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爭取國際社會支持(5)

最後,宋美齡高呼:“此次戰爭結束以後,吾人共同奮鬥之目標,應爲建設一未來世界.使‘吾人不得不以全世界爲一切神靈、一切人類共有之一大國家’。”

3月7日,宋美齡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在其母校威斯里安女子學院發表了演說。在此次演說中,她着重講了婦女的歷史地位與作用,在演說的最後她強調:

今日之世界鬥爭,乃光明對黑暗之鬥爭,乃公道與正義對自私與貪婪之鬥爭。無發展之精神,抱怨天尤人之態度,皆不能使吾人在生命過程中具有戰鬥之工具。瞻念前途,尚多艱苦,所幸此一學院,爲學問之淵藪。加強諸君之能力,其在斯乎!其在斯乎!

3月22日,宋美齡在芝加哥發表了演說。她以獨特的富有詩意的開場白吸引了廣大聽衆。她說,餘來此繁庶大城途中,若干感想隨火車車輪旋轉之音節,起伏胸次,其中之一,即今日所稱美利堅合衆國之立國,乃近代之奇蹟也。接着,她敘述了美國立國、發展的歷史。然後,她把話題轉到了中國抗戰上,要求人們支持中國之抗戰。

3月27日,宋美齡在舊金山市政廳發表了演說。先說了一個開場白,接着,她把話題引中開來,從大自然的景色聯繫到眼前的反法西斯戰爭。

最後,宋美齡借中國歷史上“桃園結義”劉備、關羽、張飛的故事作爲結尾,並有所發揮說:

此三人者,實表現爲國服務之精神。吾人身屬聯合國家者,當前具有更大之目標,即謀人類之進步。爲此更大目標,吾人應以自動之服務,爲最大榮譽,並應以所受之痛苦,爲最高之獎章。

4月4日,宋美齡在洛杉磯好萊塢發表了演說。在這個長篇的演說中,她集中介紹了中國的抗日戰爭。

緊接着,她介紹了中國空戰的情況及八一三淞滬戰役、日寇南京大屠殺。她義正辭嚴地痛斥了日寇暴行。

4月7日,宋美齡專門向美國飛機廠工人致意。

宋美齡的演說讚揚了美國和中國的友誼,宣傳了中國的歷史文化。在控訴日寇侵華的暴行的同時,歌頌了中美兩國人民的抗日業績,她還頗有見地地闡述了正義戰爭必勝的信念,並呼籲各國聯合,以求世界和平。

宋美齡以她的特別魅力和充沛的智慧,一展她外交活動的才華,她的演說對於整個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的抗日戰爭都是不無裨益的。

除了四處講演外,宋美齡還充分利用在美國的機會,將有關抗日的軍情及時通知美國,同時積極爭取美國支援中國抗日。在短短的幾個月裡,她在對美外交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美國決定貸中國A24機150架,由4月份起在美交貨;P40N1機150架,由5月份起交貨。以上兩項均定於12月底交完。此外,美國每月空運近萬噸物資支援中國抗戰,還派技術人員及機器來華幫助中國建立煉油廠。

宋美齡還就緬甸問題與羅斯福和訪美的英國首相丘吉爾進行了磋商。緬甸的地理位置相當重要,緬甸被日軍侵佔,美國向蔣介石和在華美國空軍供應物資的陸路交通就完全被切斷,不得不越過駝峰航線空運物資。而且空運量也只有1萬噸左右。這使前線失利、外援匱乏的中國很難支持抗戰的局面。中國的抗戰,在很大程度上牽制了日本的軍隊,這就減輕了英美兩國的壓力。

所以羅斯福主張,爲了使蔣介石堅持抗戰,除了維持空運接濟外,還必須打通陸上運輸線,這就要反攻緬甸。丘吉爾也希望殺回緬甸,支持中國繼續抗戰,並利用中國基地進行空軍活動,但反對在緬甸進行大規模的戰役,反對在緬甸進行兩棲進攻。就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宋美齡就反攻緬甸的決策在美國進行了活動。宋美齡提出了反攻緬甸分兩步走,即以局部反攻緬甸,俟臘戍收復後,竭力進行全面反攻的戰略。

宋美齡在美國開展的各項宣傳活動,尤其是歷次演講,使美國人深刻地認識到了抗擊日本勢在必行。於是決定由國會議員五人小組“小組委員會”,與馬歇爾商議,赴太平洋各戰區視察“軍事動態”。宋美齡抓住這個機會,邀請這個“小組委員會”赴中國考察,以增強其對抗中國抗戰的瞭解,從而爭取美國援助。

宋美齡在美國進行了爲期半年多的訪問,爲中國的抗日爭取了最大限度的美援。

1943年6月15日,宋美齡乘火車到達加拿大訪問,並在加拿大國會大廈發表演說,成爲在加拿大國會發表演說的第一位外國女性。加拿大議長、首相和參議員、衆議員出席了大會。在這個長篇的演講中,她首先講了民主制度。

接着,她由德國的政體轉向法西斯哲學,並將二者做了比較。在分析法西斯政權的暴虐之後,宋美齡又指責了美國對日的縱容政策。她談到了中隊狀況及對日作戰局勢。

最後,宋美齡呼籲加拿大軍民同中國人民一道,爲爭取勝利而戰:

加拿大一如中國對於聯合國共同抗戰,並無顯著而動聽之貢獻。就此而言,餘不得不謂英美兩國之貢獻,大都類此。然吾人應當領悟,決定勝利者,並非偶有之輝煌舉動。惟有堅毅實施戰略上預定之計劃,加以共同努力,盡其貢獻毫無吝惜之志願,乃能於相持局面之中,獲得最後勝利。吾人所應牢記不忘者,即對於最後勝利所盡之貢獻,不應以其顯著而動聽與否,爲一時估計之標準。貴國民軍經年累月所積聚作戰之英勇,貴國所送往英國之大批糧食與軍火,貴國使用貴國機場以訓練聯合空軍,貴國對於作戰努力,就每一人口平均計算,所生產之物品較任何其他聯合國爲多。凡此種種,均足表示加拿大努力作戰、爭取勝利之堅強意志。

3.巨大的轟動效應

加拿大之行結束後,宋美齡一行回到美國,到白宮向羅斯福夫婦辭行。蔣介石在6月18日三次致電宋美齡,請她與羅斯福商談幾個問題:

一、希望美國“能加派陸軍若干師,如不能派來三師,則二師亦可”。

二、希望“俄能模仿給美國以西伯利亞空軍根據地,直接轟炸日本”。

三、“對於戰後遠東和平與善後處理之各種政策”,應照蔣介石說過的辦.與羅斯福詳細討論後作一結論帶回。四、“關於旅順、大連問題,中國只可與美國共同使用,而不宜與其他各國共用,尤其旅順港更應絕對保留爲要。將來大連或可作爲自由港,但亦須看俄國對於外蒙等邊疆問題,能否尊重我主權以爲定”。五、相機提出“史迪威問題”,但不必太正式,也不提出撤換,只以真相與實情告之如下。

對於蔣介石提出的前四件事,宋美齡沒有異議,對於史迪威一事,則“恐因不滿我方之真實評議,反使進攻緬甸計劃障礙叢生”,又由於“一切計劃及聯絡均有史氏接洽,今突然提出易人,恐害聯繫”,因此請蔣介石三思而行。蔣介石遂答覆,對史迪威事並非正式要其撤換,不過使之察知實情而已,待有便乘機以閒談出之,否則不談也可。

遵照蔣介石的指示,宋美齡於22日應羅斯福夫婦之約,前往白宮作最後會晤,洽商結果如下:羅斯福答應派兩師赴緬甸作戰,於9月準備完畢;宋美齡認爲丘吉爾對緬甸海、陸、軍總攻一事仍不熱心,雖然也能口頭答應,但總覺其缺乏誠意,屆時未必履行。然而羅斯福認爲緬甸原系英國屬地,中、英、美又爲聯盟國,不便迫使鞏固實行;宋美齡指出丘吉爾心目中只有英、美、俄三強國,將把中國摒於門外。羅斯福問將來與蔣介石會晤時是否約丘吉爾參加,宋美齡答稱可由羅斯福直接與蔣介石商談決定;關於大連、旅順、臺灣中美海軍共用一事,羅斯福認爲可以,並說俟中國準備完妥以後,美國即可退出;羅斯福認爲高麗(注:朝鮮)可暫由中、美、俄共管;前國聯交日本保管之太平洋各島,羅斯福認爲戰後可由盟國接收組織暫時共管。

還值得一提的是宋美齡在美國爲促進肯尼迪法案的通過以取消對中國的移民限制所作的努力。早在2月17日,美國參議員肯尼迪曾自華盛頓致信宋美齡,說“在吾人昔日移植西部之困難時期,即有華工輸入,彼時曾引起一部分國人之驚疑與嫉妒,致華工迄今未取得合法地位。自從1930年,吾國戶籍上亦只有華人46129人,而數月之間則有更多數之歐洲人避難來美”,他打算“趁蔣夫人光臨之吉日提出此案,界華人以進入美國及加入美國國籍之權利”,因爲“凡與吾人共危難者,亦將與吾人共享勝利之果;凡與吾人交好博得愛敬者,必將取得我國公民之資格”,他以此“籍作是項友誼之表徵,祝中華民國萬歲”。

宋美齡對同胞之事至爲重視,在她6月16日致蔣介石的電報中表明,肯尼迪提案擬修正中國移民法一事,“對我國際地位極有關係,此議案如通過,則心理上之影響及效力較租借法案更有歷史價值。”她指示駐美大使魏道明採取積極措施,促使該法案的通過。宋美齡的來訪正是時候,使得美國方面對中國的同情達到最,對此事的解決是頗爲有利的。

果然,過了不久,美國移民法中取消了對華的歧視。9月30日,參議院就此開始辯論。鑑於國會中尚有阻力,羅斯福於10月11日致函國會,敦促儘快廢除《排華法》,允許中國人移居美國,允許中國僑民歸化爲美國公民。他認爲國家和個人一樣,也會犯錯誤,美國要有足夠的勇氣承認過去的錯誤並加以改正,而通過廢除《排華法》,美國就可以改正一項歷史性措施。12月17日,法案由國會通過,並隨即由總統簽署。至此,延續了60年的《排華法》終於成爲歷史中的陳跡。

經過長達7個月的時候,宋美齡的訪美之行也圓滿畫上了句號。6月28日,宋美齡飛離美國,7月4日,返回重慶。

就在她飛返途中,羅斯福關切地於6月29日致電蔣介石:“蔣夫人於28日晨離佛羅里達。夫人此次訪美,餘認爲乃一大成功。吾在此間見夫人之健康確比初到時良好,惟醫生堅囑,於長途辛苦之旅行到渝後,必須有一星期之完全休息。”

7月4日,蔣介石自重慶致羅斯福電:“內子已於本日午後抵達重慶,其健康已較離渝時良好,殊感欣慰。在美期間,承諸賢伉儷優加禮遇,謹同表深摯之謝忱。”

7月8日,蔣介石又致電加拿大總督及公主,感謝其對宋美齡的盛意款待,希望通過此次訪問增強兩大國間的同情與友誼,並邀請他們訪華。

宋美齡訪美之行,足跡橫貫美國東西大陸,其間3次訪問白宮,並訪問加拿大,會見荷蘭女王威廉明娜。她的演講通過廣播、報紙和雜誌傳遍全美,在國際上引起了反響。

7月4日下午5時,宋美齡專機安全抵達重慶。

7月11日,重慶各民衆團體在夫子池新運廣場舉行了歡迎宋美齡歸國大會。

宋美齡訪美獲得極大成功,她所受到的接待有許多在美國接待外箕史上是破例的,她得到了許多外國元首都得不到的禮遇和殊榮,她使美國公衆進一步瞭解中國的抗戰事業,促進美國政府的對華援助。由於宋美齡的一系列繁忙的活動,激發了美國人民對中國表示友誼的強烈願望,使美國人民瞭解中國抗戰,同情中國抗戰和支援中國抗戰,她此行接受的美、加各方面人士的大量捐助,對中國的抗戰事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一家《論壇》雜誌報道說:

羅斯福總統先後邀請宋關齡在白宮和海德公園私邸小住,並陪她出席國會演說,出席記者會,這在美國接待外賓史上是破例的事。特別是宋美齡,正式應邀在參衆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演說,並出席兩院外交委員會盛宴,以及在洛杉磯碗形廣場對美國公衆發表演說,這都是來訪美國的絕大多數外國元首所不曾享受過的殊榮。

宋美齡在美國所進行的抗日宣傳,爭取美國對中國抗日援助的宣傳,是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而且宋美齡在美國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不卑不亢態度,也顯示了中華民族的氣節。儘管她從小接受美國教育,但並沒有“唯美是從”,即便是在羅斯福、丘吉爾面前,她也是落落大方,談吐得體。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65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6)第48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6)第31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1)第41章 蕩平地方軍閥 (5)第54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5)第60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1)第44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2)第40章 蕩平地方軍閥 (4)第6章 從辛亥革命到永豐艦赴難 (2)第85章 成爲大國領袖 (3)第84章 成爲大國領袖 (2)第63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4)第67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2)第40章 蕩平地方軍閥 (4)第74章 苦撐待變的外交(3)第46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4)第10章 從辛亥革命到永豐艦赴難 (6)第24章 北伐和清黨 (2)第45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3)第27章 北伐和清黨 (5)第25章 北伐和清黨 (3)第64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5)第77章 抗戰時期的內政 (1)第45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3)第64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5)第30章 北伐和清黨 (8)第5章 從辛亥革命到永豐艦赴難 (1)第26章 北伐和清黨 (4)第28章 北伐和清黨 (6)第23章 北伐和清黨 (1)第87章 成爲大國領袖 (5)第69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4)第33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3)第71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6)第3章 鄉里少年初長成 (3)第84章 成爲大國領袖 (2)第47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5)第74章 苦撐待變的外交(3)第15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5)第71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6)第59章 他回南京後,周可以直接和他談判。 (2) (1)第33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3)第44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2)第51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2)第36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6)第15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5)第70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5)第24章 北伐和清黨 (2)第46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4)第90章 爭取國際社會支持 (2)第53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4)第33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3)第7章 從辛亥革命到永豐艦赴難 (3)第10章 從辛亥革命到永豐艦赴難 (6)第40章 蕩平地方軍閥 (4)第60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1)第87章 成爲大國領袖 (5)第21章 國民黨新右派的領袖 (5)第59章 他回南京後,周可以直接和他談判。 (2) (1)第26章 北伐和清黨 (4)第83章 成爲大國領袖 (1)第12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2)第1章 鄉里少年初長成 (1)第58章 面對日寇的步步緊逼(4)第89章 爭取國際社會支持(1)第57章 面對日寇的步步緊逼 (3)第36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6)第22章 國民黨新右派的領袖 (6)第25章 北伐和清黨 (3)第71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6)第47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5)第68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3)第76章 苦撐待變的外交(5)第15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5)第15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5)第45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3)第53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4)第12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2)第49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7)第29章 北伐和清黨 (7)第55章 面對日寇的步步緊逼 (1)第65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6)第77章 抗戰時期的內政 (1)第29章 北伐和清黨 (7)第56章 面對日寇的步步緊逼 (2)第34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4)第57章 面對日寇的步步緊逼 (3)第76章 苦撐待變的外交(5)第62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3)第66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1)第15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5)第71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6)第66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1)第7章 從辛亥革命到永豐艦赴難 (3)第25章 北伐和清黨 (3)第10章 從辛亥革命到永豐艦赴難 (6)第1章 鄉里少年初長成 (1)
第65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6)第48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6)第31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1)第41章 蕩平地方軍閥 (5)第54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5)第60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1)第44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2)第40章 蕩平地方軍閥 (4)第6章 從辛亥革命到永豐艦赴難 (2)第85章 成爲大國領袖 (3)第84章 成爲大國領袖 (2)第63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4)第67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2)第40章 蕩平地方軍閥 (4)第74章 苦撐待變的外交(3)第46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4)第10章 從辛亥革命到永豐艦赴難 (6)第24章 北伐和清黨 (2)第45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3)第27章 北伐和清黨 (5)第25章 北伐和清黨 (3)第64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5)第77章 抗戰時期的內政 (1)第45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3)第64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5)第30章 北伐和清黨 (8)第5章 從辛亥革命到永豐艦赴難 (1)第26章 北伐和清黨 (4)第28章 北伐和清黨 (6)第23章 北伐和清黨 (1)第87章 成爲大國領袖 (5)第69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4)第33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3)第71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6)第3章 鄉里少年初長成 (3)第84章 成爲大國領袖 (2)第47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5)第74章 苦撐待變的外交(3)第15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5)第71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6)第59章 他回南京後,周可以直接和他談判。 (2) (1)第33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3)第44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2)第51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2)第36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6)第15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5)第70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5)第24章 北伐和清黨 (2)第46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4)第90章 爭取國際社會支持 (2)第53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4)第33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3)第7章 從辛亥革命到永豐艦赴難 (3)第10章 從辛亥革命到永豐艦赴難 (6)第40章 蕩平地方軍閥 (4)第60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1)第87章 成爲大國領袖 (5)第21章 國民黨新右派的領袖 (5)第59章 他回南京後,周可以直接和他談判。 (2) (1)第26章 北伐和清黨 (4)第83章 成爲大國領袖 (1)第12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2)第1章 鄉里少年初長成 (1)第58章 面對日寇的步步緊逼(4)第89章 爭取國際社會支持(1)第57章 面對日寇的步步緊逼 (3)第36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6)第22章 國民黨新右派的領袖 (6)第25章 北伐和清黨 (3)第71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6)第47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5)第68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3)第76章 苦撐待變的外交(5)第15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5)第15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5)第45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3)第53章 打擊進步人士和進攻紅軍 (4)第12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2)第49章 南京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7)第29章 北伐和清黨 (7)第55章 面對日寇的步步緊逼 (1)第65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6)第77章 抗戰時期的內政 (1)第29章 北伐和清黨 (7)第56章 面對日寇的步步緊逼 (2)第34章 建立和穩定南京國民政府 (4)第57章 面對日寇的步步緊逼 (3)第76章 苦撐待變的外交(5)第62章 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3)第66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1)第15章 在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中 (5)第71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6)第66章 組織幾次大會戰 (1)第7章 從辛亥革命到永豐艦赴難 (3)第25章 北伐和清黨 (3)第10章 從辛亥革命到永豐艦赴難 (6)第1章 鄉里少年初長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