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弘光帝的手段

馬連超慷慨激昂的標題和引經據典的話語,終於讓弘光帝放心了。

“唯今之局面,不在江北,而是湖廣!”慷慨陳詞的馬連超說道:“建虜不過是疥癬之疾,那左賊纔是心腹之患!”

率領百萬大軍的左良玉正打着清君側的旗號從上游順江而下,那纔是馬連超等人最害怕的。

當然,弘光帝同樣害怕,就算是江北不守,還有長江防線。

退一萬步來講,就算是清軍渡過長江攻破南京城,大家也可以繼續南退繼續做皇帝。

若是左良玉來了,那就可真的全完蛋了。

崇禎皇帝殉國之後,江南羣臣大多傾向於擁立潞王,而弘光帝則是手握重兵的軍頭們強行擁立起來的。

左良玉和東林黨人勾勾搭搭已不是一天兩天了,左部的百萬大軍一旦殺過來,必然會重新擁立一個皇帝出來。

到了那個時候,弘光帝的皇位保不住,馬連超等人的地位和權勢也就是隨之而去了,這是絕對不可接受的事情。

於是乎,朝議的重心就從抵抗清軍增援江北變成了抵擋左良玉防禦江西。

先抵禦左良玉,然後再回師增援江北,如此一來可保江南之萬全!

這就是江南小朝廷的總體戰略。

“自打先帝殉國之後,這朝廷局面就愈發的不堪了。有些個人吶,明明已是家資萬貫,竟然還鑽進錢眼兒,渾然不顧國事艱難,居然挖起了朝廷的牆角。”馬連超雖然沒有指名道謝的說出“挖朝廷牆角”的那個人到底是誰,其實大家都心中有數:潞王。

江南易置局原本就是爲國家創收的重要部門,萬曆朝之後更是成爲皇家的“小金庫”,內庫的很大一部分支出都是來自易置局的利潤。

佛郎機的紅毛夷人一直都通過易置局購買中國的絲綢,每次都是十幾船甚至幾十船的大量採買,這樣的大宗海外貿易讓大明朝賺取了很大的利潤,彼此之間已經算是非常熟悉的老客戶了。

但是,就在不久之前,佛郎機人忽然就不再通過易置局採買絲綢了,而是轉過臉去和浙江的潞王做起了絲綢生意。

就算是傻子也能看得出來,這是潞王截斷了易置局的渠道,自己去和佛郎機商人做生意去了。

潞王貪財,本就不是什麼秘密,但這一次的吃相實在太難看,屬於損公肥私的典型。

弘光帝的名聲很糟糕,潞王也沒有好到哪裡去,根本就是半斤八兩。

馬連超提起這個事情,弘光帝立刻就明白了他的心意:“闖賊寇京,先帝殉國,洶洶之際擁立新君本是爲國之謀。但總有些人鼓譟着要立潞王。現在看來,當初沒有立潞王何其之幸?”

要是立了潞王,把我放在哪兒?當初能夠登基稱帝本就非常僥倖,所以弘光帝一直爲此事耿耿於懷:“以前的事情,過去也就過去了。時至今日,依舊有些人心存不甘,和外藩之臣眉來眼去勾勾搭搭,朕早已看的清清楚楚,只是想給這些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罷了。這些人不思報效也就罷了,竟然還昧着良心做出私結左賊的勾當,置朕於何地?置我大明與何處?”

左良玉和東林黨人相互勾結,終於弄出了“清君側”的事情,錢謙益肯定脫不了干係,是時候和這些人算一算舊賬了。

就算是江北的史可法也是和東林人多有來往,這也是弘光帝不願意增援江北,免得史可法做大的根本原因。

對於當初那些個一心要擁立潞王反對自己登基的傢伙們,弘光帝準備和他們秋後算賬了。

僅隔了一日,錢謙益就被罷官了,緊接着又一大批東林浙社中人被排擠出來,江南小朝廷已徹底成爲馬、賀黨人的“一言堂”

局勢越來越差。

…………

看着李安寧拎着一把柴刀,金絲雀隨口問了一句:“拿刀做甚?”

“把那幾叢的竹子砍了,弄幾根竹竿兒挑帳子用。”

天氣越來越暖,小蟲子也多了起來,又到了掛起紗簾的時候。

李安寧看到前院的竹子長的筆直,專門到後院的廚房裡拿了把砍柴刀,準備砍幾根竹竿兒來用。

砍竹竿?前院的那叢竹子是有名的“墨竹”,相當名貴,正是應了“前竹後蘭”的講究,本身就是庭院佈局的一部分,那玩意兒是用來觀賞的,李安寧卻要砍下來當竹竿來用,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李安寧可不懂那麼多講究,她只知道小蟲子煩人,若是不盡快弄幾根竹竿把紗簾掛起來,睡覺都不得安穩呢。

管它什麼墨竹不墨竹的,不就是幾根竹子麼!

那幾叢墨竹雖然不怎麼粗壯,切韌性十足,用的力氣小了根本就不濟事,若是用的力氣大了反而會把砍刀彈回來,很是費了一番力氣才砍下來五七根,已累的銀雀兒一腦門子細汗。

“瞧你這費勁的樣子,把刀給我。”李安寧這才注意到劉大牛來了。

劉大牛是後廚劉師傅的兒子,早已熟識多年。

以前在小吳莊的時候,這個生的五短身材敦敦實實的小夥子經常到後廚來蹭飯吃呢。

把柴刀交給劉大牛,三下五除二就把那幾叢名貴的墨竹全部放倒,劉大牛還很仔細的把枝葉削了下來,把細細的竹竿捆紮在一起。

看到劉大牛收拾乾淨,李安寧才猛然記起一件事情:“咦,大牛你怎麼沒有跟隨張大哥一起出徵?”

是啊,劉大牛怎麼沒有跟隨張啓陽一起去打仗呢?

這次出征淮揚,張啓陽真是下了血本,整個毅勇軍傾巢而動,幾個州縣的丁壯幾乎抽調一空,劉大牛怎麼沒走呢?

劉大牛不僅僅只是後廚劉師傅的兒子,同時還是毅勇軍的隊官,穴攻鳳陽的時候親自點燃了導火索,把鳳陽城牆炸塌下來,爲何還留在這裡?

“明天才走。”劉大牛說道:“我隨辛字營護送一批輜重,走的遲些。今天特意過來,和我爹商量點事情。”

“是說娶媳婦兒的事吧?”李安寧笑嘻嘻的說道:“剛纔我去後廚拿柴刀的時候,劉師傅還和我說起這事兒。前幾年你還到伙房裡蹭飯吃呢,轉過眼去就要娶媳婦了,這日子過的可真快呢!”

劉大牛是小吳莊的“土著”,他爹又給張啓陽做了這麼久的廚子,也可以算是張啓陽手下的半個“家丁”了。

因爲家中窮苦,劉大牛經常到後廚蹭飯吃,反正張啓陽有的是錢財和糧米,不在乎多一張嘴,也就由着他了。

有時候被李安寧撞見了,還會塞給他些吃剩下的零嘴兒。

正是因爲這一層關係,劉大牛對李安寧知恩的很,明明比李安寧大了足足三歲,卻還是將她視爲大姐那個級別的人物。

現在當初在後廚蹭飯吃的小夥子已經要娶媳婦了!

“我聽你爹說,那姑娘是隔壁盤龍鎮的,怎麼樣?生的好看不好看?”

“我也不曉得呢,根本就沒有見過那姑娘的面。”

沒見過面就要成親,這種事情在古代一點都不稀奇。

婚姻之事,重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至於青年男女本人的意見,其實一點都不重要。

劉大牛的婚事,只要他老爹劉大廚同意了,他一點發言權都沒有。

說起自己的婚事,劉大牛就變得扭捏起來,好像個大姑娘似的欲言又止:“那姑娘若是生的好看一些也就罷了,若是生了個夜叉鬼一般的醜相,我可就倒大黴了。”

“不會吧?”李安寧說道:“若是那姑娘生的太醜,劉師傅肯定不會允了這門親事,他怎麼會給自己的兒子找一個其醜無比的媳婦呢?”

“這可說不準!”在這個事情上,劉大牛對自己的老爹實在沒有信心:“我爹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醜妻良田家中寶,我爹總是說好看的媳婦不安穩,醜陋女子纔好過日子。我最害怕他專門給我挑個樣貌醜陋的姑娘做媳婦兒。”

“劉隊官大可放心。”金絲雀面帶微笑的說道:“你那個沒有見過面的媳婦肯定是個樣貌才情俱佳的姑娘。”

“何以見得?”

“男女婚事,最講究的就是門當戶對。提親的媒人一手託兩家,自然不會找個形容醜陋的女子與你爲妻。”

金絲雀笑道:“現如今你已是隊官了,身上還是有戰功的,再過幾年升個營官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營官呢,相當於正六品的武將了,媒婆子一定會尋個大家閨秀與你爲妻。”

直到這個時候,劉大牛才忽然想起來自己的身份:毅勇軍的隊官。

雖然隊官沒有正式的品級,但是按照大明朝的體質,差不多也就相當於七品武官了。

雖說文貴武賤,七品的武官確實和七品的知縣大老爺相差甚遠,但劉大牛的出身好哇。

他爹是給張啓陽做飯的廚師,他本人又是毅勇莊的娃娃,這就是一筆很寶貴的財富,甚至可以算是一個突出的資本。

第130章:不是人第374章:忠義盟第424章:熱血第533章:那就打過去第427章:使出全力第404章:狙擊第337章:決死鋤奸隊辦事第282章:急行軍第234章:人情冷暖第297章:天家家法第501章:異動第340章:老子兒子很牛第241章:太夫人第555章:大敗第137章:暴怒的小多第229章:洪大公子第八十三章:準備離開第218章:深宮會議第十九章:又是一出英雄救美第七十一章:救駕第333章:交戰第173章:斬殺賀一天第六十五章:時間飛逝第463章:化鐵爲銅第525章:搶救一下第三十三章:喜當爹第五十八章:捷報!(感謝青苔大佬地打賞)第357章:決心第557章:葡萄牙公使第490章:先行者第604章:京城日常第580章:老友第262章:洪承疇的計劃第358章:生與死第444章:在上一課第252章:楊豐跑了第173章:斬殺賀一天第341章:九穗禾第585章:加稅風波第210章:帷幕第338章:局面恐怖第309章:對手一定是傻子第141章:狐假虎威閻王劉第519章:故國來兵第496章:召回永王第588章:打起來了第411章:日食第430章:災難第九十四章:進城第三十三章:喜當爹第210章:帷幕第295章:考卷第279章:敵我錯判第一百零一章:三姓家奴第124章:史德威來訪第451章:恩斷義絕第389章:功成身退第270章:永福秘史第230章:怕了怕了第414章:天王營第578章:禪位第七十七章:擋路者死第五十七章:示意(第三章)第415章:吳三桂的使者第500章:兩道聖旨第219章:岳飛後人第二十八章:比賽第414章:天王營第二十六章:親戚又來了第142章:最後動員第527章:結盟第186章:比拼第221章:武穆遺風第208章:逆轉乾坤第298章:北伐第135章:宋老實第222章:慌了第三十章:過生日第420章:劫獄第544章:借錢第481章:勸關第五十章:擒賊先擒王第255章:御花園第十五章:擺宴第185章:士氣高漲第173章:斬殺賀一天第242章:遺女第180章:潰兵第271章:欽差大臣第251章:楊豐第三十四章:訓練第359章:殺招第435章:押送官府第353章:皇帝誓言第112章:歸順第586章:前腳剛走,後腳出事第一百零七章:交朋友第365章:滾第408章:和議吧第216章:葉周氏上門
第130章:不是人第374章:忠義盟第424章:熱血第533章:那就打過去第427章:使出全力第404章:狙擊第337章:決死鋤奸隊辦事第282章:急行軍第234章:人情冷暖第297章:天家家法第501章:異動第340章:老子兒子很牛第241章:太夫人第555章:大敗第137章:暴怒的小多第229章:洪大公子第八十三章:準備離開第218章:深宮會議第十九章:又是一出英雄救美第七十一章:救駕第333章:交戰第173章:斬殺賀一天第六十五章:時間飛逝第463章:化鐵爲銅第525章:搶救一下第三十三章:喜當爹第五十八章:捷報!(感謝青苔大佬地打賞)第357章:決心第557章:葡萄牙公使第490章:先行者第604章:京城日常第580章:老友第262章:洪承疇的計劃第358章:生與死第444章:在上一課第252章:楊豐跑了第173章:斬殺賀一天第341章:九穗禾第585章:加稅風波第210章:帷幕第338章:局面恐怖第309章:對手一定是傻子第141章:狐假虎威閻王劉第519章:故國來兵第496章:召回永王第588章:打起來了第411章:日食第430章:災難第九十四章:進城第三十三章:喜當爹第210章:帷幕第295章:考卷第279章:敵我錯判第一百零一章:三姓家奴第124章:史德威來訪第451章:恩斷義絕第389章:功成身退第270章:永福秘史第230章:怕了怕了第414章:天王營第578章:禪位第七十七章:擋路者死第五十七章:示意(第三章)第415章:吳三桂的使者第500章:兩道聖旨第219章:岳飛後人第二十八章:比賽第414章:天王營第二十六章:親戚又來了第142章:最後動員第527章:結盟第186章:比拼第221章:武穆遺風第208章:逆轉乾坤第298章:北伐第135章:宋老實第222章:慌了第三十章:過生日第420章:劫獄第544章:借錢第481章:勸關第五十章:擒賊先擒王第255章:御花園第十五章:擺宴第185章:士氣高漲第173章:斬殺賀一天第242章:遺女第180章:潰兵第271章:欽差大臣第251章:楊豐第三十四章:訓練第359章:殺招第435章:押送官府第353章:皇帝誓言第112章:歸順第586章:前腳剛走,後腳出事第一百零七章:交朋友第365章:滾第408章:和議吧第216章:葉周氏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