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嗣子

竇昭和竇世英是一前一後進的門。

竇世英看見竇昭,開門見山地道:“你是爲嗣子的事而來的吧?”然後不等竇昭說話已道,“這件事你就不必勸我了!我想了很久。我當初就曾跟王映雪說過,除了名分,我什麼也不能給她,她還是執意要留在宋家。如今我們走到今天,她固然有錯,可我也太固執了。但你讓我把我從前做的那些孽忘了,我卻忘了不。

“我這些日子望着元哥兒,想起你們小的時候。你像地裡的草,自己迎着風長;明姐兒被我丟到許家,自生自滅。你們兩個都是好孩子,託身到我的膝下,卻是苦比甜的時候多。我不僅沒有好好地教導你們,也沒有好好地爲你們謀個前程,反而累得你們因爲我的緣故婚事上都一波三折的,受了很多的怨氣。”

他說到這裡,眼眶有些溼潤起來。

“特別是你,夫家門第顯赫,夫婿溫柔體貼,孩子來得當道,又活潑健康,讓我看着就喜歡,覺得自己還不是一無是處。

“我和王映雪,是註定過不到一塊的。我早年間還想着和離,可現在……她既然不願意,那就這樣過好了。不然鬧騰起來,讓你臉上無光,我這個做父親的也沒臉見你。

“你六伯父是個小事馬虎,大事上極有主見的人,你六伯母爲人賢淑又行事端正不失機敏,德昌又已是快弱冠的人了,不像幼童。還要嗣母照顧甚至是教導,我這個做嗣父的幫不了他,你六伯父和你六伯母卻能給他拿主意。而且我百年之後,在他這個嗣子在,王映雪也不可能牽扯到你那裡去。

“祖宗們拼命地賺錢,不就是爲了讓子孫後代過上好日子?

“我舍了西竇四之一的財產,換你一生清泰,也是值得的。

“你就什麼也不要說了。

“不管你怎麼說,我也不會改變主意的!”

態度十分的堅決。

竇昭語塞。

難道父親是不讓王映雪成爲她的麻煩纔要把十二哥過斷過來的不成?

她不禁道:“父親你一定會長命百歲的,走在七太太后面的。”

“黃昏路上無老少。”竇世英笑道。“誰知道誰會走在誰前面。還是提早安排的好。”

兩世爲人。竇世英都活得好好的。

竇昭望着父親滿頭的烏髮,心裡驟然覺得堵得慌。

屋裡的氣氛變得有些凝重。

那些她覺得自己永遠都說不出口的話脫口而出:“父親這次可猜錯了!我來可不是爲了您過繼的事。興來繼絕,本是人之常情,父親覺得十二哥好。想讓十二哥家來。我這個做女兒的只有樂意的。哪裡會反對。我這次來,卻是爲了父親的私事——七太太在孃家長住,父親也找個人照顧自己吧!正如您所說的。我和竇明都嫁了,您年紀漸長,卻膝下空虛,如果有個人在身邊噓寒問暖地照顧您,我們做女子的也可以放心。”

竇世英愕然。

他愣愣地望着竇昭。

竇昭輕輕地點了點頭。

竇世英突然笑了起來。

“我們壽姑,長大了!”他嘆息,“我還以爲你會恨我一輩子呢!”

這下子輪到竇昭詫異了。

自己表現的這麼明顯嗎?

好像看穿了她的心思似的,竇世英道:“自你母親去世後,你看我的眼神就是冷冷的,就是偶爾激動起來,也只是別過臉去,不想讓我知道……”

前世,她看父親的目光更冰冷。

父親是不是也知道自己的恨意呢?

竇昭心裡我五味陳雜。

她道:“我現在長大了嘛!”

竇世英頷首,笑道:“是長大了!不過,管得也多了。”

竇昭錯愕。

竇世英道:“我現在挺好,既不想納妾,也不想找個通房。你既然大了,就應該知道,這世間難求一個自在,你就不要跟着你六伯母起鬨,非要我找個女子在身邊服侍了。”

畢竟是父女,談這樣的話十分的尷尬。

竇昭訕然,道:“您知道是六伯母……”

“除了她還有誰?”竇世英笑道,“別人巴不得我就這樣下去,到時候了好選了人來承嗣。”

父親心裡這樣的明白,倒讓竇昭不知道說什麼好。

竇世英道:“我從小的時候聽你祖父的,長大了聽你五伯父的,只有你的婚事,我誰都沒有聽,卻給自己找了個好女婿。這一次,我也不會再聽別人的了。”說完,轉移話題問起了元哥兒,“你是什麼時候出的門?出來這麼久他會不會餓着?我看着時候不早了,硯堂明天休沐,今天應該回來的比較早,你也早點回去吧!”直言不諱地趕她走。

竇昭不由在心裡嘀咕。

宋硯堂如果事先和她不認識,就父親這做媒的水平,恐怕她早就被宋硯堂吃了!

現在看來,父親做事果然不靠譜。

自己該怎麼做好呢?

竇昭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宋墨。

她以爲宋墨會打趣父親幾句,沒想到宋墨肅然道:“壽姑,岳父說的得。他這一生從來都不曾拿過主意,現在他好不容易想拿主意了,你不應該攔着他——就算他做錯了,那也是他自己的決定,哪怕是失意喪沮怨恨也都是他應該承擔的後果,你們不能總這樣大包大攬。你應該讓他老人家自己拿主意。”

竇昭若有所思。

宋墨讓她一個人思考,抱了元哥兒笑道:“明天爹爹放假,我們去看你外祖父去!”

元哥兒咯咯地笑,不知道有多可愛。

隔天。竇昭去了貓兒衚衕,把父親的決定和宋墨的規勸都告訴了六伯母。

紀氏感慨:“沒想到硯堂卻是個好丈夫。”

竇昭調侃六伯母:“可見人不可貌相。”

紀氏一愣,隨後大笑了起來:“的確,的確。是我以貌取人了。”

有時候,太漂亮了也是種麻煩。

韓氏親自指使着小丫鬟端了茶點進來。

兩人說起了孩子經。

竇政昌和竇德昌從學堂裡回來。

堂兄妹見面,自有一番契闊。

紀氏留竇昭用午膳。

竇昭惦記着元哥兒,推了午膳,打道回府。

紀氏就問起竇德昌的功課來。

竇德昌頗爲意外。

他是次子,性子又懶散,父親對他們兄弟二人一視同人。母親卻對哥哥竇德昌更嚴厲些。像這樣不問哥哥的功課反問他的功課,還是第一次。

他規規矩矩地應了。

韓氏神色卻顯是有些異樣。

竇政昌看在眼裡,私下問妻子:“是不是出了什麼事?”

“你是問什麼?”韓氏服侍婆婆,猜到了一些。但事情沒有定下來。她連竇政昌也不敢說。裝着糊塗,“這些日子家裡好像沒有發生什麼事啊?”

竇政昌還以爲自己看花了眼,不再追問。去了書房裡練字。

韓氏鬆了口氣,坐在燈下給兒子兒斤做兜兜,心裡卻亂糟糟的。

母親前些日子來看她,話裡話外問竇德昌的事,像是要給竇德昌做媒似的,自己笑着問是誰,母親卻支支吾吾地說沒有這回事。還提到了堂嫂令則……母親這是什麼意思呢?

韓氏百思不得其解。

竇世英卻比任何時候都果斷。

他很快正式向竇世樞提出了過繼竇德昌爲嗣子的要求。

竇世樞私和竇世英不止一次討論過這件事,此時見竇世英堅持,他分別給已致仕回家的二老爺竇世棋、竇氏宗房的竇環昌、打理家中庶務的竇世樣和二太夫人寫了封信。

真定那邊雖然驚訝,但竇世英從前就提過一次,並不意外。竇環昌和竇世樞、竇世樣商量之後,代表宗家寫了封從過來,同意讓竇德昌過繼到西竇。

竇世橫嘆氣,對竇世英道:“等元哥兒做了百日禮,我寫過繼文書給你。”

竇世英得償所願,高興的直點頭。

竇德昌的心情卻很複雜。

過繼之後,他和東竇六房就沒有關係了,再遇到自己的父母,也只能稱“伯父伯母”了。

竇世英安慰他:“不過是搬到我那邊去住。就當是提前進了國子監的。”

竇德昌聽了哭笑不得,心裡的悲傷卻莫名的消失殆盡。

元哥的百日禮車水馬車,人聲鼎沸,不僅功勳世家齊至,京衛軍裡顯有些頭臉的人都能看見得,就是太子也來坐了片刻。

英國公府絲竹不絕,走在順學大街上都能聽見。

顧玉像個花蝴蝶似地在席間穿梭,加上一個有紈絝得厲害的馮冶,一個哪裡熱鬧往哪裡湊的沈青,硬生生把個酒宴弄笑語百出,十分的喜慶。

宋翰坐在角落裡冷眼旁觀,沒等散席就悄悄地離開了大廳。

魏廷瑜則坐在那裡低頭喝悶酒。

如果他當初選擇了竇昭,今天的熱鬧是不是就屬於他呢?

他想到竇明時而溫柔小意時而橫眉怒目的陰晴不定,酒喝得越發的快,越發的多了。

竇昭卻始終沒有找到紀詠送的那枚長命鎖。

她問甘露:“紀大人來了沒有?”

上次元哥滿月,她記得很清楚,自己並沒有給紀詠送請帖,紀詠還是送了東西。這次她不好意思不給紀詠送了請帖,可以紀詠的性子,誰知道他來了沒有。

甘露出去問了一圈,道:“沒有看見紀大人。”

果真是他乾的事。

竇昭道:“別管他了。你吩咐茶房的丫鬟婆子機靈點,今天來的客人多,小心熱水不夠。”

甘露應聲而去。

竇昭整了整衣袖,出了內室。

迎面卻看見了蔣驪珠。

姐妹兄弟們,送上今天的更新。

第86章 田莊第179章 對峙第16章 祈求第253章 不甘第312章 考校第486章 碰面第231章 猜測第466章 擄人第249章 窘然第483章 告狀第15章 未遂第227章 衆人第41章 震虎第516章 祠堂第98章 挑撥第183章 親戚第165章 後山第500章 避暑第71章 相逼第86章 田莊第140章 鬥法第393章 起意第437章 嫁妝第263章 夫人第20章 逝水第97章 碰見第208章 次日第454章 分家第518章 扭曲第329章 碰巧第142章 善後第376章 尋找第307章 對月第183章 上京第189章 出手第363章 堂會第90章 譁然第247章 雙朝第296章 建議第7章 疑惑第121章 出謀第407章 安置第351章 小年第286章 重逢第37章 夜語第94章 後續第334章 還債第473章 我往第337章 還贈第14章 婆婆第296章 建議第229章 奔走第413章 一鍋第17章 秋扇第163章 探花第109章 來遲第511章 獎賞第510章 出頭第235章 出宮第46章 一半第462章 田莊第211章 打草第271章 遷怒第155章 條件第157章 辦法第287章 外宿第270章 宴請第109章 來遲第218章 決裂第108章 生氣第465章 親事第508章 翻盤第83章 婚事第417章 追源第256章 清點第131章 朋友第311章 人選第232章 探訪第279章 攔路第244章 進門第332章 石榴第137章 臨行第122章 送走第251章 回門第38章 紀氏第439章 弟媳第232章 探訪第189章 出手第194章 對策第354章 端倪第143章 指認第252章 論序第180章 中傷第196章 願望第97章 碰見第222章 不及第349章 糾結第154章 使者第104章 提親第24章 心思
第86章 田莊第179章 對峙第16章 祈求第253章 不甘第312章 考校第486章 碰面第231章 猜測第466章 擄人第249章 窘然第483章 告狀第15章 未遂第227章 衆人第41章 震虎第516章 祠堂第98章 挑撥第183章 親戚第165章 後山第500章 避暑第71章 相逼第86章 田莊第140章 鬥法第393章 起意第437章 嫁妝第263章 夫人第20章 逝水第97章 碰見第208章 次日第454章 分家第518章 扭曲第329章 碰巧第142章 善後第376章 尋找第307章 對月第183章 上京第189章 出手第363章 堂會第90章 譁然第247章 雙朝第296章 建議第7章 疑惑第121章 出謀第407章 安置第351章 小年第286章 重逢第37章 夜語第94章 後續第334章 還債第473章 我往第337章 還贈第14章 婆婆第296章 建議第229章 奔走第413章 一鍋第17章 秋扇第163章 探花第109章 來遲第511章 獎賞第510章 出頭第235章 出宮第46章 一半第462章 田莊第211章 打草第271章 遷怒第155章 條件第157章 辦法第287章 外宿第270章 宴請第109章 來遲第218章 決裂第108章 生氣第465章 親事第508章 翻盤第83章 婚事第417章 追源第256章 清點第131章 朋友第311章 人選第232章 探訪第279章 攔路第244章 進門第332章 石榴第137章 臨行第122章 送走第251章 回門第38章 紀氏第439章 弟媳第232章 探訪第189章 出手第194章 對策第354章 端倪第143章 指認第252章 論序第180章 中傷第196章 願望第97章 碰見第222章 不及第349章 糾結第154章 使者第104章 提親第24章 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