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一章 姬昌的試探

隨着太師聞仲率領二十萬大軍出征北海,本來因爲北海袁福通聯合七十二路諸侯聲勢浩大的叛亂而人心惶惶的朝歌,現在卻也是漸漸的平定了下來。原因很簡單,老太師聞仲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出征,雖然之前北海袁福通聲勢浩大,但是卻沒有人會懷疑老太師聞仲的實力。所有人都是認爲,只要老太師親自出馬,像區區北海袁福通這般逆賊,肯定是可以輕易平定。所以,在聞太師出征之後,整個朝歌又是一副歌舞昇平的景象。

而對於子受而言,其實,北海袁福通之亂除了表面上的影響之外,卻還給子受帶來了一點其他的麻煩。

本來在子受登基之後,他是想要早日向冀州侯蘇護挑明他對蘇妲己的心意的,但是當時帝乙新喪,他不方便提及此事。後來,等到過了幾個月之後,當子受準備找個機會再向冀州侯蘇護提起這件事的時候,卻又突然出了北海袁福通這檔子事,子受又只能先把這件事放下,把精力放在平定北海上面。所以,一來二去,這件事就這麼被耽擱下去了,也就是說,時至今日,冀州侯蘇護也不知道當今陛下居然對自己的女兒有意思。

而就在聞太師率軍出征北海的時候,的確如同子受還有聞仲,比干,商容他們幾個之前討論的那般,隨着北海袁福通的叛亂,四方諸侯之中,很多人都有些蠢蠢欲動了。

最先有些心動的便是西伯候姬昌。

西伯候姬昌,乃是周部落的統領。當年,帝乙繼位的第二年,周部落發生叛亂,便是姬昌對於當時已經顯得搖搖欲墜的大商的一次試探。但是,姬昌卻沒有料到,帝乙居然是那麼一位雄才大略之人,明明已經接近日薄西山的大商,居然在帝乙的手中,南征百戰,威懾四方,再一次綻放出了生機。即使是以當時周部落的強盛,姬昌依然是被帝乙擊敗。

不過,好在周部落當時雖然落敗,但是大商因爲要鎮壓四方,實際上也沒有足夠的力量來集中起來消滅周部落,因此,雖然帝乙率領着大商擊敗了周,但是卻是選擇了把妹妹嫁給姬昌,和周部落聯姻。

而姬昌在率領周部落和帝乙一戰落敗之後,也是明白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更何況大商還迎來了帝乙這麼一個有道明君,因此,心知推翻大商取而代之的時機還未到來,所以姬昌也就順水推舟,答應了帝乙的聯姻。

後來,帝乙平定四方之後,分封八百諸侯,雖然天下諸侯之長的東伯候之位帝乙是封給了自己的堅實的盟友姜桓楚,但是這僅次於東伯候之位的西伯候卻是爲了安撫周部落而封給了姬昌。

而在帝乙在位期間,深知在帝乙的統御之下自己絲毫沒有勝算的西伯候姬昌就一直老老實實的縮在西方,默默的發展着周部落所在的西岐國的國力。期間雖然帝乙多次想要削弱周部落的實力,但是姬昌這一手烏龜戰術用出來,縱然是帝乙也沒有找到任何可以打壓周部落的藉口。

姬昌龜縮在西岐,默默發展着國力的同時,也一直在等,等一個能讓周部落把大商取而代之的機會。他熬啊熬,熬了整整二十多年,終於熬死了帝乙。

當帝乙駕崩的消息傳到西岐之後,已經是一個老人了的姬昌幾乎興奮地要從椅子上蹦下來。

但是,僅僅是片刻的興奮,姬昌就又平靜下來了。

他依稀記得,當初在帝乙繼位之後的第二年,當他意氣風發的率領着日益強大的周部落想要推翻商朝取而代之的時候,那個新近登基的一代雄主是怎麼給了他一個慘痛的教訓的——是的,雖然當初大商最終沒有拿周部落怎麼樣,而且還選擇了聯姻這種方式來安撫周部落,但是,只有姬昌清楚,周部落,如果沒有當初的那一戰,那麼現在的西岐國絕對要比當下的情況強大數倍!那一戰,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周部落損失不大,但是當時周部落的年青一代的才俊可以說幾乎被帝乙在戰場上屠戮殆盡。

所以,雖然眼下帝乙去世了,但是姬昌看着手頭關於那位繼承了帝乙王位的大商新王的資料,又猶豫了。

從已有的資料來看,這位新繼位的商紂王帝辛,亦是一位難得的雄主。

姬昌不知道,如果他周部落趁着這個大商王位交替的機會再度叛亂,這位新近登基的大商帝王會不會像當初的帝乙一般,率領着商朝的大軍,把西岐粗枯拉朽般擊潰。

也許是因爲人老了,失去了年輕時那股銳意進取的勁頭。姬昌不敢賭。面對大商王位交替這個機會,姬昌選擇了觀望。他要看看,在這個帝辛登基之後,大商究竟如何。

也許真的是天助西岐。

就在姬昌因爲猶豫而選擇了觀望之後,過了沒多久,一個讓姬昌怦然心動的消息再度傳來。

北海袁福通,聯合七十二路諸侯發動叛亂。

聽到這個消息,二十多年來從未忘記過當初的夢想的姬昌立即敏銳的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一個試探大商虛實的絕佳機會。如果利用得好,不但可以試探出帝乙去世後如今大商的虛實如何,而且無論結果如何都不會牽連到西岐上面來。所以,在得知大商很快就做出了反應,老太師聞仲親率二十萬大軍征討北海之後,姬昌知道,他都必須要有所動作了。因爲姬昌很清楚,北海袁福通絕對不是聞仲的對手,如果在袁福通被聞仲平定之前他還沒有作出應對,那麼這個試探大商虛實的機會就要平白流逝了。

正所謂最瞭解你的永遠都是你的對手,二十多年來從未忘記過要讓周部落取大商而代之的姬昌,對於大商的肱股之臣聞仲,還是極爲了解的。

聞仲幼年時曾經遇到大機緣,有機會拜上清聖人門下入室弟子金靈聖母爲師,在金靈聖母門下修道五十載,最後學成下山入朝爲官,輔佐大商江山。當初帝乙在位的時候,聞仲便是他的左膀右臂。聞仲不但法力高強,而且兵法謀略無一不精。在帝乙征戰天下的時候,聞仲所率大軍四處征討,所到之處摧枯拉朽,未曾遇到一敗。可以說,當時帝乙能夠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聞仲絕對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

也正是因爲對聞仲極爲了解,所以姬昌很清楚,北海袁福通之亂,雖然號稱聯合七十二路諸侯,聲勢浩大,但是一旦聞仲親自出馬,絕對可以手到擒來。所以,想要試探大商的虛實,僅僅是靜觀其變是不行的。因此,猶豫再三之後,姬昌決定要啓用一顆他,或者說周部落已經潛藏了很久的暗棋。

那顆暗棋是冀州侯蘇護。

冀州侯蘇護,亦是大商帝乙時代分封的八百鎮諸侯之一。

當初帝乙繼位之後,率軍四處征討,最終平定了四方叛亂,攜大勝之威分封四方,共分封諸侯八百鎮。但是,同爲諸侯,自然也有強有弱,分封之地,也有富有貧。別的不說,當初天下大亂的時候,站在帝乙這一邊的諸侯,比如東伯候姜桓楚,在分封之時自然會大佔便宜,而那些本來是帝乙敵人的諸侯,比如西伯候姬昌,在分封的時候就難免受到打壓。

而冀州侯蘇護,在當時帝乙分封天下的時候,不但是一位極爲強大的諸侯,而且,他還是一位站在帝乙陣營中的諸侯。所以,蘇護不僅所在的有蘇部落極爲強大,而且還被帝乙分封在了極爲富庶的冀州之地。所以,時至今日,冀州侯蘇護,縱然是放眼天下八百鎮諸侯,連東伯候姜桓楚,西伯候姬昌,南伯候鄂崇禹,北伯候崇侯虎這四方諸侯長都算上,蘇護這位冀州侯也是排的上號的強大諸侯。不然的話,當初也輪不到蘇護來朝歌參拜帝乙——天下諸侯八百鎮,能夠有資格來朝歌參拜帝乙的,除了四方諸侯長之外,也就只有冀州侯蘇護等寥寥幾位。但是,卻從來沒有人知道,冀州侯蘇護,從一開始,就是姬昌,或者說周部落的暗子。

當時,帝乙新近繼位,大商叛亂四起,搖搖欲墜。帝乙毅然以雷霆手段率領大軍橫掃四方,平定四方之亂,而就在那個時候,日益強盛的周部落在姬昌的率領下趁勢而起,想要取商而代之。當時,大商和周部落對峙,天下諸侯紛紛站隊。

東伯候姜桓楚當時就是選擇站在了大商,站在了帝乙這邊,冀州侯蘇護也是如此。

但是,雖然蘇護當時是站在了大商這一邊,但是實際上他卻是周部落的暗子。之所以要支持帝乙,卻是爲了在關鍵時刻能夠反戈一擊,打帝乙一個措手不及。只是,無論是西伯候姬昌還是冀州侯蘇護當時都沒有想到的是,還沒等蘇護找到反戈一擊的機會,西岐就在帝乙和姜桓楚的聯手之下潰敗了。

於是,在那種情況下,心知即使啓用冀州侯蘇護這顆暗子也難以扭轉局勢的姬昌,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讓蘇護繼續僞裝了下去,而周部落,則是直接吞下了戰敗的苦果。

而這顆棋子,一藏就是二十幾年。

時至今日,面對着帝乙逝世,北海袁福通聯合七十二路諸侯叛亂,聞太師親率大軍征討北海這般複雜的亂局,爲了試探出現如今大商的深淺,姬昌卻是決定,要啓動冀州侯蘇護這枚暗棋了。

雖然已經年邁,但是姬昌一旦做出了決定之後還是十分果決的。所以,在得到聞太師親征北海的消息的當晚,一個人便攜帶者一封姬昌親手寫的密信,連夜離開了西岐,趕赴冀州。

數日後,冀州侯蘇護在屏退左右之後,在一處隱秘的偏殿中,鄭重其事的接見了一位來客。

西岐國上大夫,散宜生。

作爲姬昌多年前就埋下的暗子,蘇護對於散宜生自然不會陌生——事實上,散宜生乃是姬昌的絕對心腹。別的不說,就說冀州侯蘇護乃是西岐的暗子這件足以震驚天下的秘聞,除了蘇護本人和姬昌之外,散宜生亦是爲數不多的知情人之一,由此便可看出散宜生的地位。

因此,知道是散宜生來訪,雖然身爲大商最有權勢的諸侯之一,但是蘇護卻絲毫沒有半分架子。

將散宜生迎入偏殿之後,蘇護屏退左右,親手給散宜生倒了一杯茶,問道:“先生爲何而來?”

散宜生身爲一介文人,在得到了姬昌的吩咐之後,馬不停蹄的一路從西岐趕到了冀州,自然是累壞了。因此,在進了偏殿之後,也是絲毫顧不得風度的就坐到了椅子上。

連連喘息了幾口,散宜生接過蘇護遞過的茶狠狠的喝了一大口,這才緩了一口氣。

而看到散宜生這般模樣,蘇護更是緊張了:“究竟發生了何時,居然讓先生如此急着趕來,一路上都來不及歇息片刻?先生不要緊吧?”

深吸了一口氣,散宜生揮了揮手示意自己無礙:“冀州侯多慮了。在下無事。只是侯爺他有要事需要通稟冀州侯,此事幹系重大,經不得別人之口,因此吾才跑這一趟。”

聽到散宜生無事,蘇護這才鬆了一口氣,不過隨即又有些好奇:“究竟是什麼事情,居然勞煩先生親自通稟?”

沉吟了片刻,散宜生也不再繞彎子,直接低聲道:“冀州侯,北海袁福通聯合七十二路諸侯叛亂,聞太師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前往北海平叛的消息你聽說了吧?”

聞言,蘇護眼中閃過一抹駭然:“先生,莫非西伯候他想要趁着這個機會起兵,所以讓先生來告訴我早做準備接應他?”

聽到蘇護這麼說,散宜生搖了搖頭:“雖然不是這般,但也相差不遠。侯爺他得知此事之後,覺得這是一個試探大商虛實的好機會,只是,侯爺覺得一個區區北海袁福通,即使聯合了七十二路諸侯也遠遠不夠逼出大商的底線,因此,侯爺希望冀州侯能夠出手推一把。”

第四百七十七章 不懂第四百四十三章 妖國(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人道輪迴,后土出手第三十一章大師兄第五百一十二章 小和尚第五百三十九章 亂象起第四百五十四章 混世魔王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巫聯姻第一百三十二章神農傳五穀第兩百八十一章 親訪第六十八章紅雲(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談笑退敵第四百九十九章 潰敗的天軍第三百八十三章 萬佛朝宗,佛主歸位第四百二十六章 靈山?不好意思,我眼中只有帝君。第五百五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四百八十五章 又一次的招安第兩百一十七章 糾結的葉玄,糾結的原始第四百二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四百七十四章 鯤鵬的抉擇第四百六十七章 信與不信第兩百二十一章 聯姻第五百章 昊天的決意第一百四十二章廣成子下山第三百一十三章 血戰第四百五十章 追思第七十三章后土第一百一十一章上古秘聞第四百零三章 盂蘭盆會第三百六十九章 選擇第八十五章嫦娥第四百五十九章 回島第兩百九十四章 縱然卑微第一百零四章疑點第五百一十八章 犧牲第 五百四十四章 決戰將至第四百七十四章 鯤鵬的抉擇第一百八十五章 舜,禹第一百八十章(四千字)韶華第八十二章出手第二百四十九章第兩百六十一章 龍宮尋寶第三百一十一章 請功第四百零八章 出海第九十五章算計西方第一百四十七章 緣由第七十二章臨行前的悠閒第一百三十八章聖人手段第八十九章兩敗俱傷第七章觸動第四百零二章 與天道相悖逆的玄葉第一百章死不悔改(死皮賴臉?)第一百三十章小珠珠?第三百二十八章 玉鼎真人的謀算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臠第三百四十八章 誰能救第五百零八章 心第一百二十六章鯤鵬的要求第三百九十九章 神石第三百三十七章 變故迭生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分天地第四百五十六章 慫了?第二十四章月神望舒第三百一十章 鎮壓第五百二十五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百五十七章 碑鎮古兇(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羽翼仙第五百三十四章 兇獸 混沌第一百七十八章 打臉第一百八十七章 叢林法則,成王敗寇第三章師徒緣第四百九十一章 偷襲第兩百五十二章 宋異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第十四祖巫,將臣,隕!第二十五章劫數第五百五十章 太上第三十八章煉寶第兩百三十七章 金鈸第一百七十八章 打臉第三百二十八章 玉鼎真人的謀算第兩百三十二章 有蘇部落的過往第一百九十五章 玉鼎第一百五十一章 人道輪迴,后土出手第四十五章巫族,立!第六十九章紅雲(終)第四百二十八章 遇阻第三百六十二章 封神第三百九十四章 普渡之道第三百零三章 楊戩的疑惑第兩百三十四章 蘇護之亂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臠第二十七章指(調)導(教)第三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十六章分聖位第一百二十六章鯤鵬的要求第二百四十九章第四十三章離開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賭一次第兩百九十九章 步步爲營的姜子牙
第四百七十七章 不懂第四百四十三章 妖國(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人道輪迴,后土出手第三十一章大師兄第五百一十二章 小和尚第五百三十九章 亂象起第四百五十四章 混世魔王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巫聯姻第一百三十二章神農傳五穀第兩百八十一章 親訪第六十八章紅雲(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談笑退敵第四百九十九章 潰敗的天軍第三百八十三章 萬佛朝宗,佛主歸位第四百二十六章 靈山?不好意思,我眼中只有帝君。第五百五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四百八十五章 又一次的招安第兩百一十七章 糾結的葉玄,糾結的原始第四百二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四百七十四章 鯤鵬的抉擇第四百六十七章 信與不信第兩百二十一章 聯姻第五百章 昊天的決意第一百四十二章廣成子下山第三百一十三章 血戰第四百五十章 追思第七十三章后土第一百一十一章上古秘聞第四百零三章 盂蘭盆會第三百六十九章 選擇第八十五章嫦娥第四百五十九章 回島第兩百九十四章 縱然卑微第一百零四章疑點第五百一十八章 犧牲第 五百四十四章 決戰將至第四百七十四章 鯤鵬的抉擇第一百八十五章 舜,禹第一百八十章(四千字)韶華第八十二章出手第二百四十九章第兩百六十一章 龍宮尋寶第三百一十一章 請功第四百零八章 出海第九十五章算計西方第一百四十七章 緣由第七十二章臨行前的悠閒第一百三十八章聖人手段第八十九章兩敗俱傷第七章觸動第四百零二章 與天道相悖逆的玄葉第一百章死不悔改(死皮賴臉?)第一百三十章小珠珠?第三百二十八章 玉鼎真人的謀算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臠第三百四十八章 誰能救第五百零八章 心第一百二十六章鯤鵬的要求第三百九十九章 神石第三百三十七章 變故迭生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分天地第四百五十六章 慫了?第二十四章月神望舒第三百一十章 鎮壓第五百二十五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百五十七章 碑鎮古兇(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羽翼仙第五百三十四章 兇獸 混沌第一百七十八章 打臉第一百八十七章 叢林法則,成王敗寇第三章師徒緣第四百九十一章 偷襲第兩百五十二章 宋異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第十四祖巫,將臣,隕!第二十五章劫數第五百五十章 太上第三十八章煉寶第兩百三十七章 金鈸第一百七十八章 打臉第三百二十八章 玉鼎真人的謀算第兩百三十二章 有蘇部落的過往第一百九十五章 玉鼎第一百五十一章 人道輪迴,后土出手第四十五章巫族,立!第六十九章紅雲(終)第四百二十八章 遇阻第三百六十二章 封神第三百九十四章 普渡之道第三百零三章 楊戩的疑惑第兩百三十四章 蘇護之亂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臠第二十七章指(調)導(教)第三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十六章分聖位第一百二十六章鯤鵬的要求第二百四十九章第四十三章離開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賭一次第兩百九十九章 步步爲營的姜子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