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策馬忘嶇幸神都

施耐庵停了一會兒,又道:“就算朱元璋也知道這點,所以他檄文之中,只是叱責白蓮、彌勒兩宗,卻不敢提明教之名,還是怕……”

正當此時,突然身邊有人陰陰說道:“還不是怕了我了。”

施耐庵聽到這個聲音,像是從他耳邊發出,登時一驚,齊御風卻笑道:“韋蝠王來得好早。”

韋一笑舉起一個酒杯,將殘酒一口喝下,說道:“我早就想親手宰了這個忘恩負義之人,無奈楊逍教主不允,範遙那個小子,也連番阻攔,只道是爲光復大業有礙,他奶奶的,他指着咱們鼻子罵,卻不許咱們反擊,這也忒的憋屈。”

齊御風連忙介紹道:“這位是施耐庵先生,現在我委任他爲咱們永昌的管家,這位便是明教法王,韋蝠王。”

施耐庵連忙起身施禮道:“小人見過韋蝠王。”

韋一笑淡淡看了施耐庵一眼,問道:“你就是施彥端?”

施耐庵點頭道:“不錯,小人正是。”

韋一笑略微沉吟片刻,突然問道:“你們江相派這是打的什麼主意,想趁着天下大亂,奪取江山麼?”

施耐庵身軀微微一抖,連忙道:“小人不敢,小人唯念當今天下,多薄情寡義之人,相互攻訐,只爲了一家一戶之榮華;唯獨西涼一軍,於一隅奮起,振我大漢雄風,心仰慕之,是以從之。”

韋一笑聽到這話,微微點了點頭。似乎甚爲滿意,接着又搖頭道:“那你的師兄劉伯溫,怎麼不來扶保西涼,反倒投奔朱元璋去了?”

齊御風聽到這話。心中“我艹”了一聲,心道這施耐庵原來也是個有根蒂之人,是什麼江相派的人物,怪不得能文能武,當得了大神作者又打得了數十流氓,而且他居然與那個劉伯溫還是什麼師兄弟,這等奇聞,可當真沒有聽說過。

施耐庵微微搖頭道:“道不同,不相與謀。我來之前,已經同他通過信箋。只不過他執意認爲朱元璋能奪取天下。卻是不肯隨我同來。”

韋一笑微微點了點頭。就此不理。

當夜散了酒席,等施耐庵出門,齊御風尋了韋一笑。問道:“這什麼江相派是個什麼來頭?”

韋一笑淡淡道:“江即使江湖,相便是宰相,這江相派出自錢塘一帶,以張良、諸葛亮、孫思邈爲祖師。都是些窮酸文人,以說書、行醫、看相算命爲生,搞不出什麼名堂,且任由他去。你趕緊打點好這裡,都交給田再鏢等人處置,我陪着你,這幾日便去吐蕃。”

齊御風微微一愣。問道:“這麼快,不拖延他幾天麼?”

韋一笑搖頭道:“眼下夏國有變,明玉珍那糊塗兒子,不知道要搞什麼名堂,咱們與吐蕃若能連成一線,儘可自保無虞。”

齊御風怒道:“怎麼,那明升吃了狼心豹子膽,還敢今番咱們西涼?”

韋一笑搖頭道:“明升是個草包,就算眼下即位當了皇帝,也是個金草包,他手下大將戴壽、萬勝兩人,纔是夏國的話事之人,眼下他們蠢蠢欲動,咱們也不能不防備。”

齊御風此時傾國之軍,也不過兩萬,這還包括了黑風寨的友軍,想要將永昌整頓出來,再練精兵,至少也得一年,當即他聽到這話,當即鄭重起來,點了點頭。

當即不過三日,齊御風留下施耐庵、田再鏢把守永昌,招納兵馬,收集流民,那施耐庵來到永昌不過數月,比齊御風快不了幾分,但他記心極好,說起這永昌所轄州縣的具體情況。再擴展到沿邊諸路,人口多寡,物產如何,可用者有幾,須注意者是什麼。在齊御風刻意鼓勵之下,直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齊御風見到他這般能耐,當即也放下心來,囑咐他切勿爲了寫小說到處採風,而忘記了治民,便與韋一笑、杜百八等人迴轉了武威。

那拉康與仁波切聽說齊御風居然就此平定了永昌,面色都是驚異不定,當即衆人休息了一日,四人便一同騎着快馬,奔向日喀則。

那波巴拉傑駐錫之地,並非吐蕃首府,卻是在吐蕃西南一地,位於雅魯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年楚河的匯流處。

齊御風此來,並未帶得伽璽真和西天僧人,只是由韋一笑護衛,兩人輕功高絕,劍技無雙,即使談得崩了,只要不是千軍萬馬一起圍困,卻也逃得出來。

一行人騎着快馬,行了半月,也未曾到了那日喀則,這漸行漸西,天氣一天冷似一天,齊御風雖然是武學名家,筋骨強健,卻也只覺得黃沙撲面,寒風透骨,卻也着實難熬。

當即他與韋一笑嘀咕抱怨道:“當年唐僧西天取經,有十萬八千里之遙遠,也就莫過如此罷?”

韋一笑道:“當年我教教主張無忌年幼之時,便帶着楊逍的女兒楊不悔,行遍萬里之遙,也未曾道得過一聲辛苦,咱們不過走了三千多裡,你就受不了了?”

齊御風聽到這話,心中登時慚愧萬分,當即不再多言,快馬加鞭,一路奔馳。

等到了這日喀則邊境,時候已近冬日,天空中早已飄揚起大雪來,那拉康與仁波切用錢財從牧民手中買來皮襖一人一見,衆人穿上皮襖,日夜兼程,終於眼見一處高大的雪山,那仁波切才笑道:“那雪山之中的卓千寺,便是我師傅的駐錫之地了。”

齊御風擡眼望去,卻只見足足還有幾百裡之遙遠,不禁苦笑道:“這都快要到了天竺了罷?”

他原本只是一句玩笑,但那仁波切聽到,卻點點頭道:“不錯,過了這座大雪山。便是天竺國的加德滿都與廷布兩城。”

齊御風聽到這話,不禁感慨一聲,心道,就算後世如何便利。我可是也從未出過國啊,這時候行路如此艱難,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麼從波斯、天竺等處,到了中原的。

當即衆人快馬,趕到寺中,仁波切與寺廟衆人打過招呼,笑道:“師傅行動不便,我去跟他打聲招呼,一會兒便來接應諸位。”

齊御風但見這大雪山之中的寺廟,本應該是荒涼寒冷之處。但這四周都是插天高山。擋住寒氣。四下低窪,內有溫泉暖氣,卻是一片生機盎然。,但見遍地綠草如錦,到處果樹香花,不覺驚喜,忙點頭答應下來,各自隨着知客尋房住下。

兩人痛快的在熱水之中洗了個澡,換上換洗的衣物,過了一會兒,便有知客過來,領着他二人吃飯。齊御風連問了幾句,想問問什麼時候波巴拉傑能讓兩人前去拜見、又問仁波切那裡去了,可是那知客卻不通漢語,只是微笑,兩人無奈之下,只能就此吃飯睡下。

等過了一日,第二天那知客僧人趕來,卻是換了一位會說漢語的僧人,他結結巴巴領着兩人吃過早飯,卻道:“大師說他三日之後方能出關,與兩位相見,現在寺廟中缺乏人手,,可否請兩位暫且幫助寺廟做一段時間活計?”

韋一笑一聽,幾乎氣得笑了起來,說道:“我兩人一爲明教法王、一爲一方諸侯,千里前來,就是爲了幫你這個破廟做工來的麼,虧他也說得出口。”

那知客僧人語言甚不靈便,當即支吾道:“可是大師說他曾經立下誓願,生平除非修佛之人,一概不見,只有苦行爲僧者,才能與他商談,兩位若是不通這折衷之法,卻是沒有法子了。”

韋一笑苦笑不得,說道:“不做,不做,我這人好吃懶做,生平最是好逸惡勞,而且我這人殺過的禿驢,沒有八百,也有一千,怎麼也修不成佛了,你讓那勞什子大師,愛見不見,不見我們便走。”

齊御風卻聽得有趣,問道:“有木匠活麼?不是木匠活我就不幹了。”

那人知道齊御風是法王親自認定的佛教護法之身,對他謙恭尤甚,當即道:“如此勞動護法金身,實在克不敢當,但卓千寺中,素來有此規矩,卻也不能打破。”

齊御風休息了一日,正閒的無聊,當即道:“如此讓法王好好休息,我去陪你做工。”

他心中納悶,也打不定這老傢伙出的什麼鬼主意,當即起身,那僧人告罪一聲,領着他走出客舍,到了大殿之中。

那大殿之中早有個老和尚等候,見他到來,上前行禮道:“卓千寺中,無勞不已成活,千載已成慣例,護法此來,千里迢迢,還要勞動大駕,實在慚愧。”

齊御風心道這幾個和尚唸經念得呆了,編個瞎話都編不圓,那個波巴拉傑不就好端端的坐在屋子裡享福,卻也沒看誰讓他出來幹活了。

當即他微微點了點頭,那老和尚拿出一張木條,細細觀看,齊御風不懂藏文,卻也不知道上面寫的什麼意思。

那老和尚看了一會兒,說道:“護法從中原而來,乃是人傑地靈之所在,必通花草之道,今番我這寺廟之中,草木雖盛,卻肆意亂生,護法可否指點一二?”

齊御風捏了捏下巴,思索片刻,問道:“是插花還是園藝?”他尋思着這些活,還是在幼兒園的時候陪小女生幹過,長大了之後,可從來沒有這般閒心。

那老和尚微微一笑道:“大師有言,但憑隨心,無所不可。”

齊御風當即點點頭,陪着那和尚到庫房領了一把大剪刀,走出殿外,心道莫非這老和尚要從修剪樹木中想看我的劍法如何?

當即他走到一顆樹前,轉了兩圈,三砍兩砍,削下了不少樹枝,又看一看,覺得甚不滿意,當即左削右剪,將這一顆樹削得規規矩矩,這才作罷。

接着他又走到一處花叢,但見一叢花樹映水而紅,燦若雲霞,於是便將花草剪枝削減,只留下幾枚大枝,花朵,其餘殘次,均捨棄不要。

他本來對草木之道並非擅長,但削完那棵樹之後。覺得甚爲呆板無趣,卻也不能後悔重來,這一次便按照色彩遠近,依次搭配。其中要義,便是以獨孤九劍之道,自然而然而爲之,在色彩搭配之上,蘊藏了不少劍法之中的變化。

他做完之後,甚爲滿意,心道,這一劍由淺入深,急轉而下,然後三波三折。如果有人能依照這紅色花朵的方向比劃。便可領悟出我這一套劍法來。只可惜自己就算看的出來,但眼見若是有人,就跟他講解也講解不明白這其中蘊藏着的想象和無窮的變化。,天下更無人能從這搖曳的花枝之中,看出什麼變化了。

他本來這一年乍登得大位,天天所遇見的人無不敬仰,就連五散人也視他爲倚重,對他期望甚大,可萬萬料不到,千里迢迢跑到這山縫的小寺廟中,卻被人當成了伺弄花草的花匠。

不過他這一年多,到處殺人放火。捅刀子暗算,眼見這廟中和尚,幾乎都不會什麼武功,卻也是難得的休憩之機,一顆心便也漸漸平定了下來。

當即他修花剪草,鋤地弄石,忙得不亦樂乎,心道如果常人能在這亂世之中,得這樣一個職位,倒也算幸運了,只不過自己還有大事要做,這日子卻是長不了,當即忙碌一天,將這寺廟之中花草搬弄一遍,又去谷中尋了些花草種植了進來,登時這寺廟之中煥然一新,五彩繽紛,就連他自己,也覺得頗爲得意。

臨到晚飯的時候,那老和尚看見他猶自在琢磨花草,便笑道:“護法大人這花木之道當真高明。”

齊御風看見他過來,便回頭道:“高明在那裡呢?”

那老和尚本來只是隨意恭維,聽到他反問,便怔了一怔,隨後道:“今之佈局,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與常綠相間,自然和諧,堪稱構思巧妙、巧奪天工,護法所修剪過的草木,起伏、曲折無不順勢而爲,所謂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如果不是豁達之人,斷然不能有如此造詣。”

齊御風微微一怔,心道這老和尚好厲害的眼光,雖然他不會武功,卻一眼便能看出我劍術之中的道理,便點頭道:“大師謬讚了,我不過隨意修剪而已。”

那老和尚微微點頭,感慨的拍了拍面前的大樹樹幹,說道:“如果覺得那裡不如意,便剪掉那裡,實在是取了這顆樹的性命,絕非護法的爲人處世之道。”

齊御風聽到這裡,陡然心中一動,便笑道:“如今我中原羣雄遍地,蒙元不日便敗,如今吐蕃歸附,也是順勢而爲,斷不是逆流而上,值得一讚。”

那老和尚聽他這般說話,臉色一變,微微低頭道:“老僧告退。”說罷提足便走。

齊御風眼見這寺廟四四方方,中間一顆大樹,心道這卻是個困字,所謂“困於株木,入於幽谷,三歲不覿。”難道這波巴拉傑想要三年之後再見我?

他心頭覺得不爽,當即不再思索,提着剪刀,嘴裡哼着小曲,便自去吃飯。

等到飯桌上,韋一笑見到他一身泥土,便笑道:“傻小子,給人家賣了一天的苦力,感覺可好?”

齊御風滿不在乎道:“有時候殺人殺累了,乾乾農活,也是好的。”

他這句話說的故意大聲,讓門外的和尚聽到,當即有幾個通悉漢語之人,身形不由得一抖,向房中略有些恐懼的望去,齊御風微微一笑,也不多話,起手吃飯。

那韋一笑見到他這一句話如此剛柔並濟,也是微微一笑,當即吃起飯來。

又過一日,齊御風起牀信步而行,心道還有幾處花草尚爲修剪,可得用什麼風格,這有幾處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甚是一副好畫,可是這牆面方方正正,景緻不深,層次不夠,兩邊無所依傍,不能做到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卻不怎麼好看,不如將這牆掏幾個窟窿,使藤蘿之後便是牆後的紅花綠草,這才美妙得多。

當即他念叨着“小錘八十,大錘一百”暗暗計算着這寺廟該給自己多少工錢的時候,那老和尚卻過來道:“護法,你認爲這牆後當如何裝飾?”

齊御風驚訝道:“你也看出我要動這牆的心思了?”

那老和尚微微一愣,搖頭道:“並非,只是今日大師傳下令來,卻是求護法留一墨寶,不知護法是要在這牆上留下什麼,您是擅長作畫,還是寫字。”

齊御風搖頭道:“你這處景觀,殊不好看,不如將這面牆拆了,作畫寫字我都不擅長,最爲擅長拆牆,如果你們人手忙不開,我倒是可以代勞。”

那老和尚搖頭,驚惶道:“這寺中一磚一瓦,都是文成公主入藏時候傳來,殊爲珍貴,怎麼能一拆了事,此事萬萬不可!”

齊御風手舞大錘,搖頭道:“按照我們中原風水之說,這四面圍牆,如不留一通風之地,寺內難免生出許多事端,若想趨吉闢兇,還是將這牆砸了的好,至少得掏一個窟窿,那才吉祥,我看你在佛門中的地位也沒我高,不如就聽我的,咱們在這掏一個壁櫥……不是,咱們拆一個窟窿通風,你看如何?”

第33章 古寺第35章 崑崙四俠第17章 巧取豪奪第171章 曲終第32章 反思第46章 協助調查第51章 請帖第16章 上山習武第9章 秘籍第133章 亂離營營妖孽現第40章 步法第140章 內訌第16章 成立武術協會第14章 有武無俠?第50章 兵出凶門死地強第92章 恍如隔世第14章 孤心戍客生一陽第5章 朔方相接水爲鄉第146章 丐幫長老第180章 劍指屠龍第47章 奸細第17章 指環第32章 反思第119章 賊爲刀俎我爲麋第140章 內訌第151章 單挑第128章 玉溪江畔碧波高第156章 悲憤第72章 劍意第38章 叔侄較技第15章 罷鬥言和第63章 尊卑倒置第114章 孤舟微月流風盡第107章 卻道故人心易變第73章 崆峒內戰第33章 白蓮神咒第55章 風波又起第2章 報喜第129章 對峙第51章 霧掃雲開立閒王第50章 曲徑通幽第87章 荒裔戎衣離猿叢第3章 得遇高人第112章 劍芒通途轉陰陽第153章 驚世第4 4章 攀山第27章 和尚第39章 下山第29章 雕弓虛弦如急電第72章 劍意第18章 歡聚一堂第29章 雕弓虛弦如急電第39章 全家動員第54章 蛇身第69章 長空第26章 墨心比武第124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6章 中二少年第34章 以強克強第88章 一世爲臣第180章 劍指屠龍第68章 攀談第89章 風雲際會第53章 峽谷第138章 開戰第16章 喜樂無限第60章 無相神功第147章 聯袂第90章 約束第50章 琢磨第160章 決戰第44章 林中突襲第156章 黃袍加身第21章 雪舞漫天傳絕技第123章 對掌第41章 殺人練劍第110章 靈犀第140章 驚天變故第49章 故人相逢第155章 雲散第67章 劍鋒所至第134章 一劍風發如霜寒第8章 分食熊掌第36章 雲門劍宗第27章 血洗征塵歸何去第34章 太極真意第71章 飛狐神劍第115章 相思千里共沾裳第63章 技壓崆峒第4章 風雷雄踞自一方第152章 華山舊事第139章 玉璣第62章 白狐傳藝第122章 家史第50章 琢磨第27章 胡斐殺人第109章 招式第5章 東躲西藏第16章 上山習武第80章 霜峰獨立凌穹蒼
第33章 古寺第35章 崑崙四俠第17章 巧取豪奪第171章 曲終第32章 反思第46章 協助調查第51章 請帖第16章 上山習武第9章 秘籍第133章 亂離營營妖孽現第40章 步法第140章 內訌第16章 成立武術協會第14章 有武無俠?第50章 兵出凶門死地強第92章 恍如隔世第14章 孤心戍客生一陽第5章 朔方相接水爲鄉第146章 丐幫長老第180章 劍指屠龍第47章 奸細第17章 指環第32章 反思第119章 賊爲刀俎我爲麋第140章 內訌第151章 單挑第128章 玉溪江畔碧波高第156章 悲憤第72章 劍意第38章 叔侄較技第15章 罷鬥言和第63章 尊卑倒置第114章 孤舟微月流風盡第107章 卻道故人心易變第73章 崆峒內戰第33章 白蓮神咒第55章 風波又起第2章 報喜第129章 對峙第51章 霧掃雲開立閒王第50章 曲徑通幽第87章 荒裔戎衣離猿叢第3章 得遇高人第112章 劍芒通途轉陰陽第153章 驚世第4 4章 攀山第27章 和尚第39章 下山第29章 雕弓虛弦如急電第72章 劍意第18章 歡聚一堂第29章 雕弓虛弦如急電第39章 全家動員第54章 蛇身第69章 長空第26章 墨心比武第124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6章 中二少年第34章 以強克強第88章 一世爲臣第180章 劍指屠龍第68章 攀談第89章 風雲際會第53章 峽谷第138章 開戰第16章 喜樂無限第60章 無相神功第147章 聯袂第90章 約束第50章 琢磨第160章 決戰第44章 林中突襲第156章 黃袍加身第21章 雪舞漫天傳絕技第123章 對掌第41章 殺人練劍第110章 靈犀第140章 驚天變故第49章 故人相逢第155章 雲散第67章 劍鋒所至第134章 一劍風發如霜寒第8章 分食熊掌第36章 雲門劍宗第27章 血洗征塵歸何去第34章 太極真意第71章 飛狐神劍第115章 相思千里共沾裳第63章 技壓崆峒第4章 風雷雄踞自一方第152章 華山舊事第139章 玉璣第62章 白狐傳藝第122章 家史第50章 琢磨第27章 胡斐殺人第109章 招式第5章 東躲西藏第16章 上山習武第80章 霜峰獨立凌穹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