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登門

長安城的百姓們沒有猜錯,燕雲軍攻入長安城的第二日城中便基本恢復了秩序。沒有出現『亂』兵劫掠的事,自然更不會有什麼血流成河的屠城。燕王進長安不是來毀了這座都城的,不管有多少反對燕王進城的朝臣被屠戮,百姓們依然平安無事。

唐軍各營正在清點人數,做成名冊遞交給總理軍機事務,燕雲軍的軍師徐世績。從進城當日徐世績便沒有閒着,投降的唐軍人數還有四萬餘,這是一股極強大的實力,如果不是因爲從一開始守北城的劉弘基就沒有打算拼死抗爭,長安城裡的惡戰只怕會極大的消耗掉燕雲軍的主力精銳。

所以對這些唐軍,上至將領下至士兵都不能用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來俯視他們,甚至要把他們當做有功之臣來安撫。

這是一件很難繁瑣麻煩的事,所以李閒這樣怕麻煩的人自然不會自己去做。徐世績做事穩妥,爲人公正,交給他去做李閒放心。爲了保證不會有突發的是件發生,燕雲軍沒有全部進成,在北城外大營留下了五萬人馬,以裴行儼爲將軍督管。?? 將明673

進了城的十餘萬大軍分成四批,分別鎮守長安城四方。

沒幾日,燕王親自用印的告示便貼滿了長安城的大街的告示欄上,讓百姓們安居,不要惶恐,集市照常,所有的商鋪也要繼續營業。爲了讓商人們安心,燕王特意免除了一個月的雜稅。而城中所有百姓,都要到衙門裡重新報備,凡是去了的,每人可以領二斤精米。

百姓們雖然確信燕王不會做出什麼血腥殘忍的事,但他們還是對重新到衙門報備戶口這種事有些擔憂。尤其是在城破當日家中藏了守城官軍的百姓,更加不敢去衙門,他們擔心燕王用這種辦法清算當日抵抗燕雲軍進城的罪過。

其實在這份安民告示貼出來之前,燕王詔令所有潰散唐軍返回大營的告示已經貼了出來。燕王承諾既往不咎,但限時五日,若是五日之內有唐軍士兵不肯歸營的,按叛國之罪論處,藏匿逃兵的百姓也一併鎖拿下獄。

兩份告示先後出來,自然會讓人有所聯想。膽子大一些的抱着死就死吧的心態迴歸大營,但卻什麼事都沒有發生,負責整理清點人數的燕雲軍將領並不兇惡,甚至看起來和顏悅『色』的讓人心裡格外舒服。而最先去衙門報備戶口的則是那些城中富戶,因爲他們遠比普通百姓更怕死,也更捨不得死。

不管貧富,到各衙門報備戶口的人都領到了二斤精米。便是那些富得流油的人拿着那小小的米袋子也樂開了花,他們不是貪圖這小便宜,而是確定燕王對城中百姓確實只有安撫之心,沒有糾罪之意。

五天之後,本以爲燕王要施恩於長安的人們才驟然發現,原來第一份告示並不是燕王嚇唬人玩的,自第六日起,便有大批燕雲軍的執法隊拿着唐軍原來的花名冊搜捕逃兵,一日之間便抓了三百餘人。

這些人全都被剝奪了軍籍,充爲奴隸。有些反抗抓捕的唐軍士兵被就地格殺,執法隊下手絕不留情。

藏匿親人的家庭也被全家緝捕下獄,等待他們的極有可能是流放之刑。要麼送到邊城去做苦力,要麼送到各地屯田之地做奴隸。第七日,各衙門的人又在大街上貼上告示,最後限時三日,若是還有人藏匿不肯歸營的,誅殺全族。

沒人再敢抱着僥倖心理,城破當日藏匿起來的近兩千唐軍士兵回到了大營,除了第六日被鎖捕的那三百餘人之外,軍中果然依照燕王的旨意沒有再繼續對他們追加什麼處罰,甚至連餉銀都沒有扣發一個銅錢。

到了第十日,城中秩序徹底恢復。

長安城裡的達官貴人,家宅府邸大多在皇城附近。這裡繁華只是其中一個緣故,主要是爲了便於上朝。這些日子文武百官可謂惶惶不安,每日裡便是上朝都比平時早半個時辰到宮門外候着,唯恐觸怒了燕王殿下引來災禍。大家都知道燕王不同於其他當權者,對世家大戶,那個殺人魔王舉起手裡的屠刀從來沒有心慈手軟過。

這個時候人們才驟然發現,原來燕王竟是如此特殊的一個。寒門子弟視其爲神,也視其爲自己人,對他尊敬到了極致。而燕王又不缺乏世家的支持,身邊將領中也有一大批世家才俊輔佐。他左手託着世家,右手託着寒門,而他卻沒有被任何一方左右,不得不說這是一件值得讓人深思的事。

自燕雲軍進城第二日起,朝臣便開始陸續上朝。爲了照顧那一班重臣的顏面,李閒親自走訪了幾家,包括之前與他敵對不和的尚書左僕『射』蕭瑀。

燕王親自登門,這些朝廷重臣自然不會再裝下去。以納言裴寂爲首,中書,門下,尚書三省的官員,六部九卿的朝臣們規規矩矩的上朝議事。

唯獨一個例外就是,家在東城居住而不是住在皇城邊上的譙國公劉弘基。

……

……

燕王入主長安城之後,受了傷的劉弘基便回到了自己家裡,自此閉門不出,長安城總理軍務事,燕雲軍中地位尊崇的徐世績登門拜訪,在劉弘基府裡停留了足足一個時辰之後離開,自此劉弘基的府邸大門就沒有再打開過。?? 將明673

與他不同的是,郯國公張公謹在城破第二日便被燕王叫了去,據說好一頓臭罵,當日在燕王書房外面當值的侍衛都被嚇得變了臉『色』。甚至有人已經握緊了刀柄,只等着燕王一聲令下,便衝進去將張公謹拖出來『亂』刀砍死。

但這種事自然不會發生,燕王罵了人,罵的酣暢淋漓。捱了罵的人走出房子的時候卻顯得格外平靜,甚至嘴角上還掛着一抹釋然放鬆的笑意。快步走出燕王行宮的郯國公一路上步伐輕盈,看起來心情竟是好到了極致。

沒多久,燕王殿下的旨意便下來,張公謹抗拒大軍入城,冒犯燕王罪不可恕,剝去國公之職,罰俸祿三年……但,念其大唐開國之功勞,並且確有悔改之心,所以封爲兵部尚書,賜開府。

原兵部尚書高士廉改禮部尚書,加光祿大夫。

城中舊臣大部分官職不動,有些實在不懂規矩不知輕重的朝臣燕王自然也不會留着,在菜市口斬了十幾顆腦袋之後,朝中再也沒有叫囂的聲音。原有的朝臣安撫的安撫,封賞的封賞,但燕王的老部下卻一直沒有封賞下來,這似乎不合情理,但所有人都知道,燕王對這些功臣的封賞絕對能讓人眼紅心驚。

燕雲軍的將領們不急,因爲他們知道燕王絕不會虧待了他們。燕王曾經在攻城之前說過,進城之後必是要大賞功臣的。之所以燕王還沒有做,是因爲燕王不想草率輕易的將功勞頒發下去,不少人都知道,燕王正在讓人準備一次規模極隆重的盛會。

不出人意料,在燕王進城的第十天,大唐開國皇帝李淵便封太子李建成的兒子,河東王李承德爲皇太孫。又三日,皇帝以身體不適需要靜養修身爲由,傳位於李承德。年號沿用武德,這個細節纔是人們最注重的。一個連自己年號都沒有的皇帝,他的位子難道還能持久的了?

燕王之所以這樣做,無非是想要一個平穩的過度罷了。

果不其然,新皇帝登基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昭告天下,燕王李閒是大唐開國皇帝的嫡子,是爲皇叔。燕王按年級來說,應該是大唐開國皇帝的次子,他上面只有一個太子李建成,如今太子早就沒了,按照規矩來說絕輪不到皇孫來繼位,這個昭告天下的聖旨一發出去,朝中官員和聰慧些的百姓們都明白,這不過是燕王爲之後拿回帝位而做的一個鋪墊罷了。

新皇登基的第二件事,便是加封燕王爲太尉,總理全國軍馬事,進燕王爲平位王,與帝王所有禮儀隨從相同。可帶刀上朝,可罷黜百官。另設天策大將軍府,以燕王爲大唐開國之後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正一品大將軍。軍中所有事務,以燕王決策爲準,不必請奏皇帝。

就連坐在皇位上的新皇自己都知道,自己不過是個傀儡罷了。

但這個傀儡好歹也是皇帝,最起碼能坐在他從不曾進過的御書房裡感慨唏噓。他知道自己的命運已經不在自己手裡握着,至於以後是死是活,全在燕王一念之間。

沒有年號,也不選皇后……

李承德自己都覺得有些好笑,我那皇叔……你到底打算讓我坐幾天?

……

……

天策上將軍府便設在原來的長安城兵備府衙門,只兩日,長安城中最有名的書法大家親筆寫的匾額,做好之後便掛在了原兵備府衙門的大門上。必須要說的是,如今長安城中最有名的書法大家,當然是燕王自己。

天策上將軍

李閒想到這個稱呼便覺着有些可笑,這是本應該屬於李世民的稱謂。但歷史上的這個稱謂,絕沒有現在這般尊榮強勢。

就在天策上將軍府還在修繕的時候,一輛款式普通,車廂上繪着一團火焰一刀一劍標誌的馬車停在城東譙國公府門口。馬車旁邊有幾十個隨從,青衫背刀,臉『色』尊敬肅然,跟在馬車兩側亦步亦趨。

趕車的馬伕到了門口之後便下車去敲門,敲打了一會兒纔有一個人將側門打開一條縫隙,沒好氣的說國公身子不適,不見客。那趕車的馬伕連話都懶得說,直接將看門的下人從門縫裡拽出來擲上了大樹。終於有一天他飛上了枝頭,卻怎麼樣也飛不高……

這身材魁梧的馬伕進了大門,輕易將一衆護院嘩啦倒了一片,然後打開正門,站在門口恭敬的等着馬車裡的人下來。從裡面急急忙忙跑出來的劉府老管家不敢怠慢,站在門口一邊迎接一邊問那壯漢馬伕:“請問,是哪位大人到訪?”?? 將明673

那馬伕輕蔑的看了老管家一眼,指着自己鼻子尖說道:“大人這裡有一個,而且還是沒幾日就要封國公的大人……但我只是個馬伕,那你說馬車裡是誰?”

那老管家嚇得身子搖晃了一下,竟是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一身黑『色』常服的燕王李閒從馬車上下來,緩步走到門口看了那跪倒在地的老管家一眼問道:“劉弘基可在?”

“在的,在的。”

老管家嚇得不敢擡頭,語無倫次的回答道。

“他不敢去見孤,孤便只好親自來見他。”

李閒緩步走進院門,嘴角上掛着笑,似乎心情不錯。

院中花紅柳綠,正是四季最美之時。

第105章 第一戰(三)第419章 松林鎮(六)第783章 也要葬在那裡第695章 天不在你這邊第557章 天之將明 其黑尤烈第433章 都很無恥第746章 決戰(七)第617章 恰是那個人第517章 王伏寶第765章 關小樹的過往第404章 不該說的機密第589章 死不瞑目第788章 出人意料第223章 不覺得晚了嗎第782章 誰不考慮明日事?第66章 對不起第248章 風雲動第727章 策亂(二)第650章 告破第225章 給我上一桌第513章 不對勁!第315章 妄想?第449章 不一般的夜第57章 莫向遼東第409章 在雨中(二)第222章 第一戰將 冷麪煞星第288章 識陰謀破詭計(一)第103章 第一戰(一)第440章 辨勢(下)第419章 松林鎮(六)第19章 很老套情節第781章 不留生機的屠殺第265章 濟北軍的第一次攻勢(二)第191章 終於找到你了第100章 來不及第592章 沒戰術的打法第744章 決戰(五)第144章 渡河(三)第791章 兩世 黑暗第137章 難如登天第258章 有人布大局第252章 等武癡第230章 父與子第663章 房玄齡之策第535章 朕就是要騙他第638章 不好用第507章 爺叫伏虎奴 出身鐵浮屠第801章 極好的歸宿第610章 爲什麼不下手?第765章 關小樹的過往第818章 不需要強大第634章 你自己去解釋第60章 它還活着麼第51章 騙人不遭雷劈的第182章 果然真豪傑第91章 鳩佔鵲巢第712章 他本來就是個馬賊第715章 南征第474章 六百里 二十一刀第391章 秋初正是廝殺時第266章 濟北軍的第一次攻勢(三)第177章 虛僞的道理第734章 決戰之前的決戰(三)第17章 對不起好奇有代價第370章 最大的窟第143章 渡河(二)第653章 青桃論第812章 說不得第519章 摘星樓第568章 無論是誰都要顫幾顫第387章 十六刀第444章 扯淡嗎!第298章 天神下凡第639章 誤打誤撞第389章 貪得無厭第831章 吃第275章 你丫也是個二代第516章 娘子關第117章 要發財了麼第713章 曾經的霸主回來了第256章 神棍(二)第384章 藏在我心裡第194章 誰來都不許開門第239章 說胡話第587章 一個和兩片第389章 宇文家的好兒子第35章 至於麼第166章 就是我啊第343章 三槊向北第805章 男人心和婦人心第593章 羣狼戰術第793章 暴露了?第829章 大定第395章 初戰(三)第76章 信不信?第54章 三十七哥第368章 死戰(三)第768章 雪浪第402章 三千圍八千第13章 你着急嗎
第105章 第一戰(三)第419章 松林鎮(六)第783章 也要葬在那裡第695章 天不在你這邊第557章 天之將明 其黑尤烈第433章 都很無恥第746章 決戰(七)第617章 恰是那個人第517章 王伏寶第765章 關小樹的過往第404章 不該說的機密第589章 死不瞑目第788章 出人意料第223章 不覺得晚了嗎第782章 誰不考慮明日事?第66章 對不起第248章 風雲動第727章 策亂(二)第650章 告破第225章 給我上一桌第513章 不對勁!第315章 妄想?第449章 不一般的夜第57章 莫向遼東第409章 在雨中(二)第222章 第一戰將 冷麪煞星第288章 識陰謀破詭計(一)第103章 第一戰(一)第440章 辨勢(下)第419章 松林鎮(六)第19章 很老套情節第781章 不留生機的屠殺第265章 濟北軍的第一次攻勢(二)第191章 終於找到你了第100章 來不及第592章 沒戰術的打法第744章 決戰(五)第144章 渡河(三)第791章 兩世 黑暗第137章 難如登天第258章 有人布大局第252章 等武癡第230章 父與子第663章 房玄齡之策第535章 朕就是要騙他第638章 不好用第507章 爺叫伏虎奴 出身鐵浮屠第801章 極好的歸宿第610章 爲什麼不下手?第765章 關小樹的過往第818章 不需要強大第634章 你自己去解釋第60章 它還活着麼第51章 騙人不遭雷劈的第182章 果然真豪傑第91章 鳩佔鵲巢第712章 他本來就是個馬賊第715章 南征第474章 六百里 二十一刀第391章 秋初正是廝殺時第266章 濟北軍的第一次攻勢(三)第177章 虛僞的道理第734章 決戰之前的決戰(三)第17章 對不起好奇有代價第370章 最大的窟第143章 渡河(二)第653章 青桃論第812章 說不得第519章 摘星樓第568章 無論是誰都要顫幾顫第387章 十六刀第444章 扯淡嗎!第298章 天神下凡第639章 誤打誤撞第389章 貪得無厭第831章 吃第275章 你丫也是個二代第516章 娘子關第117章 要發財了麼第713章 曾經的霸主回來了第256章 神棍(二)第384章 藏在我心裡第194章 誰來都不許開門第239章 說胡話第587章 一個和兩片第389章 宇文家的好兒子第35章 至於麼第166章 就是我啊第343章 三槊向北第805章 男人心和婦人心第593章 羣狼戰術第793章 暴露了?第829章 大定第395章 初戰(三)第76章 信不信?第54章 三十七哥第368章 死戰(三)第768章 雪浪第402章 三千圍八千第13章 你着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