”萬國權‘激’動地吼道。

沒錯,萬國權的秘密武器就是整整150輛蘇聯t-34中型坦克。t-34坦克無論在裝甲、火力還是動力方面都堪稱均衡。車身裝甲厚度都是45毫米,和德國的3、4型坦克相當,但正面裝甲有32度的斜角,側面也有49度。火力上t-34從一開始就裝備了一‘門’76毫米l/30.5加農炮l-11,到1941年又換裝了76毫米f-34型l/42加農炮。f-34型加農炮使用普通穿甲彈時,500米距離上可穿透69毫米均質鋼板,1000米距離上可穿透61毫米鋼板,當時的德國坦克沒有一樣能夠抵擋這樣猛烈的火力。f-34加農炮還可發‘射’高爆和破片彈攻擊軟目標,因此具備支援步兵進攻的能力。一輛t-34坦克通常備彈77發,包括19發穿甲彈,53發高爆彈,和5發破甲彈。另外,t-34的炮塔是鑄造而成的六角型,正面裝甲厚度60毫米,側面也是45毫米,車身的斜角一直延伸到炮塔,因此t-34從正面看幾乎是一個直角三角形。斜面裝甲有兩點好處,首先炮彈擊中後容易彈開(即‘跳彈‘),威力大減;其次根據三角原理,一枚水平‘射’來的炮彈,擊中斜面裝甲以後,需要穿過的鋼板厚度相當於三角型的斜邊,因此t-34坦克45毫米厚32度斜角的正面裝甲,防護能力相當於90毫米,而49度斜角的側面裝甲也相當於54毫米。這樣的正面裝甲,直接導致1941年德國坦克裝備的任何火炮在500米距離上都無法穿透。

歷史上t-34/76於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羅斯格羅德諾首次參戰,在此後一系列戰鬥中德軍竟找不到可以與之抗衡的坦克,這就是“t-34危機”,導致了德軍大量坦克的過時,被迫推出更新型的坦克以應付局面。 所以用t-34對付日軍的九七式那還不是高‘射’炮打蚊子,小題大做。

戰鬥呈現出一面倒的架勢,面對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處於絕對優勢的中國裝甲部隊,日軍的這個算不上最‘精’銳的戰車聯隊幾乎是毫無還手之力就被萬國權所部給打爆了。33輛九七式戰車一輛也不少,在短短40分鐘的戰鬥中全部變成了燃燒的火堆,只看得步兵陣地上的井上太郎少將心裡拔涼拔涼的。

一開始萬國權就沒打算用bt-7對付日軍的戰車部隊,因爲要使用bt-7的話雖然也能取得勝利,但是卻要承受一定的傷亡,33輛九七式戰車最少也能給萬國權的裝甲師造成15輛戰車的損失,這是萬國權所不願意看到的,再說司令員將這個t-34吹得和神一樣,甚至還稱他爲亞洲的“陸戰之王”,所以萬國權想要試一試這傢伙的威力。

威力很強大,日本人很悲催。原本被井上太郎少將給予了厚望的戰車聯隊幾乎毫無建樹就被中國軍隊給全殲了,這樣的打擊對於眼下的日軍是致命的。原本井上太郎少將認爲這33輛戰車雖然不可能戰勝中國軍隊數百輛戰車,但是拖個一個多小時應該不成問題,有一個小時的時間足夠雙遼城的援軍趕到了。

但是戰車部隊的快速覆滅將井上少將打了個措手不及,40分鐘,距離預定的一個小時還有整整20分鐘,也就是說在接下來最少20分鐘內,他的步兵必須要用血‘肉’之軀對抗中國軍隊龐大的裝甲部隊。

逃是顯然不成的,不然整個步兵第14旅團最後恐怕連一箇中隊也逃不出去,不久前情報部‘門’發報稱,就在他的陣地外圍有一支數量龐大的支那騎兵在遊弋,一旦丟棄陣地,他的步兵就成了支那騎兵和裝甲兵的獵物了。

抵抗是必須的,井上少將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他命令旅團警衛中隊在所有的倉庫裡都埋上炸‘藥’,一旦部隊發生潰敗,那麼就立即炸燬全部的物資彈‘藥’以及裝備。

……

第352章 佈局華北(二)第474章 戰山東(四)第611章 關東軍的末日(九)第215章 華麗的演出(六)第625章 訪蘇第230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五)第178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四)第604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第554章 調虎離山第469章 大軍區計劃(一)第274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一)第504章 潛心發展之別離第470章 大軍區計劃(二)第490章 中央的決定第156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七)第639章 危如累卵第570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三)第465章 華北無戰事(十一)第96章 巔峰對決(十)第153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四)第9章 保衛大青山(二)第220章 絕對震撼(一)第18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一)第455章 華北無戰事(一)第492章 提前出現的報告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108章 震撼出擊(六)第502章 潛心發展之金融第488章 必須給個交代第42章 出兵晉西北第323章 山東大風起(二)第386章 華北會戰(三十二)第126章 落幕(一)第154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五)第399章 中央視察(三)第570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三)第139章 升官第1章 決戰叢林第29章 擴軍備戰(二)第348章 戰冀南(八)第415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二)第203章 軍政會議(三)第473章 戰山東(三)第665章 雅爾塔與波茨坦第461章 華北無戰事(七)第79章 戰爭的陰霾(一)第316章 鋤奸(一)第158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九)第404章 接媳婦回家第645章 合併第26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五)第46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一)第534章 戰德州之再佈局第麻煩的裝備第584章 東征之螞蟻搬家第554章 調虎離山第8章 保衛大青山(一)第95章 巔峰對決(九)第372章 華北會戰(十八)第541章 明修棧道第119章 冀東事變(十)第490章 中央的決定第100章 亂戰(四)第542章 暗度陳倉第44章 南進三岔堡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111章 冀東鉅變(二)第579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三)第493章 夜談第45章 中日戰力對比第24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四)第655章 最後之決戰(一)第468章 華北無戰事第506章 潛心發展之冀南之行第472章 戰山東(二)第665章 雅爾塔與波茨坦第142章 風雲再起(三)第139章 升官第634章 暗流涌動第83章 老蔣的打算第462章 華北無戰事(八)第442章 張家口攻防戰(二)第122章 冀東事變(十三)第508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塞北銀行第395章 中央工作組第359章 華北會戰(六)第230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五)第400章 中央視察(四)第308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五)第663章 瘋狂地日本第127章 落幕(二)第375章 華北會戰(二十一)第379章 華北會戰(二十五)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18章 會師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二)第446章 張家口攻防戰(六)第323章 山東大風起(二)第298章 景陽岡反掃蕩(六)第184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
第352章 佈局華北(二)第474章 戰山東(四)第611章 關東軍的末日(九)第215章 華麗的演出(六)第625章 訪蘇第230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五)第178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四)第604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第554章 調虎離山第469章 大軍區計劃(一)第274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一)第504章 潛心發展之別離第470章 大軍區計劃(二)第490章 中央的決定第156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七)第639章 危如累卵第570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三)第465章 華北無戰事(十一)第96章 巔峰對決(十)第153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四)第9章 保衛大青山(二)第220章 絕對震撼(一)第18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一)第455章 華北無戰事(一)第492章 提前出現的報告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108章 震撼出擊(六)第502章 潛心發展之金融第488章 必須給個交代第42章 出兵晉西北第323章 山東大風起(二)第386章 華北會戰(三十二)第126章 落幕(一)第154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五)第399章 中央視察(三)第570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三)第139章 升官第1章 決戰叢林第29章 擴軍備戰(二)第348章 戰冀南(八)第415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二)第203章 軍政會議(三)第473章 戰山東(三)第665章 雅爾塔與波茨坦第461章 華北無戰事(七)第79章 戰爭的陰霾(一)第316章 鋤奸(一)第158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九)第404章 接媳婦回家第645章 合併第26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五)第46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一)第534章 戰德州之再佈局第麻煩的裝備第584章 東征之螞蟻搬家第554章 調虎離山第8章 保衛大青山(一)第95章 巔峰對決(九)第372章 華北會戰(十八)第541章 明修棧道第119章 冀東事變(十)第490章 中央的決定第100章 亂戰(四)第542章 暗度陳倉第44章 南進三岔堡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111章 冀東鉅變(二)第579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三)第493章 夜談第45章 中日戰力對比第24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四)第655章 最後之決戰(一)第468章 華北無戰事第506章 潛心發展之冀南之行第472章 戰山東(二)第665章 雅爾塔與波茨坦第142章 風雲再起(三)第139章 升官第634章 暗流涌動第83章 老蔣的打算第462章 華北無戰事(八)第442章 張家口攻防戰(二)第122章 冀東事變(十三)第508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塞北銀行第395章 中央工作組第359章 華北會戰(六)第230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五)第400章 中央視察(四)第308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五)第663章 瘋狂地日本第127章 落幕(二)第375章 華北會戰(二十一)第379章 華北會戰(二十五)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18章 會師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二)第446章 張家口攻防戰(六)第323章 山東大風起(二)第298章 景陽岡反掃蕩(六)第184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