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胥吏

黑暗中,到底敗的有多慘,誰也不知道,幾千士兵只是本能的四下奔逃,漫山遍野的放了鴨子。

只要把潰兵堵在長江邊兒上,就可以收穫很多“人頭”,但學生們並沒有那麼多,而是火速調換方向,不做絲毫耽擱,直接兵臨九江城下。

在原本的計劃當中,在九江城下必然會有一場異常慘烈的大戰,爲了避免一場曠日持久的攻堅戰,必須要快,在敵人完成城防部署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過去。

學生們的動作很快,連一點時間都沒有耽誤,但卻撲了個空。

因爲左夢庚的速度更快。

見勢不妙,撤的毫不拖泥帶水,跑的飛快。

自古以來,老百姓就是戰爭最大的受害者。

戰火綿延生靈塗炭,絕不僅僅只是一句空洞的話語,而是血淋淋的事實。

城外的隆隆炮聲讓九江的百姓們全都提心吊膽,一個個關門閉戶身居不出唯恐受到戰火波及。

身強力壯的男人們全都找地方躲藏起來,唯恐被拉壯丁的拉去做炮灰。

女人們則紛紛換上破破爛爛的衣裳,還專門用煙塵和鍋底灰把漂亮的臉蛋抹的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免得被入城的丘八們給糟踐了。

戰戰兢兢的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以後,到了第二日清晨,才驚訝的發現戰爭已經結束了。

並沒有想象中那種曠日持久的慘烈大戰,也沒有你死我活的爭奪,不知不覺之間,城頭已換上了日月火紋爲底的大明旗號。

九江已經光復,重新納入大明版圖。

這一切都進行的異常快速,連老百姓們都沒有反應過來就已經結束了。

官府的差人們正在重要的街口張貼安民告示,還不停的敲打着銅鑼沿街叫喊:“王師收復九江之地,各家各戶需配合官軍清繳殘敵,遇巡街兵士,不必慌亂,有舉報敵衆者,賞錢十緡,糙米五升,隱匿不保着同罪,爲繁榮市井,各色店鋪不得私自歇業……”

對於這樣的安民告示,九江的老百姓們早已經習慣甚至麻木了。

在這短短的幾年當中,九江城頭的大王旗幾度變換,各方勢力輪番登場。

九江城每一次易手,都會出一份這樣的安民告示,而且每一次都大同小異:我們的軍隊多麼多麼神勇,老百姓們卻不變害怕,因爲我們是解民倒懸救民水火的王師。

你要是在街上遇到巡邏的士兵,絕對不可驚慌失措的胡亂走動,而是要乖乖的站立的道路左側接受檢查。

誰要是舉報了藏起來的敵人,就可以得到很多賞賜,要是敢窩藏的話就是很重的罪行。

新的佔領軍到來之後,一定會強行要求店鋪開張營業,就算是沒有生意可做也不能關門謝客,爲的就是彰顯市面繁榮。

這一套做法,老百姓已經見過很多,早就已經聽的麻木了。

只是那些個官差顯得很有意思,引起了老百姓們的陣陣竊笑:爲了迎接王師,爲了彰顯對大明朝的忠貞之心,官差們紛紛把剛剛留起來沒有多久的髮辮剪了去,卻留着一塊烏青發亮的頭皮和腦後的一小塊頭髮,爲了遮醜只能裹上一方頭巾再戴上帽子。

官差們還沒有新的制服,只能把以前官府給的青布大褂子反穿了,露出裡邊灰白色的趁裡子,配合着腦袋上的頭巾,顯得滑稽而又可笑,要是再往鼻子上抹點白,就可以直接登上戲臺唱丑角戲了。

剛剛部署了“安定百姓”的工作之後,萬迎風這個造反出身的傢伙就以“九江最高行政長官”兼“暫領九江府事”的身份召見了召見了一大羣胥吏。

衆所周知,“吏”比“官”低一個檔次,就是特指正七品以下的那些不入流的小官兒,不如說“庫管”,“倉大使”“城門守”等等職位卑微的人員。

而“胥”則更低了一個大的等級,基本上就是後世的“科員”“辦事員”等等差役的性質,人們習慣上將“胥”和“吏”並稱,稱之爲“胥吏”。

這一批人已經在事實上形成了一個階層,對於民間的壓榨和欺壓大多由他們執行,名聲已經到了臭大街的地步,但卻不得不用他們。

官府的各種命令和舉措,不可能由真正的官員去親力親爲,只能藉助胥吏之手。

久而久之,就流傳下來一句俗語,叫做“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

這句話當中的“衙門”並不是專指官府的辦公地點,而是特指這些辦公人員,也就是“胥吏”!

當左夢庚帶着他的隊伍撤出九江的時候,一應的大小官員也隨着腳底抹油跑了個乾淨,但這些胥吏卻跑不了。

他們的宗族、家庭和產業都是這裡,根本就跑不到,而且他們也不想跑。

因爲他們一點都不怕“大明王師”。

不管城頭的大王旗如何變換,總是有人要做官的,而官老爺一定需要“胥吏”這個階層去執行他們的命令和方針。

除了拜見萬迎風這個新來的“臨時知府”之外,這些胥吏竟公然向萬迎風索取獎賞。

“一朝天子一朝臣”是經典名言,按照常理推算,萬迎風沒有把這些個前朝人員一掃而空就已經算是客氣的了,他們怎麼還敢索取獎賞呢?

而且說的如此理直氣壯?

因爲他們有功。

“小人等甘冒奇險,拼死保住了糧倉和府庫。”

“左賊撤軍之際,命我等焚燒船塢、船埠及一切可焚之物,說不能給大人留一塊木板。”那個小吏搖頭晃腦說的振振有詞:“小人素懷忠義之心,知王師將至。這才拼着一家老小的性命與不顧,把這些東西保存了下來以獻大人。”

左夢庚撤走之前,確實有一道這樣的命令:搬走一切可以搬走的東西,實在不能拿走的則乾脆付之一炬,寧可燒成灰燼也不能留給對手。

因爲撤退的太過於匆忙,除了庫銀和少量的糧米資材之外,其他的物資根本就沒有時間運走,唯一的辦法就是付之一炬。

數量龐大胥吏執行了左夢庚的命令,紛紛點起大火,等候左部人馬一撤,他們又扮演起了“消防隊”的角色,趕緊救火,極力保存衆多的物資和重要的設施。

這些年來,九江城已經易手好幾次了,對於這種事情他們早已做的輕車熟路,反正誰佔領了九江就服從誰的命令。

不得不說,在保存物資和重要設施這個方面,這些人確實發揮了不小的作用,讓萬迎風收穫滿滿。

數不清的糧米資材和大量的戰備物資,倉房、庫房甚至是一個基本完整的船塢和四個船埠,都保存了下來,差不多等於是得到了一個完整的九江,爲後續的攻略湖廣計劃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但是,萬迎風深知這些人的本來面目,他們這麼幹可不是因爲懷有忠義之心,而是爲了自保,免得大軍進城之後第一個找他們算賬!

“好,好,好!”一連說了幾個“好”字,萬迎風笑呵呵的說道:“諸位都是我有功之人,等局面平穩之後一定會議功論賞,眼下還需各安其位恪盡職守,這九江一府之地,還需各位與本官齊心協力共同治理。”

要想行之有效的治理地方,官府就離不開胥吏,萬迎風的這個態度給這些個朝秦暮楚的傢伙們吃了一粒定心丸,讓他們更加的放心了。

什麼叫做“各安其味恪盡職守”?

就是原本的人員和保留不動,讓他們繼續爲官府效力!

其實,萬迎風的真實內心是:老子手底下那麼多的弟兄,憑什麼要把職位和好處留給你們這些個狗東西?

等學生們把九江周遭平定下來之後,等老子騰出手來,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找你們秋後算賬。

第226章:沒錢第413章:我是臥底第293章:宴會第一百章:張大哥是英雄第458章:招生第三十三章:喜當爹第355章:左膀右臂第516章:追擊第250章:高郵姬家第599章:世界級鬧劇第320章:表忠心第202章:罵聲贊聲第583章:冷酷無情第305章:和皇帝一起騙人第303章:義結金蘭第六十四章:賣官第八十三章:準備離開第164章:羅長腿之死第八十五章:儀式第九十一章:安寧公主夜訪第四十二章:退者斬第582章:殺第189章:叛黨第551章:寡婦第263章:困苦第九章:比武第522章:全部身家第392章:誰也別想好過第412章:清醒第十章:離去第379章:亂局第434章:不知情第五十七章:示意(第三章)第405章:打不過第六十五章:時間飛逝第532章:辯論第一百章:張大哥是英雄第十七章:錢萬貫第561章:極端思想第318章:更進一步第454章:重返北京第二十四章:親戚第135章:宋老實第466章:爲這天下的是我不是你第228章:改變主意第243章:岳家祖奶奶第412章:清醒第124章:史德威來訪第311章:收割第五十二章:戰後第586章:前腳剛走,後腳出事第408章:和議吧第176章:大戰在即第500章:兩道聖旨第149章:深宮第548章:醫務室第345章:畏威不懷德第214章:榮譽證書第五十九章:陰謀(感謝九仔仔大佬加更)第537章:夜襲第三十六章:第二屆比武第406章:一般而已第480章:狗屎運第238章:行動第231章:疑惑第588章:打起來了第234章:人情冷暖第265章:前五後三第270章:永福秘史第112章:歸順第七十三章:發瘋的崇禎皇帝第601章:老兵不會死,只是漸凋零第216章:葉周氏上門第214章:榮譽證書第七十一章:救駕第八十三章:準備離開第十章:離去第285章:不慌,本官去去就來第517章:戰爭準備第348章:跳崖第260章:爭吵第九十二章:公主的試探第202章:罵聲贊聲第153章: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299章:北伐開始第九十八章:捐獻第412章:清醒第310章:一面倒的屠殺第八十二章:成軍第六十九章:炸藥包第448章:醫學院第188章:有人要投清第221章:武穆遺風第457章:無法理解的浪漫第205章:衝擊第194章:抄家第306章:有人提出攻湖廣第341章:九穗禾第424章:熱血第429章:真的要這樣嘛
第226章:沒錢第413章:我是臥底第293章:宴會第一百章:張大哥是英雄第458章:招生第三十三章:喜當爹第355章:左膀右臂第516章:追擊第250章:高郵姬家第599章:世界級鬧劇第320章:表忠心第202章:罵聲贊聲第583章:冷酷無情第305章:和皇帝一起騙人第303章:義結金蘭第六十四章:賣官第八十三章:準備離開第164章:羅長腿之死第八十五章:儀式第九十一章:安寧公主夜訪第四十二章:退者斬第582章:殺第189章:叛黨第551章:寡婦第263章:困苦第九章:比武第522章:全部身家第392章:誰也別想好過第412章:清醒第十章:離去第379章:亂局第434章:不知情第五十七章:示意(第三章)第405章:打不過第六十五章:時間飛逝第532章:辯論第一百章:張大哥是英雄第十七章:錢萬貫第561章:極端思想第318章:更進一步第454章:重返北京第二十四章:親戚第135章:宋老實第466章:爲這天下的是我不是你第228章:改變主意第243章:岳家祖奶奶第412章:清醒第124章:史德威來訪第311章:收割第五十二章:戰後第586章:前腳剛走,後腳出事第408章:和議吧第176章:大戰在即第500章:兩道聖旨第149章:深宮第548章:醫務室第345章:畏威不懷德第214章:榮譽證書第五十九章:陰謀(感謝九仔仔大佬加更)第537章:夜襲第三十六章:第二屆比武第406章:一般而已第480章:狗屎運第238章:行動第231章:疑惑第588章:打起來了第234章:人情冷暖第265章:前五後三第270章:永福秘史第112章:歸順第七十三章:發瘋的崇禎皇帝第601章:老兵不會死,只是漸凋零第216章:葉周氏上門第214章:榮譽證書第七十一章:救駕第八十三章:準備離開第十章:離去第285章:不慌,本官去去就來第517章:戰爭準備第348章:跳崖第260章:爭吵第九十二章:公主的試探第202章:罵聲贊聲第153章: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299章:北伐開始第九十八章:捐獻第412章:清醒第310章:一面倒的屠殺第八十二章:成軍第六十九章:炸藥包第448章:醫學院第188章:有人要投清第221章:武穆遺風第457章:無法理解的浪漫第205章:衝擊第194章:抄家第306章:有人提出攻湖廣第341章:九穗禾第424章:熱血第429章:真的要這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