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登陸作戰

第591章 登陸作戰

到漢城去過年,這無疑是非常冒進的想法,在場的將領們基本沒這麼樂觀。

當然,朱景洪也只是開個玩笑,他也不覺得進展會這麼快。

“明天進攻,諸君務必按照計劃,果斷執行……告訴下面軍士,本王坐陣指揮,必會賞罰分明!”

說到這裡,朱景洪斂去笑容,神色肅然道:“有功者升官發財,戰死者必得厚恤,臨陣退縮者……嚴懲不貸!”

“都聽明白了?”

在場蔡傳勝官階最高,只聽他第一個起身迴應道:“臣等聽明白了!”

“嗯?”朱景洪目光掃向其他人。

參謀的任務分得很清楚,會在適當的時候提醒朱景洪決策,有效降低主帥的工作量和疲勞值。

正面戰場在較量,而地下的間諜較量,其實也一直在進行。

其餘武官紛紛起身,躬身行禮道:“臣等聽明白了!”

纔回到住處,餘海就迎了上來,並遞給了他一個信封。

相比於第二批渡河的明軍,對岸增援的軍隊來得更快。

“頂住,頂住……誰敢亂動,我砍他的腦袋!”彈壓的軍官領着親衛,揮動鞭子抽打着沿途士兵。

但即便不能射中,對其產生震懾效果,擾亂其軍心也很有必要。

雖然有夜色掩蓋,但明軍這邊的動靜,還被對岸的哨探察覺到了,於是他們立即將情況往上報。

戰鼓之聲擂起,軍令一級一級往下傳達,士兵們用力划動着船槳,如脫弦利箭向前飛馳而去。

“進攻!”朱景洪淡定道。

吩咐完這些事,朱景洪坐回了椅子上,再度翻看起了明日的作戰計劃。

這一次,除了侍衛們,就只有幾個參謀跟着,蔡傳勝等將領都去了一線指揮。

這些參謀是從各衛所選調的副千戶,個個都屬於精幹之士,濫竽充數者在朱景洪身邊根本混不下去。

於是戰場上,雙方都在往前推進,很快便短兵相接鏖戰在一起。

“傳令炮兵,調整炮口……東北方一百五十丈處的大旗,那是敵軍主帥所在,給我用遠程炮瞄準了打!”

這讓他鬆了口氣,情況都還在掌握之中。

軍令傳達,河岸邊的炮兵紛紛行動起來,或推或擡將火炮陣地遷移,最靠前者甚至火炮架在水邊鵝卵石是。

除此之外,中軍兩側還要部署炮兵,這裡也緊鑼密鼓的忙碌着。

戰鬥持續到現在,已過去將近半個時辰,朝鮮軍隊已到達崩潰邊緣。

反觀朝鮮一方,他們也有十幾門岸防炮,可是無論裝填速度還火力密度,比起明軍都如天壤之別。

一夜時間很快過去,天還沒亮的時候,明軍士兵就已開始行動起來。

先是一發導引炮打出去,這相當於是一發基準彈,用來給跑羣估算射角所用。

在他來回巡視之際,突然發現了點兒特別的東西,返回一看竟是敵軍主帥的大旗。

以至於他們的兩輪齊射,竟未能取得尺寸之功,只打翻了一艘渡河小船。

有了胡毅成帶隊猛衝,抵擋在最前方的朝鮮軍隊開始潰敗,然後迅速在軍陣中引起連鎖反應。

在四五百米的距離,用當下的火炮進行斬首射擊,想要成功基本屬於天方夜譚。

朱景洪一邊聽着,一邊繼續用望遠鏡,觀察着前線的一切情況。

他們這兩千來人,最重要的任務不是擴大戰果,而是要守住這片灘頭陣地,讓後續大軍完成渡河。

這些第一線的士兵,都配發了最新的鎧甲,看見對面敵軍着甲不到三成,這些挑選出的勇士們躍躍欲試。

火炮與火銃刀槍不同在於,被他命中便是支離破碎,對士氣的影響尤在殺傷之上。

沒辦法,他頂着炮火防守,傷亡便無可避免。

而其中新換髮的火炮,射程起步都有五六百米,已能威脅到對面指揮中樞。

朱景洪吩咐道:“傳令炮兵,讓他們往前推進,能往多靠前就往多靠前,給我打擊來增援的敵軍!”

餘海答道:“被對岸巡邏軍士發現,好不容易逃出來,受了重傷……正在醫治!”

“不管成與不成,都能吸引朝鮮火力,給安州那邊減輕壓力!”

而整個江邊,渡船共有五十多條,每條船上都有三十名士兵。

朱景洪一直拿着望遠鏡在看,此時便聽他笑着說道:“看不見彈着點就對了,那裡是一片窪地……敵軍已進入其中,我軍可以此射角全力開炮!”

所有徵召的船隻,大大小小有一百來條,此刻來來往往穿行於河面上,現場雖然有些亂但大體有序。

“弟兄們……跟我衝啊!”海州衛指揮使胡毅成帶頭衝鋒。

人頭就是軍功,軍功就是銀子和地位,而眼下他們只需要去收割。

因爲提前準備好了一切,早晨他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渡河的船擡到岸邊。

此時他最害怕的,便是朝鮮一方調集大軍猛攻,又把駐守的明軍給推回來。

這個時候他有兩個選擇,一是冒險把明軍趕下河,而是率部迅速撤入義州死守。

顯然明軍是要進攻,朝鮮方面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快調集臨近軍隊來增援。

朱景洪的指揮部內,一名參謀適時提醒。

“我這微操,是不是有些過分了!”朱景洪此時不禁想到。

“王爺,是朝鮮錦衣衛送來的!”

朱景洪點了點頭,說道:“傳令吧!”

但餘下的一半,則是如朱景洪所預料那般,越過岸邊高坡落到了窪地的斜坡,並給往上爬的朝鮮青壯造成更大殺傷。

即便是督戰隊彈壓,此時也無法控制軍心,已經有士兵開始潰逃。

因爲沒有戰略主動權,朝鮮需要處處防禦,所以即便他們兵力佔優,仍在局部地區處於重大劣勢。

這裡就體現出來計劃的重要性,河兩岸已被拉上了繩子,可以讓船隻更爲迅速渡河。

只是,因爲相隔太遠,根本不可能瞭解精確距離,所以只能進行試探性的炮擊。

“準備放箭……”

比如第一輪齊射之後,對岸朝鮮軍隊不過死傷七八十人,但其軍陣竟有不穩之跡象。

除了這件事,信裡還講了漢城的新情況,領議政陳泰民在滿朝共保下,最終被判了流放。

待炮機停止後,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內,第一批登陸船便已靠岸,隨即他們迎來了劍雨和火銃。

這非常考驗組織能力,而朱景洪最重視的計劃,最注重部下的執行力,最嚴管的紀律性……在此處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並非是杞人憂天,而是朝鮮一方援軍不斷趕來,這些大批的生力軍,面對已經疲乏明軍,具有非常大的兵力優勢。

眼看其援軍將要進入射程,負責火炮的士兵連忙開始裝填,並等待着時機準備開炮。

而且,要在增援軍隊進入射程後,就進行最猛烈的轟擊。

這些軍隊潰逃起來,紅了眼連督戰隊都殺,根本沒有人能擋得住。

但在下一刻,他們迎來了明軍的第二輪炮擊,於是朝鮮軍隊最重要的任務又成了穩定軍心。

雖然是不顧一切往前衝,但明軍這邊仍保持了基本陣型,這是多年來的訓練養成的默契。 因雙方距離不過五十米,朝鮮在一輪齊射之後,立馬放棄了火銃和弓箭,做好了短兵相接的準備。

作爲明軍主帥,爲防止被敵軍斬首,朱景洪是儘可能的不打旗,比如今日他所在的位置,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高地,還有樹木雜草做了僞裝。

在更更遠的範圍,依舊有大批敵軍增援而來,這都是其他防區士兵和青壯。

“殿下,咱們的人的人要登岸了,應當命令炮兵停止射擊!”

明軍這邊的火炮,最差射程也在三百米,簡單來說能把對岸覆蓋一百多米。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悲傷的情況,朝鮮錦衣衛遭受了重創,當然這也怪他們自己貪婪,兩國交兵居然還不想盡辦法隱藏自己。

因爲射界之內已無敵軍,明軍炮羣再度停止射擊,士兵們以最快速度清理着火炮,並進行着簡單的保養。

經過這段時間磨合,才達到了當下這種水平,這其中朱景洪的功勞不小。

登陸的明軍有一千五百餘人,而朝鮮方面守軍不過四千餘人,將其衝散其實不算簡單。

今日明軍之陣容,比起前幾日宏大了做,朝鮮人再傻也知道危險,只是他們發現得晚了些。

這就是國力強大的好處,可以利用武器優勢進行打擊,盡最大可能給己方創造優勢。

勝利是水到渠成,而承平多年的朝鮮軍隊,遭遇失敗則屬意料之中。

“是!”

而明軍最精銳的火炮,其射程你能達到八九百米,如今只裝備到了侍衛親軍。

在輪齊射後,第一批趕來增援的朝鮮青壯,兩千人或死或逃有一千五百多人,僅只有五百元餘人衝進了戰陣。

“傳話給陳雲泰,讓他會同南司那邊,多和朝鮮的忠正之士聯繫,引導他們棄暗投明……”

拆開信封,裡面講的是朝鮮最新的情況,重點介紹了日本軍隊登陸,大約是三萬步軍。

現場情況,也就他這裡看得最清楚,所以指揮所被安排在了這裡。

指揮所內,下達了按計劃進行的軍令後,朱景洪暗暗想道:“或許我真的是軍神!”

“是!”

火炮再度開始呼嘯,果然如朱景洪所聊,對面敵軍帥棋旗開始移動,但不是往後而是向前。

雖然是佯攻,但僅限於朱景洪和蔡傳勝知道,所以這是一份有可行性的計劃。

當然,僅以目前明軍的水平,其實也已經足夠用了。

“準備開火……”

一輪齊射之後,只有一半炮彈能看見彈着點,給從坡上衝下來的青壯造成殺傷。

比如此時灘頭陣地上,隨着明軍生力軍的加入,以及火銃兵成建制開始進攻,朝鮮軍隊的士氣已處於低谷。

選擇並不簡單,義州城內糧草充足,嚴防死守本就格外簡單。

一場軍議就此結束,然後衆人各自返回軍營。

對面列好的軍陣,在火炮覆蓋射擊下,很快就產生了傷亡,即便他們已經做了防備。

在朱景洪看來,增援者乃是普通民夫,幾輪炮擊之下說不定能將其直接擊潰。

他確實算得上一位虎將,只不過已到了職業天花板,想要在往上走就得抓住機遇,這次平朝戰事就是他的機會。

反之亦然,明軍也無法渡河抵進偵查,雙方只能白天靠目視觀察情況。

仔細觀察着情況,一切仍處於掌握中,在朱景洪看來此番渡河登陸戰,基本已經可以獲勝了。

“人呢?”

南司的奏報,每隔一兩天朱景洪都會收到,對此他已不再感到意外。

所以,眼下最要緊的就是時間,所以明軍正以最快的速度過河。

深處高地的朱景洪,看到了遠處山野間,有大批軍隊趕來馳援,看其裝備竟是一羣民夫。

雖然有精甲和大盾護身,但還是有十幾名士兵當場陣亡,而餘下陸續登陸的士兵們,則是提着刀槍不顧一切往前衝。

隨着朱景洪命令下達,下面炮兵就放開了手腳,直接展開了齊射。

隨着越來越多的明軍渡河,把兵力集中起來的朝鮮將領,意識到想要反推風險非常大。

看着明軍靠近的船隻,朝鮮軍隊中的軍官們,開始命令手下準備迎敵。

而相關的參謀們,則跟他彙報着各類消息和情報,並在地圖上進行着標註。

拂曉,朱景洪來到了軍陣後方的高地,這裡距岸邊一線陣地不過兩百米,可以清晰觀察己方和對面的情況。

因訓練嚴苛,外加朱景洪治軍極嚴,火炮陣地遷移沒花到五分鐘,彼時敵軍增援軍隊已不足兩裡。

只有往前衝,把前方的敵軍衝散,他們纔有贏的機會。

此番平叛,明軍掌握了戰略上的主動,可以任意選擇地方登陸作戰,朝鮮被動防守很容易左右支拙。

即使有把握,此時他也沒有大意,而是繼續密切觀察着前線情況。

當然,也就在此時,第一批增援的明軍士兵,共一千人也渡河成功,加入到了鏖戰之中。

只不過,隨着朝鮮一方反應過來,遠處和南北兩側岸邊,還有更多的援兵趕過來,只不過他們要到場還需時間。

與此同時,中軍兩側的火炮開始開炮,現場一時間硝煙瀰漫。

和胡毅成懷着同樣想法的中層將領還有很多,這些人幾乎都來到了戰鬥第一線,要攫取軍功爲自己打出個美好前程。

明軍這邊隨在追擊,但全部都在穩紮穩打,只追到了灘頭高地就停了下來,並以最快速度繼續構建防禦體系。

更要命的是,因爲明軍陣地前移,火炮已經沒辦法使用,他們失去了此戰最大的依仗。

在朱景洪看來,如果明天不出意外,有七成把握能打過江去,佔領灘頭並大軍渡河。

這場戰鬥可以說,明軍是從武器、單兵素質、指揮協同等方面,全方位的碾壓了朝鮮一方。

前線的士兵們,全都把船推進了水裡,他們只需劃過百米左右距離,就能到達對岸與敵交戰。

“倒有幾分勇氣!”朱景洪稱讚道。

在這最關鍵的灘頭位置,臨近十里範圍內明軍一直嚴格管控,所以朝鮮很難派遣探子渡河打探。

不能直射交戰現場,但可以打更遠些的增援軍隊,如此就不會誤傷到自己。

今日明軍到底是佯動,還是如以往那般虛張聲勢,對岸負責守備的將領拿不準,但他仍下令岸邊守軍嚴加戒備。

這一場登錄戰,在步炮協同下打得非常漂亮,毫無疑問是取得了勝利。

“王爺,看不見彈着點,敵軍也看不見!”

此時第二批明軍還在登船,爲了儘可能的掌握優勢,朝鮮軍隊得儘快把渡河明軍頂回去。

“撤……”朝鮮將領下達了命令。

不但要撤,而且要儘快撤走,以防被明軍纏上。

344.第344章 探黛玉寶釵半含酸203.第203章 與薛姑娘一見如故第550章 內鬥255.第255章 去見林妹妹241.第241章 愛哥哥230.第230章 對太子的猜疑第166章 天上掉下個楊妹妹267.第267章 爹害苦了你472.第472章 再見諾敏204.第204章 賈珍欺我太甚47.第47章 前倨而後恭312.第312章 晉身之階222.第222章 可比得過十三爺480.第480章 軍心在我468.第468章 交易第57章 判案第156章 寧壽宮內第589章 太子很爲難第574章 天朝上使之威第487章 起伏的心情462.第462章 妙玉到府337.第337章 重華殿家宴第19章 錦衣衛第183章 尚儀局複選443.第443章 是心動啊448.第448章 夫妻秘議246.第246章 吃醋了第544章 女爲悅己者容329.第329章 皇后也不管484.第484章 首功第487章 起伏的心情第139章 妯娌間的較量443.第443章 是心動啊第91章 事情真相第114章 好聖孫136.第136章 摔下御階第568章 薛寶琴:那可是我姐夫!第509章 歸府250.第250章 太上皇的交易475.第475章 第九次廷議第507章 歸京第38章 皇后之怒第12章 殺雞儆猴第516章 暫避鋒芒195.第195章 是十三爺的意思77.第77章 不要開倫理的玩笑199.第199章 校場之事415.第415章 賈芸的手段第510章 內府之事70.第70章 賈璉被擒271.第271章 新的小目標328.第328章 侍衛來請361.第361章 爹,您未免太小氣!414.第414章 朱十三的媳婦兒第107章 爲了兩國邦交398.第398章 親迎第540章 夏月桂的拿捏第508章 父母兄弟第61章 賜匾第169章 闖宮第139章 妯娌間的較量31.第31章 召見都司341.第341章 秦家事1238.第238章 十三爺可安心第102章 得找人制他378.第378章 後知後覺賈元春388.第388章 篝火宴第67章 火銃454.第454章 你也不想被寶釵知道吧!256.第256章 臉怎麼紅了第624章 我也曾經有塊玉第569章 踢到鐵板的甄琴第119章 朱景洪和將校們第60章 行文各地第555章 爲了神教大業第497章 朱家兒媳第104章 定有厚報第4章 知府是誰?334.第334章 心思各不同第509章 歸府第609章 萬兩黃金的作用第112章 決戰275.第275章 摔玉198.第198章 老六的佈置195.第195章 是十三爺的意思206.第206章 薛姑娘的面子186.第186章 皇后的考教第513章 家宴之上第603章 世子妃何在第8章 苦口婆心高書言第170章 老十三,你藏得挺深啊!第531章 私會於竹林第630章 林家父女342.第342章 秦家事2第151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16.第16章 求十三爺330.第330章 要談笑風生第571章 村居306.第306章 死纏爛打式進言第6章 你要去秦淮河?
344.第344章 探黛玉寶釵半含酸203.第203章 與薛姑娘一見如故第550章 內鬥255.第255章 去見林妹妹241.第241章 愛哥哥230.第230章 對太子的猜疑第166章 天上掉下個楊妹妹267.第267章 爹害苦了你472.第472章 再見諾敏204.第204章 賈珍欺我太甚47.第47章 前倨而後恭312.第312章 晉身之階222.第222章 可比得過十三爺480.第480章 軍心在我468.第468章 交易第57章 判案第156章 寧壽宮內第589章 太子很爲難第574章 天朝上使之威第487章 起伏的心情462.第462章 妙玉到府337.第337章 重華殿家宴第19章 錦衣衛第183章 尚儀局複選443.第443章 是心動啊448.第448章 夫妻秘議246.第246章 吃醋了第544章 女爲悅己者容329.第329章 皇后也不管484.第484章 首功第487章 起伏的心情第139章 妯娌間的較量443.第443章 是心動啊第91章 事情真相第114章 好聖孫136.第136章 摔下御階第568章 薛寶琴:那可是我姐夫!第509章 歸府250.第250章 太上皇的交易475.第475章 第九次廷議第507章 歸京第38章 皇后之怒第12章 殺雞儆猴第516章 暫避鋒芒195.第195章 是十三爺的意思77.第77章 不要開倫理的玩笑199.第199章 校場之事415.第415章 賈芸的手段第510章 內府之事70.第70章 賈璉被擒271.第271章 新的小目標328.第328章 侍衛來請361.第361章 爹,您未免太小氣!414.第414章 朱十三的媳婦兒第107章 爲了兩國邦交398.第398章 親迎第540章 夏月桂的拿捏第508章 父母兄弟第61章 賜匾第169章 闖宮第139章 妯娌間的較量31.第31章 召見都司341.第341章 秦家事1238.第238章 十三爺可安心第102章 得找人制他378.第378章 後知後覺賈元春388.第388章 篝火宴第67章 火銃454.第454章 你也不想被寶釵知道吧!256.第256章 臉怎麼紅了第624章 我也曾經有塊玉第569章 踢到鐵板的甄琴第119章 朱景洪和將校們第60章 行文各地第555章 爲了神教大業第497章 朱家兒媳第104章 定有厚報第4章 知府是誰?334.第334章 心思各不同第509章 歸府第609章 萬兩黃金的作用第112章 決戰275.第275章 摔玉198.第198章 老六的佈置195.第195章 是十三爺的意思206.第206章 薛姑娘的面子186.第186章 皇后的考教第513章 家宴之上第603章 世子妃何在第8章 苦口婆心高書言第170章 老十三,你藏得挺深啊!第531章 私會於竹林第630章 林家父女342.第342章 秦家事2第151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16.第16章 求十三爺330.第330章 要談笑風生第571章 村居306.第306章 死纏爛打式進言第6章 你要去秦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