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洗三開始

林家的院子裡越來越熱鬧,不少村裡人前來捧場,這裡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里正的夫人孫大嘴了。

誰都知道里正張賈寶跟林家關係不咋地,冷不丁的看到孫大嘴來了,大夥兒還都挺意外的。但不管咋說,人家是里正媳婦,來林家坐席,肯定也是代表着里正,大夥只能客客氣氣的。

李氏迎了出來,把孫大嘴讓到了上房。

人家可不是來看孩子的,孫大嘴拉着林氏的手不停的噓寒問暖,把場面弄得要多尷尬有多尷尬,所有人似乎都明白了孫大嘴和里正與林家修好這背後的真正目的。

劉氏正在廂房裡忙着呢,冷不丁聽到有人說自己男人回來了,她扭頭朝院子外頭張望了一下,還真就看到了林儒升。看他一身風塵僕僕的樣子,想必是爲了小妞妞的洗三宴,特意趕回來的。

她跟楊石二人打了一聲招呼,把手裡的活放下,就去了林儒升那邊,先把他手裡的包袱接過來,又問道:“你怎麼回來了?”

“回去再說。”林儒升這了趕路,出了一身的汗,好歹也得先回屋洗洗,換身衣服再出來見人啊!

夫妻倆回了屋,劉氏先是幫着他打了一盆溫水,隨後又給他找出了一件換洗的衣裳。

自家男人是去縣裡求學的,也不知道見沒見到那位杜先生。

劉氏心裡七上八下的,一點底也沒有。說起來,林儒升讀書這件事,可是林家首屈一指的大事,跟傳宗接代比起來,也不遑多讓。這是林父生前的心願,他生前就是秀才,總想着讓自己的兩個兒子也能把書讀起來,日後光耀門楣,改換門庭,讓家裡的日子紅火起來!即便是讀不出去,能認字,明理,也是好的。可惜林父還沒來得及看到這一切,就去世了,所以在供林儒升讀書的這件事上,李氏是異常的堅持,不管日子再怎麼艱難,小兒子的書不能不讀!她都已經把老大耽誤了,決不能再耽誤老三!

當年林父去世的時候,林儒升的功課是被耽誤了的。讀書這事兒,就像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林儒升那時年紀還小,剛剛啓蒙沒幾年,冷不丁教他的人不在了,這功課自然就落下了。

在讀書這件事情上,林儒平比不上林儒升有天賦。跟坐在凳子上安靜的讀書比起來,他更願意無拘無束的在林子裡跑,揮着從地上撿來的木棍當兵器,又或是偶爾偷偷的摸兩下林父的弓箭。當年要不是林父自己就是個秀才,可以給兩個兒了啓蒙,只怕林儒平也不會讀了那麼多年的書。

父親不在了,兄長就是家裡的天,林儒平覺得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弟弟放棄讀書這事兒。他腦子好使,在讀書上面很有天賦,如果就此不讀了,確實可惜。

當時家裡條件並不好,處裡完林父的後事,家裡幾乎沒剩下幾個錢,想要供林儒升讀書,太難了。

說來也巧,沒幾天,村裡來了個姓杜的教書先生,二十多歲的樣子,看起來氣質不俗,居然就在村子裡住了下來,而且還開起了私塾,收費不高,有錢的就給些錢,沒錢的給些糧食,雞蛋,也就算是交束脩了。

李氏咬了咬牙,把林儒升送了進去。

杜先生倒是很喜歡林儒升,說他天資聰慧,勤奮好學,是個可造之才!而且林儒升的底子好,雖然荒廢了一段時間,但很快就追趕了上去,加上杜先生似乎十分偏愛他,還經常給他開一些小竈,所以他的基本功比同齡人紮實多了。

可惜後來那位杜先生離開了,不過離開之前,給林儒平留了不少的書,還有一些他自己寫的,關於讀書做學問的心得體會。他臨行前,一再叮囑林儒升,不要放棄讀書,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記住溫故知新。

杜先生走後,林儒升的學業算是徹底終止了。附近的幾個村子裡都沒有教書先生,鎮上倒是有學館,可惜收費不低,他們交不起。沒辦法,只好自學,雖然進步不大,但是總算沒把這點學問丟了,而且他的字也寫得越來越好了。

想起往事,劉氏心裡有點沉重,聽說縣裡的書院招人很嚴格,不但要有保舉人,還得參加入學考試,不合格的,根本不收。

“他爹,你去這一趟,見到杜先生了沒有?”

林儒升沒說話,臉上的表情不太輕鬆。

劉氏心裡頓時涼了起來,看樣子事情不太順利。

“馬上要開席了,這事兒晚點再說。”林儒升洗好了臉,換完了衣裳,對劉氏道:“先出去吧!”說完率先離開了屋子。

劉氏嘆了口氣,隨即又笑了笑,就算讀不上,也沒啥,日子還不是照樣過?

臨近午時,林家長孫女小妞妞的洗三宴馬上就要開始了。

來的人比預想的要多,事先準備的兩桌席有點不太夠用。還好周小米前世是做餐飲生意的,在做私房菜之前,她也是從普通的小飯店開始做的,在預定酒席這方面,她還是有經驗的。

做菜的時候,她考慮到了可能會有突發情況,菜不夠吃,主人家的臉上可不會太好看。於是周小米跟李氏商量,每樣菜都多做出來一些,以備不時之需。李氏也覺得這樣挺好的,就同意了,現在看這還真是有備無患呢!多做出來的菜,派上用場了。只是林氏只帶了兩條魚來,不夠三桌席面的用量,所以沒有辦法,只得把這個魚換下來,重新做螞蟻上樹。

林家院裡擺了兩桌席,堂屋裡擺了一桌,院子門口的鞭炮聲一響,便正式開席了。

小雞燉蘑菇,烀豬頭肉,蒸碗肉,肉丸子,木耳炒雞蛋,螞蟻上樹,涼拌雲絲,拔絲地瓜,蒜泥豬皮凍。

這一桌子菜,在鄉下人眼裡,可是硬菜了。犖的多,素的少,不說別的的,就說那肉丸子,明明可以炸素的,可是人家呢,炸的可是豬肉丸子,咬在嘴裡彈牙又勁道,味道那叫一個香。這些菜樣式新穎,不但做的好看,聞着香,吃着解饞,最重要的是有的菜他們根本沒見過!就連一向以有見識著稱的里正夫人孫大嘴,也沒吃過螞蟻上樹和拔絲地瓜這兩樣菜。

上菜的時候,周小米特意讓能言善道的石氏給大夥講了這拔絲地瓜的吃法,衆人聽了,暗呼一聲好險,特別是孫大嘴,心想幸虧自己的筷子慢了半拍,要不然沒沾涼水就吃了這地瓜,還不得把嘴裡燙出泡來,鬧出大笑話?不過嚐了以後,卻又喜歡上了這道菜,味道好,甜甜的,外頭脆,裡頭還挺軟和,吃起來還真別有一番滋味兒呢!

有好菜,還有好酒,林家這場席面可是出盡了風頭。宴席過後,小妞妞的洗三禮纔算正式開始,那些酒足飯飽的鄉親們,有的留下來觀禮,有的因爲關係不是很近的原因,起身告辭了。

吃得心滿意足的收洗姥姥,也就是小妞妞的接生婆,開始安排大夥準備洗三禮。

洗三,被古人看得很重,被看成是新生命人生中第一個正式的儀式,而人們認爲活可以洗滌污穢,消災解難。同時也是想祈福求福,求個吉利。

正式洗三之前,先要按照收生姥姥的要求,準備好大量的,洗三時能用到的東西。說起來真是花樣繁多,讓人頭疼。至少在周小米的眼裡,這些東西背後的意義只剩下‘莫名其妙’這四個字!只是風俗已成,哪裡容得她一個黃口小兒置喙?況且她也是在心裡非議幾句,哪裡會真的說出來。

宴席過後,留下不觀禮的,皆是近親。

在舉行洗三之前,近親們要囑洗三面,這有特殊意義。吃完麪後,便在產房外廳上擺設香案,供奉碧霞元君,瓊霄娘娘,雲霄娘娘,催生娘娘,送子娘娘,豆疹娘娘等十三位神像。香爐裡盛着小米,當香灰插香用,蠟扦上插一對祭祀時專用的羊油小紅蠟,下邊還得壓着黃錢、元寶、千張等全份敬神錢糧。不僅如此,產婦的炕頭上,還要供上炕公,炕公神像,還要用三或五碗油糕作爲貢品。

照例,由收生姥姥代爲上香叩首,拜三拜,然後本家要將盛有槐條,艾葉熬成湯的銅盆及一切禮儀用品均擺在炕上。

周小米抽空露了個頭,好傢伙,這陣仗擺的可真不小。

收生姥姥已經把小妞妞抱在了懷裡,洗三要開始了。

李氏站在炕邊上,往盆中舀一勺清水,隨後摸出用一條紅繩拴着的幾枚銅錢,扔進盆裡,這叫“添盆”。

有錢人家添盆,都會放些精美的金銀錁子,或者精美華麗的玉件,鄉下人日子緊巴,能扔些銅錢便是好的。除了銅錢,也可以扔一些喜果,比如桂圓、紅棗、花生、栗子之類的。新朋好友隨之遵禮如儀!收生姥姥有一套固定的賀詞,你添什麼她就會說什麼吉利話,假如你添清水,她說會說“水長流,聰明伶俐”,你要是添喜果,她又會說什麼“早立兒子”“早生貴子”之類的吉祥話,用來討賓客的歡心。

周小米今天也算是開了眼界了,敢情這收生姥姥除了會接生,還得生一張巧嘴呢!

添盆結束後,收生姥姥會拿着事先準備好的棒槌在盆裡攪一攪,一邊攪,一邊說一些多子多福的好話,然後纔開始給嬰兒洗澡。小孩子受涼會大哭,這一哭,便是喜事了!稱爲響盆。所以小孩子在這個時候哭,不是壞事,反而是美事一件,被認爲是十分吉利的。

收生姥姥一邊給孩子洗澡,一邊嘮叨着“先洗頭,作王侯,再洗腰,一輩更比一輩高……”隨後會用生薑片託着點着的艾葉球,放在孩子的腦門上象徵的灸一灸,預示日後孩子身體健康,頭腦聰明。與此同時,還要拿梳子給孩子梳頭,拿雞蛋在孩子臉上滾一滾。洗罷,會先給孩子穿上事先準備好的新衣裳,然後把孩子放進襁褓中捆好,用大蔥輕輕的打孩子三下,說什麼一打伶俐,二打聰明,最後居然還要把這個大蔥扔到房頂上去,寓意聰明絕頂!

周小米呵呵了,暗道這個收生姥姥大概不知道後世大蔥的價格。

就在她閃神的工夫,收生姥姥又拿起一枚秤砣在孩子身邊比量了一下,“秤砣雖小壓千斤”,大概是想孩子以後能在這個家裡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吧!

收生姥姥抱着小妞妞折騰了小半個時辰,總算是結束了這個在周小米看來十分能折騰的儀式。至此,李氏把娘娘碼兒、敬神錢糧連同香根一起請下,送至院中焚化。收生姥姥用銅筷子夾着“炕公、炕母”的神碼焚燒,說道:“炕公、炕母本姓李,大人孩子交給你;多送男,少送女。”然後,把灰用紅紙一包,壓在炕蓆底下,說是讓他(她)永遠守在炕頭,保佑大人孩子平平安安。隨後,即向本家請安“道喜”,爲的是討幾個賞錢。

收生姥姥的“外塊”可謂多矣。“添盆”的金銀錁子、首飾、現大洋、銅子兒、圍盆布、當香灰用的小米兒、雞蛋、喜果兒、撒下來的供尖兒—油糕……一古腦兒被她兜了去。

周小米不由得再次感嘆,這個收生姥姥可是個美差,平白得了這麼多實在的東西。你說當初她怎麼就學了廚藝,沒去學接生呢?不過也不知道她想到了什麼畫面,臉上的表情頓時一僵,整個人打着激靈的清醒過來!接生什麼的想法都被她從腦海裡趕了出去!

折騰了一天,林家老少全都處於人困馬乏的狀態。洗三結束了,鄧氏的孃家人和娘氏的孃家人,也就該回去了。雖然她們對自己的女兒,外孫都十分不捨,可是生爲女子就是這樣!嫁人後就是婆家的人了,孃家人再捨不得你,又有如何?她們能給予出嫁女兒的,只有思念。

“娘,讓周安趕車送親家嬸子回去吧!反正順路。”鄧氏是淺草溝人,劉氏是土城莊人,兩個村子都在一個方向,倒也省事了。

第三百七十章 賭第三百一十二章 閆師傅第七百七十三章 舊事重提第八百一十七章 一起看第三百六十八章 認不認?第二百二十一章 去林記第十五章 又有發現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第四百八十六章 變了第七百一十八章 歹毒第四章 送水第七百四十章 斷貨第三百章 雨夜第六百六十五章 母女第三百六十五章 真相第八百零九章 同去第八百四十七章 生了?第四百八十九章第八百二十三章 升官發財第十四章 周家第三百二十章 救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再問第一百八十五章 請客第五百零二章 偷聽第二百六十六章 發怒第六百五十八章第四百一十三章第一百八十七章 家庭會議第四百四十三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爺倆第七百三十五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想得開第二百一十二章 透第二百三十八章 熟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爲難第六百八十四章 打算第二百八十四章 又去林樹溝子第五百二十四章 解元公第七百三十章第六百零七章第一百一十六章 採購第七百五十一章 往事第六百八十三章 勃然大怒第五百七十八章 成交第七百三十八章 親事第五十八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想得開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七百二十二章 夜探第一百七十九章 找人第九十三章 偶遇劉成第八百一十九章 王老五第四百零三章 撞破第三百八十二章 蒙圈第六百三十九章 可惜第八百一十七章 一起看第一百二十六章 相見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一百七十九章 找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母女對話第四百九十三章 想知道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好啦!第七百六十章第五百六十六章第三百八十六章 變了第七百八十三章 赴宴(一)第一百零九章 意外發現第四百一十四章第七百五十六章第四百二十二章第五百零八章 有喜第四百七十章 還活着?第六百七十五章第二百五十六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找他要第五十二章 不太平第六百四十五章 說開第四百二十二章 預言第四百九十六章 袁姑娘上門第五十八章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主兒第七百八十三章 赴宴(一)第六百八十二章第六百四十一章 變動第七百七十四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預言第二百三十九章 要買地第五百三十九章第二百一十一章 要談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年夜第三百章 雨夜第七百五十一章 往事第七百八十五章 走水第七百四十七章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第四百二十章 結束第二百五十章 秀玉來第一百二十二章 吃餃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見面(二)
第三百七十章 賭第三百一十二章 閆師傅第七百七十三章 舊事重提第八百一十七章 一起看第三百六十八章 認不認?第二百二十一章 去林記第十五章 又有發現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第四百八十六章 變了第七百一十八章 歹毒第四章 送水第七百四十章 斷貨第三百章 雨夜第六百六十五章 母女第三百六十五章 真相第八百零九章 同去第八百四十七章 生了?第四百八十九章第八百二十三章 升官發財第十四章 周家第三百二十章 救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再問第一百八十五章 請客第五百零二章 偷聽第二百六十六章 發怒第六百五十八章第四百一十三章第一百八十七章 家庭會議第四百四十三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爺倆第七百三十五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想得開第二百一十二章 透第二百三十八章 熟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爲難第六百八十四章 打算第二百八十四章 又去林樹溝子第五百二十四章 解元公第七百三十章第六百零七章第一百一十六章 採購第七百五十一章 往事第六百八十三章 勃然大怒第五百七十八章 成交第七百三十八章 親事第五十八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想得開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七百二十二章 夜探第一百七十九章 找人第九十三章 偶遇劉成第八百一十九章 王老五第四百零三章 撞破第三百八十二章 蒙圈第六百三十九章 可惜第八百一十七章 一起看第一百二十六章 相見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一百七十九章 找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母女對話第四百九十三章 想知道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好啦!第七百六十章第五百六十六章第三百八十六章 變了第七百八十三章 赴宴(一)第一百零九章 意外發現第四百一十四章第七百五十六章第四百二十二章第五百零八章 有喜第四百七十章 還活着?第六百七十五章第二百五十六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找他要第五十二章 不太平第六百四十五章 說開第四百二十二章 預言第四百九十六章 袁姑娘上門第五十八章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主兒第七百八十三章 赴宴(一)第六百八十二章第六百四十一章 變動第七百七十四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預言第二百三十九章 要買地第五百三十九章第二百一十一章 要談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年夜第三百章 雨夜第七百五十一章 往事第七百八十五章 走水第七百四十七章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第四百二十章 結束第二百五十章 秀玉來第一百二十二章 吃餃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見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