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章 學說

“大帥,學生在想,即欲彰顯其不同,到不用這般費心費力,華屋豪宅,嬌妻美妾足矣,國武監地界已經極爲寬廣,早晚與長安聯爲一體。

“如今許多出去甚爲空曠,不如擇其一二,興土木之事,有功者,贈其屋宅,安其家業,其人如何不感大恩,竭誠以報?”

“而旁人聽聞,也可傳我國武監慷慨之名。。。。。。。大帥的深意,學生也明白一些,但千年已降,文尊武卑,除農人等外,其餘皆爲賤業,此等格局,早已蔚然成風,且已深入人心,大帥有心於此。。。。。。。怕是礙難重重啊。。。。。”

本就是讀書人出身的杜橓卿其實看的很清楚,這話呢,以勸說居多,但也算是秉公而論,並無多少偏頗之處。

而在他看來,趙石做的這些,無非還是朝堂上的文武之爭的延續,如今若做的太過偏激,怕是日後難以有個了局,無論是對大將軍還是對他而言,都不是什麼好事。

但趙石這裡,卻沒有半點聽勸的意思,只是微微點頭道:“你明白就好,就照你說的來辦。。。。。。。。。”

說到這裡,趙石把玩着酒撰,嘿嘿一笑道:“文尊武卑。。。。。要說孔夫子已經故去千多年了,就算他活着的時候,也沒幹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來,現在可好,除了聖人門下,好像其他的都要矮上一頭。”

“這麼下去啊,早晚有一天,武人得成了讀書人的奴僕。除了供讀書人吃飯。又老實聽話的農人。其他人都成了低三下四的所謂賤業。。。。。。。。。。。。。”

“就拿如今來說吧,天下未定,大秦纔剛剛算是有了起色,就要爭權奪利一番,想讓我等武人既上陣殺敵,又聽話好用,這他孃的是個狗屁道理?誰定的?孔聖人?”

話語中雖頗有慷慨之意,但趙石臉上卻沒什麼過多的表情。“我呢,也不須做的太多,我就是想試試,告訴這些所謂的讀書人,有這麼些人,既讀過書,也習過字,卻非是聖人門下,而他們更有才幹,也更有用處。”

“要我說。那就從他們所謂的奇技淫巧開始。。。。。。你呢,讀過不少聖賢文章。應該最是明白,那些聖人書本上的東西大多都是些當官兒的本事,於世人而言,也是有利有弊,並非如一些人所說,聖人之言,不可輕違,並奉爲金科玉律。”

“我也讀過一些,覺得挺有道理的,修身齊家治天下,說的一點都不錯,但在我這裡,只認一條,有用的就是有用的,工匠們造出來的投炮,製出來的刀槍,能讓我秦軍將士少受傷亡,可以克敵制勝,就是好的,憑什麼就是賤業了?”

“所以說啊,不管如今天下人如何看,在我國武監這裡,凡有用的東西,我就要推崇,凡有用之人,我就要重用,咱們也不說什麼唯纔是舉,我只是給了這些人一個公道。”

“我跟你說一句實話吧,如果可行,將來國武監未必不能遍行天下,成一派之學,我趙石自認也沒那個本事,能保住榮華富貴,又能領兵征戰,還能自成一派,所以,需要你們這些有學識,有眼界的人幫襯。。。。。。。。”

“其實,如今外間局面,千變萬化,戰亂遠未到休止之時,而我大秦內裡,從君王,到臣下,皆有鼎革之心,機會已經擺在了咱們面前,就看咱們怎麼想,又怎麼做了。”

杜橓卿聽着這些讓人耳目一新的話,雖然早已有所預料,但心中之震驚,也是可想而知,不過稍後,便也有些釋然。

大帥還是以前的大帥,和他心目中的印象一般無二,果敢陳毅,志氣恢弘,遠非自己等人所能企及。。。。。。。。。

不過,話說回來了,他卻並不認爲,儒家治世之學會被其他學派取而代之,如今之學派,遍於南北,卻皆難脫儒家之說,不過因各人理解不同,而分派別罷了。

國武監操典。。。。。。。。也許只能說是大將軍的野心的一種體現而已,操典中的東西,太多太雜,又有排儒之嫌,已經失去了立爲一派的根本。。。。。。。。。。。。。

而儒家之學,之所以能傳承千載而不衰,也不單單靠的是學問精深,融匯各派學說貫而通之的原因,最重要的一條,則是歷代王朝之推崇,深合皇家用人之道,這纔是如今聖人門下遍佈天下的最至關重要的一個原因所在。

大帥所創之國武監,確實開歷代之先河,以兵家爲本,雜以各派學說,又有大帥本人極力推動,或可逞一時之快,但就長遠看來,卻很可能只是曇花一現。。。。。。。。時過境遷,只在世間留下一段傳說罷了。

除了這些,他杜橓卿能得到什麼呢?他可不敢奢求,自己會像孔聖門下七十二賢人般的宗師地位。

想到這裡,他不由心裡一嘆,但他明白,他沒有別的選擇。。。。。。。。。

而該表忠心的時候一定不能慢,這是杜橓卿爲官以來,總結出來的爲官之道中最重要的一條。

因爲他總覺得,當年從國武監出去的三個年輕人,木華黎甘居奴僕,種懷玉什麼話都敢說,這麼一來,也就更得大帥喜歡,所以,到了現在,那兩位都是官運亨通,將他這位還守着讀書人本份的讀書人給落在了後面。

在這一點上,他是十分贊成大帥剛纔所言的,聖人之言,有時候未必就那麼有道理。

所以,這會兒得到機會,杜橓卿並未有什麼猶豫,只是稍稍沉吟了一下,便已經激越道:“大帥所言,當真是振聾發聵,能得大帥如此看重,並予學生如此重任,學生怎能不爲大帥肝腦塗地?”

趙石笑笑,臉上多少露出些滿意之色,擺手道:“你的才幹,我信得過,如今不過是跟你把話說的明白些,省的日後,還道是上了一條賊船。”

當然,如果他真有看穿人心的本事,知曉這位心腹之人在聽完他的長篇大論之後,頭一個想到的竟然是什麼爲官之道,他一定是一把先將這個惱人的傢伙的腦袋擰下來再說了。。。。。。。

杜橓卿呲牙咧嘴,想笑卻又忍住,大帥向來嚴剛可畏,如今偶一說笑,實在讓他不知如何應對。

趙石這裡卻又意味深長的接了一句,“其實,在這長安城外,靜觀城中風雨,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樂事。”

杜橓卿點着頭,心裡卻在想着,在這裡,也只能靜觀景色而已,像自己,怕是在很長一段時日之內做不成景中人了。

當然,像這樣的深談,也只能像狂風暴雨一般,偶然一現,便即隱沒了,說來也是好笑,這樣諱莫如深的行爲,卻正是儒家官場精髓之一,兩人卻都沒覺出什麼不妥之處,可想而知,趙石所規劃的那番前景,確實是要任重而道遠了。

藉着喝酒吃菜的工夫,杜橓卿整理了一下思緒,之前的話題太過沉重壓抑,讓他不安,卻又屢屢泛起些奢望,除了讚歎大帥鼓動人心的本事一如當年,還能說什麼呢。

但他斷不願在這個話題上再談什麼了,尊崇聖人之言行事已經三十餘載,如今卻要幫人撬聖人的牆角,實在讓他有些無所適從。

所以,他也不再做那些無謂的試探,話題一轉,便來到了實務上,“大帥,今後幾年,咱們這裡出去的生員,是歸於禁軍還是邊軍,這個上面,還得您來親自把握,您看。。。。。。。”

趙石並不是一個會隨意讓旁人主導話題的人,他從內到外,都滲透着強硬的因子,但今天,卻顯得格外的有耐心,也許,只是因爲這些事對他而言,並不算重要的原因吧。

“禁軍即將縮編,改動有多大,還要看陛下的意思,再瞧瞧吧,若是看的不太分明,今年還是以邊軍爲主。。。。。。。。大同以及河套那邊,許就要建兩支新軍,軍官從哪裡來?到時候啊,還得是老樣子,從各部精銳裡抽調一部分,剩下的就得從國武監補足。”

“還有,今年草原上應該會有戰事,選些有志於沙場功勳的生員,走河東軍籍送去木華黎麾下,之後能活着回來的,就都是軍中棟樑。”

“嗯,再選些有才幹的,也不用太多,十幾二十個就成,隨我去河洛,他孃的,河洛那邊鬧的很是不堪,我去了估計八成又得當一回惡人,順便,也讓這些初出茅廬的小傢伙明白一下,軍人整飭地方該怎麼下手。”

聽到這裡,杜橓卿也砸吧了一下嘴,搖頭道:“唉,張大將軍。。。。。。。沽名之心太甚矣。。。。。。。。。大帥此去,還是小心些爲好。”

(想找幾本書看,翻來翻去,總是看不下去,就好像做菜的廚師八分飽一樣,看書的樂趣大不如前了,唉寫書的後遺症之一,沒辦法。)(未完待續。。)

第1349章 文武第1081章 平胡第1086章 震撼第1045章 大勢第72章 提親第38章 解圍第1344章 大坑第552章 接戰第564章 謠言第1112章 盟約(七)第1035章 獻策第88章 衝突第1390章 等待第1421章 建軍第378章 豪傑(二)第346章 許諾(一)第1297章 皇帝第499章 不安第160章 襲寨第846章 暴起第372章 襲戰(一)第15章 血戰(二)第1021章 遊說第383章 兇險(一)第540章 宮城第1146章 國策(二)第1088章 終結(一)第1323章 家宴第574章 去意第58章 奪功(三)第564章 謠言第798章 見駕(四)第690章 新鮮(四)第1329章 平息第252章 決定第700章 亂子(一)第245章 國議(二)第1032章 交戰(五)第260章 佈置第1440章 贈譜第6章 獵熊第1217章 左廂第1154章 拜會(四)第995章 一夜第1466章 參劾第1346章 文會第1361章 結果第804章 安排第772章 鏖兵(五)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一十八章 家族二第780章 議和(二)第五 卷萬里征途會英豪第815章 內衙(二)第1408章 夜宴(四)第1016章 封號第978章 使者第1019章 猶豫第371章 誓言第3章 血色都市第1337章 邀約第906章 王子第235章 血夜(三)第1337章 邀約第743章 爭執第575章 戰機第1097章 商人(三)第1399章 烽煙第1541章 怨恨第557章 寨子第1324章 南雀第1053章 宴請(一)第259章 女真第1195章 年關第278章 關下第12章 行路第446章 關城第472章 內衙第422章 雜事第592章 自污(二)第838章 秘聞第780章 議和(二)第379章 豪傑(三)第1120章 盟約(十五)第275章 爭強第1109章 盟約(四)第1554章 殘酷第1319章 見歡第377章 豪傑(一)第312章 異數第1146章 國策(二)第576章 破營第764章 入甕(二)第1137章 相見第142章 出行(一)第309章 兩帥第1515章 開端第1360章 聖心第852章 大亂第1373章 吐蕃第1017章 封號(二)
第1349章 文武第1081章 平胡第1086章 震撼第1045章 大勢第72章 提親第38章 解圍第1344章 大坑第552章 接戰第564章 謠言第1112章 盟約(七)第1035章 獻策第88章 衝突第1390章 等待第1421章 建軍第378章 豪傑(二)第346章 許諾(一)第1297章 皇帝第499章 不安第160章 襲寨第846章 暴起第372章 襲戰(一)第15章 血戰(二)第1021章 遊說第383章 兇險(一)第540章 宮城第1146章 國策(二)第1088章 終結(一)第1323章 家宴第574章 去意第58章 奪功(三)第564章 謠言第798章 見駕(四)第690章 新鮮(四)第1329章 平息第252章 決定第700章 亂子(一)第245章 國議(二)第1032章 交戰(五)第260章 佈置第1440章 贈譜第6章 獵熊第1217章 左廂第1154章 拜會(四)第995章 一夜第1466章 參劾第1346章 文會第1361章 結果第804章 安排第772章 鏖兵(五)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一十八章 家族二第780章 議和(二)第五 卷萬里征途會英豪第815章 內衙(二)第1408章 夜宴(四)第1016章 封號第978章 使者第1019章 猶豫第371章 誓言第3章 血色都市第1337章 邀約第906章 王子第235章 血夜(三)第1337章 邀約第743章 爭執第575章 戰機第1097章 商人(三)第1399章 烽煙第1541章 怨恨第557章 寨子第1324章 南雀第1053章 宴請(一)第259章 女真第1195章 年關第278章 關下第12章 行路第446章 關城第472章 內衙第422章 雜事第592章 自污(二)第838章 秘聞第780章 議和(二)第379章 豪傑(三)第1120章 盟約(十五)第275章 爭強第1109章 盟約(四)第1554章 殘酷第1319章 見歡第377章 豪傑(一)第312章 異數第1146章 國策(二)第576章 破營第764章 入甕(二)第1137章 相見第142章 出行(一)第309章 兩帥第1515章 開端第1360章 聖心第852章 大亂第1373章 吐蕃第1017章 封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