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

自此到一九七九年,裕昌全副精神投注在電化工程上。鐵路全面現代化,不燒煤不冒煙的火車將在通了電的軌道上飛馳!那是政府監督,全國百姓矚目之事。剛剛進入所有家庭的電視,每天幾乎都要報告它的進度,身爲工程負責人的他,常常也必須在現場說清楚——那些年,他和他的家庭過的日子也並不容易!職務頭銜由電務處長到總工程司,到副局長,只是配合工作的名稱而已。三萬員工的鐵路局是有老傳統的“衙門”,階級森嚴,不到層級,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我認爲是個極不溫暖的地方)。但是,裕昌生性淡泊,沒有徵逐名利的興趣,這麼大的工程由他執行,是對他能力的肯定。他在一場又一場的線路、圖表、系統中全神貫注地使用精緻細密的思考,看着它們一站又一站地施工成爲實體。看到火車在新的軌道上行駛,他所得到的滿足就是最大的報償了。自一九五0年代的中央行車控制號誌工程到電化鐵路,可以說是一個工程師轟轟烈烈的日子。

但是想不到在這最忙碌的時候,情報機構的“兩路案”竟延燒過來。

據我個人僅知,“兩路案”是調查局一九七0到一九八0年間,兩岸隔絕時期,對公路局和鐵路局一些高級技術人員的審訊。起因於臺灣榮民工程處在泰國和印度尼西亞修公路時,有幾位工程人員寫信給在大陸家鄉的家人,致使大陸交通界對臺灣工程師喊話,召喚他們迴歸祖國服務,遂引起有關單位懷疑他們對國家的“忠貞度”;被拘捕、審訊、判刑的全是一九四六年與裕昌同船來臺的運輸人員訓練班同學,大約四十餘人。當時電化工程正在緊鑼密鼓的施工階段,繼任的鐵路局長董萍至警備總部力保他毫無牽連可能,並言現階段無法失去執行負責人。調查局同意讓裕昌先詳細寫來臺後行蹤、工作、家庭、交往的自白書繳上後再議。

我記得那幾個星期,眼睜睜地看着他拖着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家,晚上在餐桌上寫至午夜。最初的十四頁自白書繳去後,又受命再補資料……。他少年曾患中耳炎症,在憂勞過度、睡眠不足情況下復發。白天只能到鐵路醫院打消炎針,實在沒有時間進一步治療。一九七九年,電氣化鐵路現代化工程輝煌地完成,通車典禮標示着十大建設的大成功。他獲頒五等景星勳章,且被聘爲國家建設研究會研究員。但他的耳朵卻只剩下一半聽力,勉力完成北迴和南迴鐵路的擴建工程,看到臺北到花蓮直接通車,但是他已聽不見那美麗的海岸海濤擊岸的聲音。一九八五年退休的時候聽力只剩十份之一、二。他與我有事相談時也多半靠筆寫,退休後不易與人交往,淡泊之外,更加沉默了。

第7節 朱光潛先生的英詩課第5節 渡不過的巨流河第5節 大成殿上初見朱光潛老師第8節 永恆漂流的父親第3節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第3節 我有一個夢第4節 李彌將軍的戰馬第1節 臺中一中第9節 千人大合唱第7節 城門樓上的頭顱第7節 開花的城第9節 再讀《啓示錄》第11節 鼓吹設立國家文學館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5節 最後的樂山第5節 柏林的苦兔兒(Kultur)第6節 九一八事變第8節 周南女中第9節 戰火逼近時初讀濟慈第4節 姻緣第8節 永恆漂流的父親第6節 外文系的天空楔子第9節 千人大合唱第1節 南開中學張伯苓校長第8節 接任筆會主編第2節 臺灣文學登上國際會議舞臺第3節 維多利亞時期第3節 我有一個夢第9節 意外的驚喜臺灣現代華語文學英譯計劃第6節 炸彈下的文藝青年第6節 從漢口逃到湘鄉第8節 永恆漂流的父親第3節 牧草中的哭聲第1節 尋求臺灣文學的定位第5節 南京大屠殺第3節 哲學系新生第6節 鐵石芍藥的故鄉第1節 母親的安息第9節 戰火逼近時初讀濟慈第1節 南開中學張伯苓校長第11節 珞珈山一九四六第5節 最後的樂山第1節 母親的安息第8節 眉山的明月夜第11節 前進的讀書會第1節 進軍世界文壇英譯《中國現代文學選集》第4節 淺藍的航空信第1節 尋求臺灣文學的定位第14節 大學畢業,前途茫茫前言第11節 珞珈山一九四六第5節 大成殿上初見朱光潛老師第1節 母親的安息第2節 飛來橫禍詩與疼痛第3節 哺育着戈福江先生第3節 紅葉階前憶錢穆先生第6節 外文系的天空第5節 教學領域的拓展第9節 從湘鄉逃到桂林第13節 張大飛殉國第10節 北平, 臨時的家第8節 築夢成真第6節 譯介臺灣文學的橋樑中華民國筆會第9節 再讀《啓示錄》第9節 意外的驚喜臺灣現代華語文學英譯計劃第9節 再讀《啓示錄》第6節 青春作伴還不了鄉第1節 母親的安息第11節 珞珈山一九四六第2節 七七事變前言第6節 樹林中的聖瑪麗第7節 臺中,冒煙火車的年代第3節 維多利亞時期第12節 落伍與前進的文學第11節 九彎十八拐入川第2節 鐵嶺齊家第6節 譯介臺灣文學的橋樑中華民國筆會第10節 從桂林到懷遠第4節 兩岸三地文學再相逢第8節 上海,我照的另一面鏡子第2節 鐵嶺齊家第3節 從南京逃到漢口第3節 哲學系新生第13節 六一慘案第7節 告別世外桃源第3節 維多利亞時期第6節 譯介臺灣文學的橋樑中華民國筆會第4節 兩岸三地文學再相逢第4節 學潮第5節 南京大屠殺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7節 臺灣的我們第2節 七七事變第10節 流亡的大家庭第12節 來自雲端的信第7節 朱光潛先生的英詩課
第7節 朱光潛先生的英詩課第5節 渡不過的巨流河第5節 大成殿上初見朱光潛老師第8節 永恆漂流的父親第3節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第3節 我有一個夢第4節 李彌將軍的戰馬第1節 臺中一中第9節 千人大合唱第7節 城門樓上的頭顱第7節 開花的城第9節 再讀《啓示錄》第11節 鼓吹設立國家文學館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5節 最後的樂山第5節 柏林的苦兔兒(Kultur)第6節 九一八事變第8節 周南女中第9節 戰火逼近時初讀濟慈第4節 姻緣第8節 永恆漂流的父親第6節 外文系的天空楔子第9節 千人大合唱第1節 南開中學張伯苓校長第8節 接任筆會主編第2節 臺灣文學登上國際會議舞臺第3節 維多利亞時期第3節 我有一個夢第9節 意外的驚喜臺灣現代華語文學英譯計劃第6節 炸彈下的文藝青年第6節 從漢口逃到湘鄉第8節 永恆漂流的父親第3節 牧草中的哭聲第1節 尋求臺灣文學的定位第5節 南京大屠殺第3節 哲學系新生第6節 鐵石芍藥的故鄉第1節 母親的安息第9節 戰火逼近時初讀濟慈第1節 南開中學張伯苓校長第11節 珞珈山一九四六第5節 最後的樂山第1節 母親的安息第8節 眉山的明月夜第11節 前進的讀書會第1節 進軍世界文壇英譯《中國現代文學選集》第4節 淺藍的航空信第1節 尋求臺灣文學的定位第14節 大學畢業,前途茫茫前言第11節 珞珈山一九四六第5節 大成殿上初見朱光潛老師第1節 母親的安息第2節 飛來橫禍詩與疼痛第3節 哺育着戈福江先生第3節 紅葉階前憶錢穆先生第6節 外文系的天空第5節 教學領域的拓展第9節 從湘鄉逃到桂林第13節 張大飛殉國第10節 北平, 臨時的家第8節 築夢成真第6節 譯介臺灣文學的橋樑中華民國筆會第9節 再讀《啓示錄》第9節 意外的驚喜臺灣現代華語文學英譯計劃第9節 再讀《啓示錄》第6節 青春作伴還不了鄉第1節 母親的安息第11節 珞珈山一九四六第2節 七七事變前言第6節 樹林中的聖瑪麗第7節 臺中,冒煙火車的年代第3節 維多利亞時期第12節 落伍與前進的文學第11節 九彎十八拐入川第2節 鐵嶺齊家第6節 譯介臺灣文學的橋樑中華民國筆會第10節 從桂林到懷遠第4節 兩岸三地文學再相逢第8節 上海,我照的另一面鏡子第2節 鐵嶺齊家第3節 從南京逃到漢口第3節 哲學系新生第13節 六一慘案第7節 告別世外桃源第3節 維多利亞時期第6節 譯介臺灣文學的橋樑中華民國筆會第4節 兩岸三地文學再相逢第4節 學潮第5節 南京大屠殺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7節 臺灣的我們第2節 七七事變第10節 流亡的大家庭第12節 來自雲端的信第7節 朱光潛先生的英詩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