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朱景洪的意志

第597章 朱景洪的意志

大明的軍隊,到達長淵附近只是先頭部隊,由朱景洪本人率領。

兩天後,也就是十一月初一,其所有大軍才全部開赴長淵。

已被拿下的義州安州等地,則是由後續增援軍隊駐守,其中也包括女真諸部的騎兵。

初一的下午,朱景洪再度巡視長淵外圍後,返回了大軍停駐的集鎮。

時隔兩天,他還是沒有下定決心,所以打算在今日召集軍議,聽一聽手下將領的想法。

而有資格參與議事的人,乃是都指揮僉事以上的將領,如今朝鮮之戰打得順風順水,這些高級將領都往前線鑽來,打算刷刷存在感撈點兒軍功。

當然,這些人也不是白來,隨行帶來了增援的軍隊,還有朝廷調撥的大量軍械糧草。

而朱景洪的這般想法,也驗證了那句老話,戰爭是政治的延續。

政治說穿了就是利益,從朝廷大計出發所以要平定朝鮮,從他朱景洪個人利益出發,則是要求快速平定朝鮮。

“我軍若主力進攻,萬一敵軍出城增援,咱們可就危險了!”

比起送其它禮物,把反叛的李爍父子押回京去,纔是正對老頭子胃口的做法。

待朱景洪落座,他才示意衆人坐下,然後接過了餘海遞來的茶水,並向衆人示意道:“天氣寒冷,大家喝點兒茶暖暖身子,然後再談不遲!”

有蔡傳勝帶頭,其餘陸續表達了看法,和蔡傳勝的意思基本一樣。

議事廳內,朱景洪坐在上首,左右各擺了四張椅子,大廳中央是一個做好的沙盤。

大多數時候,高志文都在後方協調糧草供應,但他本人前些日子得了聖旨,額外擔任着監軍的任務。

“軍糧運送到港,今日輪到這兩個蠢材巡邏警戒,約莫辰時二刻……他們在海上發現了敵艦,不顧臣此前嚴密警戒,不得擅與敵接觸的軍令,竟直接追了上去!”趙成武神色鐵青道。

水師的火炮,其其體積小所以射程要短一些,但其更容易機動靈活,所以拿來當步炮也可以。

接下來,朱景洪屏退了其他人,只留下來蔡傳勝等三人商議,要把具體的作戰計劃確定下來。

大概幾分鐘後,朱景洪又喝下一口茶,方纔問道:“諸位……情況都你們都已瞭然,下面就說說各自看法吧!”

一艘最基礎的丙類艦,就裝備有三十門火炮,所以打造水師確實很耗錢。

“且軍中將士久戰未休,只怕思鄉之情日甚,若能儘快結束戰事,必然軍心振奮士氣高漲,拿下長淵更多了幾分勝算!”

簡單來說,還是以大炮壓制敵軍,然後步兵推進騎兵襲擾,最終拿下淵東山。

見是朱景洪回來,在場將領紛紛上前行禮,之後才聽趙成武說道:“手下人不懂規矩,差點兒誤了事……臣正教訓他們!”

這就叫威望夠了,軍中可以一個人說了算。

“諸位……你們都說得很好,只是我有一點兒淺見,還請諸位靜聽!”

衆人嘰嘰喳喳,朱景洪聽了只覺得膩,於是他用手指敲了敲桌面,才使衆人安靜了下來。

高志文是聰明人,從議事前後的情況,他便知道朱景洪意志堅決,即使自己反對也會力推開戰。

換句話說,能用的各種手段都要用上,在打擊敵軍士氣基礎上,掩蓋己方真實作戰意圖。

聽到朱景洪這個問題,趙成武一時啞然,他不懂這跟水師有什麼關係,難道還能把船開到陸地上?

史恪今年二十七歲,如他這般出身好的將領,一般來說都容易是刺頭,但在朱景洪手下他卻非常服帖。

蔡傳勝之後,是遼東都指揮使孫茂智發言,他的的想法與蔡傳勝有不同,更加側重於襲擾並主動創造戰機。

“趙卿,往後可得多練啊!”

蔡傳勝第一個開口,也不是單純及時站隊,而是他認爲朱景洪總能贏,所以隨便對方怎麼搞都行。

如此一來可以增加他的名望,二是可以讓他在新年給皇帝獻禮。

朱景洪一直覺得自己拿不定主意,但聽過衆人的想法之後,他發現自己早就想好了一切。

只聽蔡傳勝答道:“十三爺所言在理,是臣等目光短淺了!”

把水師的炮拆下來當步炮,這當然是非常離譜的命令,但因是朱景洪開口所以趙成武沒有異議。

砰砰砰……

待史恪講完後,朱景洪沒着急發問,而是給了衆人思索時間。

另一千戶答道:“是他們的船,我們還開了兩炮,可惜沒打中!”

但要叫他同意,他又擔心會被打上黨附襄王的標籤,這同樣對他的仕途非常不利。

其中一名千戶答道:“回……回王爺的話,敵艦見我艦靠近,提前就撤走了,我軍沒能追得上!”

只見他拿起一根細木棍,在一衆高級將領注視下走到了沙盤面前。

沙盤之上,標註了明軍的駐紮位置,以及朝鮮軍隊的佈防情況。

“而若我軍拿下長淵,則朝鮮主力盡潰,從長淵到漢城再無阻隔,賊首張惶顫慄之餘……一敗塗地也未可知!”

被朱景洪點到,蔡傳勝也不推辭,站起來先向他行了禮,然後開口道:“我以爲……敵軍各部情況複雜,說是十萬大軍,不過是一幫雜魚!”

“這次任務,遼東都司和燕山都司,各選派一千五百人蔘戰,額外抽調女真騎兵一千人!”

朱景洪答道:“進攻淵東山的軍隊,只選三千士卒……其餘各部壓陣!”

衆人道謝之後,便各自端起茶几上的御茶,喝過之後便各自品評起來。

“今日召你們過來,是要議一議當下局勢和下一步打算!”

如此安排下來,等於說功勞各部都有,只不過前提是一定要打贏。

同時爲掩蓋真實作戰目的,要分別對淵東淵西進行襲擾,同時還要派騎兵襲其糧道。

“是!”

“一千七八百……我也不要多了,伱給我拆下五百門火炮來!”

“諸位將軍,奉十三爺之命,由在下先向諸位介紹,長淵附近敵我態勢……”

“是!”

“蔡將軍,你先說說!”

“所以,我們的火炮一定要多,壓制效果一定要好!”

隨後,史恪便認真講解起來,而在場衆人也都細細聽着。

至於接下來的其他人,除了少數幾人提出其他意見,多數人都贊成蔡傳勝或孫茂智的想法。

手敲桌面聲再度響起,現場衆人再度安靜下來。

雖然這樣說顯得無能,但也比站錯了隊的結果好。

“近日他們還鬧出了火併,臣以爲可以再拖一些時日,等其露出破綻再一舉拿下!”

趙成武是最後一個進去,只因他又訓斥了手下。

動動手指衆將皆靜,朱景洪的這份控場實力,看得兵部侍郎高志文心驚。

“行了……表忠心不在嘴上,而是身體力行!”

趙成武之所以不準擅自出擊,怕的就是手下人孤軍深入受伏。

“好了,你們水師的事,自己回去慢慢說,現在先進去議事吧!”

此人名叫史恪,是湘雲的堂兄,其本官是侍衛親軍金吾左衛副千戶,如今被其父親運作到了遼東前線來。

蔡傳勝硬着頭皮道:“三千士卒……即便爲精銳,只怕也難一舉奪下淵東山!”

說話就是這麼接地氣,如果是普通人那肯定會被嘲笑,而在場將領都覺得他直率,不弄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對此朱景洪也不奇怪,畢竟槍打出頭鳥的觀念,讓所有人都不敢隨便冒頭。

其實不是沒追上,是追了十幾裡後想起趙成武的嚴令,他們才極其不甘心的返程。

而他一旦反對,就站在了朱景洪的對立面,於他的仕途來說極爲不利。

在場將領,此時都已有各自的看法,卻沒一個人主動開口。

“淵東山更靠北,是第一個要拔除的地方,佔領此高地……我們便可炮擊城內!”

“這可是我爹……呃,也就是聖上賞賜的貢茶,味道香啊!”

接下來,朱景洪又把淵東山的情況講了一遍,並提出了自己的作戰構想。

沙盤和上面標註的小旗,把戰場情況展示得很直觀,這讓在場衆人都很容易理解。

“殿下,臣雖爲兵部侍郎,對軍務卻見解淺薄,此事您與衆位將軍商議就是,臣不敢妄加評議!”

這些人近兩日全都到了,之所以選在今天召集衆人議事,是因爲下午遼東水師提督趙成武,以及兵部侍郎高志文要到。

朱景洪不會想到,他隨便說的一句話,會給遼東水師增加多少訓練強度。

“長淵是咱們的攔路虎,是繼續對峙以待時機,還是設法強攻將其拿下,還是選擇繞路……諸位可以暢抒己見!”

而他的想法便是,要以最快速度拿下長淵,然後在本月之內打到漢城去。 畢竟對於他來說,要的不光是把仗打贏,而且還要贏得格外漂亮。

簡單來說,還是要進行持續的襲擾,讓朝鮮軍隊始終處於驚懼狀態,以此來打擊其士氣。

“如諸位所言,長淵城周邊敵軍,情況複雜難以同心協力,將其擊潰其實並非難事……”

不出意外的話,這廝來到前線混一圈回去,就可以做侍衛親軍的正職千戶,而那已是從五品實職武官。

把鞭子扔給隨行的張臨,朱景洪問道:“怎麼回事?”

心中雖然不解,但他腦子卻轉得飛快,當即答道:“各類戰艦加起來,差不多有一千七八百門!”

“諸位且看沙盤,要攻長淵先得拿下靠北兩座山頭,如此便可俯瞰長淵!”

“高大人……你說呢?”朱景洪看向了高志文。

聽到了這話,朱景洪不免好奇起來,於是問道:“到底怎麼回事?”

朱景洪答道:“剛纔我已說得很清楚,此番作戰首重火炮壓制,而非是拿人命去填!”

一衆將領分列兩邊,給朱景洪讓出了一條路,待其通過之後衆人方隨之入內。

“那好……既然諸位都無異議,進攻長淵的事就定了!”

“是日本人的戰艦?”朱景洪又問道。

“諸位以爲何如?”

要打破這樣的僵局,最好的辦法就是點人,這是朱景洪上學時就明白的道理。

“聖上在京,等着我們早傳捷報,我等做臣子的既受君恩,豈能忍心君父……連這個年都過不好?”

聽到衆人七嘴八舌的商討,裡面沒一個讓朱景洪滿意,所以越聽他心裡越難受。

“聖上如天之德,這一碗茶下了肚去,臣竟有陽春三月之感……”

大明戰神朱景洪,這名頭確實很唬人,已讓人無條件相信其指揮能力。

“在此期間,我軍可派出小股精銳,專程攻其糧道,若能得手……”

朱景洪的這番話,既有偷換概念,又有道德綁架,已讓衆將是無話可說。

說完這些,朱景洪看向了一旁的參謀。

“故以迅雷之勢拿下長淵,或有畢其功於一役之效!”

稍微有點兒正義感的人在遲疑,而看得通透的人已把這當做機會。

下一刻,他的目光掃向趙成武,問道:“你們水師……有多少火炮?”

聽到這話,朱景洪不免扼腕嘆息,而後說道:“追不上打不中……是戰艦不行?還是你們沒練到家?”

喝了皇帝的貢茶,必須說兩句頌聖的話,否則就是不忠不孝了。

“十三爺,敵軍居高臨下,且人數衆多,要想攻下來……只怕是不容易!”

“聖上日理萬機,仍掛念我等愚陋之人,實是令臣感動至極……”

蔡傳勝的想法很明確,那就是不要着急進攻,而是想各種辦法削弱敵軍,然後再設法拿下城池。

看着神色焦慮的兩位千戶,朱景洪問道:“然後呢……追到沒有?情況如何?”

很多時候,討論事情不是分對錯而是表明立場,顯然此時若誰站出來據理反駁,就會被打上違逆襄王的標籤。

當朱景洪返回指揮部時,一進院子大門就看到了,趙成武正在訓斥手下人,其餘將領則是相互議論着。

“十三爺教誨,臣當謹記!”

雖然第一個支持朱景洪,但蔡傳勝還是提出了疑問。

所以在這種重大抉擇上,朱景洪也得詢問高志文的意思。

便聽蔡傳勝答道:“請十三爺賜教!”

日本的三萬大軍就在長淵,他們的船隊隨之調到了朝鮮西岸,所以遼東水師最近提高了戒備。

朱景洪當然可以調集更多大炮,可問題在於淵東山就那麼大,再多的話炮就擺不下了。

當然,朱景洪幾人議出的是大框架,具體怎麼辦還得接下來完善,最後形成非常精巧且複雜的計劃。

只不過這些,就是參謀們的差事。

第617章 以身相許的想法235.第235章 兄弟之國482.第482章 三軍不可無帥第67章 火銃第39章 審案265.第265章 功成第171章 兄友弟恭第615章 王府之宴第494章 釵黛秘語第500章 炮擊444.第444章 妙玉第514章 人事第90章 永不相負344.第344章 探黛玉寶釵半含酸第510章 內府之事第612章 皇后有三子第37章 這個混賬384.第384章 加冠封王第101章 吐血478.第478章 寶釵:要麼不做要麼做絕第163章 你也不想岡本家覆滅吧!452.第452章 別白費功夫了376.第376章 寶釵:願意侍奉十三爺316.第316章 雙豐收第48章 幫忙126.第126章 甄琴318.第318章 兩兄弟192.第192章 二哥二嫂也變了203.第203章 與薛姑娘一見如故第556章 雙修186.第186章 皇后的考教第555章 爲了神教大業392.第392章 送我上青雲476.第476章 薛家丫頭靠不住291.第291章 胭脂堆裡344.第344章 探黛玉寶釵半含酸第540章 夏月桂的拿捏214.第214章 刀架脖子398.第398章 親迎第48章 幫忙296.第296章 上奏第488章 朕可沒他這麼勇第610章 諸女入府第130章 十三爺來訪409.第409章 打而不打359.第359章 壞我好事第621章 朕親自給他治第150章 不許說十三爺壞話473.第473章 總督署議事第93章 神都十二時辰?476.第476章 薛家丫頭靠不住259.第259章 這怎麼可以281.第281章 楊靜婷的感覺第42章 本分第600章 漢城之變319.第319章 裡外不是304.第304章 只要我們武德充沛213.第213章 好弟弟第96章 賈元春393.第393章 膽大妄爲366.第366章 兒子護您周全231.第231章 朱景淵的處置473.第473章 總督署議事第162章 拋開事實不談第15章 小人物327.第327章 夾板氣389.第389章 情歌第152章 甄琴進宮9.第9章 薛家有女456.第456章 帝后齊至第599章 長淵城內的火光第89章 廝殺第605章 姐夫你可算回來了第86章 密林中263.第263章 嚇兒子第75章 杖責350.第350章 弟弟們的投名狀424.第424章 命婦朝王妃第517章 襄王要出京358.第358章 我來得不是時候第594章 襄王十大罪狀第33章 銀子開路268.第268章 先邁右腳第24章 我找薛蟠第150章 不許說十三爺壞話44.第44章 口諭第172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541章 說好做一輩子姐妹第617章 以身相許的想法354.第354章 姓朱真好第485章 這個小畜生第15章 小人物332.第332章 冊立233.第233章 烏龍跑偏第45章 三尺白綾和毒酒第582章 襄王嫡長子第561章 妙玉:我何不反客爲主187.第187章 寶釵拿什麼跟我鬥339.第339章 看煙花363.第363章 與公主一見如故
第617章 以身相許的想法235.第235章 兄弟之國482.第482章 三軍不可無帥第67章 火銃第39章 審案265.第265章 功成第171章 兄友弟恭第615章 王府之宴第494章 釵黛秘語第500章 炮擊444.第444章 妙玉第514章 人事第90章 永不相負344.第344章 探黛玉寶釵半含酸第510章 內府之事第612章 皇后有三子第37章 這個混賬384.第384章 加冠封王第101章 吐血478.第478章 寶釵:要麼不做要麼做絕第163章 你也不想岡本家覆滅吧!452.第452章 別白費功夫了376.第376章 寶釵:願意侍奉十三爺316.第316章 雙豐收第48章 幫忙126.第126章 甄琴318.第318章 兩兄弟192.第192章 二哥二嫂也變了203.第203章 與薛姑娘一見如故第556章 雙修186.第186章 皇后的考教第555章 爲了神教大業392.第392章 送我上青雲476.第476章 薛家丫頭靠不住291.第291章 胭脂堆裡344.第344章 探黛玉寶釵半含酸第540章 夏月桂的拿捏214.第214章 刀架脖子398.第398章 親迎第48章 幫忙296.第296章 上奏第488章 朕可沒他這麼勇第610章 諸女入府第130章 十三爺來訪409.第409章 打而不打359.第359章 壞我好事第621章 朕親自給他治第150章 不許說十三爺壞話473.第473章 總督署議事第93章 神都十二時辰?476.第476章 薛家丫頭靠不住259.第259章 這怎麼可以281.第281章 楊靜婷的感覺第42章 本分第600章 漢城之變319.第319章 裡外不是304.第304章 只要我們武德充沛213.第213章 好弟弟第96章 賈元春393.第393章 膽大妄爲366.第366章 兒子護您周全231.第231章 朱景淵的處置473.第473章 總督署議事第162章 拋開事實不談第15章 小人物327.第327章 夾板氣389.第389章 情歌第152章 甄琴進宮9.第9章 薛家有女456.第456章 帝后齊至第599章 長淵城內的火光第89章 廝殺第605章 姐夫你可算回來了第86章 密林中263.第263章 嚇兒子第75章 杖責350.第350章 弟弟們的投名狀424.第424章 命婦朝王妃第517章 襄王要出京358.第358章 我來得不是時候第594章 襄王十大罪狀第33章 銀子開路268.第268章 先邁右腳第24章 我找薛蟠第150章 不許說十三爺壞話44.第44章 口諭第172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541章 說好做一輩子姐妹第617章 以身相許的想法354.第354章 姓朱真好第485章 這個小畜生第15章 小人物332.第332章 冊立233.第233章 烏龍跑偏第45章 三尺白綾和毒酒第582章 襄王嫡長子第561章 妙玉:我何不反客爲主187.第187章 寶釵拿什麼跟我鬥339.第339章 看煙花363.第363章 與公主一見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