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戰冀南(四)

河北省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的要地,這當然離不開河北地理位置以及自然資源等一系列的客觀因素,。河北省地處華北漳河以北,東臨渤海北京周邊,西爲太行山地,北爲燕山山地,燕山以北爲張北高原,其餘爲河北平原,面積爲18萬平方千米,人口5000萬,。全省最高峰小五臺山(海拔2882米),43%的平原海拔不到100米。東與天津市毗連並緊傍渤海,東南部、南部銜山東、河南兩省,西倚太行山與山西省爲鄰,西北部、北部與察哈爾綏遠交界,東北部與熱河、遼寧接壤。

河北地表地貌多樣,光照充足,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水利設施相對而言比較完善,是農業資源比較豐富的省份,同時也是戰略物資比較充足的一個大省。河北農業開發已有幾千年歷史,種植業比較發達,對農業資源的開發已積累了豐富經驗,其糧食供應遍及包括京津地區在內的整個華北地區。許多主要產品產量都居全國先列,在華北乃至全國有舉足輕重地位。河北是我國重要糧棉產區。現有耕地555.9萬公頃,大部分的地區農作物可一年兩熟,但各地耕作制差異很大。全省的糧食播種面積佔耕地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高粱、穀子、薯類等。經濟作物以棉花最重要,該省是中國重要產棉基地。而韓雲華所部進軍的冀南地區則是河北著名的棉產區,也就是邢臺、邯鄲一帶素稱“冀南棉海”之稱。此外,油料、麻類、甜菜、菸葉也重要,與棉花合爲本省五大經濟作物。畜牧業是河北省僅次於耕作業的重要農業部門,滄州的牛羊肉十分出名。河北還是我國重要漁區之一,以沿海漁業爲主,唐山是主要中心。本省盛產慄、杏、柿、梨等果品。主要煤礦有開灤、井陘、峰峰等多處,產品部分輸出國外。

正因爲如此,所以也就決定了河北必定會成爲中日爭奪的焦點,。很可惜在這場爭奪戰中,中國很早就敗北了。爲了實現侵吞華北進而獨霸中國的既定國策,日本軍部與關東軍利用的不抵抗政策,着手全面實施分離華北,將華北變爲“第二個滿洲國”。但由於準備不充分,日本採取了以軍事力量爲後盾,在經濟上加緊掠奪華北資源,在政治上製造分裂,策動華北五省即河北、山西、山東、察哈爾、綏遠發動所謂的“防共自治運動”,通過華北政權特殊化的方式,達到佔有華北的目的。早在1935年,日本人就利用天津日租界漢奸報《國權》社長鬍恩溥、《振報》社長白逾桓相繼被殺一事向國民政府施加壓力,妄圖達到驅逐國民政府勢力出華北的夢想。就胡、白被殺一事,日本指責此係所爲,是排日行爲,向國民政府北平分會施加壓力。

而與此同時,1935年5月15日,在熱河南部活動的抗日義勇軍孫永勤部受到日軍的追擊退入長城以南的“非武裝區”,5月20日,關東軍越過長城,在與團警夾攻下消滅了這支抗日武裝。日本指責中方破壞《塘沽協定》,由日本天津駐軍參謀長酒井隆於5月29日向政府提出交涉。這就是所謂“河北事件”。日本利用這一事件,在武力恫嚇下,強迫政府接受日本提出各種要求。對於日軍的無理要求,國民政府貫徹所謂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所有條件概爲應允。

但是,日本侵略者對侵佔中國的政策不是一時的退讓就能打消的,當局的一再退讓和承諾並不致使日軍滿足。爲了在更大程度上榨取利益,逼迫國民政府退讓,日本人逼使國民政府用文書形式答覆,以便作爲憑據。1935年6月11日,日本方面將一份由日本華北駐屯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簽署的“備忘錄”送到北平軍分會,要求中國方面照抄一份,並由何應欽簽章後送交梅津美治郎。這就是所謂的《何梅協定》。

根據《何梅協定》的的一些列規定,取消在河北及平津的黨部;撤退駐河北的東北軍、中央軍和憲兵第三團;撤換河北省主席及平津兩市市長;取締河北省的反日團體和反日活動等等。這個協定實際上放棄了華北主權,爲兩年後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埋下了更大的隱患。

同時日本人還要求國民政府劃定停火線,承認日本人佔領的合法性,。中央軍,中央在華北地區的派出機構,退出華北,憲兵三團退出北平,禁止藍衣社在平津地區活動。懲罰憲兵三團長蔣孝先,藍衣社骨幹,鄭介民,曾擴清,餘樂醒。另外還有旅長趙登禹,師長佟麟閣。

《何梅協定》的簽訂實際上已經在形式上國民政府放棄了河北的統治權,將諾大的一個大河北拱手讓給了日本人,更是造就了殷汝耕等一大批無恥的漢奸。一時間整個河北是烏煙瘴氣,日本人橫行,百姓遭殃。

抗日戰爭爆發後,整個大河北迅速被日軍攻陷。平津、保定、秦皇島、正定邢臺、邯鄲等一大批城市淪入敵手。同時整個河北竟然成了日軍的後勤基地,山東、山西、河南安徽等地的日軍幾乎所有的物資糧餉甚至是武器彈藥也是從河北運過去的。

要是韓雲華這次能夠打破河北中日雙方的態勢的話,那麼整個華北地區的一大盤棋就全活了。河北省一丟,平津同山西首尾不能相顧,再加上冀東大半的地盤現在已經被韓雲華所部佔據了,甚至於連冀東的軍事重鎮承德也在韓雲華所部的控制之中,因此這一戰對於已經有了一定準備的韓雲華來說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過難度也是相當的,不說數量巨大的日僞軍,就算是防守那麼多的縣城鄉鎮也是一個重大的負擔。八路軍現在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卻還不具備大規模佔據重點區域的實力。不說日軍了,就連國民政府那一關也過不了。

近兩年來隨着八路軍的發展,國民政府的浪潮也是一浪接着一浪,抗戰期間似乎已經成了一種規律,每當八路軍打一場出色的仗,老蔣那裡邊就開始坐不住了。這次韓雲華也預料到國民政府肯定不會甘於人後,不過對於河北地區韓雲華也清楚這麼大的一塊地盤八路軍也吃不下,既然吃不下那麼還不如打下來作爲同國民政府交涉的籌碼,反正內蒙古軍區的油料也已經不多了,國民政府先前提供給的已經用了一大半了。

想通了這一點,大戰的最終命令也就隨之下達了。首先遭殃的便是錫林郭勒的德王所部,自從被韓雲華所部趕出歸綏之後,德王所部就一直呆在老家錫林郭勒,。不過由於韓雲華所部的打擊,德王倒是變得乖了不少,和日軍的來往也沒有以前那樣頻繁了。

想來也是,倒向日本人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原因嗎就不必再說了,現在日本人這個主子在韓雲華手裡連連吃癟,連自己好不容易謀圖到手的聖城也丟了,這讓德王很不滿意。不滿意一方面是對李守信手下的部隊不滿意,另一方面是針對日本人的。

經過韓雲華所部的這麼一折騰,德王的心理髮生了巨大的轉變,原來日本人也不是戰無不勝的。所以德王這麼長時間以來雖然還是在和日本人來往,但是雙方的關係已經淡了不少。日本人對此也是無能爲力,他們也不是沒有想過“換人”,將李守信換成他們在塞北草原的代言人,但是最終還是沒有實施“換人”大計。一方面是由於德王在蒙古族人民心中還是有一定的威望的,這不是李守信所能取代的。同時德王的本身的實力也是很重要的,手中數萬精銳騎兵還是很有威懾力的。

眼下南方戰事正緊,塞北也是風雲變幻,一個不好很可能將德王推向韓雲華所部,這當然不是日軍想要看到的。爲了穩妥,日軍還是硬着鼻子同德王接觸,並且還給德王送去了大批的援助。不過盡然如此,德王這次也比以往小心的多了,榮華富貴固然重要,但是那也得有命去享受才行。保不準哪一天那個殺神就會突然而降,就像上一次那樣,他在睡夢中就被喊了起來,要不是李守信還算有良心,沒有偏下他不管,否則的話還真不好說現在的他將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生存狀態。

當然德王的“表現”韓雲華也是看在眼裡的,不過打鐵的趁熱,既然德王有悔改的意思,那麼韓雲華不介意再給他一點壓力。這次攻打錫林郭勒,韓雲華的意思很明確,他要將塞北草原上所有的日本勢力全部清除出去。但是要是讓韓雲華所部派大軍駐守錫林郭勒大草原也是不現實的,所以說到底大草原還是需要一個真正的蒙古人來管理的,只要是德王表現的還算利索,那麼韓雲華不介意將錫林郭勒交給他管理。ro

!!

第286章 初戰告捷(三)第580章 東征之挖坑第635章 軸心國的反擊第2章 魂歸1937第215章 華麗的演出(六)第183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九)第四百四一十一章 滿月一第26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五)第119章 冀東事變(十)第641章 兵敗如山倒第227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二)第455章 華北無戰事(一)第633章 回國第305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二)第15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25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195章 拜見丈母孃(一)第354章 華北大會戰(一)第507章 潛心發展之陳雲到任第396章 日軍的調整第406章 特戰集訓(一)第599章 東北亂燉第121章 冀東事變(十二)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490章 中央的決定第435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二)第320章 伏擊(二)第437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四)第643章 崩潰第20章 蒙冀抗日支隊的禮物第541章 明修棧道第105章 震撼出擊(三)第376章 華北會戰(二十二)第285章 初戰告捷(二)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鷹第597章 未雨綢繆第81章 戰爭的陰霾(三)第524章 整飭軍紀第51章 塞外風雲(三)第61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二)第538章 戰德州之總攻到來第557章 營救趙尚志第198章 抗大分校(一)第280章 南下山東(二)第553章 甕中捉鱉第51章 塞外風雲(三)第376章 華北會戰(二十二)第58章 倒黴的谷壽夫(四)第167章 一百六十八章: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二)第387章 華北會戰(三十三)第117章 冀東事變(八)第386章 華北會戰(三十二)第597章 未雨綢繆第190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三)第204章 難得的平靜(一)第416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三)第87章 巔峰對決(一)第17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一)第409章 日軍的小動作(一)第133章 回師察哈爾(二)第621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九)第222章 絕對震撼(三)第45章 中日戰力對比第628章 東北土改與軍隊建設第494章 韓雲華的提醒第598章 呂大司令的野望第659章 最後之決戰(五)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561章 東征第17章 佔陽原(三)第637章 烽火再起第441章 張家口攻防戰(一)第1章 決戰叢林第109章 震撼出擊(七)第571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四)第13章 大同攻略(二)第46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一)第623章 發展思路第475章 戰山東(五)第207章 晉綏軍觀察團(二)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第120章 冀東事變(十一)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470章 大軍區計劃(二)第二百六十二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一第69章 你們就是種子第440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第670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四)第646章 戰徐州第280章 南下山東(二)第378章 華北會戰(二十四)第24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二)第213章 華麗的演出(四)第286章 初戰告捷(三)第355章 華北大會戰(二)第620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八)第275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二)第599章 東北亂燉
第286章 初戰告捷(三)第580章 東征之挖坑第635章 軸心國的反擊第2章 魂歸1937第215章 華麗的演出(六)第183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九)第四百四一十一章 滿月一第26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五)第119章 冀東事變(十)第641章 兵敗如山倒第227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二)第455章 華北無戰事(一)第633章 回國第305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二)第15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25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195章 拜見丈母孃(一)第354章 華北大會戰(一)第507章 潛心發展之陳雲到任第396章 日軍的調整第406章 特戰集訓(一)第599章 東北亂燉第121章 冀東事變(十二)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490章 中央的決定第435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二)第320章 伏擊(二)第437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四)第643章 崩潰第20章 蒙冀抗日支隊的禮物第541章 明修棧道第105章 震撼出擊(三)第376章 華北會戰(二十二)第285章 初戰告捷(二)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鷹第597章 未雨綢繆第81章 戰爭的陰霾(三)第524章 整飭軍紀第51章 塞外風雲(三)第61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二)第538章 戰德州之總攻到來第557章 營救趙尚志第198章 抗大分校(一)第280章 南下山東(二)第553章 甕中捉鱉第51章 塞外風雲(三)第376章 華北會戰(二十二)第58章 倒黴的谷壽夫(四)第167章 一百六十八章: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二)第387章 華北會戰(三十三)第117章 冀東事變(八)第386章 華北會戰(三十二)第597章 未雨綢繆第190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三)第204章 難得的平靜(一)第416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三)第87章 巔峰對決(一)第17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一)第409章 日軍的小動作(一)第133章 回師察哈爾(二)第621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九)第222章 絕對震撼(三)第45章 中日戰力對比第628章 東北土改與軍隊建設第494章 韓雲華的提醒第598章 呂大司令的野望第659章 最後之決戰(五)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561章 東征第17章 佔陽原(三)第637章 烽火再起第441章 張家口攻防戰(一)第1章 決戰叢林第109章 震撼出擊(七)第571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四)第13章 大同攻略(二)第46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一)第623章 發展思路第475章 戰山東(五)第207章 晉綏軍觀察團(二)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第120章 冀東事變(十一)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470章 大軍區計劃(二)第二百六十二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一第69章 你們就是種子第440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第670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四)第646章 戰徐州第280章 南下山東(二)第378章 華北會戰(二十四)第24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二)第213章 華麗的演出(四)第286章 初戰告捷(三)第355章 華北大會戰(二)第620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八)第275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二)第599章 東北亂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