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村子裡的日子還是一天天過着,一年後麻縣政府爲了方便村裡人進出,給葫蘆峪口架一鐵索軟橋,直接過橋到對岸國道上可以搭班車,結束了出行靠船的歷史。

葫蘆峪村平安父親選爲隊長,騎着洛華留下的自行車,不時到鎮上開會,姐姐李莉已經生了三胎,都是女孩,平安除了幹農活外,平時看洛華老夫妻遞來的書籍報刊,還和程校長(現在已經是程主任)的兒子程向東在南方當兵,也常有書信往來,每每看過他們的信,自己心裡激動不已,讓他提前知道了什麼是土地下放,改革開放等新的政策。

雖然村裡還沒實行,相信很快村裡會實行,平安經常和幾個一起長大的夥伴在一起談論着未來將要面臨的事情,咋樣才能很快的融入到新的社會發展中。

平安也經常去王小薇家,小薇已經出落成一大姑娘,個子有近乎一米七,兩根長長的辮子,搭在肩膀上,一身湖藍色的確良布衣服勾勒出成熟少女的豐腴身材,彎彎的眉毛下撲閃着一對明亮眼睛,高挺的鼻樑,稍微翹着的嘴巴,白淨的臉盤,和誰說話前都微微一笑,給人一種很恬靜的感覺 。

兩個年輕人從小到大就在一起,平安時不時的給小薇拿來自己都捨不得吃的糕點,小薇一家人都很喜歡平安,尤其小薇的爺爺只要平安來家裡,都要拉着平安下幾盤棋,有時小薇父親王德順也留平安在家吃飯,偶爾也取酒出來讓平安陪自己和父親喝點,只是小薇的雙胞胎兄妹大強和小倩很黏平安,尤其是小倩,每次平安來,都纏着平安,或者爬平安背上,搞的一家人都取笑小倩:“那是你姐夫,不是哥,女孩子要注意形象”。

小倩潑辣的說:“我就當是我哥,咋了?”。

小薇只在平安走時,給幾雙鞋墊,或者一雙自己做的布鞋,或一件衣褲,有時也和平安跟小雨,大壯,幾個去闕鎮玩。

平安只有在和小薇獨處的時候,才露出對前途的茫然和焦躁,倒不是不想當農民,只是覺得馬上政策好了,除了種地應該還能幹點啥,如何才能更輕鬆更快的掙錢,帶動大家集體掙錢,也曾和小薇偷偷去縣城,去過大點的樊鎮,想去漢水市,可又太遠,條件也不允許,由於改革開放的春風到來的遲點,農村大部分人還沉浸在農耕時代,也只有遇集,到鎮上賣自己家的菜,縣城除了賣菜的多點,就是新開了幾家小飯館,幾個很小的菸酒店,買東西的人還是少的可憐,大家手裡錢都很緊缺,還有縣城那個大百貨商店,商品也比較單一,除了種地外想幹啥,能幹啥,他很迷茫……,也讓平安覺得很煩悶,每每這時說給小薇,小薇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乾脆啥也不說,依偎在平安懷裡,臉貼在平安懷裡,靜靜的呆着,偶爾也會蜻蜓點水般的吻下平安,讓平安煩躁的心逐漸平靜下來,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就像葫蘆峪裡的溪流,緩緩的流進心肺,也許這就是農村姑娘對自己心愛的人表達愛情的方式,平安想起洛華說過一句話,才明白小薇就是自己的仙女,值得自己這一生會用生命去呵護女人。

不覺到了結婚的年齡,身邊幾個玩伴陸續結婚,平安的婚事也在兩家人的催促下,提上日程,平安對此也有着些許期待,小薇已經把自己當成平安媳婦了,不時的來平安家幫忙幹家務活,時常被自己家人拿來取笑一番,但這個樸實的姑娘就是一心對平安好,平安父母很滿意老族長當初給平安訂下的婚事。

眼看着結婚的日子一天天臨近,姐姐李莉懷着大肚子來幫忙,操持平安和王小薇的婚事,同齡的幾個玩伴,也被平安叫過來幫忙。

有點耳聾的老族長也坐在院裡招呼着人,因爲是一個村,又基本上都是拐彎親戚,一番迎娶儀式下來,倒也熱鬧無比。

平安父親藉着兒子的婚禮,在吃席的時候給村裡人說了件事:“葫蘆峪也要土地下放,包產到戶,以後大家可以各盡所能,勤勞致富”。

土地的劃分,大家都沒啥意見,各家各戶都有自己的規劃,那片地種啥,這片地種啥,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很快就執行下去了,把村裡能分的農具都分到各家各戶手裡,村裡的耕牛也分了,整個葫蘆峪的人似乎比平時起來的更早,早早的在自己的地裡刨扒着,希望在土裡刨出錢來,把稻田每年都深翻一次,秋後收的稻子一家比一家多,更有勤快的人把靠坡的荒地也開墾出來種了玉米,但暫時除了賣中草藥外,還是沒有更好的辦法掙錢。

時間到1981年陰曆六月中旬,李凌再次從闕鎮公社回來,召集村民開會,說了計劃生育的事,平安父親都沒想通,不管去鎮上多少次,他始終想不明白,一個娃以後咋種地,咋養活幾個老人,在農村都是出力活,政府管天管地,咋還管生娃。

爲此他專門寫信問了洛華,洛華回信中說:國家說大了,是無數個家組成,說小了就是一個家,一個村。

目前我們國家大部分農民沒有受到高級教育,素質還沒得到提升,思想觀念還停留在過去,必須要生男孩才能傳宗接代,立門頂戶,女孩不能養活父母嗎?等到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人的素質普遍提高後,就會明白生孩子,只是生命的延續,不論男孩女孩,都是生命的延續,人活着,除了生命的延續外,還有更多更有意義的事情要做。

比如咱葫蘆峪,過去人少,地多,除種糧食,還種中藥,大家的日子過的還行,靠賣中草藥,換日常買油鹽醬醋錢,衣服一年換一身新的,這已經是好日子了,在國內好多地方,你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吃不飽飯,每天爲了吃飯而發愁,更別說穿新衣服,

即使國家在最艱難的時候,咱葫蘆峪也人人有飯吃,不管吃的好壞,也沒讓誰餓肚子,更別說餓的有人討飯,餓死人。那是咱地多,以後人多了,這些人得住房,得吃飯,光種糧食都不夠吃,那有那麼多的地種中藥換錢,買生活必須品?

一個國家也是這樣,咋解決這麼多人的溫飽問題。社會要發展,在發展的同時,人口發展和社會發展應該相應平衡,而我們人口發展太快了,快的讓社會發展拉下好大一截,就好像一杆秤,秤一邊掛很小坨,秤另一邊掛很重的東西,嚴重失去平衡。

現在我們還很落後,農村沒有機械化生產,全是靠人力種地 ,種下莊家,沒有化肥使用,靠天下雨,產量低的可憐,(當然咱葫蘆峪村有地裡優勢除外)外面發達國家土地使用化肥,修建水渠澆地,機械化生產,那產量高的嚇人。

我們國家現在底子很薄,尤其還是農業大國,而農業基本上是最原始的人力方式,工業處在最初的發展時期,猛然的人口增多,加大了生存壓力,大家溫飽問題都很難。

相信這個現象是暫時的,從農業大國轉變到工業大國是一個艱難而緩慢的過程,以後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城市會容納很多人,農村種地機械化,地裡施上化肥,澆上水,糧食產量會爆發式的增長,是現在糧食產量的三到五倍,甚至更多,就拿咱葫蘆峪村水稻來說,現在畝產是300斤,以後畝產能過千斤都不是問題,既解決了老百姓的溫飽問題,又能讓更多人投入到別的工業生產中,工業的高度發達纔會日新月異 ,在不久的將來你我應該都能看到,那時當然也需要人,但需要大量的高技術人才。

國家設每五年一個計劃,不斷的調整政策,針對出現的問題,好及時解決。

以後科技發達了,加上人口老齡化,需要年輕的血液,也許國家會適當放開計劃生育政策,當然人口發展和社會平衡這個問題是每個國家都要面臨的問題,這個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也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能給你解釋的只是這些,也是我能理解的,叔,希望你看了信,也能明白這個道理。

第四章第四十二章第十三章第一章第二十四章第三十八章第四十一章第四十四章第三十二章第四十一章第十六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五章第四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章第十二章第二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十三章第三十一章第二十五章第六章第十八章第四章第二十九章第十四章第三十二章第二十四章第一章第三十五章第十五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九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二章第五章第一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二章第三十三章第四十章第十二章第四十二章第二十八章第十三章第三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四十章第七章第四章第三十四章第六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七章第二十六章第三十八章第三十八章第八章第二十四章第一章第四十四章第三十五章第三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第四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四章第三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六章第九章第十二章第二十章第三十二章第十章第二十五章第十七章第七章第六章第五章第十九章第三十九章第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三十八章第三十四章第二章第四十三章第三章第十六章第十章第四章第十一章第十八章
第四章第四十二章第十三章第一章第二十四章第三十八章第四十一章第四十四章第三十二章第四十一章第十六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五章第四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章第十二章第二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十三章第三十一章第二十五章第六章第十八章第四章第二十九章第十四章第三十二章第二十四章第一章第三十五章第十五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九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二章第五章第一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二章第三十三章第四十章第十二章第四十二章第二十八章第十三章第三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四十章第七章第四章第三十四章第六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七章第二十六章第三十八章第三十八章第八章第二十四章第一章第四十四章第三十五章第三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第四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四章第三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六章第九章第十二章第二十章第三十二章第十章第二十五章第十七章第七章第六章第五章第十九章第三十九章第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三十八章第三十四章第二章第四十三章第三章第十六章第十章第四章第十一章第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