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寒暄

都說知女莫若母,其實有時候,做女兒的,一樣瞭解母親。

林氏一見李氏的神色,就多少猜到了一些李氏的想法,只是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她也不好把家裡的實際情況說出來,只得道:“娘,給你的你就拿着嘛,我出嫁這麼多年,孝敬給你的東西實在可憐,以後啊,我得好好補償。”林氏說完,又把另兩塊尺頭拿了出來。

一塊是藍色印染着白花的花布,是給鄧氏的;一塊是淺綠色帶小碎花的花布,是給劉氏的。

“這是給嫂子的,這是給弟媳的。”

“還有我們的啊!”鄧氏驚喜的接過尺頭,輕輕的撫摸了一下,才道:“這麼好的細棉布,花了不少錢吧?”

林旗去世後,林家的日子一直不太好過,李氏一個寡婦,能獨自一人把三個孩子撫養長大,又給他們張羅上親事,已經十分難得了。鄧氏是淺草溝的,家裡生活不太富裕。鄧氏的母親雖然一個大字不識,可是卻是個會看人的,覺得林家雖然條件一般,可是林儒平卻是個好的,家裡只有一個寡母,一個弟弟,人口簡單,將來兩兄弟把家一分,閨女過得就是省心的日子。女人在這世上活一回不容易,誰不想過省心的日子?林家雖然窮點,但是也不是吃不上,喝不上了,以後總會好起來的。

事實證明,鄧氏母親的眼光還是十分精準的。

劉氏笑着接過花布,對林氏道:“謝謝大姐。”她皮膚白,這塊花布襯她的膚色。

林氏只道:“謝什麼,自打你進了家門,我這還是頭一次回家來,當初你們成親時,我就欠着你一份情呢!”

劉氏連忙道:“大姐快別說了,你的事兒,我都知道,你是身不由己。再說了,咱們都是一家人,說什麼欠情不不欠情的話,那不是見外了嗎?”她笑了笑,才道:“這塊布我很喜歡,顏色好,又是大姐的一番心意,那我就不客氣了。”

林氏沒想到劉氏能說出這樣一番話來,自己這個弟媳,真真不是普通人呢!

周小米也發現了,這個劉氏,說起話來輕輕柔柔的,笑起來也恰到好處,既不讓人覺得生硬,也不會顯得太過諂媚,分寸拿捏的剛剛好。而且林氏把花布給鄧氏時,鄧氏眼中明顯裝着欣喜之色,而劉氏呢,接過花布來只淡淡的看了一眼,似乎並不是很在意這些東西的樣子,像是見慣了好東西的模樣。

“都是一家人,客氣啥。你身子不好,就別站着了,快坐下歇歇。”林氏對自己這個弟媳的印象是不錯的,他們成婚的那一天,自己屋裡屋外的忙活,跟新娘子統共沒說上五句話,只覺得這個弟媳長得十分秀氣,比一般村裡的姑娘好看一些。現在看來,這個弟媳在爲人處事上,應該也是個好手,比起大嫂鄧氏,聰明瞭不少。

劉氏倒背如流,找了一個靠邊的地方坐下了。

林氏又把她事先準備好的糕點,果脯都拿了出來,最後,才把一套文房四寶送到了林儒升的面前。

“小弟,這套文房四寶,是我特意去鎮上那家太白齋給你買的,你看看,可還合心意?”

林儒升有些難以置信。

大姐剛分家,聽娘說,是淨身出戶從老周家出來的,怎麼買了布料糕點以後,還有閒錢給他買筆墨呢!不賣書不知道紙筆貴,這玩意可不便宜。

“大姐!”

林儒升剛要說話,林氏便伸手攔了他。

“小弟,你也別說別的客氣話,你知道我買這東西給你的用意嗎?”

林儒升想了想,點了點頭。

“咱爹在世的時候,就想讓你跟大哥多讀點書,將來考個功名,一方面是想光耀門楣,另一方面,也是想讓你們讀聖賢書,明聖人禮。”父親昔日的教導之言,猶在耳邊,可惜物事人非,她都是四個孩子的母親了。

提起林旗,屋裡的氣氛頓時沉悶了起來,當年的那個意外,一直是全家人心裡的痛。

“小弟,咱爹去世後,咱大哥是沒辦法,纔不唸了。你年紀還小,大姐不希望你心裡留有遺憾。”

林儒升點了點頭,“姐,我都知道,我會努力的。”其實這些年,他並沒有放棄讀書,因爲讀書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事,他要做的,是把大哥的那一份也讀出來。

兄弟倆對望一眼,一切盡在不言中。

林氏這才笑了。

李氏激動又欣慰的拍了拍林氏的手。她總共就生了兩男一女,生的孩子不算多,但也不算少,自己這一輩子,也算是把世間的人情冷暖都看了個遍,到了兒女這兒,她不求別的,只希望孩子們都能過得順心如意些!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捌玖,若是這幾個孩子能守望相助,互相扶持,那麼再大的困難也都不是困難了。

李氏深感欣慰。

“娘,你跟妹子好好說說話,我去收拾收拾,準備做飯。”鄧氏在操持家務方面,是一把好手,劉氏人長得嬌氣些,可是幹起活來也是非常利落的。

“大嫂,我幫你。”劉氏站了起來,衝着林氏微微一笑,只道:“順道也讓大姐嚐嚐我的手藝。”

劉氏長得嬌小,雖然懷了五個多月的身孕,可是她四肢纖細,步履靈活,除了微微隆起的肚子,根本看不出來像是一個孕婦。

“不用你,你歇着吧!月份越來越大了,可要當心着些。”

劉氏只道:“我身子不沉,多動動,對生產有好處。”劉氏是個有眼色的,不該她說的話,從來不多說一句。

鄧氏和劉氏的關係相處的還算融洽,鄧氏敦厚,劉氏乖巧,旁人家妯娌不合,天天都要雞飛狗跳鬧上幾場的戲碼,從未在林家上演過。娶了兩個靠譜的媳婦,李氏也着實省了不少心,過日子圖得是啥?不就是一家子和和睦睦的?

“去吧,去吧!”李氏對這兩個兒媳婦,那是一百個滿意,除了鄧氏無子以外……

“哎。”鄧氏應了一聲,掀了簾子跟劉氏一起到竈間忙活去了。

李氏滿意的點了點頭,遂對兩個兒子道:“行了,你倆帶孩子們到那屋吃糖去,大海也過去吧!晌午多整治幾個菜,你們多喝幾杯,下晌散了酒氣再回去!”好不容易來一趟,李氏是真希望閨女能多留一會兒。

衆人知道李氏是要跟林氏說休己話,就熱熱鬧鬧的往另一間屋子裡去了。

屋裡頭,只剩下李氏母女。

“娘,大嫂和弟妹咋沒回家!”初二回孃家,是遼東府的習俗,出嫁的閨女要在大年初二這天回孃家走親戚。一般來說,是不能住下的,當天地當天回,但是路遠的,就要另當別論了。

李氏嘆了一聲,只道:“要說這兩個媳婦,真是不錯。懂事,明理,啥也不用我操心。這不是你要來嘛,娘打從知道了這個事兒以後啊,這心啊,就一直提着,惦記着,年都沒過好。你大嫂打年前就開始張羅着初二這天的事兒啦,跟我說今年不回孃家了,兩家離得近,啥時候回去都行,老二家的有了身子,不方便回去,這路上都是雪,萬一摔着了,不是要我的命嗎?”

她千盼萬盼,好不容易盼到劉氏有了身孕,哪肯讓她冰天雪地裡的回孃家去啊!

林氏點了點頭,又道:“我瞧着弟媳婦可不是普通人,說話待人可有兩下子。”林儒升成親的時候,林氏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光顧着幫着李氏招呼親朋好友了,根本來不及打聽這個弟媳婦的底細,李氏雖然跟她提及幾次,卻沒有細談。這次見到劉氏以後,林氏對她的來路就更加好奇了。

李氏點了點頭,只道:“你弟媳婦是土城莊人,上頭有兩個哥哥,下頭還有一個妹妹,她自小就被賣進了鎮上,在老趙家呆了十年,被放出來是,已經是二等的丫鬟了。”

林氏吃了一驚,“這……”怪不得瞧着通身的氣派,原來竟是從高門大戶裡出來的。

李氏點了點頭,只道:“當初他爹病得要死,他娘把家裡的地都賣了,實在是沒辦法了,才把她賣進旁人府裡做了丫鬟。老二家的是個好的,要不然也不會求着她們把她放出來。”

原來,這劉氏閨名劉蘭香,五歲的時候被賣進了趙家,成了一個死契的丫頭。趙家是鎮上的大戶,府裡有四位姑娘,這劉蘭香進府以後,就被分到了趙家三小姐的院子裡。在趙家摸爬滾打了十多年,劉氏一路從負責灑掃的小丫頭,升到了二等丫頭,成了趙三小姐屋裡有頭有臉的丫鬟,誰人見了,都要叫一聲姐姐。

劉氏到了十六歲時,趙家三小姐的成親日子便也近了,府裡小姐成親,按着慣例是要挑陪嫁丫頭的。劉氏的模樣只在中上,又是死契,辦事循規蹈矩,是陪嫁丫頭的不二人選!這樣的人,放在身邊好拿捏,將來就是開了臉放在房裡頭,也是個讓人安心的。

這位趙三小姐讓奶孃敲打了劉氏幾句,哪知劉氏聽後大驚,直說自己想回家侍候爹孃,請三小姐成全。

趙三小姐是個心善的,知道劉氏的打算後,倒是高看了這個丫頭幾眼。兩人畢竟主僕一場,她思量了一番後,就求到了趙府當家夫人蔣氏的近前。蔣氏倒是個好說話的,聽聞這個丫頭竟有這般心志,一時心軟,竟然放了劉氏的奴籍,連贖身的銀子都沒要。

劉氏陰差陽錯的得了天大的便宜,這才從趙府出來,回到了土城莊。她年紀大了,爹孃就張羅着給她相看人家,結果人家一聽說她賣身進府過,都不約而同的拒絕這門親事。家底清白的,怕那些大門戶裡黑白曲直的牽扯,家底不清不白的,劉氏又不樂意。

這親事,一拖就拖到了李氏這兒。

劉氏的親事雖然有些艱難,可是她爹孃都是實在人,也沒有想過要瞞着她的過往,託媒人相看的時候,就把這事兒原原本本的跟李氏說了。李氏一聽,便想見見這姑娘,兩下一見面,李氏一眼就看出了劉氏的不同,接觸了幾回以後,覺得這個姑娘是個好的,加上林儒升自己也樂意,所以這親事就這麼定了下來。

一晃眼,兩人成親三年了,劉氏對李氏十分恭順孝敬,對林儒升也很上心,小兩口同心同德,日子過得挺甜蜜的。

“也是個苦命的人啊!”這劉氏要真是個不安分的,何必費心費力的出府,嫁個窮小子呢!她完全可以跟着趙家小姐出嫁,日後搞不好能當個姨娘啥的。既是一心要出府,必是想過安穩日子的,可惜世人都看不明白啊。

李氏點了點頭,十分贊同閨女這話,還道:“老二家的是個聰明人,懂事會看眼色,老大家的敦厚老實,心地善良,這兩個人做妯娌啊,倒是正配呢!”

“娘,說起來,還是你有福氣,兒媳婦都是好的,你也省心。”

閨女這話,可是說到李氏心裡頭去了,她重重的點了點頭,只道:“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就盼着,你大哥趕緊有個孩子,給林家留個後。還有就是你,娘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了。”

林氏心裡不安,連忙道:“娘……”

李氏伸手攔了她的話頭,只道:“娘都知道,這些年,苦了你了,孃家無能,你的日子自然就不好過。”

林氏連忙搖頭,“這事兒是我和大海的問題,哪裡能賴到孃家。”

李氏嘆了一聲,“傻孩子,雖然大海實誠些,你也軟面了一些,可說到底,許氏還是欺負你孃家無能。你想想,假若你爹還在世,她許氏可敢這樣對你?”

自然是不敢的。

林父是秀才之身,林氏又有兩個兄弟,假若林父還活着,你借許氏幾個膽子,她也不管這般搓磨林氏。

“娘,都過去了,我們已經分了家,日後啊,你就等着看我們過好日子吧!”

李氏嘆了一聲氣,喃喃道:“話是這樣說沒錯,可是你公婆是啥樣的人啊?你們同在一個屋檐下住着,難保日後不會再有啥鬧心的事,還有你那個不省心的小姑子,她一天不出嫁,我這心啊,就一直放不下。”

第二百二十八章 找周大河第四百九十章第二百零一章 設計第四百五十一章 設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席第五百零二章 偷聽第四百七十一章 結果第七百八十章第五百二十五章第八百一十七章 一起看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說客第二十章 糊塗的周大海第八百四十五章 平安第六百五十章 不信第二百二十七章 要說明白第八百一十八章第七百九十二章第四百零四章 混亂第七百七十二章 豬腦子第三十章 苦肉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家庭會議第四百三十三章 雪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病第七百一十三章 活路第六百九十九章第七百零一章 往昔第三百七十六章 忍第六百三十四章 又一計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生第五百一十章第六百二十章 初一第六百一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家出動第八百零三章 混帳第六百零五章 風波第七百一十八章 歹毒第三百二十三章 結盟第三百一十六章 老宅的大年夜(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鬼第五百九十二章 歸寧第六百一十六章第七百六十七章 可怕第六百九十四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救活第五百一十一章 糊弄人第四百零四章 混亂第四百零七章 論第六百六十六章第六百二十八章 局第二百一十八章 秘密第三百八十二章 蒙圈第三百七十四章 八卦第七百一十九章 打板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三元及第第三十三章 演技第六百零一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感動第三百一十九章 周大海的決定第二百五十三章 劉氏第三百八十一章 希望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動第三百五十二章 愧疚第六百六十四章 拷問第八百一十六章 爭論第二百四十四章 留下第七百零九章 江湖舊事第六百七十章 大戲第五百五十七章 病倒第四百九十章第一百六十九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七百九十五章第七百八十三章 赴宴(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孩子是孃的魂第三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野心第四十七章 愁雲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冷,雪大第五百四十五章 問第五百一十二章 武狀元第六百六十四章 拷問第五百一十二章 武狀元第七百九十二章第六百一十八章 交鋒第四百五十八章第八百零九章 同去第二百一十二章 透第一百三十九章 內情第一百六十七章 野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賣靈芝第二百零七章 身世(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軌第五百七十一章 嚇壞第四章 送水第四百六十六章第六百八十三章 勃然大怒第五百二十一章 救活第四百二十四章 危言聳聽第三百二十七章 雜事第五百零六章 安頓第三百六十五章 真相
第二百二十八章 找周大河第四百九十章第二百零一章 設計第四百五十一章 設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席第五百零二章 偷聽第四百七十一章 結果第七百八十章第五百二十五章第八百一十七章 一起看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說客第二十章 糊塗的周大海第八百四十五章 平安第六百五十章 不信第二百二十七章 要說明白第八百一十八章第七百九十二章第四百零四章 混亂第七百七十二章 豬腦子第三十章 苦肉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家庭會議第四百三十三章 雪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病第七百一十三章 活路第六百九十九章第七百零一章 往昔第三百七十六章 忍第六百三十四章 又一計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生第五百一十章第六百二十章 初一第六百一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家出動第八百零三章 混帳第六百零五章 風波第七百一十八章 歹毒第三百二十三章 結盟第三百一十六章 老宅的大年夜(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鬼第五百九十二章 歸寧第六百一十六章第七百六十七章 可怕第六百九十四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救活第五百一十一章 糊弄人第四百零四章 混亂第四百零七章 論第六百六十六章第六百二十八章 局第二百一十八章 秘密第三百八十二章 蒙圈第三百七十四章 八卦第七百一十九章 打板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三元及第第三十三章 演技第六百零一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感動第三百一十九章 周大海的決定第二百五十三章 劉氏第三百八十一章 希望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動第三百五十二章 愧疚第六百六十四章 拷問第八百一十六章 爭論第二百四十四章 留下第七百零九章 江湖舊事第六百七十章 大戲第五百五十七章 病倒第四百九十章第一百六十九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七百九十五章第七百八十三章 赴宴(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孩子是孃的魂第三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野心第四十七章 愁雲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冷,雪大第五百四十五章 問第五百一十二章 武狀元第六百六十四章 拷問第五百一十二章 武狀元第七百九十二章第六百一十八章 交鋒第四百五十八章第八百零九章 同去第二百一十二章 透第一百三十九章 內情第一百六十七章 野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賣靈芝第二百零七章 身世(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軌第五百七十一章 嚇壞第四章 送水第四百六十六章第六百八十三章 勃然大怒第五百二十一章 救活第四百二十四章 危言聳聽第三百二十七章 雜事第五百零六章 安頓第三百六十五章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