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3章 託付

773章 託付

不論顧憲成、嚴清,還是李幼滋、潘季馴,此時此刻各方關注的真正焦點絕不是慈寧宮或者乾清宮,也不是司禮監和文淵閣,而是燈市口外紗帽衚衕的太師府,因爲真正決定朝局走向的人,就在這裡。 太師府依然門庭若市,前來探視慰問的官員絡繹不絕,遊七和姚八率領家僕們依然趾高氣揚,宰相家人七品官,雖然相爺生了病,他們卻不曾落了威風。

只不過,進進出出的官員們在諂媚的表情之外,多了點兒莫名的患得患失,而太師府的驕僕們,眉宇間的傲氣總是消磨了三分,竊竊私語的次數也比往日增加了好幾倍。

豈止這座府邸,從達官顯貴,到京師小吏,從內朝的十二監四司八局,到外朝的六部九卿十三道監察御史,甚至紫禁城內掌握最高權力的那幾位,誰不關切着太師府傳來的消息?

太師府庭院深深的所在,粉牆青瓦的高大房舍之中,阿古麗、布麗雅捧着奏摺,張敬修親手用砂鍋燉着藥,遊七率幾名得力的家僕垂手等待,人人臉上都帶着憂色。

大明朝的太師首輔張居正高臥牀榻,他健康紅潤的臉色變得蠟黃,常常發出雷電之威、令百官膽寒的眼睛,佈滿了縱橫交錯的血絲,嘴脣焦乾開裂,就連頷下漆黑的鬍鬚,也多了幾許花白。

是的,他病倒了,無可匹敵的太師,以雷霆手段和權謀機變讓整個官場不得不服從於他,在萬曆年間長達十餘年的累次朝爭中所向無敵,在病魔面前並不比普通人享有更多的特權,他想支撐着去上朝,想繼續大刀闊斧的推行新政,卻已無能爲力。

“拿、拿來!”張居正洪鐘般的嗓音變得虛弱了許多。

波斯美女布麗雅捧着奏章站在旁邊,聞言幾乎滴下淚來,用咬字不準的官話勸道:“老爺,您生病了,應該多休息……”

“胡說,快拿來!”張居正眼睛一瞪,依然充滿了不可抗拒的威嚴。

布麗雅沒有辦法,咬了咬嘴脣,最後還是把奏章遞了過去。

張居正費力的拿着奏章細看,他當然知道布麗雅是爲了自己好,但天下大事哪裡是說丟下就能丟下的?

新政大業正在緊要關頭,一條鞭法和東南開海都要全面鋪開;緬甸莽應裡繼位之後,與四鄰停戰,休養生息恢復實力,近來又蠢蠢欲動;潘季馴治理淮河的奏章上來,要撥付錢糧、徵調民夫……這一樁樁一件件關係國計民生的事情,叫張居正如何丟得開?

藥香瀰漫,張敬修細心的熬着藥物,但他心裡很清楚,這些藥物對父親的病沒有多大用處,因爲最好的幾位太醫都說,他們並沒有什麼把握,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偷眼看了看重病臥牀仍在處理政務的父親,張敬修這做兒子的實在心疼,可任何人都沒辦法勸服頑強的張居正,唯一的希望,就是妹妹儘早回來,她說的話,父親總該聽聽吧?

“咳咳,敬修,你看潘季馴這個摺子,秋天才能動大工,他現在就這麼着急,難道以爲你父親真的頂不住了?這件事你看該怎麼辦?”張居正呵呵大笑,這些天他找到機會就給兒子講解爲政之道,也就是在病中,他越發迫不及待的希望兒子儘快成熟起來。

張敬修曉得父親的用意,卻故意不接茬,有些賭氣的道:“父親春秋鼎盛,身體一向硬朗,很快就會好起來,到時候再說唄。”

張居正聲音有些嘶啞,沒理會兒子的不滿,自顧着說道:“就算父親一病不起,也沒什麼關係,張鳳磐、申汝默,還有你王、曾、李、潘諸位世叔,也會替父親做完該做的事情。 ”

說着,張居正就有幾分得意,他一手扶植出了勢力強大的江陵黨,他相信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父親靜心休養,等病好了,自己做更好,也不盡指望着別人!”張敬修把砂鍋從紅泥火爐上拿下來。

張居正笑了:“敬修,你是個正人君子,但要曉得書上說的不都是真話。什麼君子羣而不黨?爲政者,最爲緊要的就是知人善任,把一羣英才放在身邊,輔佐你、幫助你,也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合格的繼任者。諸葛亮就是事必躬親,結果死後沒人能挑大樑,你父親我,就不做諸葛亮!”

“好了,張鳳磐、申時行都是您的左膀右臂,行了吧?”張敬修將吹涼的藥遞給父親,對他的話倒是沒有絲毫懷疑。

張居正雖然居家養病,但萬曆皇帝下旨準他在家處置政務,張四維和申時行也會每天造訪太師府,畢恭畢敬的呈上各處奏章,敬請太師批閱,同時張居正的所有意見和建議,以及人事上的安排,仍像以前那樣得到了不折不扣的執行。

尤爲令人感動的是次輔張四維,據說他爲了報答太師的知遇之恩,每天都在家裡齋戒沐浴,向天祈禱太師儘快好轉——這幾乎是病人兒子纔會做的事情,發生在當朝次輔身上,實在是難能可貴。

“唉,要是朝廷不把這些奏章發給父親,讓他真正安靜下來養病,那就好了!”張敬修這樣想着,又看了看府門的方向,暗道妹妹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呢?

“回來了,回來了,”張懋修一邊跑一邊喊,興高采烈的道:“妹妹和秦林一塊回來了!”

啊?張敬修驚喜交集,本來算日程還有好幾天呢,怎麼來得這麼快?

張居正臉色紋絲不動,似乎無動於衷,端着藥碗的手卻抖了一抖,將藥汁潑在了薄被上,爲了掩飾假裝出滿不在乎的樣子:“出嫁從夫,何必耽誤秦林的功名?何況老夫也沒大病,完全不必急着回來嘛!”

張敬修、張懋修兩兄弟相顧而笑,父親這話真是四個字——言不由衷。

秦林和張紫萱腳步匆匆的走進房中,看到父親神情憔悴,張紫萱眼淚一下子就滾落下來,撲到父親牀邊哀聲道:“爹爹,你、你病成這樣還在批閱奏章,又是何苦來哉……哥哥呀,你們怎不勸爹幾句?”

張敬修、張懋修,還有聞訊趕來的張嗣修、張簡修、張允修幾兄弟,全都苦着臉,誰沒勸過,可誰能勸得住父親啊!

張居正輕輕撫摸着女兒的頭髮,自嘲的道:“爹爹貪戀權位,自己不肯罷手,誰又敢不把奏章拿來?我還是大明朝的太師、首輔哩,天子許我在家理政,你就要奪我的權麼?”

張紫萱苦中作樂的笑了一下,還待再勸,秦林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

秦林當然知道張居正是在開玩笑,他貪戀權位,做不到淡泊名利,只因他抱負極大,選定了入世救國濟民這條路,就不能做出世的閒雲野鶴,歸根結底還是爲了推行新政,爲了國強民富。

“秦林,”張居正的目光比之前任何時候都要慈祥,破天荒的沒有用訓斥的口氣和他說話,“把你叫回來,是我的主意,說什麼圖門汗、董狐狸入寇,是我讓兵部曾尚書胡編的。”

老爺子還真是坦白啊,明說是編個理由,弄道聖旨招秦林回來!

秦林笑了笑,俯身道:“女婿有半子之份,自該回來探視。”

“倒不是爲了見見你們,”張居正老臉微紅,其實他有這意思,“老夫病倒之後,京師暗流洶涌,各方蠢蠢欲動,所以召你回來坐鎮,以免萬一之時突生變亂。”

“父親!”張紫萱和幾位哥哥大驚失色,什麼叫“萬一之時”?這可是不祥之兆啊!

秦林遲疑道:“劉都督那裡……”

張居正直截了當的道:“劉守有和張鯨走得很近,嚴清那裡也不安寧,我不放心他!”

雖沒有明言,老太師眼睛裡彷彿在說:我相信你!然後他又看了看長子張敬修和次子張嗣修,滿懷深意。

秦林思忖着,重重的點了點頭,無論是白蓮教,還是別的什麼勢力,別想在這段時間興風作浪!

“對了爹爹,我們請到了蘄州李神醫,讓他來替您瞧瞧吧,”張紫萱振作起精神,滿懷希望的說道。

在進來的時候,就從管家遊七嘴裡得知了張居正的病情,他起初是痔瘡,並沒有當回事,哪知治療之中病情越來越嚴重,出現了口中焦渴、身體燥熱等等不良現象,最後終於臥病在牀。

李時珍是大名鼎鼎的神醫,當年也曾在太醫院任職,並且和張居正是湖北同鄉,張居正聽到自然高興,連聲說請老先生進來。

李時珍穿青衣戴方帽,一把白鬍子,兩根大袖飄,頗有點仙風道骨的味道,進來就朝張居正施禮:“太師在上,小可奉召替您診病,施展望聞問切之法,如有無禮之處,還望太師海涵。”

“無妨,李神醫太客氣了!”張居正笑着揮揮手,“你是蘄州人,我是江陵人,咱們是湖北老鄉嘛,早就聽說你是國朝神醫,有起死回生之能,只可惜緣鏗一面,直到今日才得相見。”

“豈敢。小可只懂醫人的方子,太師是醫國的能手,才真正稱得上神醫呢!”李時珍說着,就上去替張居正診病,先望氣色,接着聽聲音,再問病情,最後切脈。

李時珍以三根手指頭搭在張居正手腕寸、關、尺三脈,良久不發一語。

別人尚在心中惴惴,秦林的一顆心早已往下沉去,須知李時珍不僅是當世神醫,甚至可算做大明朝三百年醫術第一,他平時替人診脈,速度都快得出乎想象,往往三根手指頭剛搭上去就有了結果,像現在這麼久的,恐怕……

果不其然,李時珍的神色越來越凝重,前所未有的遲疑起來,放下張居正的左手,又去切右手。

這下連張紫萱也暗道不好了,她曾聽青黛說過,爺爺李時珍神醫妙手,從來只需要切一隻手就行,只有極其疑難的病症,纔會切兩隻手的脈象。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神醫李時珍如此難以決斷呢?

沉吟良久,李時珍才笑了笑:“太師沒有大礙,待小可悉心開個方子,應該會有好轉的。”

呼~~張敬修爲首的五兄弟都鬆了口氣,暗道神醫就是神醫,太醫院那羣笨蛋一直沒有把握,李時珍一來就有不同。

哪曉得張居正身爲太師首輔,浸淫官場幾十年,察言觀色的功夫何等厲害,當即笑道:“老神醫何必哄我?老夫官居一品,蟒袍當國,見慣了生死,一點風浪還經得起,你照實說吧!”

李時珍好生佩服,拱手道:“果然不愧是國朝的太師首輔!也罷,小可就照實說了。”

“病在肌內?”張居正問道,他也知道自己病這麼重,不可能在腠理之間。

李時珍搖了搖頭。

“病在內腑?”張居正神色微變。

李時珍遲疑着,仍舊搖了搖頭。

張居正臉色一滯,眼神突如其來的暗了那麼一下,最後仍笑着揮了揮手:“我曉得了,是病入膏肓,非藥石所能及。有勞李神醫,此是老夫壽限已到,怨不得醫家術短。”

李時珍臉色沉重的長揖到地,不能救這樣一位病人,他心中很不好受。

張家五子早已驚呆,如同泥雕木塑似的傻了眼,只有張紫萱心有不甘,強忍着內心酸楚,扯着衣袖將李時珍輕輕拉出去,剛出門轉到拐角,撲通一聲雙膝跪地。

“何必如此?!”李時珍慌得手忙腳亂,滿臉爲難之色,甚至有些羞愧難言,張居正曾替他題寫本草綱目,到最後他卻不能治好太師的病。

秦林跟了出來,朝李時珍歉意的苦笑一下,然後從身後扶起張紫萱,只覺她身體幾乎癱軟,自己一鬆手就會摔倒。

扶着張紫萱在迴廊的朱漆座椅上坐下,秦林沉聲問道:“爺爺,我老泰山到底是得了什麼病?怎麼就治不好了呢?”

張紫萱身體虛弱無力,仍打起精神聽李時珍怎麼說。

“本來是沒什麼大病的,可放在張太師身上,就成了大病,”李時珍長長的嘆口氣,萬分無奈。

原來張居正是大明朝三百年第一相,大刀闊斧的推行新政改革,實行富國強兵之道,但他本人並不算傳統意義上的清官,學北宋寇準的所作所爲,平生縱慾不節制,一頓上百道菜不顯多,又喜歡美女,和阿古麗、布麗雅等美人縱情歡樂。

畢竟年紀大了,又加上長年累月處理政務十分勞累,這麼縱慾當然熬不住,張居正就服食大補藥物,他得到這些東西也容易,拿戚繼光來說,就年年給張居正送遼參、鹿茸、海狗腎。

這些大補燥熱的東西服食下去,一點兩點還沒什麼,長年累月大量食用,就會導致虛火旺盛,看上去紅光滿面身體健壯,實則五臟六腑早已受損,不病則已,一旦病勢壓倒虛火,頃刻間病情就會兇猛無比,即使華佗復生、扁鵲再世,也難以救治。

“戚帥,戚帥後來沒有送海狗腎了呀!”張紫萱驚訝的說着,忽然又懊悔之極,是沒送海狗腎了,但人蔘鹿茸之類的,並不曾減少,而別的官員也常把全國各地的補藥,當作禮物送張居正。

人蔘鹿茸之類,本來是治病救人的靈藥,如果使用不當,反變成了害人的毒藥!可這能怪送禮的戚繼光,能怪其他的官員嗎?他們可都是真心誠意巴望張居正能再活五百年呀!

李時珍拱拱手,搖着頭嘆息離去,爲不能拯救這樣一位治國之相而心懷鬱悶。

張紫萱軟軟的靠在了石柱上,清淚從深邃迷人的大眼睛涌出,白皙的鵝蛋臉上就留下了淚痕。

秦林長長的嘆口氣,輕輕拍着她的肩膀安慰她,夕陽把兩人的身形,投出了長長的剪影。

不過,張居正招秦林回京,並不是讓他安慰自己的兒女,而是有着艱鉅的任務,很快裡面就傳出了略帶嘶啞的喊聲,招秦林入內。

如果說剛纔驟然聽到生死訊息,張居正還略有失態,那麼現在他的神色已端嚴如常,抓着秦林的手,充滿殷切的看着他:“既然李神醫都那麼說,看來老夫是陽壽已到了。秦林,你是當世幹才,設若再過十年,老夫必把江陵黨交到你的手上……”

張嗣修、張簡修、張允修大驚,遊七和幾位僕人也神色變幻,張居正有兒子,而且狀元、榜眼都有,他說這話未免叫人吃驚。

哪知身爲長子的張敬修,和身爲狀元郎的張懋修卻一副正該如此的表情,他們倆很清楚秦林的本事,也知道父親爲什麼屬意於他,和接下來要說什麼。

果然張居正話鋒一轉,輕輕拍了拍秦林的手背:“不過,你太年輕,太年輕……所以,我只能把江陵黨交給張四維和申時行,但是張四維資望太淺,曾省吾、王國光、李幼滋、潘季馴、王篆都不服他,申時行又是個好好先生……所以,到了十年之後,你資望養成,你、你知道該怎麼做。”

205章 提審356章 緬鈴1144章 四夷賓服八十五章 玄都兜率火972章 情況有變898章 雞公嶺909章 一片苦心271章 徐辛夷的猜測七十四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1079章 張鯨的異動561章 官字兩張口八十三章 望氣之術988章 釜底抽薪七十九章 殺子證道163章 陰部瘀傷855章 風陵渡203章 排查罪犯199章 雨花臺女屍案976章 嫌疑361章 開始挖坑649章 李鬼見李逵535章 誤會122章 照夜玉獅子232章 出海招撫1007章 原來如此868章 一箭穿喉218章 人贓俱獲924章 圓滿收官735章 巡撫吳善言206章 不可思議的結論734章 浙兵疾苦五十九章 謀殺親夫1010章 死神來了302章 險惡居心1109章 野無遺賢1146章 克承大統707章 難得一條心358章 可憐的長公主422章 死亡訊息1134章 斷敵後路853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373章 算死草946章 氣急敗壞301章 秦林的底牌八十六章 聯手246章 夷洲394章 洪指揮的抉擇1091章 長袖善舞229章 意外之喜414章 戚繼光的憂懼486章 一報還一報163章 陰部瘀傷697章 信任1097章 案情模擬901章 引蛇出洞520章 不多也就三五百704章 奉聖左使974章 妓鞋傳酒生奇案三十六章 星宿下凡914章 坑了這個坑那個845章 劍處匣中七十一章 秦林的告誡892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378章 執掌南衙1109章 野無遺賢672章 導演威武389章 鋸頭驗傷789章 請戰二十八章 花柳病609章 青石作證798章 民心846章 採生遺毒398章 文武相諧990章 萬里馳援1143章 清君側1042章 兵臨城下465章 心眼真多191章 千鈞一髮812章 尾行之影524章 獻俘703章 畫影圖形1099章 蛋疼865章 無中生有938章 一語成讖381章 毆殺人命875章 不情之請776章 被惦記上了七十二章 東海明珠745章 關閉的窗戶362章 國寶竊案322章 得償所願第5章 東璧647章 血之疑850章 打誰的主意124章 秦林的詭計八十章 鬼母陰胎985章 施甸施甸957章 當面打臉454章 絕貢之罰524章 獻俘
205章 提審356章 緬鈴1144章 四夷賓服八十五章 玄都兜率火972章 情況有變898章 雞公嶺909章 一片苦心271章 徐辛夷的猜測七十四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1079章 張鯨的異動561章 官字兩張口八十三章 望氣之術988章 釜底抽薪七十九章 殺子證道163章 陰部瘀傷855章 風陵渡203章 排查罪犯199章 雨花臺女屍案976章 嫌疑361章 開始挖坑649章 李鬼見李逵535章 誤會122章 照夜玉獅子232章 出海招撫1007章 原來如此868章 一箭穿喉218章 人贓俱獲924章 圓滿收官735章 巡撫吳善言206章 不可思議的結論734章 浙兵疾苦五十九章 謀殺親夫1010章 死神來了302章 險惡居心1109章 野無遺賢1146章 克承大統707章 難得一條心358章 可憐的長公主422章 死亡訊息1134章 斷敵後路853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373章 算死草946章 氣急敗壞301章 秦林的底牌八十六章 聯手246章 夷洲394章 洪指揮的抉擇1091章 長袖善舞229章 意外之喜414章 戚繼光的憂懼486章 一報還一報163章 陰部瘀傷697章 信任1097章 案情模擬901章 引蛇出洞520章 不多也就三五百704章 奉聖左使974章 妓鞋傳酒生奇案三十六章 星宿下凡914章 坑了這個坑那個845章 劍處匣中七十一章 秦林的告誡892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378章 執掌南衙1109章 野無遺賢672章 導演威武389章 鋸頭驗傷789章 請戰二十八章 花柳病609章 青石作證798章 民心846章 採生遺毒398章 文武相諧990章 萬里馳援1143章 清君側1042章 兵臨城下465章 心眼真多191章 千鈞一髮812章 尾行之影524章 獻俘703章 畫影圖形1099章 蛋疼865章 無中生有938章 一語成讖381章 毆殺人命875章 不情之請776章 被惦記上了七十二章 東海明珠745章 關閉的窗戶362章 國寶竊案322章 得償所願第5章 東璧647章 血之疑850章 打誰的主意124章 秦林的詭計八十章 鬼母陰胎985章 施甸施甸957章 當面打臉454章 絕貢之罰524章 獻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