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上七裡山塘繪人煙一卷

序章(上)、七裡山塘,繪人煙一卷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自古以來號稱人間天堂的蘇杭兩地,或多或少都與唐代一位大詩人有關。

大唐長慶四年,時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發動民衆興建水利,修築堤壩水閘、疏浚西湖。在錢塘門外石涵橋附近,曾有一堤名白公堤,如今已不在。西湖美景千年,後人便將湖上白沙堤當做紀念白居易之處,以致很多人誤以爲西湖白堤便是當年的白公堤。

白居易以詩文著稱於世,至於其私生活方面後世各種考證褒貶不一。但唐代詩文大家中,出仕爲官造福一方、發展民生經濟、興修農田水利並留下千年美景,直至今日仍在造福當地、促進商貿繁榮與旅遊開發者,白居易首屈一指。

西湖白堤今猶在,錢塘門外古白公堤已無存,而江南一地,還有一道白公堤卻保留至今,便是今天的蘇州名勝、自閶門至虎丘的七裡山塘街。

在修築堤壩、疏浚西湖後的第二年,也就是大唐寶曆元年,白居易告別杭州轉任蘇州刺史。白居易到任之時,前往吳王闔閭葬劍處虎丘憑弔懷古,看到當地河道於塞、水路不暢,便找來工匠與官吏測量設計,向商賈募資發動民夫開鑿了一條山塘河。

此河東起閶門渡僧橋,西至虎丘望山橋,全長七裡有餘,沿河形成了一條熱鬧繁華的山塘街,又稱七裡街。

山塘河開鑿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不僅有利排澇灌溉,而且水路交通便捷,鄰河的山塘街一出現,便成了蘇州商業與人文風景薈萃之地,後人亦稱山塘街爲白公堤,並在閶門外渡僧橋頭立白公祠紀念。

蘇杭美景,天成山水與人工巧建合一而成,然而白居易卻未能久留,山塘河剛剛開通不久,便於次年秋天離去。離任之前的當年正月,白居易登山遙望姑蘇城感慨無限,賦詩一首道——

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河頭冰欲銷。

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

鴛鴦盪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

借問春風來早晚,只從前日到今朝。

……

白居易於山上樓閣中吟詩之時,卻沒有發現半山腰有兩位仙人也在遙望城外七裡山塘。他們是一男一女,寬袍大袖、腰繫絲絛者名叫喬散人;雲鬢高挑、婀娜秀媚者是喬散人的道友柳仙子,這兩位仙家來自仙界萬壽山,遊歷紅塵於姑蘇城外駐足。

柳仙子緩緩展開了一幅畫卷,約一尺高、近四尺長,然而上面卻空空蕩蕩一無所有。只聽她輕聲嘆息道:“此卷是當年明月仙童行走紅塵路過姑蘇時所作,不用筆墨,攝月下水面倒映人間山河凝鍊成畫,卻未留一絲痕跡。”

喬散人亦喟嘆道:“明月仙童凝鍊此畫成卷時,清風仙童就在身旁,伸指將卷中畫跡隱去,並用大法力在上面畫了一道門,從此畫中山河人煙自成一界。”

柳仙子微微皺眉道:“這畫中界,我亦不解,究竟是怎樣一片山河呢?”

喬散人若有所思,一指山下道:“就是這人煙景象,你眼前所見,便是畫中之界。”

柳仙子不解道:“可是這山塘河剛剛鑿建而成,百年前明月仙童作畫之時,人間尚無此河,難道畫中也會有嗎?”

喬散人微微一笑:“也許有,也許沒有,此畫本就是攝山水人煙而成,清風仙童以大法力畫一門封之,是在印證推衍之道。封入畫中的山水人煙皆爲虛景,卻能隨畫外人間推衍而變化,就如水中倒影,不知再過千年之後,會有什麼樣的景緻?”

柳仙子點頭道:“我明白了,假如再過千年有人能看到這幅畫,雖然是明月仙童做於千年之前,可畫中景色卻是當時的姑蘇,無論那人來沒來過蘇州、無論此畫流落到何地。只是這卷中畫跡已隱去,連你我都看不到。”

喬散人苦笑道:“別說你我看不到,就是那封境入畫的清風祖師本人也是看不見的,此物只是他一時動念而已。畫上那道門並未與畫凝鍊一體,只是一道法術,千年之後待這法力消盡,那畫跡就會重新顯現。如果那時的畫跡已變爲千年之後的姑蘇山水,則說明清風祖師的推衍之道當年便已大成,不在鎮元祖師之下。”

柳仙子又長嘆一聲道:“可惜清風已散、明月不歸,就算千年之後這卷中畫跡重現人間,可證明百年前清風仙童的推衍之道已不在鎮元大仙之下,又能如何呢?清風祖師當年封此畫之時,是否想到百年之後他本人已經殞落?”

喬散人搖頭道:“此非我所知,清風祖師一時動念留下了這樣的畫卷,只是一種修爲印證。至於這幅畫卷本身,反倒是可有可無。”

柳仙子思忖道:“萬壽山三大祖師,明月仙童我所知不多,而鎮元與清風皆極擅推衍之道,但我卻聽說那清風祖師根本不會做畫?”

喬散人一笑:“清風仙童確實不會作畫,亦不擅歌詠,這卷中畫跡本是明月仙童攝山水人煙而成,他只是以推衍之術封境入畫而已。”

柳仙子轉身看着喬散人道:“你亦習推衍之術,卻無法與兩位祖師相比,但在萬壽山,你以擅畫聞名,何不以此卷做畫,感悟一翻當年意境呢?”

喬散人眯起了眼睛似在思考着什麼,等他睜開眼睛之後手中已經多了一支筆,沉吟道:“我手中這支羣芳點顏筆,是當年明月仙童所賜,便以此筆做畫,描繪眼前山塘景色掩卷,以待千年之後卷中畫跡重現之時。既然清風已散、明月不歸,此畫就留在人間吧。”

言畢,柳仙子展卷、喬散人持羣芳點顏筆作畫,描繪的便是剛剛開鑿的七裡山塘風景。畫成之後,喬散人隨手一揮,此畫飄向天際不知落於人間何處。

……

白居易辭蘇州任、喬散人作山塘卷之後,又過去六百餘年,到了明代成化年間。

此時的蘇州山塘街,歷經滄桑戰亂、幾度興衰之後,繁華遠勝往昔。沿河街麪店肆林立、會館集聚、居貨山積、遊人商賈如雲。山塘河上

舟楫往來不斷,槳聲連連夾雜着絲竹彈唱之音。此河白日間商船穿梭,入夜之後彩燈畫舫飄蕩,是紅塵中富貴風流地。

此日夜已深,畫舫絃歌聲漸漸喑去,唯有船上彩燈在水中細碎的倒影如鱗。沿街商鋪早已上了門板,只有大宅門前還掛着寫有各家堂號的燈籠,喧鬧了一整天的山塘街上沒有一個人影。

在這河堤石街旁的很多座橋頭,不知道什麼年代放置了一座座蹲踞的石獸像,大約半人來高,似獅似虎似貓更似狸。這石獸的樣子並不兇惡,反倒一個個笑呵呵的憨態可掬。夜深人靜之後,彷彿只有這一座座石獸仍在默默地守護七裡山塘河。

就在這時,不論是岸上船中,睡夢中的人們都聽見了一聲斷喝:“妖孽休走——!”

一道人影從望山橋方向飛速而來,腳不沾地地沿山塘街飄行向閶門而去,鋥亮的光頭在燈籠照耀下依稀可辨,看面貌是一位中年僧人。他身上灰色的僧袍撕開了好幾道口子,上面還沾染了斑駁的血跡。

僧人穿行山塘街的速度極快,每經過一座石獸像的時候,都揮右手打出一道法訣無聲無息地印在石獸的額頭上。轉眼間他已穿過七裡山塘到了渡僧橋前,遠遠的虎丘方向有一道劍光飛來。這僧人一咬牙,將左手中握的一塊玉佩扔進了山塘河中。

這玉佩約一寸寬,兩寸長,正面雕一枝修竹,反面刻雲花圖案,近似水滴形的輪廓,大小恰好能握在手心。它落入河中竟沒有激起半點漣漪,彷彿奇異地融入倒影波光裡,遠處追來的人並沒有察覺。

扔出玉佩時僧人腳下沒有絲毫停留,竟躍上水面在畫舫間奔行,穿過閶門一側的水門進入了蘇州城。那道劍光緊追不捨,凌空越過城牆飛入城中。熟睡中的人們被那一聲斷喝驚醒,僧人與緊隨其後的劍光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那僧人似是在山塘街留下了什麼東西,當時被追的太緊,打算以後再來取。可是一年過去了、十年過去了、百年過去了,他再也沒有回來過。

……

那奇異的僧人離去後又過了二百多年,到了清代乾隆年間。

這一天,北京西郊一座蔽舊的書齋,室中匾額上書“雪芹居”三字,有一青衫文士正伏案而書。他的名字叫曹沾,正落筆寫到——

“當日地陷東南,這東南一隅有處曰姑蘇,有城曰閶門者,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這閶門外有個十里街,街內有個仁清巷,巷內有個古廟,因地方窄狹,人皆呼作葫蘆廟……”

曹雪芹作《紅樓夢》,開篇提到姑蘇閶門外有這麼一條街,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街內有一座葫蘆廟。這葫蘆廟究竟何在?小說家言當然不必深究,且書中的葫蘆廟已毀於一場大火。可是三百多年後的今天,蘇州閶門外繁華的山塘街上,真的出現了這麼一座“葫蘆廟”。

時間已經是公元2012年夏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蘇州*市,七裡山塘街已成旅遊風景名勝。此街臨河而建、水道縱橫,踏着石板路走過有很多座古橋,其中相鄰的兩座橋,一座叫青山橋,另一座叫綠水橋。在這青山橋與綠水橋之間,有一座新修的寺院名叫普福禪寺。

據普福禪寺的旅遊景點介紹,這座小小的寺廟就是曹雪芹所寫葫蘆廟的原型。對於這一點“考證”,有很多人提出質疑甚至在網上謾罵,認爲是當地政府組織“磚家”忽悠遊客的噱頭。

但要注意一點,文學創作中的“原型”與歷史考證中的“原址”完全是兩個概念。比如《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沒人能否認他的身上帶着曹雪芹的影子,甚至可以說曹雪芹就是賈寶玉的人物原型之一,但是經過了文學藝術加工。

曹雪芹不是《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山塘街上的普福禪寺當然也不是《紅樓夢》中的葫蘆廟。可創作並不憑空,風土人情刻畫必然與作者的閱歷見聞相關,曹雪芹提到了姑蘇城閶門外的這條街、街邊的這座廟,書中不經意間帶着世上山水人煙的倒影。

普福禪寺始建於宋,寺院窄狹只有前後兩進,中間是一個天井,整個格局呈葫蘆形,雖不大卻一度香火極盛。此廟曾毀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的“大躍進”期間,到了2008年,當地政府於原址重建,它在被損毀的五十年後再度落成,成了山塘街上的一處景點。它是葫蘆廟也好,不是葫蘆廟也罷,它就出現在那裡。

很多第一次來到山塘街的遊客,看見廟門前的景點介紹時,通常都會露出疑惑之色,皺眉琢磨道:“哦,這裡就是紅樓夢裡面說的葫蘆廟?扯淡的吧,一定是忽悠人的!紅樓夢是小說,哪會真有這座廟?”

還有一些對《紅樓夢》原作印象較深者,可能會面帶得色當場向同伴解說,以貌似義憤或嘲諷的語氣道:“《紅樓夢》我讀過多少遍,那十里街,是勢利的諧音;仁清巷,是人情的諧音,曹雪芹分明寫的是勢利街、人情巷,怎麼能扯到這蘇州山塘街呢?”

往往又會有同伴附和道:“是的,就是的,扯淡的‘磚家’,無聊的政客!弄出來這種東西忽悠人……可悲呀!”搖頭感嘆之餘,神情間卻有幾分自覺見知優越的滿足感。

這一幕在普福禪寺門前經常上演,比如今天,又有一羣人在此地做此議論。此時有一個小夥從青山橋方向走來,他挽着一位挺漂亮的姑娘,後面還跟着一位背旅行包的年輕男子,在普福禪寺門前停下腳步看着旅遊景點介紹。此人也聽見了旁人的議論,只是傻乎乎地一笑,自言自語道:“原來曹雪芹也來過這裡,只是這座廟不是那座廟了,呵呵呵,真有意思!”

這小夥子二十多歲,留着小平頭,五官模樣長得還不錯,可臉上總是帶着傻乎乎的笑容,看見什麼都笑呵呵的,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他的皮膚呈微棕色,顯然是曬的,因爲敞開的領口下露出的膚色明顯淺的多。

這人的樣子和他的名字倒是挺般配的,他叫成天樂。

547 印傳說雪人驚現666 驚門開闔別有洞天018 認恥自鳴染疫猶傳瘟682 福兮禍倚孰知其極159 欲取而予御器御妖御人610 眼如炬人難欺218 夜闖空門來而不往非禮也315 聚衆妖得神通勿忘法本627 容情手不過三101 觀人知簡品茗可同雅意819 隱潛處於太陰悵神宵而蔽光277 金粼碎雲霞天光一線開477 斷後患萬里飛兇鷹700 安身立命萬變相應751 南呂一枝花碧海金龍魚085 物傷其類怎堪柔眼溫憐302 桃報李桃有秀兮李有芳288 虯野枝聞鹿鳴化刺迎賓221 莫名其妙何顧左右而言他233 水遠山長遙知天涯萬里春764 題龍千里杖攸往化蛟車540 落雷金離天近處041 對鏡知形生來焉識我762 五彩妖雉羽飛天鳳凰毛786 聞驚情莫亂應行事不紊262 畫中游似曾相識過還留273 再揮去抗羅袂以掩涕兮805 行不言之教施不仁之仁953 萬鈞雷霆塵埃落銀刃金光斬兇魔正文940買挾妖僧控佛旨可笑春風不與謀707 求仁賜仁從善如流681 善復爲妖正復爲奇518 四神陣天網恢恢104 丁香雨巷嘆出今古文章772 此生非孤存互隨善結之194 蠱者惑也正道滄桑誤偏門316 贊義舉一石漣漪浪千層857 因知幻化無象問取人間洞天610 眼如炬人難欺743 超遙武陵遠百里奔遊宦762 五彩妖雉羽飛天鳳凰毛397 此卷中輪迴幸遇有生151 得道多助回首風雨彩虹712 擊拳較藝長技服人570 憨真態似相識650 雪中送炭結緣承情033 觀道玄妙何處不相逢感言在完本之前834 寫劍意於神符凝法力祭霄雷457 飛電石不動應萬變782 大患須早斷養禍恐夜長119 異相非一如是等等留難序章上七裡山塘繪人煙一卷214 少年老成人情練達即文章013 黃金遍地事反常爲妖637 素無交何談誼331 落平陽狐怒虎折威648 璞歸真返其根315 聚衆妖得神通勿忘法本838 三山垂淚悲慟真人扼腕嘆息正文920採煉一縷菁華氣萬物生機萌發時258 聞秋桂閒花過眼綰繁絲291 妄中妄夢幻泡影如真401 唯名在三十里堡古驛810 脫胎換俗骨泯跡入天湖125 巧舌冠冕難掩獠牙青面266 逐炎涼何事佳人重感傷正文922留指引相安無事或自招捉妖大師525 喚此燈如卿所願144 生死毫髮月廊街遇妖狼693 玄之又玄衆妙之門125 巧舌冠冕難掩獠牙青面074 火候文武心意用功夫042 玄機暗藏當初是何名725 飛舟何渡有心之人236 聞風染嗅沾神三日洗不脫281 感福緣欲效妖宗當年事211 名利雙收世事通明皆學問398 玉有緣君子不欺暗室196 挺身而出敢當不懼事後名541 皆是她二十一化570 憨真態似相識320 施妙手知其人順勢而推533 吐人言妖以類聚413 白蓮臺座下衆金剛407 窮心機空將玄珠盼702 鳳兮鳳兮馭舟生翼305 悟今夕彈指姑蘇畫中煙792 憑災釣鰲客待難施恩德577 揮重槌敲響鼓454 嘆三秋寫秀川以賦841 宗主胡不親至秘訓死士何爲750 矚目村中餐歷歷如是觀482 得道助五味說神丹正文854亂拳轟破鐵瓦劈手奪器出陣307 似非真深聽簫韶碧落齊001 妖修之法明七魄三魂814 舉兇必有重謝續惡定誅不饒171 展卷足下尋園入畫小橋東048 風吹酒醒瑟瑟猶未知
547 印傳說雪人驚現666 驚門開闔別有洞天018 認恥自鳴染疫猶傳瘟682 福兮禍倚孰知其極159 欲取而予御器御妖御人610 眼如炬人難欺218 夜闖空門來而不往非禮也315 聚衆妖得神通勿忘法本627 容情手不過三101 觀人知簡品茗可同雅意819 隱潛處於太陰悵神宵而蔽光277 金粼碎雲霞天光一線開477 斷後患萬里飛兇鷹700 安身立命萬變相應751 南呂一枝花碧海金龍魚085 物傷其類怎堪柔眼溫憐302 桃報李桃有秀兮李有芳288 虯野枝聞鹿鳴化刺迎賓221 莫名其妙何顧左右而言他233 水遠山長遙知天涯萬里春764 題龍千里杖攸往化蛟車540 落雷金離天近處041 對鏡知形生來焉識我762 五彩妖雉羽飛天鳳凰毛786 聞驚情莫亂應行事不紊262 畫中游似曾相識過還留273 再揮去抗羅袂以掩涕兮805 行不言之教施不仁之仁953 萬鈞雷霆塵埃落銀刃金光斬兇魔正文940買挾妖僧控佛旨可笑春風不與謀707 求仁賜仁從善如流681 善復爲妖正復爲奇518 四神陣天網恢恢104 丁香雨巷嘆出今古文章772 此生非孤存互隨善結之194 蠱者惑也正道滄桑誤偏門316 贊義舉一石漣漪浪千層857 因知幻化無象問取人間洞天610 眼如炬人難欺743 超遙武陵遠百里奔遊宦762 五彩妖雉羽飛天鳳凰毛397 此卷中輪迴幸遇有生151 得道多助回首風雨彩虹712 擊拳較藝長技服人570 憨真態似相識650 雪中送炭結緣承情033 觀道玄妙何處不相逢感言在完本之前834 寫劍意於神符凝法力祭霄雷457 飛電石不動應萬變782 大患須早斷養禍恐夜長119 異相非一如是等等留難序章上七裡山塘繪人煙一卷214 少年老成人情練達即文章013 黃金遍地事反常爲妖637 素無交何談誼331 落平陽狐怒虎折威648 璞歸真返其根315 聚衆妖得神通勿忘法本838 三山垂淚悲慟真人扼腕嘆息正文920採煉一縷菁華氣萬物生機萌發時258 聞秋桂閒花過眼綰繁絲291 妄中妄夢幻泡影如真401 唯名在三十里堡古驛810 脫胎換俗骨泯跡入天湖125 巧舌冠冕難掩獠牙青面266 逐炎涼何事佳人重感傷正文922留指引相安無事或自招捉妖大師525 喚此燈如卿所願144 生死毫髮月廊街遇妖狼693 玄之又玄衆妙之門125 巧舌冠冕難掩獠牙青面074 火候文武心意用功夫042 玄機暗藏當初是何名725 飛舟何渡有心之人236 聞風染嗅沾神三日洗不脫281 感福緣欲效妖宗當年事211 名利雙收世事通明皆學問398 玉有緣君子不欺暗室196 挺身而出敢當不懼事後名541 皆是她二十一化570 憨真態似相識320 施妙手知其人順勢而推533 吐人言妖以類聚413 白蓮臺座下衆金剛407 窮心機空將玄珠盼702 鳳兮鳳兮馭舟生翼305 悟今夕彈指姑蘇畫中煙792 憑災釣鰲客待難施恩德577 揮重槌敲響鼓454 嘆三秋寫秀川以賦841 宗主胡不親至秘訓死士何爲750 矚目村中餐歷歷如是觀482 得道助五味說神丹正文854亂拳轟破鐵瓦劈手奪器出陣307 似非真深聽簫韶碧落齊001 妖修之法明七魄三魂814 舉兇必有重謝續惡定誅不饒171 展卷足下尋園入畫小橋東048 風吹酒醒瑟瑟猶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