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北冥之界(四)

奇門十三肘亦名問津十三肘,是一路以實戰主要目的,極具獨特技擊風格的肘法短套。肘、質硬節短,發力剛爆,武林中有寧挨十拳,不挨一肘之說,可見其威力極大。此肘技動作簡潔幹練,三五個動作連環串用,迅猛刁鑽,節烈勢剛,短打近攻,舒展而不失剛暴,緊湊而雍容大度。用之於實戰,以閃爲進,以身體的滾化,腳步的走轉而使我方始終處於主動地位,閃轉走化,審時度勢,力求一招定乾坤!

整個自然門注重的不是拳而是功,即自然拳;自然功,自然門產生套路的着眼點,完全是爲了練氣,講究拳行自然,圓轉自如,不呆不滯,軟脫靈活一氣呵成。自然拳主要有;令牌式,雅雀式,回身式,長手推掌,捻步,翻錘,撩打,削掌,上山虎,靠打,炮閃,平胸掌收式等姿勢。自然門打法概括爲十九個字,即,生;擒;捉;拿;閃;躲;圓;滑;吞;吐;浮;沉;綿;軟;巧;脆;化;妙;神。

分筋錯骨纏龍手又稱沾衣十八跌,是紫霄派玄真神劍門歷代秘傳絕技之一。是由本門開門祖師紫霄官玄真道士,被稱爲玄劍神掌的玄劍子元貞道長所創。修習玄劍武技,略知斯技玄妙!

纏龍手講求內外雙修、六合歸一、抓拿化打、纏困鎖閉。具有三盤困鎖、九節纏拿、搭手即跌。分筋錯骨的搏殺功效。由於它專門控制敵之十八大關節,而自身十八大關節又可處處拿人,所以又形象地稱之爲沾衣十八跌,它既非人們所說的十八種跌拿手法,亦非十八種地躺跌摔動作。

它是在內功、內勁訓練的基礎上,綜合運用化打合一、纏拿鎖釦等技巧而形成的一系列實戰技擊方法。纏龍手沒有套路,只有內功訓練!內勁訓練、操手訓練、纏手訓練等練功方法。此功看似簡單易學,但卻易學難精,只有經過較長時間的艱苦訓練,才能領悟到纏龍手技擊的玄妙神奇。

人體中髒、腑、氣、血、筋、脈、骨、髓八者精氣會聚的八個穴位,又稱八會穴。見聞錄中有記載:八會者,何也然,府會大倉(中皖)、藏會季脅(章門)、筋會陽陵泉、髓會絕骨(懸鐘)、血會隔俞、骨會大抒、脈會太淵、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也(擅中)。熱病在內者,取其會之氣穴也。

一者陰陽,初分有三元﹑五德﹑八會之氣。陸先生解,三才謂之三元,三元既立,五行鹹具,以五行爲五位,三五和合,謂之八會。

北斗七星君是道教崇奉的七位星神,即北斗七星。在鱈靈大陸古籍記載中,包括北斗七星在內的星辰的崇拜信仰由來已久,遠在道教形成之前。佛教禮制也強調對漫天星辰的祭祀。

對北斗七星早有記錄,但七星之名最完整的記載。

最初有兩種名稱,見聞錄中有記載道:“第一天樞,第二旋,第三璣,第四權,第五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第一至第四爲魁,第五至第七爲標,合而爲鬥。”另外,崇拜的魁星,即北斗七星的第一星(或前四星),有說魁星即文曲星,但文曲星和魁星同在北斗前四星中是無疑的。

道教形成後,將北斗人格化爲重要的天神加以崇拜,並研究出種種與北斗有關的術法、幻術以及法決!

同時又稱北斗有九星,爲九皇之神,北斗第一天樞星,則陽明星之魂神也;第二天璇星,則陰|精星之魂神也;第三天機星,則真人星之魄精也;第四天權星,則玄冥星之魄精也;第五玉衡星,則丹元星之魄靈也;第六闓陽星,則北極星之魄靈也;第七搖光星,則天關星之魂大明也。

開陽重寶,故置輔翼,易鬥中北斗:第一司命,第二司祿,第三祿存,第四延壽,第五益算,第六度厄,第七上生。

第一天樞,名魁,字司命,第二天任,字司祿,第三天柱,字祿存,第四天心,字延壽,第五天禽,字益算,第六天輔,字度厄,第七天衝,名魒,字上生,並各有具體職掌。

北斗陽明司命星君,北斗陰|精司祿星君,北斗真人祿存星君,北斗玄冥延壽星君,北斗丹元益算星君,北斗北極度厄星君,北斗天關上生星君。再加八、九二星,爲九皇星君。

北斗七星,所謂‘旋、璣、玉衡、以齊七政,鬥爲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鬥。

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即是說,自然界天地的運轉、四時的變化、五行的分佈,以及人間世事吉凶否泰皆由北斗七星所決定。鬥七星,富貴之官也;其旁二星,主爵祿。

七星在人爲七瑞。北斗居天之中,當崑崙之上,運轉所指,隨二十四氣,正十二辰,建十二月,又州國分野、年命,莫不政之,故爲七政。

見聞錄中記載根據人的出生時辰,人們的生命被分屬於七個星君所掌管:“司命太星君,子生人屬之;司祿元星君,醜亥生人屬之;祿存真星君,寅戌生人屬之;延壽紐星君,卯酉生人屬之;益算綱星君,辰申生人屬之;度厄紀星君,巳未生人屬之,上生關星君,午生人屬之。”

各人根據自己的生辰,即可找到自己的主命星。據稱凡人性命五體,悉屬本命星官之所主掌;凡有男女於本命生辰及諸齋日,清淨身心,焚香持此真文,自認北極本命所屬星君,隨心禱祝,善無不應,災罪消除。

北斗七星君鱈靈大陸的修士認爲北斗主死,南鬥主生,北斗七星,主天子壽命,也主宰相爵祿之位。

北斗主死,南鬥主生的說法,道教吸收後將北斗七星神格化,成爲司命主壽的七位星君。北斗七星,第一天樞宮,爲司命星君;第二天璇宮,爲司祿星君;第三天璣宮,爲祿存星君;第四天權宮,爲延壽星君;第五玉衡宮,爲益算星君;第六開陽宮,爲度厄星君;第七搖光宮,爲慈母星君,總稱七司星君。專門奉祀北斗星君的廟宇稱北斗星君廟。因北斗專掌生存,又稱爲延壽司。

五格中的三才爲五格中天格、人格、地格的總稱。所謂三才,即天才、人才、地才,它們分別是天格、人格、地格數理的配置組合,反映綜合內在運勢。五行之間的關係是:木、火、土、金、水相臨相生,相隔相剋。這樣,根據數理與五行之間的內在聯繫。

萬法之宗,其要在行咒、行符、行法三者,“咒者上天之密語也,羣真萬靈隨咒呼招,隨氣下降;符者上天之合契也,羣真隨符攝召下降;法者主其司局仙曹,自有羣真百靈各效其職,必假符咒呼之而來,遣之而去”。此氣亦人所共稟,乃符咒感召靈寶之本,故此道法以內煉祖氣,思存天神與己神合一!

無色界又名爲四無色天、四無色處,可分爲四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這四種禪定境界能超離於一切物質現象(色法)的纏縛,依止於精神現象(五色法)而存有,此定從境得名,所以名爲無色定。

在四空處天之中,一切現象都是無形無質,宛若虛空般的存在。在這四無色天的定境中,惟有存在於心念與心念之間的相互依止,所以這四種定心亦名爲定處,並以所憶念觀照的境界爲依止之處。

要入於無色界天,必須修學對治物質現象(色法)的繫縛,併除滅一切物質外境的感受與思維,藉以除滅一切物質色法的修行,而達到依止於如虛空無色的純粹精神境界,就是隻依存在於念念相續,而沒有任何相對的物質色法的現起思維的定心之中。

空無邊處,爲四無色處之最初階段,初修無色定,必厭棄物質世界,一心思惟無邊無際之空觀,使心與無邊之空相應,這就是所謂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從厭棄外界物質世界之質礙,進一步修習內心心識,以心與心識作無邊無際之觀。此即爲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既否定外界物質之質礙,又否定內心心識,唯思內外一切無所有。以修此無所有觀而得生天之果報,即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處,又稱非有想非無想處。指此天之修行已到極靜極妙之境界,以無各種粗想而稱非想,又因其想未絕,尚有細想,所以爲非非想。

所謂八識:第一眼識,實即視覺;第二耳識,實即聽覺;第三鼻識,實即嗅覺;第四舌識,實即味覺;第五身識,實即觸覺,此五識,通稱前五識。第六意識,義近通常所說的心識。前五識,只能攀緣了別、色等外境,第六意識,則能緣慮內、外諸境。第七識,末那識,由它而有第六識,故第六識又是意之識;第七識在不停頓地起思慮作用,第六識的思慮作用則時有中斷。第七識依第八識而有,第七識所緣的也是第八識,第八識既是第七識的所依,又是第七識的所緣。

第566章 冥界之血脈馭靈(二)第560章 重力領域(一)第523章 幻境迷陣(二)第186章 天翼界之謎 二第517章 地獄幻境(二)第66章 鬼牙第339章 八門八生死(二)第582章 六魂法陣(三)第378章 十二天書之酒仙(四)第132章 秘術——血煞之淚第31章 雙管齊下第682章 天地煉獄(三)第466章 人生路之尋找(三)第89章 噬心魂丹第36章 幻境還是陣法?第554章 鯤鵬傳承(一)第483章 萬物初生之境(三)第282章 羈絆之幻陣五行(三)第416章 回憶法陣(一)第645章 星雲焚天(二)第115章 輪迴四象的變化第660章 幻滅(一)第24章 血脈之力第99章 死亡之地第512章 五行歷練(一)第440章 生死契約(六)第692章 外域(三)第273章 血靈池之萬物輪迴 三第376章 十二天書之酒仙(二)第110章 萬瀑谷第161章 遺落的傳承第534章 聖獸精血(二)第69章 風殤第203章 解封之羽落之謎 一第228章 解封之永恆之塔 一第11章 血妖瞳第138章 六道魂壁第90章 幻珠秘寶第358章 妖界百族(四)第660章 幻滅(一)第260章 陰陽之天地之門 一第385章 萬里困陣(四)第602章 幻魔血脈(一)第668章 萬靈訣(一)第450章 幻靈之術(六)第269章 心魔除、北部變、靈脈生 四第541章 血脈之力(三)第417章 回憶法陣(二)第607章 傳承之力(二)第223章 解封之鬼界與冥界 一第585章 巫族血脈(二)第385章 萬里困陣(四)第263章 雷靈三聖 一第344章 通天之門(三)第445章 幻靈之術(一)第650章 隱霧山(二)第279章 西部之混沌令 四第628章 幻心決(三)第678章 九轉迷蹤陣(二)第285章 法陣剋制VS心魔第477章 命格(二)第684章 幻滅(一)第211章 解封之陰陽五行 四第356章 妖界百族(二)第381章 紫綾的謀略(三)第90章 幻珠秘寶第533章 聖獸精血(一)第612章 魂魔(三)第469章 六界因果(二)第659章 三才之奇門(四)第117章 扶桑神樹、冥界巫族第295章 死亡風暴第310章 人第254章 陰陽之替身之魂 二第332章 八門遁甲之輪迴(一)第2章 乾坤堂第110章 萬瀑谷第601章 使命(四)第298章 磨礪萬魔窟(二)第673章 五行魂脈(一)第463章 無魂花(五)第406章 六界之亂(四)第218章 解封之魔魂與魔魄 二第483章 萬物初生之境(三)第208章 解封之陰陽五行 一第287章 石雕之謎第265章 雷靈三聖 三第557章 靈器七情六慾之六慾(二)第360章 風靈之氣(二)第413章 申屠仇的過往(三)第397章 靈脈之爭(五)第441章 回憶(一)第163章 菩提神樹第350章 初入妖界(五)第252章 心魔之血脈陣 四第494章 生死相依(四)第320章 妖靈丹(一)第596章 雲之危(三)第371章 溟靈十二妖(二)第293章 萬年烏骨木之鄔骨族(四)
第566章 冥界之血脈馭靈(二)第560章 重力領域(一)第523章 幻境迷陣(二)第186章 天翼界之謎 二第517章 地獄幻境(二)第66章 鬼牙第339章 八門八生死(二)第582章 六魂法陣(三)第378章 十二天書之酒仙(四)第132章 秘術——血煞之淚第31章 雙管齊下第682章 天地煉獄(三)第466章 人生路之尋找(三)第89章 噬心魂丹第36章 幻境還是陣法?第554章 鯤鵬傳承(一)第483章 萬物初生之境(三)第282章 羈絆之幻陣五行(三)第416章 回憶法陣(一)第645章 星雲焚天(二)第115章 輪迴四象的變化第660章 幻滅(一)第24章 血脈之力第99章 死亡之地第512章 五行歷練(一)第440章 生死契約(六)第692章 外域(三)第273章 血靈池之萬物輪迴 三第376章 十二天書之酒仙(二)第110章 萬瀑谷第161章 遺落的傳承第534章 聖獸精血(二)第69章 風殤第203章 解封之羽落之謎 一第228章 解封之永恆之塔 一第11章 血妖瞳第138章 六道魂壁第90章 幻珠秘寶第358章 妖界百族(四)第660章 幻滅(一)第260章 陰陽之天地之門 一第385章 萬里困陣(四)第602章 幻魔血脈(一)第668章 萬靈訣(一)第450章 幻靈之術(六)第269章 心魔除、北部變、靈脈生 四第541章 血脈之力(三)第417章 回憶法陣(二)第607章 傳承之力(二)第223章 解封之鬼界與冥界 一第585章 巫族血脈(二)第385章 萬里困陣(四)第263章 雷靈三聖 一第344章 通天之門(三)第445章 幻靈之術(一)第650章 隱霧山(二)第279章 西部之混沌令 四第628章 幻心決(三)第678章 九轉迷蹤陣(二)第285章 法陣剋制VS心魔第477章 命格(二)第684章 幻滅(一)第211章 解封之陰陽五行 四第356章 妖界百族(二)第381章 紫綾的謀略(三)第90章 幻珠秘寶第533章 聖獸精血(一)第612章 魂魔(三)第469章 六界因果(二)第659章 三才之奇門(四)第117章 扶桑神樹、冥界巫族第295章 死亡風暴第310章 人第254章 陰陽之替身之魂 二第332章 八門遁甲之輪迴(一)第2章 乾坤堂第110章 萬瀑谷第601章 使命(四)第298章 磨礪萬魔窟(二)第673章 五行魂脈(一)第463章 無魂花(五)第406章 六界之亂(四)第218章 解封之魔魂與魔魄 二第483章 萬物初生之境(三)第208章 解封之陰陽五行 一第287章 石雕之謎第265章 雷靈三聖 三第557章 靈器七情六慾之六慾(二)第360章 風靈之氣(二)第413章 申屠仇的過往(三)第397章 靈脈之爭(五)第441章 回憶(一)第163章 菩提神樹第350章 初入妖界(五)第252章 心魔之血脈陣 四第494章 生死相依(四)第320章 妖靈丹(一)第596章 雲之危(三)第371章 溟靈十二妖(二)第293章 萬年烏骨木之鄔骨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