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4 吳中少年行

十天後,山陰郡城已經依稀在望。

其實早在數天前,他們就已經渡過錢塘江,行程大半。之所以今天才到達山陰城外,是因爲沈哲子帶領隊伍在西陵休整了兩天。過去幾天裡,少年們餐風露宿,雖然各逞其能,但因爲沒有經驗,準備也不充分,精力消耗實在太大。

同時,沿途這種文字、圖記的記載,沈哲子也都盡數收攏起來,封存箱中。他已經向少年們許諾,待回到武康龍溪莊園,便由少年們依據這些資料,編纂整理一份《武康縣圖志》,付梓刻印,分贈衆人。

這樣一份圖志,自然不入那些治學大家法眼,但對少年們而言,卻是最大褒獎。他們的努力有了成果,成果得到了尊重。

沈哲子則在資料箱上書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爲此行長途拉練做出總結,也對格物致知的理念作出補充。

他很少教授少年們經義內容,哪怕其中最爲博學、將紀友都給辯倒的那個少年馬明,也僅僅只知道寥寥幾句經文。

但這每一句經文,都是他們身體力行,切身感受而後得到的總結。這就是所謂的六經注我,對經義的理解深刻,又豈是那些埋首紙堆、皓首窮經的博學之士能夠相比的。

聽說過許多大道理,但仍過不好這一生。但問題是,聽過的道理,有幾條能知行合一,遵行不悖?經義不行,不足明理。對於這些少年當中的佼佼者,沈哲子爲這個名爲馬明的少年擬字“行之”。

至於另一個個人武力和統籌領導力都極爲出衆的少年陳甲,也有了一個字爲“破虜”。

這兩個少年皆出身寒微,累世爲沈家蔭戶,在時下這個世道,出生之日便已經註定一生命途。但當沈哲子給他們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後,很快就在少年營中脫穎而出,成爲其中佼佼者。所展現出來的特質,絕不遜於那些高門膏粱。

眼下他們才能尚淺,難堪大用,但沈哲子卻寄予厚望,會繼續給他們創造磨鍊才能的機會,期待看到他們成長爲獨當一面的人傑。

經過兩天的休整,再上路時,少年們的氣象便又有進益,不再像最開始那樣散漫、沒有頭緒,整支隊伍都洋溢着朝氣蓬勃的銳氣。

當這支隊伍出現在山陰城外時,引起了不小的騷動。其隊列嚴整,士氣飽滿,不遜於各大豪門世家的精銳部曲莊兵。但看其年齡,除了那三十個龍溪卒外,剩下的大半都是稚氣猶存的少年,沒有哪一家會訓練這些氣力未足的半大少年作爲家族武裝。

少年們目不斜視,拱衛着牛車緩緩駛入山陰郡城,對於道旁的圍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不乏好奇者追隨其後,一直看到這支奇怪隊伍進入郡府治所,才恍然大悟這些少年竟然是吳興沈家部屬!

江東之豪,莫強周、沈,大凡吳人都聽過這句民諺。如今周氏已經敗落,沈家更有豪首之稱。但對於久不歷兵災,承平已久的會稽人而言,對這句話卻並沒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沈充入主會稽,最初確實讓一些會稽人莫名心悸,但其上任以來,察其所爲並沒有什麼出格之舉。只不過是聯絡會稽本地士族,勸農治桑,清河通渠。動作雖然頻頻,但卻少有彰顯武力之舉。

時間一久,會稽人未免對沈家豪武之名有所淡忘,乃至於漸漸看輕,所謂江東豪首,不過如此。

然而看到沈家子弟兵入城,這些人才察覺到自己的看法流於膚淺。單單一羣少年兵就有這樣一番氣象,沈家真正的精銳部曲又會悍勇到何種程度?之所以不暴露獠牙,只是因爲沒有這個必要而已。

進城途中,沈哲子也在觀察山陰郡城風貌。山陰城歷史悠久,秦時立縣治,因地處會稽山北而得名。名爲郡城,實際上山陰城較之武康縣城還要顯逼仄狹小,低矮的城牆頗多殘破,尚不知是修於哪一年,到處佈滿雨蝕風化痕跡。

城內也難稱繁華,凹凸不平的土路,雜亂的民居建築,偶有大戶家宅,便侵佔大片街道土地,高高的院牆恍如另成一個世界,讓街道更加曲折難行,實在沒有吳會精華該有的威儀氣度和繁華景象。

但這並不意味着會稽就是貧寒之地,相反因爲遠離政治和軍事震盪的中心,江南幾次兵災叛亂,會稽都能置身事外,少受波及,在三吳之中可稱元氣未損,潛力最大。

沈哲子他們一路行來,之所以沒有采風繪圖,是因爲沿途大片土地山嶺都被圈佔。哪怕沒有足夠的人力去開墾,當地這些豪族也要將土地圈佔起來,由其荒蕪。如果擁有足夠的人力予以開發,會稽所具有的龐大潛力很快就能迸發出來。

及至進入郡府,衆人才領略到會稽作爲三吳之首的富庶。因爲郡城本身逼仄,郡府便直接佔據了將近三分之一的面積。

沈哲子他們繞過桓門進入府中,首先看到的便是一片面積頗大的池塘,池塘中假山兀立,有浮橋勾連數座亭臺,水面上還飄蕩着水蒲、浮萍之類枯萎枝蔓,可以想見夏日時菱荷參差,綠葉紅花,三五好友席坐亭中,絲竹吟詠,蟬蛙和之,是多麼令人神往的畫面。

居則不可無水,坐則不可缺竹。池塘周圍,便是一片竹林,深秋葉黃凋落,卻仍有綠意倔強殘留竹節上。

穿過竹林,纔到了真正的官署所在。兩座三層高的樓宇相對而立,飛檐之下尚有遊廊,大概臨於望臺上便可俯瞰全城。

這座官邸建築已經頗有些年頭,一城精華大半集於此地,自然不可能是沈充手筆,也未必是爲官一任者興建。由此可見時下爲官者善待自己,並不信奉後世爲官不修衙的官場道理,哪怕只是客居,也要極盡建築之雅緻意趣。

沈充早知兒子要來的消息,因此一早就推掉案牘庶務,在府中靜待。得到僕下通報沈哲子已經入府,便拉着一名身披鶴氅的屬官大笑着迎出來,待看到沈哲子與其身後陣列分明的少年營子弟兵,笑聲益發歡快,指着沈哲子對身邊人笑道:“華青,這便是小兒哲子。”

說罷,又對沈哲子招招手:“青雀,快來見過我的賢長史賀君。”

聽到老爹介紹,沈哲子便知這身披鶴氅、氣度不凡的中年人乃是會稽賀氏的賀隰,也是老爹過去這一年來在會稽爭取到爲數不多的盟友之一,連忙上前見禮。

賀隰之父名賀徇,乃是與顧榮、紀瞻齊名的江東元老,時人稱爲“江表儒宗”。單單聽這名字就比沈哲子那所謂“瓊苞”“玉郎君”格調要高得多,乃是一代宗師級的盛名人物。晉元帝司馬睿南渡伊始,就是靠拉攏顧榮、賀徇等吳人名士,才得以在江東立足下來。

賀隰對沈哲子態度極爲友好,微笑着說道:“常聽使君座上誇耀家中麟兒,又多聽時人傳頌清聞逸事,我對小郎君早已是慕名已久,渴於一見。”

“賀君高門清逸,如此謬讚,小子真是受寵若驚。”沈哲子謙恭說道,同時將紀友向老爹和賀隰引見。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沈哲子與老爹多有交流會稽人事,明白賀隰之所以禮待自己,除了老爹的緣故之外,多半還是因爲去年吳興鄉議雅集大大打了虞潭一記耳光。

同處一郡一縣之地,賀氏與虞氏之間並不和睦。

祖輩歷仕東吳便埋下舊怨,後來賀徇之父賀劭被吳主孫皓殘殺,全家流放外郡。於是其家田畝產業多被本地世家侵佔,其中便有一部分落入虞氏族人手中。吳滅後賀氏族人回鄉重整產業,彼此便有了利益的衝突。

後來賀徇聲名鵲起,有了儒學宗師的名聲,繼而與虞氏又有了學術上的衝突。

這麼多的仇怨累加起來,兩家能夠和睦纔怪。彼此俱爲清望高門,甚至波及到郡內其他家族都分別站隊表態。但自從賀徇死後,賀家在這場對峙中便落於下風。

沈充入主會稽,擺明了是從虞家手中搶來的位置。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有了這個前提,兩家自然一拍即合。隨着沈家聲望越來越高,彼此甚至已經有了聯姻的打算。

沈哲子年齡不符,沈家時下名氣最大的子弟沈牧,很有可能在不久之後就會成爲賀隰的女婿。而沈牧思慕那位吳興菡萏,大概最終要美夢落空。對沈家而言,會稽賀氏肯定要比同處一縣的武康姚氏要重要得多。

就算站在沈哲子的角度而言,他也希望沈牧能爲家族而屈身,娶了賀家女郎,畢竟會稽是沈家利益圈中極爲重要的一環。只是不知沈牧那傢伙作何想,會不會後悔當日苦求沈哲子得來的鄉議三品名聲。

沈充早知兒子在龍溪莊園訓練蔭戶子弟的事情,此時看到府內隊列嚴整的少年營,更是喜上眉梢。他與錢鳳臭味相投,心內都頗不安分,並不會如時人那樣認爲沈哲子練兵是不務正業、自甘墮落。反而倍感欣慰,覺得自己後繼有人。

“吾家子弟,果然壯武威烈!”

踱步走到少年營學員們面前欣賞片刻,沈充忍不住讚歎道,然後吩咐下屬佐吏:“去武庫取百套甲具,壯我吳中俊彥!”

1367 勢在必戰0735 大勢強壓0980 自棄九霄0596 冷落師君0341 大風起0003 門第之婚1351 救援之計0540 偷閒半日0052 國士之喪0999 兄弟歧途0687 教子1376 宇宙天問1442 柵中困虎0946 短利迷心0056 趁火打劫0294 老樹難爲器1088 去留兩難0575 遼東野望0006 時謗殺人,甚於刀兵0411 吳興所歸1038 胡主難爲1003 劣子禍端0397 弒君之秘0368 殺無赦1048 陷君悖禮0034 授經之厚1164 亂世宿將1291 河西龍駒1085 隔江而峙0632 匹夫持戈0757 傾營出動1178 出入忠勇0384 溫公歸朝0754 與民約誓0338 功成在即0732 奴部相爭1222 以命搏命0626 太陽照常升起1082 大義在吳0104 宣城難任1131 繩斷分明0332 生者狡黠0901 一網成擒0944 主少國疑0784 奴軍大敗1000 投獻爲奴0783 奴部相殘0353 宗王長史0908 王者之津1373 稚子難謀1369 新婿登門0211 榮辱與共0798 弄巧成拙0680 通苑逞兇0276 怒起殺人1254 知足之樂1383 非我族類1330 奮武叩城0178 拜時之禮1411 不棄殘軀1022 晉祚必禍0226 南面而去步步血漿0842 江州地重0272 各具懷抱0888 不留活口0854 鄉射之禮0678 戰獲可喜0327 獻俘1458 後顧無憂1152 兄弟重逢0157 譙國桓溫0546 破虜參軍0712 功事俯拾0290 京畿蕭條0930 魏王末路0238 彼蒼者天1070 琅琊故人0708 汝南懸瓠0661 襄國舊識0601 尋陽兩難0974 河洛規劃1227 奮武無敵0420 營建新都0992 少年壯行1366 無懼胡酋1084 伐蜀可期0172 潛懷異志0354 偶遇故人0437 臺中紛爭0426 情深難得0619 東西合一0853 馨士館0282 進退有據1462 三代不述,今唯論茶1202 涼州在謀0120 還施彼身0209 大興副業0476 坦蕩小人1310 陣前投晉
1367 勢在必戰0735 大勢強壓0980 自棄九霄0596 冷落師君0341 大風起0003 門第之婚1351 救援之計0540 偷閒半日0052 國士之喪0999 兄弟歧途0687 教子1376 宇宙天問1442 柵中困虎0946 短利迷心0056 趁火打劫0294 老樹難爲器1088 去留兩難0575 遼東野望0006 時謗殺人,甚於刀兵0411 吳興所歸1038 胡主難爲1003 劣子禍端0397 弒君之秘0368 殺無赦1048 陷君悖禮0034 授經之厚1164 亂世宿將1291 河西龍駒1085 隔江而峙0632 匹夫持戈0757 傾營出動1178 出入忠勇0384 溫公歸朝0754 與民約誓0338 功成在即0732 奴部相爭1222 以命搏命0626 太陽照常升起1082 大義在吳0104 宣城難任1131 繩斷分明0332 生者狡黠0901 一網成擒0944 主少國疑0784 奴軍大敗1000 投獻爲奴0783 奴部相殘0353 宗王長史0908 王者之津1373 稚子難謀1369 新婿登門0211 榮辱與共0798 弄巧成拙0680 通苑逞兇0276 怒起殺人1254 知足之樂1383 非我族類1330 奮武叩城0178 拜時之禮1411 不棄殘軀1022 晉祚必禍0226 南面而去步步血漿0842 江州地重0272 各具懷抱0888 不留活口0854 鄉射之禮0678 戰獲可喜0327 獻俘1458 後顧無憂1152 兄弟重逢0157 譙國桓溫0546 破虜參軍0712 功事俯拾0290 京畿蕭條0930 魏王末路0238 彼蒼者天1070 琅琊故人0708 汝南懸瓠0661 襄國舊識0601 尋陽兩難0974 河洛規劃1227 奮武無敵0420 營建新都0992 少年壯行1366 無懼胡酋1084 伐蜀可期0172 潛懷異志0354 偶遇故人0437 臺中紛爭0426 情深難得0619 東西合一0853 馨士館0282 進退有據1462 三代不述,今唯論茶1202 涼州在謀0120 還施彼身0209 大興副業0476 坦蕩小人1310 陣前投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