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節 且冷眼旁觀(三)

劉虞的打算相當不錯。可是鮮于輔在晉陽的活動,卻沒有得到什麼有效的成果。張狂如今新得幷州,百事待定,尚有兩個郡還沒有真正拿到手中。他連自己的內部都沒有安定下來,怎麼會有心思去參和幽州的內部權力鬥爭呢?

面對鮮于輔提出聯軍北上,對付鮮卑大王和連的建議,張狂非常委婉的拒絕了。他對鮮于輔說,如今幷州錢糧不足,兵力也有限,只能勉強保住自己的邊境,不被鮮卑人入侵。再說,幽州有抗胡名將公孫瓚在,何必擔心一個在鮮卑人中間都地位不牢靠的和連呢?

既然張狂對幽州的建議,表達出不想參與的意思,鮮于輔也沒有多說什麼。他明白,以自己的口才,不可能勸說張狂這等梟雄改變自己的態度。在得到了共享北地雜胡情報,必要時共同對付鮮卑入侵的承諾後,鮮于輔意興闌珊的離開了晉陽城。

等到鮮于輔離開晉陽城,返回幽州之後,張狂也終於對未來一年的幷州政略,做出了最後的安排。

在軍事上,張狂並不打算大動。除了人員上的微調,還有將“太行軍”的舊稱更新爲“幷州軍”,其餘的基本保持原樣。

郭縕的確是個人才。他不但武技不錯,幾乎達得到“百人斬”一級,對幷州的地理更是極爲了解。以張狂目前的水準,他對幷州未來一年的大致發展規劃,如果沒有郭縕在一邊提供幫助和提醒的話,根本就做不好。

在世人眼裡,幷州苦寒。其實,這是一個以偏概全的印象。

幷州位於大漢的西北方向,爲司隸的北地屏蔽。戰略地位極爲重要。其共領太原、上黨、西河、雲中、定襄、雁門、朔方、五原、上郡等九郡,與其他諸州相比,地盤不算大,也不算小。

這九郡中,目前尚不在張狂治下的雁門、定襄、雲中三郡,都是北地的邊郡。人口稀少,用來供養邊軍的錢糧,都需要其他州郡調撥才能夠維持。

五原、朔方二郡,原本在前漢時期,曾經有過百萬軍民在此屯田戍邊,頗爲繁華。只是近些年來,由於北地鮮卑蠻部的強盛,五原、朔方二地多次被檀石槐帶兵入寇,以至於人民流散。良田拋荒,這才迅速衰退爲貧苦地區。

至於上郡和西河兩處,自從被漢室用於安置來自北方的雜胡、匈奴降人,便成了胡漢雜居的地方。由於近些年來漢室衰弱,雜胡和匈奴都變得很不安分。受到如此威脅,當地的漢民也多有離開故土,尋找避難之地的,人口也減少了不少。

但是。剩下的太原、上黨二郡,卻都是戶口殷實。錢糧稅收豐饒之地。尤其是太原郡,沿着汾河一帶,擁有良田十數萬頃,向來是幷州最重要的糧倉。即使與兗州豫州冀州等地的富庶郡縣相比較,太原的糧食生產水平,也是不逞多讓的。

正因爲如此。張狂一但攻克了太原和上黨二郡,天下人就都認爲,他已經成爲幷州實際上的掌控者。即使雁門、定襄、雲中三郡還沒有入手,張狂這個幷州刺史,當起來也能算是名副其實的。

對手中地盤的施政規劃。第一步,首先需要由張狂定下各郡的郡守。

雖然董卓假借朝廷的名義,曾經下詔讓郭縕擔任朔方太守,程昱擔任幷州刺史。但這些任命,沒有張狂的點頭,是無法變成真正的官職的。而郭縕與程昱都是極爲明智的人,知道自身的前途在張狂身上,而非來自朝廷的一紙詔書。所以,董卓上一次在詔書上下達的任命,只有“使匈奴中郎將”被張狂接下,另外兩封詔書都被退還給朝廷了。

如今張狂雖然公開接受了幷州刺史一職,卻同樣並不代表他會讓張楊接下河內太守,王匡接下上黨太守的任命。

幷州內部的任命,必須要由張狂說的,纔算數!

根據目前的情況,張狂任命樂進擔任五原太守,下轄鎮北營的騎兵主力,主要任務是監督西部鮮卑的宴荔遊部,打擊敵對的草原蠻部,並防範鮮卑大王和連的騷擾。

朔方太守被宣佈爲沈富,主要負責對朔方、五原一帶的河套地區屯田。以沈富在內政上的能力,當可將這些事情做的很好。

上郡位於幷州最西端,與涼州地界相連。此處雖然名義上歸屬於張狂,其實由於雜胡、地方豪強林立,張狂目前並不能真正的控制該地。有鑑於此,太守一職被任命給軍師程昱,他將在接下來的一年中,負責對上郡豪強的和平攻略。

至於上黨太守,當然還是由張楊名義上接任。不過,上黨的內政將由剛剛上任的上黨長史眭固處理,兵權則掌握在郡司馬張燕的手中。當然,如果張楊肯真心實意的歸順太行軍,張狂絕對會給張楊一個合適的好位置。對此,張狂其實還是很期待的。

西河太守則由於禁接任,他的折衝營目前沒有面對什麼外在威脅,除了鎮守白波谷和西河兩地之外,主要負責幷州新兵的訓練。以于禁的練兵手段,兩年內練出一萬精兵,當無大問題。

還有最重要的太原太守,張狂出人意料的將這一要職,交給了一直跟隨在身邊的心腹大將周倉。當然,周倉的才能並不擅長民生,主要政事也將由郡中的長史完成。而主政的長史,也是太平道中追隨張狂最久的人才——陳大師。

陳大師名蹙,本是荊州士子,曾在襄陽郡擔任從事,後來因爲“黨錮之禍”而流亡冀州,成爲太平道的“大師”。無論是從資歷上,還是從能力上,都無人能夠挑剔這一任命。

最後,張狂將臧霸任命爲雁門太守。臧霸得到這一任命後,自然便要依靠手中的山前營,慢慢的將現在的那位雁門太守趕走。在坐擁一州之地的張狂支持下,沒有了後援補給的雁門、定襄、雲中三郡,顯然遲早會成爲張狂的治下。

定下了各郡的太守以後,接下來就是各處縣、鄉的長官任命。由於手中可靠的人才不足,張狂不得不在改名爲“幷州軍”的原“太行軍”士卒裡,大量抽調可堪一用的人才。但凡認識一千個常用“軍書”,並有能力書寫簡單的公文的士卒,都可以申請到地方上擔任吏職。這些出自太行軍的小吏,將成爲張狂統治幷州的重要基石。

至於原本被漢室官長所任命的郡縣小吏,則需要經過刺史府的重新挑選和查驗,確定了能力和忠誠上的過關,纔可以得到新的吏職。

在張狂的計劃中,未來從亭長一級開始,整個幷州的吏員,要達到老人、新人各佔一半的比例爲好。如此一來,才能夠從上到下,充分保證張狂在幷州統治的穩定性。

這項人事任命工程浩大,只怕需要花費三、四個月,纔可以初步的安定下來。而在此期間,張狂無疑會忙到腳打後腦勺。

就算將幷州的人事都粗略的梳理完畢,張狂也依然沒有悠閒時光可度。張狂旨在爭霸天下,幷州目前的財政狀況,無疑是難以滿足他的要求的。幷州有馬,有煤,有鐵,還有合格的好兵員,可是卻相當的缺錢,缺糧。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打仗就是在拼錢糧的多寡。在小規模的戰鬥中,個人勇武和智謀能夠左右戰局發展。但對於志在統一天下的張狂來說,他以後肯定是一打就需要動員數萬人,甚至十數萬人參與的大仗。沒有足夠的錢糧,張狂連足夠的兵都練不出來,也就談不上對外發動進攻了。

缺錢,這一點張狂可以想些辦法,通過開發一些特產,鼓勵商業發展來解決。比如張狂在太行山時期研究出來的優良紙張,便是一種頗受其他地區歡迎的好東西。

一年前,張狂在西河的離石建立了一處大規模的造紙廠,每月可以生產二十萬張四尺見方的大紙。這些紙除了可以滿足幷州上下的文牘需求外,還大量的向司隸和冀州一帶銷售,一年便可以帶來兩百萬錢的利潤。

隨着時間的推移,紙張這種利於書寫的好東西,將會在整個大漢廣爲流傳,徹底改變傳統的書寫方式。哪怕其他地方,也可以生產類似的紙張,可是張狂的造紙廠,是在“蔡侯紙”與“佐伯紙”的基礎上改良而來,又被張狂不自覺的引入了後世流水線作業的生產安排,在生產成本上遠遠低於原來的“蔡侯紙”與“佐伯紙”。

穿越前的張狂,好歹在工廠裡工作過。只要利用上後世的一些基本工廠管理模式,張狂便可以通過大規模生產某種產品的方法,大幅度的提高工業的生產效率。有了這些“國營工廠”的支持,張狂有信心解決緊張的財政問題。

再說了,目前的幷州,可是還有數十億錢來自黃巾軍和匈奴貴人的積蓄。在手中的錢財用完之前,說不定張狂已經佔領了新的富庶地區,不再缺錢了呢!

但是,幷州所面臨的缺糧問題,就不是那麼好解決的了。(未完待續。。)

第8節 青州有變故(下)第25節 小縣藏能吏第16節 三英戰呂布(五)第95節 兩軍鬥智勇(上)第7節 河北鏖戰烈(三)第39節 幷州初落定(上)第12節 北騎若入口(下)第62節 梟雄大事成(四)第33節 郭嘉說局勢(上)第58節 輕騎刺心腹第8節 青州有變故(下)第61節 子龍搏激流(下)第49節 自當順人意(三)第40節 鉅鹿外無援(下)第32節 兩敗未俱傷!第7節 馬骨空北羣第13節 只言斷忠佞第3節 遊俠探可疑(上)第36節 相逢是冤家第17節 董卓思時局(上)第16節 文丑亦兇猛(下)第5節 河北鏖戰烈(一)第46節 何爲千金子?第12節 張狂屯民戶第2節 黃巾據太行(中)第61節 梟雄大事成(三)第37節 列人內有亂(上)第20節 敵訊水上敗(四)第48節 自當順人意(二)第37節 飛騎未可持第43節 談判無二意第16節 元城故吏說第19節 三軍心未定(上)第46節 何得識天機(六)第37節 列人內有亂(上)第11節 何進求臂助第31節 顏良戰典韋第12節 浴血豪強間(上)第41節 袁術驚遇襲第35節 青史本無常第5節 天子坐明堂(中)第41節 攻城需汗血第48節 漢宮現連環(六)第53節 科舉可立國第33節 郭嘉說局勢(上)第29節 宮掖藏殺機(上)第31節 張楊思太原第18節 運籌謀千里(二)第57節 挑戰亦快意第4節 諸侯洶洶勢(二)第57節 短弓對強弩第50節 奪權需威壓第17節 堅城可稱糧第6節 豪傑忿怒顧第39節 幷州初落定(上)第14節 三英戰呂布(三)第42節 何得識天機(二)第51節 羣氓一走私第36節 瘟疫實難當第4節 需勝方由己(下)第23節 豪強陷陣急(上)第73節 呂布非叛將第44節 且冷眼旁觀(二)第24節 運籌謀千里(八)第80節 前戰果爲因第37節 何爲萬人敵?第58節 本初終隕落(下)第27節 攻城休怨累(上)第28節 大軍急急退(下)第19節 運籌謀千里(三)第38節 天平實難敵第57節 孫堅戰且逃第11節 北騎若入口(上)第14節 強軍初露頭第20節 美人猶奉侍(下)第42節 曹操試應敵第3節 遊俠探可疑(上)第76節 王允攬大權第76節 王允攬大權第16節 文丑亦兇猛(下)第64節 太行根基盛(一)第6節 諸侯洶洶勢(四)第14節 三英戰呂布(三)第24節 征戰漫天急(三)第31節 張楊思太原第36節 人傑當稱王?第65節 苦鬥馬不歇(中)第77節 交鋒和觀察第22節 征戰漫天急(一)第59節 漢家有好甲第34節 郭嘉說局勢(下)第36節 關羽破強軍第6節 張狂攻可取第55節 磨刀向東胡第73節 呂布非叛將第39節 代漢當塗高第82節 銳士悄悄至第46節 何爲千金子?第30節 宮掖藏殺機(下)第26節 大漢病天子
第8節 青州有變故(下)第25節 小縣藏能吏第16節 三英戰呂布(五)第95節 兩軍鬥智勇(上)第7節 河北鏖戰烈(三)第39節 幷州初落定(上)第12節 北騎若入口(下)第62節 梟雄大事成(四)第33節 郭嘉說局勢(上)第58節 輕騎刺心腹第8節 青州有變故(下)第61節 子龍搏激流(下)第49節 自當順人意(三)第40節 鉅鹿外無援(下)第32節 兩敗未俱傷!第7節 馬骨空北羣第13節 只言斷忠佞第3節 遊俠探可疑(上)第36節 相逢是冤家第17節 董卓思時局(上)第16節 文丑亦兇猛(下)第5節 河北鏖戰烈(一)第46節 何爲千金子?第12節 張狂屯民戶第2節 黃巾據太行(中)第61節 梟雄大事成(三)第37節 列人內有亂(上)第20節 敵訊水上敗(四)第48節 自當順人意(二)第37節 飛騎未可持第43節 談判無二意第16節 元城故吏說第19節 三軍心未定(上)第46節 何得識天機(六)第37節 列人內有亂(上)第11節 何進求臂助第31節 顏良戰典韋第12節 浴血豪強間(上)第41節 袁術驚遇襲第35節 青史本無常第5節 天子坐明堂(中)第41節 攻城需汗血第48節 漢宮現連環(六)第53節 科舉可立國第33節 郭嘉說局勢(上)第29節 宮掖藏殺機(上)第31節 張楊思太原第18節 運籌謀千里(二)第57節 挑戰亦快意第4節 諸侯洶洶勢(二)第57節 短弓對強弩第50節 奪權需威壓第17節 堅城可稱糧第6節 豪傑忿怒顧第39節 幷州初落定(上)第14節 三英戰呂布(三)第42節 何得識天機(二)第51節 羣氓一走私第36節 瘟疫實難當第4節 需勝方由己(下)第23節 豪強陷陣急(上)第73節 呂布非叛將第44節 且冷眼旁觀(二)第24節 運籌謀千里(八)第80節 前戰果爲因第37節 何爲萬人敵?第58節 本初終隕落(下)第27節 攻城休怨累(上)第28節 大軍急急退(下)第19節 運籌謀千里(三)第38節 天平實難敵第57節 孫堅戰且逃第11節 北騎若入口(上)第14節 強軍初露頭第20節 美人猶奉侍(下)第42節 曹操試應敵第3節 遊俠探可疑(上)第76節 王允攬大權第76節 王允攬大權第16節 文丑亦兇猛(下)第64節 太行根基盛(一)第6節 諸侯洶洶勢(四)第14節 三英戰呂布(三)第24節 征戰漫天急(三)第31節 張楊思太原第36節 人傑當稱王?第65節 苦鬥馬不歇(中)第77節 交鋒和觀察第22節 征戰漫天急(一)第59節 漢家有好甲第34節 郭嘉說局勢(下)第36節 關羽破強軍第6節 張狂攻可取第55節 磨刀向東胡第73節 呂布非叛將第39節 代漢當塗高第82節 銳士悄悄至第46節 何爲千金子?第30節 宮掖藏殺機(下)第26節 大漢病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