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最終

宋墨的書房裡,陸鳴正悄聲地和宋墨說着話:“……只把幾個平時在樨香院掃地澆花的放了,其他近身服侍過國公爺的人都處置了。特別是常護衛和曾五,小的親手將屍體丟進河裡的,銀票包袱都背在,就算是有人發現,也以爲是失足落水,斷然不會懷疑其他的。陶器重則因車馬勞頓,病死在了回鄉的路上。”

陸鳴辦事,宋墨向來放心。

他微微點頭,笑道:“我這邊也沒什麼事了,你可有什麼打算?想去錦衣衛或是神機營都不是什麼難事。武夷還跟着趙良璧去做買賣了,不過瞧你這性子倒不是個做買賣的。”

陸鳴訕訕然地笑,道:“我還是像段師傅似的留在府裡吧!”

世子爺身邊少不了給他辦髒事的人,自己收就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不想去衛所被其他人管束。

宋墨也的確少不了他,他既然這些說,宋墨也沒有勉強,不再提這件事。

過了幾天,聖旨下來。

顧玉尚了景泰。

興國公爲自己的三兒子求娶景宜公主。

消息傳來,竇昭微微地笑。

難怪英國公府倒後,興國公能成爲公勳裡的第一家。

看樣子遼王的事興國公府也所察覺,要不然當初也就不會拒絕自己的兒子尚景宜公主了。

現在遼王事敗,皇上還惦記着萬皇后,心疼景宜公主,太子又正爲這件事頭痛頭。這個時候興國公主動求娶景宜公主,就成了爲主分憂。

想到景宜公主的婚期定在了九月初十,顧玉的婚期定在九月十二,她商量宋墨:“給興國公府的賀禮,我們要不要比平常添幾成?”

宋墨此時也看出了興國公府的厲害,想了想,道:“那就添三成好了。”

竇昭吩咐下去。

宋墨問起顧玉的婚事來:“雲陽伯府那邊可有什麼動靜?”

顧玉還在從天津趕回京都的路上,但云陽伯府已經接了旨,衆姻親都紛紛登門祝賀。竇昭早上纔去過雲陽伯府。

“自從崔義俊上門給雲陽伯府傳過話之後,顧玉的繼母現在像霜打了茄子似的,徹底給蔫了,一直裝病在牀。”她笑道,“主持雲陽伯饋的是顧玉的二嬸嬸,看樣子就是個精明的。給顧玉成親置辦的東西全都用最好的。”

反正顧玉成親的費用從公走,用多了不人她掏一分,用少了她也得不到一分,還不如痛痛快快地拿出來,把事情辦漂亮了,給自己掙個賢淑的名聲。

宋墨鬆了口氣。道:“我還要想,萬一那邊要是辦得不周全。我想辦法給他做個面子呢!”

竇昭知道現在宋墨心裡最放不下的就是顧玉了,她安慰宋墨:“可見顧玉是個有福氣的,關鍵的時候總能遇到好事。”

宋墨笑着頷首。

顧玉回到京都還沒有回雲陽伯府先到了英國公府。

他看見宋墨就跪了下來,掏着宋墨的大腿就是一頓嚎啕大哭。

宋墨發誓:“萬皇后的確不是被太子殿下害死的!”

顧玉哭着點頭,道:“我知道。她那麼好強,怎麼會讓自己後半輩子都看人眼色……我就是心痛她,落得這樣一個下場。”

竇昭突然間隱隱有點明白前世的顧玉了。

萬皇后和遼王成功了。他一樣的不痛快。

竇昭不由得眼眶微溼,想到他也是個傲氣之人。前世的婚姻一直不順,這世又是尚公主,不知道他會不會覺得是種羞辱,有心想勸他兩句,又不知道從勸起,只能幽幽地嘆了口氣,轉身讓小丫鬟沏了茶顧玉很喜歡的茉莉花茶。

等顧玉成了親,竇昭和宋墨在家裡設宴招待他和景泰公主。

景泰公主鵝蛋臉,杏子眼,身材玲瓏有致,是個美人。坐在花廳裡和竇昭喝茶的時候,會不時擡頭看一眼在花廳外和宋墨說話的顧玉。

竇昭懸着的心這才放了下來。

景泰公主就笑道:“您是怕我在表哥面前擺公主譜吧?”

竇昭沒想到景泰公主會隨着景宜公主喊顧玉表哥,更沒有想到景泰公主如此通透率直,面色微紅。

景泰公爲卻不以爲意,望着廳外的顧玉低聲笑道:“您可能不知道,表哥從前常去宮裡玩耍,我們從小就認識。他嘴巴雖然毒,心思卻好。我吃了杏仁身上就會起疹子。萬皇后母儀天下,哪裡記得這些小事?我母親雖然長袖善舞,卻也不過是個孃家無勢、膝下無子的庶妃,在坤寧宮從來都是陪笑臉的那個。有一次母親帶我去給萬皇后請安,萬皇后讓人端了新做的杏仁露給我喝,我不敢不喝。表哥卻一把將杏仁露從我手裡奪了過去,說他正口渴,讓宮女給我上了龍井茶。之後我再去坤寧宮,萬皇后賞得杏仁露就變成了豆漿……”她說着,垂下了眼瞼,聲音顯更低沉,“爲這個,我一輩子都會感激他,一輩子都會尊重他……”

有件事,誰也不知道。

當母妃開始爲她的婚事擔心的時候,她曾悄悄向月老禱告,希望萬皇后能大發慈悲,讓她賜給顧玉……她一定會像永承伯的永平公主一樣賢淑的。

竇昭目瞪口呆。

這算不算歪打正着?

送走了顧玉倆口子,她把這件事講給宋墨聽,並好奇地道:“宋墨不知道記不記得這件事?”

“不知道。”宋墨也覺得這件事頗爲有趣,道,“顧玉只是覺景泰和淑妃一樣的能幹。據說她進門沒幾天顧家的親戚就對她都贊不約口,甚至有親戚說乾脆讓景泰來主持雲陽伯府的饋算了。顧玉的繼母再也躺不住了,忙說自己好了。要收回主持饋的權力,卻被景泰公主三言兩句的把雲陽伯給說動了,繼續讓顧玉的二嬸嬸主持府裡饋。如今顧玉的二嬸嬸對景泰不知道有多親近,什麼事都和景泰商量,硬生生地把顧玉的繼母給撇到了一邊。”

竇昭睜大了眼睛,道:“那顧玉豈不是很高興?”

“嗯!”宋墨笑道,“他覺得自己之前那針鋒對麥芒地和繼母那樣的對着來,也不怪別人都瞧不起他,他的確太簡單粗暴了些。”

或許。這纔是顧玉需要的妻子?

竇昭呵呵地笑。

松蘿神色有異地快步走了進來,道:“世子爺,夫人,會昌伯府的沈世子拜訪。”

沈青?

竇昭和宋墨面面相覷。

他來幹什麼?

宋墨去了花廳。

沈青一看見他就丟下茶盅就跑了過來:“硯堂,救命!我爹要我去西山大營,你想辦法把我弄到錦衣衛裡或是神機營去吧!就算我欠你一個人情了。你以後讓我幹什麼都行!”

宋墨揉眉,道:“西山大營也挺好的。我有個熟人在那裡,到時候我給你寫信封,讓他以後關照你一些就是了……”

“硯堂,硯堂!”沈青打斷了宋墨的話,拉着宋墨的衣袖道。“就算你有熟人在那裡當同知,他能免了我出操嗎?你不能見死不救。難道我還不如顧玉不成?你都那樣幫顧玉了。就不能幫幫我!”

宋墨聽着心裡一跳,道:“我怎麼幫顧玉了?”

沈青嘟呶道:“要不是你,崔義俊能出面給雲陽伯府傳話嗎?你都不知道,顧玉的繼母一直在我母親面前低三下四的,就指望着我表哥能給她生的兒子撐腰了,現在我母親知道了顧玉的事是太子的意思,根本就不見顧玉的繼母了。要不然顧玉的繼母那有那麼容易消停!”

宋墨還是第一次聽說這件事。

沈青道:“你幫不幫我?你幫我,我就想辦法讓我母親壓着顧玉的繼母!”

宋墨道:“沒有你。景泰也能壓得住顧玉的母親。”

沈青失望癱坐在了椅子上。

宋墨看着又好氣又好笑,道:“你就這麼不願意去西山大營啊?”

“嗯!”沈青苦着臉道,“我們就是一外戚,平平安安地享福就行了,何苦和那些勳貴去搶功勞,我爹這是被富貴迷了眼,不知道高低深淺了。”

宋墨聽着目光微閃,道:“你既然這麼想,那我就幫你試試!”

沈青一下子跳了起來:“你答應了?”

宋墨笑道:“我只是答應去試一試。”

“哎呀,我爹一定聽你的。”沈青高興地道,“我爹最羨慕你把護衛都殺了還敢把人碼放在院子裡,說這纔是真正權貴之家……”他說着,忙捂了嘴,小心翼翼地道,“我是胡說八道的,你,你就當沒有聽見好了。”

宋墨朝着沈青的肩膀就是一拳:“該幹什麼幹什麼去!”

“好,好,好。”沈青一溜煙地跑了。

隔天,宋墨去了會昌伯府。

不知道他們說了些什麼,沈青去山西大營的事就這樣擱淺了。

沈青興奮不已,送了兩大車禮品過來。

可沒幾日,沈青被會昌伯丟到了福建總兵府任了個遊擊將軍。

沈青氣得臉色發青,跑到頤志堂來找宋墨:“你說話不算數,把我送給我的禮品都還能我。那是我用我自己的私房銀子給你買的。”

宋墨表情寡淡,擡了擡眉毛囑咐陳核:“把沈世子送來的東西都還給他!”

沈青一聽,蹲在地上就哭了起來:“我不要你還東西,我要你把我弄進錦衣衛!”

宋墨讓陳核把沈青連同他的東西一起給“請”了出去。

竇昭問他:“這樣合適嗎?雖說沈青是個小孩子性格,可小孩子總會長大的。”

“這件事我自有安排。”宋墨賣關子,摸着她的肚子道,“孩子乖不乖?”

“每天下午都會翻翻身,其他的時候就懶懶得不動。”

夫妻兩人說起未出世的孩子,眉眼間都帶着笑。

很快,風吹在身上開始有了刺骨的寒意。

英國公府也開始準備竇昭生產的事,太子妃甚至是親自到頤志堂來探望了竇昭一次。

京都突然傳出一個消息。

會昌伯推薦雲南巡撫王行宜爲福建巡撫。

雖然說職位沒有變,卻更有實權了。

竇昭望着枯黃的葉子,微微有些發愣。

宋墨笑着給她披了件皮襖,道:“是不是心裡有些不舒服?”

竇昭頷首。

宋墨笑道:“是我建議會昌伯的。”

竇昭錯愕。

宋墨握了她的手,溫聲道:“我知道,若論私德,王又省全無可取之處;可論能力,他卻是個人才。那些年你和王氏鬥得那樣厲害,都沒有打過王又省的主意,不過是看着他還能爲國爲民出力罷了。可我卻不想讓你不快活。我向會昌伯推薦他,又把沈青安置在了福建都司,就是想讓王又省爲沈青做嫁衣,讓他也嚐嚐功績被人搶了還沒處申冤的滋味……”話說到最後,他已面露冷峻,“會昌伯想改變門第,想讓沈青因功封爵。他王又省不是會打戰,不是屢戰屢勝嗎,那就給會昌伯幫個忙好了,想必皇上也會記得他的好的。”

沈青是個怎樣的,竇昭等人誰不知道。

這樣一來,只要沈青想在仕途上走一步,王行宜就不可能離開沈青,既給讓他爲國效力,又能讓他一輩子都只能被沈青壓着。

竇昭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硯堂!”她捧着他的臉狠狠地親了一口,“你可真行!”

宋墨微微地笑,道:“這下可以放心了吧?”

竇昭抿着嘴,盈盈地望着宋墨笑。

宋墨的書房裡,宮燈瑩瑩如團地照在大紅色雞翅木的書案上。

丁謂暴食而亡的消息正穩穩地壓在青石鎮紙下。

(全完)

姐妹兄弟們,謝謝這年餘的陪伴!謝謝大家的粉紅票,打賞,也謝謝大家的每一句留言,每一個提議,因爲有你們,纔有《九重紫》,纔有了吱吱,纔有了我們的後會有期!

謝謝大家!

第18章 春暖第229章 奔走第322章 氣極第215章 入耳第366章 姊妹第266章 相覷第233章 執意第126章 宋家第223章 補救第187章 再次第153章 即發第357章 匡超第105章 一箭第346章 報喜第361章 女兒第262章 進宮第140章 鬥法第505章 宮變第74章 收留第34章 混亂第92章 反應第186章 拂袖第128章 道謝第253章 不甘第206章 憤懣第222章 不及第252章 論序第26章 臨行第391章 舊聞第234章 連軸第377章 尋根第290章 拿喬第109章 來遲第122章 送走第63章 風波第91章 捅破第264章 突然第212章 承認第232章 探訪第87章 劫持第411章 走動第367章 女婢第292章 軒然第405章 當年第92章 反應第144章 噩耗第35章 處置第517章 報應第266章 相覷第427章 孩子第168章 河工第235章 出宮第469章 站隊第378章 假設第180章 中傷第465章 親事第376章 尋找第514章 直言第437章 嫁妝第157章 辦法第389章 舊人第486章 碰面第214章 三天第175章 偶然第43章 改弦第85章 紀詠第494章 年關第203章 拜堂第167章 敲山第119章 談判第48章 清算第97章 碰見第378章 假設第140章 鬥法第474章 推論第103章 何煜第510章 出頭第203章 拜堂第270章 宴請第83章 婚事第81章 鄔善第82章 遊玩第100章 再見第155章 條件第311章 人選第134章 秋圍第130章 避暑第28章 過年第495章 朝賀第252章 論序第83章 婚事第241章 子嗣第487章 高呼第397章 送嫁第122章 送走第261章 疑問第417章 追源第59章 弔唁第206章 憤懣第254章 鬱悶
第18章 春暖第229章 奔走第322章 氣極第215章 入耳第366章 姊妹第266章 相覷第233章 執意第126章 宋家第223章 補救第187章 再次第153章 即發第357章 匡超第105章 一箭第346章 報喜第361章 女兒第262章 進宮第140章 鬥法第505章 宮變第74章 收留第34章 混亂第92章 反應第186章 拂袖第128章 道謝第253章 不甘第206章 憤懣第222章 不及第252章 論序第26章 臨行第391章 舊聞第234章 連軸第377章 尋根第290章 拿喬第109章 來遲第122章 送走第63章 風波第91章 捅破第264章 突然第212章 承認第232章 探訪第87章 劫持第411章 走動第367章 女婢第292章 軒然第405章 當年第92章 反應第144章 噩耗第35章 處置第517章 報應第266章 相覷第427章 孩子第168章 河工第235章 出宮第469章 站隊第378章 假設第180章 中傷第465章 親事第376章 尋找第514章 直言第437章 嫁妝第157章 辦法第389章 舊人第486章 碰面第214章 三天第175章 偶然第43章 改弦第85章 紀詠第494章 年關第203章 拜堂第167章 敲山第119章 談判第48章 清算第97章 碰見第378章 假設第140章 鬥法第474章 推論第103章 何煜第510章 出頭第203章 拜堂第270章 宴請第83章 婚事第81章 鄔善第82章 遊玩第100章 再見第155章 條件第311章 人選第134章 秋圍第130章 避暑第28章 過年第495章 朝賀第252章 論序第83章 婚事第241章 子嗣第487章 高呼第397章 送嫁第122章 送走第261章 疑問第417章 追源第59章 弔唁第206章 憤懣第254章 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