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上京

宋果側身望着河對岸的野桃樹,沉默不語。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妻子比自己地位高的。

竇昭以爲宋墨是不想尚公主,想了想,笑道:“太宗皇帝的時候,永承伯馮健爲永平長公子附馬,他不僅受皇上信任,做了宗人府右宗人,還曾先後任大同總兵、五軍都督府都督,平了妥德之亂,世人敬仰;仁宗皇帝時的廣恩伯世子董麟,是懷淑長公主的跗馬,卻因酗酒失言被奪了世子之位,貶爲庶民,客死異鄉。跗馬未必不好,端看你怎麼行事了。,,又道,“世事之物,從來是有利有弊的,又因個人際遇不同,利弊各異,就看是利大一些還是弊大一些。,,

宋宜春年不過四旬,還有十幾、二十年好活,一個“孝,,字壓着,宋墨得用比平常二倍甚至是三倍的力氣才能讓宋宜春忌憚,這樣的日子太難過了。

竇昭覺得,與其時睡覺都睜着一隻眼,不如尚了公主。反正公卿之家出生的子弟很難成爲影響社稷的顯赫權臣,不如想辦法過得舒服點,過得自在點。

宋墨微微地笑。

太宗時候的跗馬能帶兵打仗,成爲手握權柄的顯貴,而仁宗時候的跗馬卻只能犬馬聲色,醉生夢死,做個閒散的清貴,固然與皇權穩定,皇上不願意看到勳貴之家掌握實權有關,也與勳貴之家的子弟嬌生慣養,不事稼牆,日漸頹廢有關。

竇昭飽讀史書,怎麼會不懂這個道理?

她不過是想安慰自己,讓自己在父親的打壓之下不至於敗得那麼難看罷了。

竇昭,總把她當小孩子一樣,每次見面不是哄着就是勸着。

這種感覺很奇怪。

他是英國公府的嫡長孫,自打記事起,耳朵裡聽到的就是責任、重擔、光耀門眉、不忘祖宗之志之類的話,不管是父親還是母親,甚至是大舅,都相信他的才能,相信英國公府在他的手裡能擺脫“權臣,,的烙印,成爲“純臣,”讓英國公府成爲真正的百年世家,不再受皇權的更迭。

竇昭對自己始終有些擔心,可你說這種擔心是不相信他的能力又不對,她對他決定的事從來不曾置疑過,可你說這種擔心是相信,也不對,她對他的事時時保特着一種讓人不明白的警惕,彷彿下一刻種他就會陷入泥潭無法自拔般,看他的目光中帶着幾分審視。

可不管前者還是後者,宋墨都覺得很有趣,甚至,他隱隱覺得自己常常會在不自不覺中利用安昭的這種心態,或者說些明知會讓她擔心的話,或做些明知會讓她擔心的事……,像幼稚的孩童,又樂不失彼。

有時候他也會想,自己怎麼會變成這樣?完全沒有平日的穩縫…他就會把這些歸於他們第一次見面太驚悚,歸於竇昭的爲人太過冷靜自制,理智自信,讓他可以她的面前不必掩飾什麼,也不必冇佯裝什麼。

這一刻,宋墨如往常那裡,遵循本心,道:“你怎麼知道幾位公主的情景?連嚴先生都沒有查到什麼。我跟嚴先生說了,若是要尚公主,一定要找個性格溫順的,我要納妾。,,

竇昭聽着哈哈大笑,用一種挑剔的目光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他.,調侃道:“就你?若是鐵了心要納妾,就算公主性情剛烈,也未必能阻止你?不過,你要小心。南平長公主的跗馬年輕的時候宿花眠柳,晚年癱瘓在牀,南平長公主把跗馬的妾室全都賜死了,並且派了貼身的嬤嬤給每天隔一個時辰就問他,還敢不敢納妾……,,,

宋墨笑得不行,道:“你怎麼知道這麼多皇家秩事?,,

竇昭笑着反問他:“你平時時不續書的嗎?,,

宋墨再次大笑,笑聲哪清越的泉水jī蕩在林間,驚得一羣鳥兒嘰嘰喳喳啾惆不止。

從後山回來,竇昭立刻去了陳曲水那裡,將紀詠詔害魏廷瑜夜宿南風館的事告訴了陳曲水。

陳曲水大驚失色:“紀編修是怎麼知道的?宋世子還說了些什麼?,,

他自認爲自己沒有露出絲毫的馬腳。

“其他的倒沒有說。,,竇昭也彼爲頭痛,但她在真定,宋墨的話也很簡明,以紀詠的行事風格,他們不可能通過宋墨的話找紀詠的破綻,她另有擔心,“紀表哥這麼一鬧,小事也會變大冇事,偏偏少有人能說服他。還有宋世子,親自跑來給我報信,十之八、九是爲了報答之前我們對他的救命之恩。他還問我是不是想要退親,我哪裡敢承認?,,竇昭苦笑:“多半是千佛寺衚衕的事讓他有所察覺,他要是也像紀表哥那樣自作聰明地幫忙,那可就糟糕了一一京都是他的地方,天時地利人和,我們根本不可能繞過他,如果他插手,就不是像紀表哥那樣只是胡鬧一番了!,,她沉吟道,“事情的變化巴經出乎了我們的意料之外,再任其下去,還不知道要出什麼事。我尋思着,我們是不是要再去趟京都……”

聽說竇昭要去京都,陳曲水立刻反對:“不行,如果事情敗露,竇家的長輩和魏家的人都會責難小冇姐的。”然後又羞又愧地道,“都怪我沒有把事情辦好!”

“陳先生千萬別這麼說。”竇昭感嘆道,“紀表哥加上宋世子,好比那百年不遇的風暴,有幾個人能抵擋的住?如果不是和魏家的婚事關係到我的後半生,我肯定會避而遠之,就這樣嫁了算了。”可每當她想到剛嫁給魏廷瑜那幾年揹着人偷偷流下的眼淚,想到沒人可說的委屈,就覺得周身發寒。

她是決不會嫁給魏廷瑜的。

竇昭不止一次地感謝老天爺,讓她回到了母親沒有去世之前,讓她看見了母親的臉,而不是讓她回到了嫁給了魏廷瑜之後的日子一丨如果是這樣,她現在只怕在殫精竭慮地想辦法和魏廷瑜和離?

她說服陳曲水:“你看,我們這樣一番行事,那魏廷珍不就跳了出來嗎?紅姑只能用一次,想在和魏家順利地退親恐怕要從內宅上着手,先生隻身前往多有不便。”

陳曲水沉默。

他覺得竇昭的話很有道理。又想到再不濟,還有宋墨,不由地點了點頭。

事情萬一到了那一步,也就只好對不起魏廷瑜了!

竇昭去向祖母辭行:“六伯母讓陳先生帶信給我讓我無論如何也要去趟京都,說是濟寧侯府的大姑奶奶,就是那位嫁給了景國公府做了世子大人的,她不止一次地向五伯母提起我,問我怎麼還在真定。六伯母的意思,是讓我提前進京。”

這本是祖母一直以來的願望,自然是連聲應喏。

竇昭給六伯母寫了一刮信,說祖母催着讓她上京。

六伯母聞言知雅,立刻回信問她上京的日子。

竇昭又拿着六伯母的信去見了二太夫人。

二太夫人和竇昭到底在一起生活了十幾年,若說沒有一點感情,那也太絕對,不過是因爲有時候感情敵不過理智,在沒有了利益算計之下感情就變得溫情脈脈起來。

“爲什麼這女人都不喜歡自己的閨女遠嫁?”她拉着竇昭的手,對陪坐在身邊的二太太感慨道,“壽姑這麼一去,只怕我這輩子也見不着了。”

二太太連聲安慰二冇太夫人:“過兩年,壽姑肯定會帶着姑爺來給您做壽的。你說是不是?”

竇昭聽着年心中一動。

宋墨能看出破綻其他遲遲早早也能看出破綻。在之前的計策沒能奏效的情況之下,只能改弦易轍另謀出路,如果把水攪渾了機會肯定比現在多……,

她也勸着二太夫人:“您不如和我一起去京都!我聽人說,仁宗皇帝的時候,太后娘娘曾下懿旨,讓內閣首輔樑青的母親進京面聖。那樑青是南昌府人士,離京都千里之迢,真定離京都不過四、五天的路程,您何不隨我一起去看看五伯父?你巴經有些年沒有見到五伯父了?五伯父如果是內閣大學士了,公務繁忙,越發走不開了……”

二太夫人聽着心動。

“就是,就是!”二太太在一旁湊趣,“您還可以親眼看着壽姑出嫁。”

二太夫人不禁點了點頭。

竇昭忙笑道:“那就這樣說定了。我去給六伯母和父親寫封信去。”

行船走馬三分險,有些人一輩子都沒有出過家門。

年邁的二太夫人到京都,是件大冇事。

在京都的竇氏三兄弟得到了消息,商量着讓竇昭陪二太夫人就住竇世樞府中,六太太暫時也搬到槐樹衚衕去住,貓兒衚衕那邊的中饋,由進門不久的韓氏打理。

竇世橫連連點頭,親自送了紀氏到槐村衚衕。

五太太自打嫁進來就沒有和二太夫人正經的一起生活過,心裡正在打敲,紀氏的到來讓她喜出望外,客氣話說了一大籮,將正房騰了出來,拉着紀氏粉院子,佈置房間,訂菜譜,安排服侍的丫鬟、媳婦、婆子,聯繫真定那邊,要隨行的名單,忙得團團轉。她的兩個兒媳郭氏和蔡氏也在一旁幫忙,韓氏也不時過來看看,沒幾日,就把事情安排妥當。

庚申年八月四日,竇昭隨着二太夫人回到實際上己久別十四年,在別人眼中卻是從來不曾到過的京都。

姊妹們,不好意思,寫完文巴經凌晨三、四點了,困得不行了,迷迷糊糊的,沒點發布,今天早上朋友發短訊,問我爲什麼沒發文……”一。‘汗……,

還欠大家一章,號的更新,等會還要和樓下的鄰居商量漏水的陪償問題,時間上不以有保證,大家這兩天先多多包涵。......()

第470章 醒悟第206章 憤懣第72章 插手第342章 討要第136章 着迷第75章 坦誠第236章 約定第214章 三天第361章 女兒第95章 反悔第128章 道謝第245章 新婚第388章 人選第120章 談話第318章 碰面第346章 報喜第225章 相約第154章 使者第358章 春節第224章 困惑第129章 說話第226章 路口第283章 絡繹第310章 做媒第419章 真相第366章 姊妹第89章 打人第477章 吐露第347章 夜半第477章 吐露第125章 死訊第419章 真相第150章 甦醒第173章 若失第308章 遲疑第42章 反應第447章 蔣琰第364章 春色第522章 公主第389章 舊人第461章 砸中第192章 慌亂第199章 黃雀第510章 出頭第230章 相告第380章 結盟第237章 過問第179章 對峙第86章 田莊第426章 洗三第503章 各表第514章 直言第473章 我往第210章 就錯第453章 秋風第72章 插手第425章 取名第296章 建議第373章 靜觀第439章 弟媳第246章 喜愁第249章 窘然第251章 回門第25章 挑唆第169章 幕僚第243章 出閣第414章 端倪第158章 及笄第154章 使者第158章 及笄第206章 憤懣第349章 糾結第370章 喜酒第319章 知道第13章 吵架第230章 相告第336章 報信第42章 反應第235章 出宮第483章 告狀第187章 再次第465章 親事第152章 反擊第142章 善後第169章 幕僚第194章 對策第390章 舊事第170章 確定第103章 何煜第86章 田莊第356章 中饋第410章 三雕第376章 尋找第126章 宋家第104章 提親第79章 拜見第261章 疑問第31章 偷聽第182章 詢問第165章 後山
第470章 醒悟第206章 憤懣第72章 插手第342章 討要第136章 着迷第75章 坦誠第236章 約定第214章 三天第361章 女兒第95章 反悔第128章 道謝第245章 新婚第388章 人選第120章 談話第318章 碰面第346章 報喜第225章 相約第154章 使者第358章 春節第224章 困惑第129章 說話第226章 路口第283章 絡繹第310章 做媒第419章 真相第366章 姊妹第89章 打人第477章 吐露第347章 夜半第477章 吐露第125章 死訊第419章 真相第150章 甦醒第173章 若失第308章 遲疑第42章 反應第447章 蔣琰第364章 春色第522章 公主第389章 舊人第461章 砸中第192章 慌亂第199章 黃雀第510章 出頭第230章 相告第380章 結盟第237章 過問第179章 對峙第86章 田莊第426章 洗三第503章 各表第514章 直言第473章 我往第210章 就錯第453章 秋風第72章 插手第425章 取名第296章 建議第373章 靜觀第439章 弟媳第246章 喜愁第249章 窘然第251章 回門第25章 挑唆第169章 幕僚第243章 出閣第414章 端倪第158章 及笄第154章 使者第158章 及笄第206章 憤懣第349章 糾結第370章 喜酒第319章 知道第13章 吵架第230章 相告第336章 報信第42章 反應第235章 出宮第483章 告狀第187章 再次第465章 親事第152章 反擊第142章 善後第169章 幕僚第194章 對策第390章 舊事第170章 確定第103章 何煜第86章 田莊第356章 中饋第410章 三雕第376章 尋找第126章 宋家第104章 提親第79章 拜見第261章 疑問第31章 偷聽第182章 詢問第165章 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