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怎麼辦

柏崖山,位於今濟源西南的黃河北岸、孟津上游。

河岸附近亂石縱橫,地貌奇特。

南北朝時,侯景于山上築城。

北魏年間,樑將陳慶之據守孟津北中府城(河陽北城),元顥自據南城,“夏州義士守河中渚”。

爾朱榮攻北城不克,雙方大軍隔河對峙。

眼見戰事不利,爾朱榮遂遣賀拔勝、爾朱兆、獨孤信爲前鋒,砍木造筏,避開孟津,從上游硤石津渡河,迂迴洛陽,一舉擒獲元顥。

今時今日,與爾朱榮、元顥的那場大戰何其相似!

邵勳在孟津下游造浮橋,失敗兩次後仍不放棄,又調遣船隻,渡人北上攻遮馬堤一帶,不計傷亡。

打了旬日,遮馬堤戰事愈發激烈,漸漸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於是乎,在這樣一個雨夜,大軍自孟津上游的硤石津強渡,一舉佔領北岸。

幾乎與爾朱榮當年同出一轍,唯一的區別是方向反了。

九月初二,已經渡河的數千輔兵在修築完硤石津渡口的營壘後,又上柏崖山,修建營寨。

到九月初三正午,強渡北岸的士兵已經超過兩萬,其中近萬人爲精銳的銀槍軍戰兵,數千人爲隨徵的屯田軍,另有五千徵集自南岸的流民丁壯。

整個硤石津內外,號子聲震耳欲聾,壕溝、土牆、營壘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修建起來,各色軍資糧草也在此慢慢彙集。

他們其實已經站穩腳跟了。

只待後路穩定下來,且驛道不再泥濘,便可大舉東行,與匈奴決戰。

也是在這一天,義從騎軍數百騎抵達,一路向西,趁夜走了四十里,直抵東垣縣東境,方纔返回。

“如何?”九月初四清晨,邵勳用完早飯後,在營中批閱公函,隨口問道。

“這條路不好走。”義從督滿昱答道:“沒法走大車,只能過人和馱馬,一不小心還會摔死摔傷,離東垣縣足有四五十里之遙,敵軍若有備,皆死無葬身之地矣。”

“那就不打了。”邵勳笑道:“多大點事。”

從硤石津往西北走,有艱險的小路,翻越王屋山,直抵河東郡境內。

這條路,就連放羊的人走得都嫌危險,更別說大軍了。

但如果不走這條路,就得通過北面的軹關,然後穿過王屋山區,直抵河東腹地。

軹關陘,可是太行八陘之一,匈奴也派了兵馬鎮守。

歷史上秦軍攻佔魏國垣地(今垣曲)後,就多次出軹關陘,與諸侯爭鋒。

他們不傻,近路不走,非要走遠路,都是有原因的。

強渡北岸之後,銀槍右營督金正建議,一路向西北疾行,穿越山間小道,攻入河東。

至於糧草,那當然以戰養戰了。

如果以戰養戰也不成,那就殺役畜充飢,甚至吃人肉,總之要給匈奴人一點震撼——自曹武於大陽兵敗之後,大晉朝已經有好幾年沒攻入河東境內了。

邵勳遣人查探了一下這條道路,現在聽到彙報,決定放棄了。

以後再從軹關那裡想辦法,不着急。

更何況,打河東對戰局毫無幫助,搞不好還會把戰爭全面擴大,變成漢、晉兩國的戰略大決戰。

時機不成熟!

“地面曬了兩天,硬實多了,上午還會有一批騎軍過河,午後你就率部東行,爲大軍先導。”批閱完最後一份公函後,邵勳將其放入木盒中,交由信使帶走,然後吩咐道:“遇到賊軍不要硬來,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放過,但要把消息傳回來。”

“諾。”見邵勳沒有別的吩咐後,滿昱悄然離去。

大營內外,軍士來來回回,忙忙碌碌。

總體而言,比起前兩天規整多了,就是不知道下一步會怎麼做?聽明公的意思,大軍還是要東行?

但誰說得清呢?戰場局勢,千變萬化,沒人知道下一步會怎樣。

戰前制定的計劃,最終能完整執行的,不過是少數罷了。

至少,預定修築河陽北城的位置被匈奴佔着,要不要拿回來呢?

新安那邊,朝廷新敗,洛陽周圍胡騎縱橫,人心惶惶,要不要救援?

兗州方向,主力盡數西調,守家的只有府兵及屯田軍了,若匈奴大舉南下,能不能頂得住?

這一切都是未知。

滿昱回到營中後,帶人洗刷馬匹,餵食馬料,及至午後,帶着總計千餘騎兵,一路向東,往下游八十里外的孟津北岸而去。

******

匈奴遊騎在九月初二夜間才把消息傳回遮馬堤大營。

彼時營中燈火通明,三萬餘步騎連營數裡,氣勢極盛。

這一晚,渤海王劉敷剛剛巡視完營地,回到帳中與王彰小酌一番。

“上黨截獲劉琨信使,其人移檄州郡,期以十月會平陽,擊我大漢。”劉敷笑道:“真是個自高自大的妄人啊,弄不清自己有幾斤幾兩,屬實可笑。”

王彰也跟着笑了一番。

劉琨這人,優點、缺點極其鮮明。

優點是名氣大,善於招撫雜胡。

缺點是能力不行,不滿他散走的人與來的人差不多,正所謂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也。

而且,士人該有的毛病他一樣不少。

他服藥吃散,縱情聲色,經常理事不明,好壞不分。

就最近,有個叫令狐泥的人自晉陽來投,具言虛實。

泥父盛,乃晉陽護軍,劉琨手下大將。

因劉琨寵信伶人徐潤,且任其爲晉陽令,致潤驕恣,干預政事,令狐盛屢次諫言。琨怒,收盛,徐潤又趁機吹風,劉琨便殺了令狐盛。

令狐泥倉皇出奔,投靠大漢,將晉陽內情一一告知。

天子大喜,以令狐泥爲前導,勸降晉陽將吏,又啓用撤回平陽的中山王劉曜,令其與河內王粲一起,將兵殺向晉陽。

劉琨以前往河北募兵爲由,東走,留郝詵、張喬將兵守禦。

晉陽無兵又無糧,守城是不可能守的,再加上令狐泥勸降了不少人,這一次拿下晉陽的機會很大。

王彰對此非常滿意。

多少年了,終於可以拿下晉陽了,如此便可全據幷州山河表裡的地利,妙哉!

“晉陽拿下之後,孤當上疏,勸陛下——”劉敷舉起酒杯,笑道。

話未說完,便見得親將掀開大帳入內。

劉敷無奈地放下酒杯,問道:“何事?”

親將沒有猶豫,直接稟報道:“硤石津傳來消息,晉軍大舉渡河,搶佔了渡口。”

“什麼?”劉敷定在了那裡,右手緊握着白玉杯,青筋直露。

親將又複述了一遍。

“何時渡河的?有多少人?”王彰不動聲色,問道。

“應是三十日夜。”親將補充道:“晉賊現下正大修城寨,以爲固守。據斥候所言,賊衆應不下萬人。”

劉敷還處於震驚狀態,沒回過神來。

王彰則默默盤算。

“萬人”這個數字應該可信,因爲他是從晉軍擁有的船隻數量以及一天擺渡的頻率推算出來的。

一萬人渡河,可麻煩了啊!

“硤石津附近可能調集兵力圍剿?”劉敷終於冷靜了下來,霍然起身,問道。

王彰搖了搖頭。

硤石津不是防禦的重點,畢竟上游八九十里了。之前派駐了三千兵,起到的也只是監視、襲擾作用,後來調走了一千五百步卒、五百騎卒,只剩一千兵。

這一千人,既要守禦營寨,又要分兵巡視河岸,真的不夠用。

晉軍若從這邊大舉渡河,且趁夜偷襲的話,所需要面對的就只有幾百步卒。三十日夜又大雨滂沱,這些人可能還疏於防備——唉,王彰嘆了口氣,千防萬防,最後被人聲東擊西,沒救了。

劉敷立刻攤開了地圖。

王彰眼尖,看到他的手都有些發抖,心中更是嘆氣。

劉敷的目光在地圖上掃來掃去。

大概只有軹關有兵了,但那是輪番調來守關的人,不可輕動,且人數不過四五千,起不了什麼大的作用。

“可否讓陛下親征?”劉敷臉色愈發惶急,口不擇言道。

“大將軍慎言。”王彰輕聲提醒道。

劉敷反應了過來,無力坐下,呼吸有些急促,眼珠轉來轉去,顯然還在苦思破解之策。

“大將軍,此事還需稟報平陽。”王彰說道。

劉敷用哀求的目光看了他一眼。

王彰避開他的眼神,自顧自說道:“鎮遠將軍在冀州,鎮西將軍在馮翊,中山王、河內王去晉陽了,大將軍則在河內。而今河北能動用的,除了石勒之外,就只有鎮守平陽周邊的諸部禁兵了。這些兵若動,非得天子允准不可。”

“遮馬堤大營還有三萬餘步騎,還有機會!”劉敷聽不得王彰的冷靜分析,直接打斷。

“三萬三千餘衆,石勒、趙固的兵馬就佔了兩萬有餘,他們守營尚可,與邵賊野戰的話,真有勝算?”王彰反問道。

劉敷不能對。

“野戰?守營?”劉敷馬上反應了過來,驚喜道:“中軍是說邵賊可能率軍東行,攻我營寨?這不就有機會了麼?”

“他是可能來,但有沒有機會就難說了。”王彰嘆道:“軍情緊急,還是先稟報天子吧。”

劉敷面色慘白。

王彰不看他,起身告辭之後,回到自己的營帳,提筆寫字。

片刻之後,信使奔出大營,經軹關前往平陽。

第一百四十八章 鬥而不破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二十一章 政治表態第一百二十五章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內裡坐第六十四章 擺駕河內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八十六章 “反賊”巢穴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三十二章 盤賬與應對第一百零六章 洛陽保衛戰第四章 總要種地的第二十四章 比爛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禮(爲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三章 潘園第一百七十章 新戰術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將軍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二十八章 大漢第三十一章 起風第九十五章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二十四章 許昌與洛陽第一百七十六章 憶苦思甜第一十六章 遊藝第四章 總要種地的第一百十六章 來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一百十五章 禽獸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氣啊第六十一章 滎陽第十四章 成長第一百二十六章 湯池第一章 行路(上)第九章 火併第七十章 應用題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權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第七十章 應用題第三十章 塑造第一百十一章 不走!(爲盟主小蔡想睡覺加更)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九章 火併第六十一章 “負面新聞”第八十章 俸祿第三十三章 猜測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口鍋誰敢背?第一百章 官身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一百零五章 雲中塢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態度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十六章 汲桑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八十九章 吞併友軍是優良傳統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六十一章 蠶桑與河陽第九十三章 垃圾時間第二章 行路(下)第五十五章 形勢第二十一章 用什麼腦子打仗,拼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七十六章 討價還價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動!第七十八章 體系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四十九章 檢驗第九十三章 諂媚第五十四章 親迎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十二章 無題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張方西晉爵位制度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險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十章 忠於什麼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軍第一百零五章 雲中塢第九十九章 把他留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勝(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共同記憶
第一百四十八章 鬥而不破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二十一章 政治表態第一百二十五章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內裡坐第六十四章 擺駕河內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八十六章 “反賊”巢穴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三十二章 盤賬與應對第一百零六章 洛陽保衛戰第四章 總要種地的第二十四章 比爛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禮(爲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三章 潘園第一百七十章 新戰術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將軍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二十八章 大漢第三十一章 起風第九十五章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二十四章 許昌與洛陽第一百七十六章 憶苦思甜第一十六章 遊藝第四章 總要種地的第一百十六章 來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一百十五章 禽獸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氣啊第六十一章 滎陽第十四章 成長第一百二十六章 湯池第一章 行路(上)第九章 火併第七十章 應用題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權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第七十章 應用題第三十章 塑造第一百十一章 不走!(爲盟主小蔡想睡覺加更)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九章 火併第六十一章 “負面新聞”第八十章 俸祿第三十三章 猜測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口鍋誰敢背?第一百章 官身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一百零五章 雲中塢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態度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十六章 汲桑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八十九章 吞併友軍是優良傳統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六十一章 蠶桑與河陽第九十三章 垃圾時間第二章 行路(下)第五十五章 形勢第二十一章 用什麼腦子打仗,拼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七十六章 討價還價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動!第七十八章 體系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四十九章 檢驗第九十三章 諂媚第五十四章 親迎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十二章 無題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張方西晉爵位制度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險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十章 忠於什麼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軍第一百零五章 雲中塢第九十九章 把他留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勝(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共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