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德國的進攻路線

對於歐洲突然爆發的大戰,中華帝國的皇帝林大鑫可以說是驚訝萬分,本來林大鑫以爲有了中華帝國這個變數,歷史上曾經因爲歐洲大戰而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不會再爆發了,沒有想到歐洲大戰卻比歷史上還提前了兩年就引爆了。

至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會不會發生,林大鑫不置可否,要知道憑藉中華帝國目前的實力,如果中華帝國不加入這場戰爭,那麼這場戰爭就不可能稱爲世界大戰,而林大鑫可是非常願意看到協約國和同盟國打的頭破血流,至於中華帝國,在一旁看熱鬧就可以嘍!

當然如果協約國和同盟國最後打的兩敗俱傷,林大鑫也不介意中華帝國出來撿一些便宜。

美國和日本對於歐洲大戰突然爆發,也感到不可思議,協約國和同盟國近幾年的軍備競賽,主要是針對中華帝國,沒有想到協約國和同盟國卻先打了起來,美國和日本在觀望的同時,也立即加快了擴充軍備的腳步,沒有了協約國和同盟國的牽制,要是中華帝國對他們的美日同盟下手,可就糟糕了!

1912年9月4日,英國和法國對同盟國5個國家宣戰的第二天,奧匈帝國就集中了其陸軍國防軍的20個師,300多輛坦克,200多輛裝甲車,總兵力大約37萬人,在奧匈帝國空軍近400架戰機的掩護下兵分兩路,一路攻入了黑山王國,一路直接衝進了塞爾維亞王國的境內。

黑山王國一共纔有42萬人口,其正規軍才僅僅8000餘人,加上宣戰之後,黑山王國緊急動員起來的大量民兵,能動用的總兵力也不足3萬人,而進攻黑山王國這一路的奧匈帝國軍隊,卻有5個師,100多輛坦克和裝甲車,總兵力超過9萬人。

塞爾維亞王國全國人口不過360萬左右,連拼帶湊弄出來了一支30萬的大軍,來抵抗奧匈帝國軍隊的進攻。

在歷史上,塞爾維亞和黑山的聯軍,曾經給予了奧匈帝國的軍隊以重創,不過這個時空的奧匈帝國已經不一樣了,因爲中華帝國的出現,奧匈帝國已經加入軍備競賽多年,其軍隊的戰鬥力與歷史上那支奧匈帝國軍隊,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黑山王國的抵抗並沒有堅持多久,在1912年9月10日,黑山王國的全境就被奧匈帝國的軍隊所佔據,近3萬黑山王國軍隊大部被殲,只有不足4000人逃到了塞爾維亞的境內。

而塞爾維亞的情況也非常糟糕,在奧匈帝國軍隊陸空立體式的進攻下,塞爾維亞王國的軍隊被打的潰不成軍,開戰僅僅不到3日,奧匈帝國的軍隊就兵臨塞爾維亞王國的首都貝爾格萊德,並且在第二天就佔領了貝爾格萊德。

到了1912年9月14日,塞爾維亞王國的全境就基本控制在了奧匈帝國的手中,30萬塞爾維亞王國的軍隊,死亡和被俘人數高達25萬,這時候俄國準備支援塞爾維亞王國和黑山王國的1個陸軍集團軍,還沒有從俄國的港口出發呢!

因爲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宣戰,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唯一通道,也就是黑海海峽,等於是完全被切斷,而俄國陸軍那個集團軍,就是準備坐船途經黑海和地中海,去支援塞爾維亞王國和黑山王國,結果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這一宣戰,俄國就只能在精神上去支持塞爾維亞王國和黑山王國了。

黑海海峽也稱爲土耳其海峽,包括伊斯坦布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古往今來皆爲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封鎖了黑海海峽,就等於是把俄國海軍兩大艦隊之一的黑海艦隊,給嚴嚴實實封鎖在了黑海之中。

而英國和法國也與塞爾維亞、黑山這2個巴爾幹半島的國家沒有領土的接壤,加上奧匈帝國的軍隊動作非常快,整個協約國只能眼睜睜看着塞爾維亞王國和黑山王國,被奧匈帝國所吞併。

不過塞爾維亞王國和黑山王國的2位國王,帶着他們的家屬都逃了出來,隨後跑到了英國,組建了流亡政府,緊接着協約國的英法俄3國宣佈,塞爾維亞王國和黑山王國成爲了協約國的成員。

奧匈帝國雖然在短時間內就攻佔了塞爾維亞王國和黑山王國的全境,不過2國的殘餘軍隊,卻沒有放棄抵抗,組成了多支反抗奧匈帝國的游擊隊,分散在了塞爾維亞王國和黑山王國的各地,繼續抵抗奧匈帝國的軍隊,給奧匈帝國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奧匈帝國在進攻塞爾維亞王國和黑山王國的同時,調集了上百萬陸軍部隊,以及數百架空軍戰機,陳兵於奧匈帝國和俄國的邊境線一帶,不過考慮到俄國陸軍的龐大數量,奧匈帝國與德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商量決定,在東線對俄國暫時採取守勢。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與俄國,這個時候只有高加索地區有領土的接壤,所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主要的任務就是在高加索地區防備俄國軍隊的進攻,而且高加索地區條件惡劣,補給困難,俄國不可能在那裡投入太多的攻擊部隊,不然一個後勤問題,就能讓俄國攻擊部隊崩潰的。

在德國柏林的皇宮中,德國陸軍總參謀長施利芬對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沉聲說道:“陛下,目前在帝國與俄國的邊境線一帶,我們陸軍雖然只佈置了2個集團軍,不過這2個集團軍加起來兵力已經超過50萬,擋住俄國陸軍的進攻應該沒有問題,並且帝國空軍在東線也佈置了260架福克戰鬥機、80架雅圖俯衝轟炸機和80架亨克爾水平轟炸機,可以給2個集團軍提供有力的空中支援。”

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點頭說道:“2個集團軍足夠了,別看俄國陸軍差不多擁有700萬的龐大數量,但是目前俄國陸軍的武器裝備,甚至連奧斯曼土耳其的陸軍也不如,戰鬥力根本不能與我們強大的德意志陸軍相比較,而且東線還有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軍隊,加上俄國人又需要防備中華帝國,不可能把700萬陸軍部隊都抽調到東線,2個集團軍守住我們德國的東線,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陸軍總參謀長施利芬隨即說道:“陛下的分析,和我們總參謀部的分析一樣!現在爲了展開對法國的進攻,我們總參謀部把帝國陸軍大部分的兵力都調往了西線,只要我們能擊敗了法國,俄國人就不足爲慮了。”

威廉二世問道:“戰時的擴軍計劃,準備的怎麼樣了?要知道這場大戰絕對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也許我們需要進行半年甚至1年的戰爭,我們德意志帝國的陸軍兵力,必須得到加強,特別是我們以後想進攻俄國,需要的兵力至少得在300萬以上。”

陸軍總參謀長施利芬馬上回答道:“陛下,我們帝國陸軍的總兵力目前有280多萬,總參謀部已經計劃利用預備役的兵源,在10月初就再擴充出來100萬,在今年年底使得我們帝國陸軍的總兵力達到500萬,如果戰事需要,我們帝國陸軍甚至可以把總兵力擴大到650萬,不過如果陸軍擴充到650萬,就會嚴重影響我們國內工業和農業的生產了,就算是500萬陸軍,其實也對帝國的工業和農業,有一些影響了。”

威廉二世贊同的說道:“陸軍的擴軍計劃,就按照總參謀部的意思辦,有困難就暫時先克服一下!那麼針對法國的進攻,總參謀部的作戰計劃定了嗎?從那條路線對法國發動進攻?”

陸軍總參謀長施利芬猶豫了一下說道:“陛下,我們總參謀部準備選擇盧森堡和比利時這一條進攻路線!”

法國和德國有一段接壤的邊界,在這一段邊界以北是盧森堡和比利時,以南則是瑞士,所以如果德國要進攻法國無非有三種選擇,第一是從兩國接壤的邊境發起進攻,第二是借道比利時和盧森堡,第三就是借道瑞士。

由於瑞士是個高山國家,阿爾卑斯山脈貫穿全境,不便於開展軍事行動,所以第三種選擇首先被排除。

普法戰爭中,德國就是直接從接壤的邊境發動進攻的,從戰爭爆發到德軍攻佔巴黎,戰爭大約持續了半年,不過這場戰爭以後,法國吸取了教訓,從此在法德邊境部署了重兵,德國人再想從這裡打進來就沒那麼容易了。

威廉二世聽到選擇盧森堡和比利時這一條進攻路線,臉上並沒有出現意外的表情,而是對施利芬點了點頭說道:“說的詳細一些!”

施利芬隨即說道:“陛下,法國目前的大部分軍隊都部署在法國與我們德國的邊境,其他地方防守非常空虛,如果我們德國陸軍能首先佔領盧森堡的鐵路網以及比利時,然後我們德國陸軍就可以從比利時沿西南方向進入法國,之後一小部分軍隊佯攻巴黎,吸引法軍回防,主力部隊則繞過巴黎,在法軍回防途中截住它,並一舉殲滅,這樣我們德國就可以在短時間內戰勝法國!另外爲了牽制法軍主力,在我們德國和法國接壤的邊境,我們也需要作出進攻的態勢,只是盧森堡和比利時都是中立國,如果我們入侵這2個國家,不免落人口實。”

盧森堡全稱爲盧森堡大公國,位於歐洲西北部,被法國、德國和比利時所包圍,是一個內陸小國,面積只有2500多平方公里,由於處於德法要道,地勢又險要,一直是西歐重要的軍事要塞,有北方直布羅陀的稱號。

不過盧森堡只有25萬人口,軍隊不過數千人,如果德國陸軍進攻盧森堡,絕對不會有什麼麻煩的。

比利時其實在歐洲一直都算是一個強國,但是自從比利時成爲中立國之後,由於恪守中立,比利時忽略了自己的軍隊、邊防、工事的建設。

近些年協約國和同盟國都在努力發展軍備力量,而比利時卻對此毫無關心,目前整個比利時只有6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師,而且還都是小編制的師,加起來比利時的總兵力不足4萬人。

威廉二世大手一揮說道:“只要能戰勝法國,一些細節的問題不足爲慮,那麼就按照這條進攻路線實施吧!”

1912年9月4日,也就是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王國和黑山王國展開大規模進攻的同一天,德國陸軍毫無徵兆的派遣了數萬部隊,進入了盧森堡境內,而面對實力強大的德國陸軍,盧森堡的大公命令軍隊放棄抵抗,隨即德國陸軍就控制了盧森堡全境。

9月5日,德國陸軍數十萬軍隊未經宣戰,越過德比邊境,進攻比利時,準備借道進攻法國。

德國陸軍進攻部隊進入比利時之後,迅速衝向比利時境內的馬斯河天險,如果衝過馬斯河,那麼通向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大門就被打開了。

比利時也不是沒有一點備戰意識,爲了防備德國的入侵,比利時政府斥巨資在國境東部的馬斯河邊修建了以列日城爲核心的要塞防禦體系,德國陸軍要想南下法國,就必須從列日城通過。

列日城建在馬斯河西岸的一個陡坡之上,比河岸高出100米,馬斯河正好成爲天然的護城壕,沿河岸30公里周圍內都是炮臺,共有12座,呈放射狀環繞在列日城周圍,構成了一道環形火力網。

每座炮臺都由鋼筋混凝土整體澆鑄而成,大部分建於地下,只露出呈三角形的頂部,炮臺的所有武器和人員都隱藏於地下,總共配置有400門大炮和大量的輕重機槍。平均每座炮臺有120毫米要塞炮和210毫米榴彈炮各8門,炮臺之下修有四通八達的通道與各式各樣的地下室,儲存有大量的糧食、飲水、彈藥、醫藥用品及供電設施,每座炮臺周圍還挖有很深的防護壕,壕外布有大量帶刺鐵絲網及障礙物。

整個列日防禦體系總兵力爲2.5萬人,被比利時人認爲是歐洲最堅固的要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第145章 二年後的東北第645章 德皇自己掏腰包第234章 即將到來的法俄艦隊第918章 美國的緊急義務兵制度第158章 美西交戰和意大利攪屎棍第457章 逃回香港第852章 最後的十二個小時第214章 調兵去前線第924章 不斷擴軍的中華帝國第166章 鏖戰正酣第401章 福建驚變第532章 敵意國家動作頻繁第556章 糾結的英法第441章 白熱化的堵截戰第648章 瘋狂擴軍的沙皇第251章 要逃跑的法俄聯合艦隊第800章 糟糕的消息太多了第675章 後路安全了第648章 瘋狂擴軍的沙皇第82章 意大利遠征艦隊第556章 糾結的英法第642章 林大鑫又要吃肥肉第911章 全民皆兵的日本第563章 中華帝國的採購部長第213章 中俄混血的軍情局特工第833章 準備放棄呂宋島第78章 加入定北軍的張作霖第12章 購買工廠第697章 海上決戰的戰場要前移了第284章 被阻斷的進攻第272章 北洋要出兵第90章 頭破血流的第八師團第351章 幫會備戰第18章 學員人數倍增第352章 回到清朝時空第398章 以勢壓人之英國人的立場第54章 俘虜吉野號第549章 預謀要綁架第279章 填充稻草的棉衣第145章 二年後的東北第238章 法俄艦隊到來第422章 飛機逞威第252章 四散而逃第638章 統一的撤退之心第51章 黃海大戰(9)第853章 皇家陸軍的新型坦克第570章 鬱悶的人第822章 有人要退出了第15章 再買假、幣第557章 底氣十足第381章 定北軍再整編第796章 耗在日本的林大鑫第298章 遠東總督的選擇第799章 惶恐的日本人第848章 準備冒頭的卡斯海軍第41章 不懷好意的英國巡洋艦第295章 戰役結束第229章 圈套第926章 史上最苛刻的停戰條件第131章 移民東北(上)第768章 加入游擊隊的皇帝第706章 損失加劇的各國海軍第44章 黃海大戰(2)第689章 九國會議第634章 損失加劇第622章 無畏的航空兵第326章 日本人突襲海參崴第608章 開胃菜來了第413章 八國聯盟第783章 一面倒的空戰第225章 回現代時空第174章 美國代表來到馬尼拉第685章 美國靈異事件再現第604章 無功而返第268章 外蒙古的定北軍部隊第311章 吃大虧了第235章 改造飛艇第478章 英國人的收縮策略第691章 九國會議之陸軍增兵第761章 處境不太妙的華興會第878章 讓人絕望的體育代表團第456章 輝煌的戰果第394章 興中會和會黨第587章 盟友們的選擇第568章 飽和打擊第585章 神棍的手段第50章 黃海大戰(8)第72章 巧遇段祺瑞第889章 敵人們又聯合起來了第378章 苛刻的停戰條件第393章 李鴻章要出訪第217章 輕取阿穆爾城第853章 皇家陸軍的新型坦克第127章 鴨綠江省和劊子手授首第826章 回到現代時空想辦法第845章 破釜沉舟的梅林海軍第495章 橫掃南洋的英國殖民地第649章 缺錢的日本人第578章 陷入危機的鄂木斯克城第483章 攻城戰開始了
第145章 二年後的東北第645章 德皇自己掏腰包第234章 即將到來的法俄艦隊第918章 美國的緊急義務兵制度第158章 美西交戰和意大利攪屎棍第457章 逃回香港第852章 最後的十二個小時第214章 調兵去前線第924章 不斷擴軍的中華帝國第166章 鏖戰正酣第401章 福建驚變第532章 敵意國家動作頻繁第556章 糾結的英法第441章 白熱化的堵截戰第648章 瘋狂擴軍的沙皇第251章 要逃跑的法俄聯合艦隊第800章 糟糕的消息太多了第675章 後路安全了第648章 瘋狂擴軍的沙皇第82章 意大利遠征艦隊第556章 糾結的英法第642章 林大鑫又要吃肥肉第911章 全民皆兵的日本第563章 中華帝國的採購部長第213章 中俄混血的軍情局特工第833章 準備放棄呂宋島第78章 加入定北軍的張作霖第12章 購買工廠第697章 海上決戰的戰場要前移了第284章 被阻斷的進攻第272章 北洋要出兵第90章 頭破血流的第八師團第351章 幫會備戰第18章 學員人數倍增第352章 回到清朝時空第398章 以勢壓人之英國人的立場第54章 俘虜吉野號第549章 預謀要綁架第279章 填充稻草的棉衣第145章 二年後的東北第238章 法俄艦隊到來第422章 飛機逞威第252章 四散而逃第638章 統一的撤退之心第51章 黃海大戰(9)第853章 皇家陸軍的新型坦克第570章 鬱悶的人第822章 有人要退出了第15章 再買假、幣第557章 底氣十足第381章 定北軍再整編第796章 耗在日本的林大鑫第298章 遠東總督的選擇第799章 惶恐的日本人第848章 準備冒頭的卡斯海軍第41章 不懷好意的英國巡洋艦第295章 戰役結束第229章 圈套第926章 史上最苛刻的停戰條件第131章 移民東北(上)第768章 加入游擊隊的皇帝第706章 損失加劇的各國海軍第44章 黃海大戰(2)第689章 九國會議第634章 損失加劇第622章 無畏的航空兵第326章 日本人突襲海參崴第608章 開胃菜來了第413章 八國聯盟第783章 一面倒的空戰第225章 回現代時空第174章 美國代表來到馬尼拉第685章 美國靈異事件再現第604章 無功而返第268章 外蒙古的定北軍部隊第311章 吃大虧了第235章 改造飛艇第478章 英國人的收縮策略第691章 九國會議之陸軍增兵第761章 處境不太妙的華興會第878章 讓人絕望的體育代表團第456章 輝煌的戰果第394章 興中會和會黨第587章 盟友們的選擇第568章 飽和打擊第585章 神棍的手段第50章 黃海大戰(8)第72章 巧遇段祺瑞第889章 敵人們又聯合起來了第378章 苛刻的停戰條件第393章 李鴻章要出訪第217章 輕取阿穆爾城第853章 皇家陸軍的新型坦克第127章 鴨綠江省和劊子手授首第826章 回到現代時空想辦法第845章 破釜沉舟的梅林海軍第495章 橫掃南洋的英國殖民地第649章 缺錢的日本人第578章 陷入危機的鄂木斯克城第483章 攻城戰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