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長安令,北方軍

大名城的城池攻守戰已經持續了七天,在這七天時間裡,兩王聯軍幾乎是沒有間歇的對大名城進行攻城戰。

十幾萬的兩王聯軍主力大軍,數萬戰俘,以及數不清的民夫,都參加了這些天對大名城的攻堅。

七日過去,大名城早已不復當日威嚴雄壯的模樣,斷壁殘垣,狼煙滾滾,血跡斑斑,破甲斷刃和屍首在城外堆積如山,無法辨別的惡臭在空氣中飄蕩,刺激着將士們的緊繃的神經。

這不是人間地獄,真正的地獄也莫過於此,這就是地獄。

任何一個慘烈的戰場,都是一片地獄。

連日來的大戰讓攻守雙方都損失慘重,這段時間的傷亡,遠遠大於前些時日那場城外的陣戰。兩王聯軍在攻城時,強行徵調的大量民夫充當了炮灰,大名城外的壕溝裡,民夫的屍首幾乎已經將其填滿了一半,那是兩王聯軍搭建壕橋所付出的代價。

同樣,在大名城上,缺乏實際作戰經驗的民夫也是傷亡最大的羣體,雖然他們只是輔助南軍守城。

這日,一場大戰剛剛過去。

“一場大戰,無論誰勝誰負,犧牲最大的,還是天下百姓。”大名城城頭,臉色蒼白如紙的李延年依靠在城樓的大柱子上,雙目愣愣看着眼前的慘象,沙啞的聲音透露着一股悲天憫人的氣息,連日來的大戰讓本就帶傷的李延年身體難以支撐,傷口的崩裂和失血無一刻不在考驗他的毅力,現如今他還能強撐着仍舊站在城牆上,着實殊爲不易,“這場大戰,真不知何日才能結束。”

夕陽透窗紗,李延年消瘦的身影映在門窗上,有些疲憊無力。

“軍師如此悲天憫人,爲何這幾人卻一直不肯離開城頭半步?說眼不見爲淨或許太無禮了些,也不太恰當,但殘酷不在眼前,給自己的壓力總會小些。”柳木將敵人噴灑在自己臉上的鮮血抹乾淨,坐在城樓前的臺階上,在陽光下露出一個若有若無的好奇笑意。

李延年搖搖頭,“我不下城牆,就是爲了能一眼看盡戰場事,如此才能及時有度的調度全軍。唯有如此,方能使大軍得勝的機率大上一些,也才能使這場戰鬥的結束的時間能早一些。戰事早結束,無辜的死亡才能少一些。”

柳木沉默了一會兒,從城牆牆跺裡看了城外的戰場一眼,復看向李延年,不解道:“我也見過一些讀書人,我觀他們在戰場上時,似乎沒有軍師這般慈悲心腸。爲了建功立業,爲了一展胸中抱負,他們並不太介意別人的生死。同是讀書人,爲何你們會截然不同?”

李延年搖搖頭,認真道:“這並非是讀書人與否的問題。”

“哦,那是什麼?”

李延年長嘆一口氣,眼神飄向遠方,飄向西方,輕聲道:“是每個人成長的歷史環境。”說完,見柳木不太瞭解,李延年補充道:“若是他們家中也有個年邁的老母身體孱弱,將心比心,念及每個人身後的家人,他們便會不忍眼前殺戮。”

“將心比心......”柳木呢喃了一遍,想起居住在長安的汲黯,也是高齡,不由得眼神一黯,但隨即搖頭,堅定道:“慈不掌兵!”

“你錯了,柳將軍!”李延年聲音洪亮了幾分,否定了柳木的說法,“慈不掌兵,不是這個說法。”

見李延年神色認真,柳木覺得有些好笑,打趣道:“難不成我一個在軍旅生活多年的人,對此還沒你這個三日軍師理解的透徹?”

“至少在這點上是。”出乎柳木意料,李延年回答的異常認真而且肯定,“慈不掌兵,說的是對敵人不能仁慈,非是說對自己的人也不仁慈。恰恰相反,真正的名將正是要對自己的部下足夠仁慈。只有足夠愛惜自己每個部下的生命,將領纔會竭盡全力指揮戰鬥,以求讓自己的部下少犧牲一些,早些贏得勝利,早日結束戰爭。”

柳木看着一臉虔誠的李延年,怔怔良久,張口無言。

“相似的話,我從將軍口中也聽說過。”半響,柳木輕聲道,“他說他枉費心機,卻不敢妄談勝利,他只是想讓他的部下在戰場上能少死幾個,他說這是軍人的人道。當時聽到這話,不理解其中意思,今日聽軍師一言,才知其中深意啊!”

“秦大將軍說過這樣的話?”這回李延年倒是愣了半響,半響之後終於露出一個笑容,道:“秦大將軍此言,李某着實敬佩。讀書人總愛說一將功成萬骨枯,可有幾個讀書人知道,一個將軍拼其一生,所做的不過是讓這堆白骨能小一些?”

“所謂仁義之師,首先便是如此吧。”

“仁義之師......”柳木仔細咀嚼這幾個字。

李延年忽然感到一陣輕鬆,他站直身體看向城外,注視着城外的兩王聯軍軍營,自信道:“仁者無懼,仁者無敵,秦大將軍既率仁義之師,對面那些叛軍,焉有不敗的道理?”

兩王聯軍軍營,此時吳懷素還站在中軍塔樓的平臺之上。這裡的視野足夠廣闊,能讓他清楚的看到大名城外的屍積如山,血流成河,也能讓他清楚的看到大名城的斷壁殘垣,鮮血淋漓。

戰場的風總是夾雜着血腥味。

吳懷素伸出舌頭舔了舔有些發乾的嘴脣,面色淡漠,神色炙熱。

也不知吳懷素在此站立了多久,劉安走上塔樓,走到吳懷素身邊。

吳懷素見禮之後,劉安沉聲道:“大軍在大名城外已經耗了接近半月,大小戰鬥幾乎沒有停止過,但大名城依舊聳立在前方,怎麼看都有些不可撼動的意味。在陽翌城時,我等雖然耗時半月,但彼時公孫敖一直是高掛免戰牌,且十萬南軍兵強馬壯。雖說現在的大名城有秦城那廝在,本王就沒有打算能畢全功於一役,但一個秦城尚且如此,若是衛青那廝也到了大名城,我等豈不是可以乖乖打道回府了?”

言語之中,頗多不滿之意。

“大王何須如此擔心?城破只是早晚之事。現如今大王着急,在下可以理解,但是大王須知,大王急,秦城比大王更急。大漢如今四面烽火,尤其是北方匈奴,隨時有可能破關南下,秦城不能在短時間內戰勝我等,去應對其他幾方,便是已經輸了。”吳懷素看向劉安,“當下是秦城處於失敗的一方,而不是我等。”

“話雖如此,但大名城一日不破,我等便一日不能進入京畿大地。把希望寄託在匈奴人身上,終究是不妥。再者,最爲關鍵的,本王是要替劉徹而代之,屆時還要保證大漢都是本王的,而不關匈奴人什麼事。待本王做了長安那個位子,本王也是要滅匈奴的!所以當下,匈奴最好是不要破關,只要在北方牽制住北軍主力即可。若要如此,我等就必須保證能有足夠的時間搶在匈奴那些矮馬子前面,進入長安!”劉安說這話的時候,那神態舉止就像是入主長安已經是一件確定無疑的事情,語氣堅定而強硬,不容置疑。

“大王,咱們擔心匈奴,難不成長安那位和秦城就不擔心?”吳懷素呵呵一笑,神態自若,“即便是秦城有心情和我們在這裡耗下去,步步爲營,逼迫我等,但是劉徹能等得及?四面烽火,劉徹野心夠大,但這何嘗不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說劉徹現在不是夜夜提心吊膽?說不定劉徹的命令現在已經下達到了大名城中,催促秦城速戰速決,好去支援北方!”

劉安撫了撫鬍鬚,沉默半響,擡頭問道:“軍師有幾分把握?”

“八九不離十。”吳懷素道。

“那當下我等應當如何?”

“靜觀其變,以靜制動。”吳懷素道,“既然劉徹會催促秦城,那麼我等只需要防範秦城耍陰謀即可。”

“如何防範?”

“全軍戒備,內外兼顧,外遠放遊騎,內嚴加盤查各營各部!”

吳懷素所料不差,當日夜秦城確實收到了劉徹的一份命令,這份命令,也的確是催促秦城速戰速決。

然而吳懷素猜中了結尾,卻沒有猜中過程。

大名城,南軍中軍大帳。

早早收到哨騎稟報的秦城,屏退了左右,在大帳中安靜等待。

他在等一個人。

亥時,秦城等的人到了中軍大帳。

“拜見大將軍!”來人一進賬,便半跪行禮。

“慶之!”秦城從將案後走出,笑着大步走過來,“你終於到了!”

“末將奉陛下之命,星夜兼程,從高闕趕到大名城,以助大將軍一臂之力!”來人正是秦慶之。

“陛下給本將的旨意我已經收到了,你們倒是趕得夠快,八天三千里,打破了本將當年的記錄啊,不錯!”秦城欣慰的笑道,言罷,臉色一正,問道:“本將且問你,驃騎軍星夜兼程至此,可還能立即一戰?”

“但憑大將軍吩咐,驃騎軍一往無前!”

“好!”

第440章 西科茶夫第29章 我兒子還是很優秀的第458章 一曲終了第99章 美死了!第279章 放一把大火,換一份安寧第117章 笑看天下與諸侯第323章 四方互盟(二)第304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三)第5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楔子第47章 何數夜時月,繁星有辰時第366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五)第299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五)第50章 騎兵三將第194章 援軍第150章 封賞第437章 一夜風變三十六國第137章 拒馬第31章 郡守與宵小之輩第150章 封賞第120章 郭希希的司馬昭之心第119章 風緊,扯呼?!第272章 江湖奈何爲人臣第203章 東風第421章 命賤不值錢第270章 或者生,或者死第146章 你看,他來了!第190章 驃騎營,向前!第355章 大道爲官爲己第333章 公主骨牌第383章 趕你出長安第414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二)第69章 重騎第274章 不期重逢,怎奈敵我兩非第138章 兩個人的決戰(二)第387章 小渠水潺潺(二)第116章 一生一次豪情壯志第364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三)第477章 狼子野心第76章 “親兵隊!”第479章 你的遊騎我的人第280章 百年大漢,一時罵名第164章 戾氣第65章 環首刀第207章 手提十萬兵,只爲救一人第143章 潰逃第376章 各顯神通(二)第467章 別酒,叛變,城破第130章 堡城第349章 亂陣走長龍第118章 公孫策第306章 血火番禹城(四)第300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六)第399章 元朔四年(二)第99章 美死了!第90章 美好願景第266章 長安,龍地,是非地。第366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五)第433章 重騎重弩,百支可退千軍第304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三)第68章 蹴鞠第344章 長城萬騎,千里驚白羊第406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五)第355章 大道爲官爲己第29章 我兒子還是很優秀的第415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三)第429章 與虎謀皮,不如殺之取肉第38章 兵種改革第356章 多少往事情懷,一眼雲煙第209章 十年第222章 豐林山上觀第445章 我有驃騎,輕取爾城(二)第451章 掌軍安內攘外(一)第81章 連環計第304章 血火番禹城(二)第119章 爾等不死,大漢鐵騎不止第5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8章 長刀無痕第382章 塵埃落定終有時第273章 黑狗半人高第483章 決戰(一)第86章 拼了吧!第57章 黎民前夕第186章 能者多勞第222章 豐林山上觀第490章 此戰不爲戰第137章 拒馬第131章 救援第479章 你的遊騎我的人第332章 懷柔不比毀滅第414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二)第116章 二哥?!第130章 堡城第107章 郡守府軍宴第330章 逆轉擒拿第97章 夜觀天象第31章 郡守與宵小之輩第133章 破營第301章 難破之勢(一)
第440章 西科茶夫第29章 我兒子還是很優秀的第458章 一曲終了第99章 美死了!第279章 放一把大火,換一份安寧第117章 笑看天下與諸侯第323章 四方互盟(二)第304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三)第5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楔子第47章 何數夜時月,繁星有辰時第366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五)第299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五)第50章 騎兵三將第194章 援軍第150章 封賞第437章 一夜風變三十六國第137章 拒馬第31章 郡守與宵小之輩第150章 封賞第120章 郭希希的司馬昭之心第119章 風緊,扯呼?!第272章 江湖奈何爲人臣第203章 東風第421章 命賤不值錢第270章 或者生,或者死第146章 你看,他來了!第190章 驃騎營,向前!第355章 大道爲官爲己第333章 公主骨牌第383章 趕你出長安第414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二)第69章 重騎第274章 不期重逢,怎奈敵我兩非第138章 兩個人的決戰(二)第387章 小渠水潺潺(二)第116章 一生一次豪情壯志第364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三)第477章 狼子野心第76章 “親兵隊!”第479章 你的遊騎我的人第280章 百年大漢,一時罵名第164章 戾氣第65章 環首刀第207章 手提十萬兵,只爲救一人第143章 潰逃第376章 各顯神通(二)第467章 別酒,叛變,城破第130章 堡城第349章 亂陣走長龍第118章 公孫策第306章 血火番禹城(四)第300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六)第399章 元朔四年(二)第99章 美死了!第90章 美好願景第266章 長安,龍地,是非地。第366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五)第433章 重騎重弩,百支可退千軍第304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三)第68章 蹴鞠第344章 長城萬騎,千里驚白羊第406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五)第355章 大道爲官爲己第29章 我兒子還是很優秀的第415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三)第429章 與虎謀皮,不如殺之取肉第38章 兵種改革第356章 多少往事情懷,一眼雲煙第209章 十年第222章 豐林山上觀第445章 我有驃騎,輕取爾城(二)第451章 掌軍安內攘外(一)第81章 連環計第304章 血火番禹城(二)第119章 爾等不死,大漢鐵騎不止第5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8章 長刀無痕第382章 塵埃落定終有時第273章 黑狗半人高第483章 決戰(一)第86章 拼了吧!第57章 黎民前夕第186章 能者多勞第222章 豐林山上觀第490章 此戰不爲戰第137章 拒馬第131章 救援第479章 你的遊騎我的人第332章 懷柔不比毀滅第414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二)第116章 二哥?!第130章 堡城第107章 郡守府軍宴第330章 逆轉擒拿第97章 夜觀天象第31章 郡守與宵小之輩第133章 破營第301章 難破之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