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黃巾據太行(中)

太平道雖然由於兵敗而損失慘重,卻由於張狂的介入,着實保存了不少後備有生人員。外加上張狂這個,經過後世無數網絡信息轟炸過的野心分子作首領,對上其他散亂的義軍,那真的是從裡到外、從兵到將,從組織到後勤,都具有壓倒性的碾壓優勢!

因此,中平四年,已經將戰後的冀州,好好打理一番的王芬,在送到天子面前的“上疏”中,提到原來的那些義軍時,內容爲之一變:

“賊帥鉅鹿人張狂,狡計百施,威逼吞併之下,諸賊多爲從屬,更相交通。乃橫行於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內諸山谷,衆至百萬,號曰太行賊。”

在這場權利的爭奪戰中,計有於氐根、青牛角、丈八、平漢、大計、司隸、掾哉、李大目、苦哂等義軍首領,在張狂的“太行軍”手中,相繼或死或逃。

當然,即使是擁有絕對優勢的太行軍,在這一伴隨着血腥和謀略的統一過程中,也沒有可能不付出相應的代價。

對張狂來說,最讓他心痛的損失,便是在與自稱“司隸”的一支義軍的交鋒中,原來的“軍師”王果陣亡。爲了給王果報仇,張狂一怒之下,拒絕了“司隸”渠帥的投降,並將“司隸”手下的核心人員一百一十四人,統統斬殺!

剩下的黑山、黃龍、白波、左校、劉石、張白騎、左髭、浮雲、飛燕、白雀、楊鳳、於毒、五鹿、白繞、眭固等部,也不得不在名義或者是實際上,尊奉“太行軍”爲首。

經過三年的艱苦征戰,張狂至少是在形式上,成爲了整個太行山區域的主人。手下直接統治的山民,達到三十萬。而名義上歸屬“太行軍”的人口數,也有四十萬左右。冀州刺史王芬“上疏”中提到的“衆至百萬”,倒也不完全是一句空話。

不過,由於地理環境的限制,這聽起來不少的三十萬山民,能夠給張狂的“太行軍”提供的資源,卻極爲有限。實際上,如果沒有來自山區以外的糧食物資,源源不斷的輸入太行山區,張狂麾下的幾千太行軍,怕是都會餓死在茫茫的大山裡。

沒辦法。如果太行山環境適宜,能養得活人的話,漢室朝廷早就會大規模進行開發活動了。要不是當地的官府,在山區根本收不上足夠的錢糧來,也不會容忍各色賊寇,公開或者半公開的佔據這些軍事要地了。

所以,張狂在這樣的現實面前,只好承認自己原先的設想太過草率。要不是還期盼着一年以後的漢室鉅變,他早就想辦法衝出太行山區,搶錢搶糧搶地盤去了。

不過,張狂畢竟是一個穿越者。進行完軍事上的原始積累之後,他順帶在幾年中,還抽空完成了第三件大事——發展科技。

不要誤會。張狂是絕對不會去造什麼火槍、火炮、蒸汽機的。雖然,他做夢都想把這些東西造出來。可是,也要他有能力造得出啊!

你總不能指望一個,將黑火藥配方記成“硫酸、硝酸和木炭”的人,帶領人們進入熱兵器時代吧?

這就是文科生和網蟲的小小悲哀。

但是,張狂在科技發展上,畢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他知道未來的科技發展趨勢。

當年在鉅鹿城逗留時,張狂考慮到自己未來發展上的需求,通過張角義子張燕的關係,很是收羅了一批技藝高超的工匠。在這些工匠中,張狂驚喜的發現,居然有掌握了全套造紙術的人才。

雖然當前的漢朝,依然還是以木牘竹簡,作爲書寫的主要載體。不過,其實早在百十年以前,便有強人發明了“造紙術”這一學術利器。

這位“造紙術”的發明者究竟是誰,已經不得而知。不過,漢和帝時期,宦官蔡倫總結原有的造紙技法,又加以改進,創立了大名鼎鼎的“蔡侯紙”製造法。

但是,由於歷年以來,漢室朝廷中的政治鬥爭,以及人爲對造紙技術的保密,即使在漢末時期,紙張這種東西,仍是一種只被少數人使用的書寫工具。至少,漢室朝廷依然是以廉價的木牘和昂貴的絲帛,來書寫官府文件。

所以,當張狂發現自己手中,居然還有一位這樣的人才時,那激動的程度,比起他聽說妻子小雨懷有身孕時的欣喜,也只是略差一點。

然後,張狂大筆一揮,動員了十多位各色工匠,全力從事造紙技術的生產和改進。而手下工匠的創造力,也沒有讓他失望。到了中平四年,太行山中造出來的紙張,不但質量比之“蔡侯紙”有所提高,成本也降低了不少。

伴隨着紙張被生產出來,另一項歷史上的重要發明,也在張狂的全力推動下,迅速的出現了。那就是:

——雕版印刷術。

其實,張狂一開始的設想,是想要搞活字印刷術的。然而,作爲文科生的悲哀,就是他對活字印刷術的細節,幾乎是一竅不通。搞出來的活字印刷術,不但印刷的質量不行,成本也居高不下。

在工匠進行了比較之後,張狂沮喪的發現,對他來說,當前最爲適合的印刷術,其實還是技術含量較低的雕版印刷術。

哦,對了,除了兩項文化上的發明,張狂還有兩項應用,算是沒有讓他將穿越者的臉完全丟光。那就是:對煤炭的開發使用,和對手下將士衛生習慣的指導。

煤炭這種東西,當時被稱爲“石涅”。太行山地處後世的山西河北交界處,這種大路礦產,不說是遍地都是,至少不算罕見。

有了張狂對煤炭的指導性運用,太行軍上上下下,都感覺到了一定的便利。畢竟這玩意在摻入一些泥土之後,燃燒的熱值,依然比木材什麼的高得多。

雖然,山區其實是不缺樹木柴火的。

相比之下,另一項對將士們衛生習慣的指導,作用可就比推廣“燒煤”,要明顯大得多。

漢末的出現的社會動盪,導致了人口急劇減少。據說,僅僅是據某些史料說,東漢末年在黃巾起義之前,全國的總人口數目,差不多有五、六千萬。可是到了“三分歸晉”的時候,東晉朝廷統計全國人口的數目,不過只有八百多萬而已。

也許其中有些誇大,有些隱情,比如“隱戶”之類的。但有一點很明顯:在三國年間,漢人非正常死亡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些!

這裡面,固然是各種天災、**在起作用,可是疫病的傳播,也是威脅巨大的一個重要原因。譬如在三國的各路英雄中,三、四十歲正當壯年,就令人惋惜的病死的,可以說比比皆是。其中著名的人物,例如:

周瑜,三十六歲,病死。

陳登,三十九歲,病死。

李典,三十六歲,病死。

曹丕,四十歲,病死。

曹睿,三十六歲,病死。

曹衝,十三歲,病死。

…………

這些英年早逝的人才,都屬於當時社會的高層,與普通民衆相比較,生活條件堪稱優渥。然而,即使如此,也難免一個一個的病死。當時底層百姓的壽命,可見一斑。

由於各色疫病來的勢頭太過於兇猛,這才直接的促進了中國醫學史上的一次大爆發。可以想見的是,若非家族中的親人病故了三分之二,一代醫聖張仲景,也未必會拋下太守這份有前途的事業不做,回鄉潛心鑽研醫學。

作爲一個穿越者,或許張狂開不出什麼有效的藥方。可是,現代生活中的一些衛生常識,他還是知道的。

所以,藉助着“南華老仙”的名頭,早在參與長社之戰前,張狂就讓部下遵守“水要燒開了喝”,“飯前便後要洗手”,“不能隨地亂拉屎尿”之類的守則,共計十六條。從那時起,他部下就沒有發生過,因爲疫病而導致的大面積減員。

當張狂入主太行山之後,自然將這些被證明行之有效的衛生防疫手段,強行推廣到整個治下地區。這樣一來,固然開頭的時候有些麻煩,卻居然讓他治下地區的疫病,奇蹟般的大爲減輕了。

相較於冀州在大戰之後所發生的大瘟疫,造成數以十萬計的死亡,張狂統治區的疫病,只造成區區數千人的死亡。

結果,原本對張狂接受過“仙人指點”之事,還心存懷疑的人們,一個個都狂熱的堅信,他們的首領,果然是接受了天命的真人。張狂能夠在崎嶇難行,險要無數的太行山區,實現表面上的統一,這些神神道道的流言,也是功不可沒的。

ps:感謝神秘人.、怖特、兩位書友的打賞。本來寫這本書已經寫得相當喪氣,只是一種習慣性的堅持。但是有了你們的支持,我的心情一下就好了不少。

第7節 青州有變故(上)第39節 白波起亂戰(三)第61節 料中是良驥第67節 樂進布鐵騎第9節 冀土奇襲諧(一)第37節 大刀速斬“羊”第59節 勝負本鮮明第16節 三英戰呂布(五)第40節 白波起亂戰(四)第76節 王允攬大權第55節 兩漢論根本第10節 西園八校出第73節 呂布非叛將第63節 暫留基未立第23節 運籌謀千里(七)第29節 顏良意且猶(上)第56節 閹黨鳴輓歌(下)第52節 但須招曹操第5節 公路何足道(上)第74節 易斷勢與局第32節 董卓起私意第40節 稱王成風潮第61節 雒陽兵禍起第3節 點化當爲祿第10節 冀土奇襲諧(二)第6節 天子坐明堂(下)第39節 代漢當塗高第6節 豪傑忿怒顧第27節 司隸又交兵(上)第13節 顏良何狂勇(上)第32節 科舉立新制(下)第31節 出陣有風險第54節 故王留胡族第39節 勝負終落定第54節 迴天因無意(五)第84節 欲求國中智(下)第55節 豪強罪當逃第33節 陳登甘稱臣第53節 常侍非束手第46節 何爲千金子?第14節 浴血豪強間(下)第15節 三英戰呂布(四)第26節 決勝制萬騎(二)第13節 三英戰呂布(二)第10節 長社火起否?(下)第34節 仙師滾滾雷第30節 宮掖藏殺機(下)第32節 兩敗未俱傷!第14節 片語聞敵情第41節 袁術驚遇襲第40節 白波起亂戰(四)第60節 上應轉世星?第32節 兩敗未俱傷!第79節 料敵暫爲停第51節 羣氓一走私第3節 兗州名士劫(上)第39節 幷州初落定(上)第29節 翻看徐與青第44節 何得識天機(四)第61節 子龍搏激流(下)第27節 朝堂擬新帝(上)第31節 顏良戰典韋第80節 前戰果爲因第23節 黃巾密密鋪(上)第14節 難現太平齊第36節 人傑當稱王?第20節 美人猶奉侍(下)第5節 麴義觀局勢第44節 何得識天機(四)第43節 且冷眼旁觀(一)第54節 迴天因無意(五)第21節 運籌謀千里(五)第40節 得失未分明第57節 真定藏麒子第73節 呂布非叛將第63節 暫留基未立第41節 冀土意未寧(上)第58節 趙氏有佳麗第13節 日暮途已暗第63節 征程鞍未解(下)第56節 煌煌威共勢第10節 智士款款析(四)第49節 殺伐天子殿第65節 冀州換方伯第10節 田豐無明主(下)第71節 管亥展勇武第11節 曹操出師黯第69節 蠻夷輕節氣(上)第21節 單父現重禮(上)第9節 冀土奇襲諧(一)第44節 且冷眼旁觀(二)第43節 何得識天機(三)第6節 豪傑忿怒顧第66節 太行根基盛(三)第64節 太行根基盛(一)第14節 浴血豪強間(下)第67節 願吃苦中苦第10節 躊躇黃河岸(中)第96節 兩軍鬥智勇(下)第26節 決勝制萬騎(二)
第7節 青州有變故(上)第39節 白波起亂戰(三)第61節 料中是良驥第67節 樂進布鐵騎第9節 冀土奇襲諧(一)第37節 大刀速斬“羊”第59節 勝負本鮮明第16節 三英戰呂布(五)第40節 白波起亂戰(四)第76節 王允攬大權第55節 兩漢論根本第10節 西園八校出第73節 呂布非叛將第63節 暫留基未立第23節 運籌謀千里(七)第29節 顏良意且猶(上)第56節 閹黨鳴輓歌(下)第52節 但須招曹操第5節 公路何足道(上)第74節 易斷勢與局第32節 董卓起私意第40節 稱王成風潮第61節 雒陽兵禍起第3節 點化當爲祿第10節 冀土奇襲諧(二)第6節 天子坐明堂(下)第39節 代漢當塗高第6節 豪傑忿怒顧第27節 司隸又交兵(上)第13節 顏良何狂勇(上)第32節 科舉立新制(下)第31節 出陣有風險第54節 故王留胡族第39節 勝負終落定第54節 迴天因無意(五)第84節 欲求國中智(下)第55節 豪強罪當逃第33節 陳登甘稱臣第53節 常侍非束手第46節 何爲千金子?第14節 浴血豪強間(下)第15節 三英戰呂布(四)第26節 決勝制萬騎(二)第13節 三英戰呂布(二)第10節 長社火起否?(下)第34節 仙師滾滾雷第30節 宮掖藏殺機(下)第32節 兩敗未俱傷!第14節 片語聞敵情第41節 袁術驚遇襲第40節 白波起亂戰(四)第60節 上應轉世星?第32節 兩敗未俱傷!第79節 料敵暫爲停第51節 羣氓一走私第3節 兗州名士劫(上)第39節 幷州初落定(上)第29節 翻看徐與青第44節 何得識天機(四)第61節 子龍搏激流(下)第27節 朝堂擬新帝(上)第31節 顏良戰典韋第80節 前戰果爲因第23節 黃巾密密鋪(上)第14節 難現太平齊第36節 人傑當稱王?第20節 美人猶奉侍(下)第5節 麴義觀局勢第44節 何得識天機(四)第43節 且冷眼旁觀(一)第54節 迴天因無意(五)第21節 運籌謀千里(五)第40節 得失未分明第57節 真定藏麒子第73節 呂布非叛將第63節 暫留基未立第41節 冀土意未寧(上)第58節 趙氏有佳麗第13節 日暮途已暗第63節 征程鞍未解(下)第56節 煌煌威共勢第10節 智士款款析(四)第49節 殺伐天子殿第65節 冀州換方伯第10節 田豐無明主(下)第71節 管亥展勇武第11節 曹操出師黯第69節 蠻夷輕節氣(上)第21節 單父現重禮(上)第9節 冀土奇襲諧(一)第44節 且冷眼旁觀(二)第43節 何得識天機(三)第6節 豪傑忿怒顧第66節 太行根基盛(三)第64節 太行根基盛(一)第14節 浴血豪強間(下)第67節 願吃苦中苦第10節 躊躇黃河岸(中)第96節 兩軍鬥智勇(下)第26節 決勝制萬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