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3 京口亂象

時入十月,已是深秋近冬。

逝者已矣,生者仍要繼續。

再濃烈的悲傷,都有衰減時。沈哲子從頭到尾經歷了紀瞻的喪禮,小殮、大殮、朝夕哭奠、遷柩、虞祭,至於最後的卒哭。這一整套流程,完成之後已經是一個多月以後。

這個過程中,沈哲子感受最深的還不是繁重的禮節對人的折磨,而是時下士人敏感哀傷的意趣,以及不加節制的沉湎其中。

紀瞻生前即享盛名,喪葬更是轟動三吳。不乏人奔赴千里前來祭奠,嚎哭聲聞於野,更有甚者嘔血而泣,晝夜悲慼。

沈哲子同樣很悲傷,但表達悲痛的方式有很多種,這種不加節制的宣泄與其說是懷念死者,不如說是感懷自身。既然心知世事艱難,人生不易,宜當自勉,長久的沉湎又有何益?

卒哭即畢,仍不乏人上門弔唁,不過是更加重亡者親屬的情感負擔。沈哲子眼見着紀友從一個風華正茂的少年,變爲形容枯槁,日漸消瘦,又因服喪期間飲食的節制而營養不良,幾乎已經站立不穩,每每待客都要人在旁扶掖,甚至偶有昏厥不省人事。

這已經不是治喪,而是對自身的折磨。沈哲子不忍見紀友再這麼消沉下去,打算邀其與自己同去吳興,換一個環境,也能舒緩一下心情。

然而斬衰之禮,居喪小祥期內居不移室,紀友恪守古禮,拒絕了沈哲子的好意。沈哲子屢勸不住,只能放棄。幸而還有葛洪留在紀府照顧,纔算放心一些。

於是,等完成喪禮後,沈哲子便準備返回吳興。

離開之前,尚有許多事情要交待籌備。

首先沈哲子拜託西宗族人幫忙在秦淮河沿置辦一塊土地,以後他要頻繁往來建康、吳興之間,需要一個駐足點。沈宅雖然也能居住,但畢竟是族產,居住的人也太多,許多事情都不方便做。

況且建康城而今尚是興廢之初,置業還算簡單,先圈下一塊地來,無論以後用作何用途,都方便許多。

接下來就是人情的交待,沈哲子重點拜會的還是庾懌。雖然老爹上位多賴南士之力,但南士內部利益糾葛非常複雜,以後又沒有了他師父紀瞻的人望支撐,最好還是能營建一下自己的人脈關係。

庾懌在朝堂中諸多不得志,心內已經存了謀求外任的打算。不過有了沈哲子的勸解和示好,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打定主意留在建康與沈充互爲聲援。畢竟就算外任,一時間他也不可能獲得多顯貴重要的位置。

得知沈哲子要離開,庾條便打算與他同行。隱爵隱俸的規劃已經制定好,但在建康推廣效果卻不甚樂觀。主要是時下能在建康立足的僑門非富則貴,對於信託與人總是有所保留。所以庾條打算再回晉陵,既能看護家業,還能大展抱負。

正式離開建康那一天,前來爲沈哲子送行之人竟有近百之多。雖然其中大多泛泛之交,但也顯示出沈哲子已經略具人脈,算是已經融入到這個時代當中。

唯有一點讓沈哲子不爽,時下人敏感悲慼的意趣實在顯露在方方面面,不過送別而已,況且大家也不是很熟,竟有許多人都揉紅了眼眶。在這肅殺秋風之中,更顯悲傷氣氛,若不知內情者路過,還以爲一羣人在這裡祭拜亡者呢。

北人豪邁,南人傷感,大概肇始於此。及至隋唐時,這風氣仍不衰減。沈哲子很想吟詠一下,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爲在歧路兒女共沾巾。但最終還是罷了,無謂強出風頭,而且看那些悲秋傷感的傢伙,也未必能體會這種灑脫豪邁意境。

與衆人作別後,沈哲子與庾條一同上路。這一次倒不需要沿陸路,由秦淮河登船,轉青溪繞道健康城北,便入了長江直通京口的航道。

這一次在建康盤桓數月,沈哲子收穫還是不小的,且不說師父紀瞻臨終饋贈給他的大量隱形遺產,單單耳聞目睹諸多,便對這個時代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尤其深入臺城內苑,見到皇帝這最高領導者,還有庾亮這種執掌臺省的重臣,對於最高層的領導圈子有了一個深刻認識,不再只是流於表面的認知,和概念性的總結。

古人不傻,各有謀算。但諸多謀算彙總交融,最終呈現出來的一個結果,卻並非一個最好的局面。身在時下,身處其中,更能體會到這種無奈和弔詭。

如果說尚有一點遺憾,那就是沒能見到王導一面。東晉之初這個局面,如果說有一個人發揮的作用不可缺少,那個人就是王導。

囿於本身格局,王導其人或許並沒有什麼令人無比振奮的壯舉功業,但正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所謂的興廢之功,乃是在一片廢墟之中,通過強大的個人魅力和高深的政治手腕,將已經碎片化的漢人國祚彌合粘連在一起,保住了秦漢以來的法統正義。

單憑這一點,王導便無愧於南渡第一人。沒能親眼目睹王導的風采,沈哲子心內還是頗有遺憾的。不過未來總有機會,倒也不必急於一時。沈哲子有預感,他跟王導終有相看兩厭的時候。

此前跟隨沈哲子來建康的近千部曲,早已經先行遣回大半,如今沈哲子也算輕車簡從,身邊除了幾名照料起居的侍女,便只有二十多名龍溪卒隨從護衛。

庾條倒是前呼後擁架勢頗大,建康城交好的一羣資友在其言語鼓動下,準備隨其前往晉陵大展宏圖,僕役部曲之類,幾艘客船才勉強裝下。

五級三晉的構建雖然只是沈哲子隨手爲之,但對其寄望卻不小。至於究竟能孕生出多大能量,還要看具體的推廣效果。沈哲子並不打算過早干涉其中,完成理論的構架後便甩手讓庾條去做。

一方面是庾條確有這種歪才,另一方面他出身這個時代也能因時制宜,細節方面比沈哲子這個前瞻者更有變通的機巧。

但這也並不意味着沈哲子完全失去掌控,這樣一個騙局一旦成其規模,漏洞也就越來越大。憑庾條是很難掌控的,還是要求到沈哲子這裡來。真到了那時候,纔是沈哲子正式摘桃子的時候,可以一點一點將主動權從庾條那裡收回。

時下已是秋收一波,大江上舟船往來頻繁,往來運送多爲食糧布帛。此前的情況沈哲子並不瞭解,但聽船上艄公所言,今年運糧的規模要遠遜於往年。背後的意義就是,受兵災波及影響,今年並非一個豐年,或會有饑饉之災滋生蔓延。

沈哲子對此雖有憂慮,但憑他一人空想,也實在想不出什麼賑災良策。只能用腦海中歷史知識安慰自己,困蹇只爲一時,並不會糜爛成災繼而讓時局發生強烈動盪。

船至京口,景象比之晉陵還要亂。

京口雖然臨近大江,但卻不是抵禦胡虜的前沿。所謂守江必淮,年初淮北之地雖然在羯胡南寇中局勢有所糜爛,但在衆多流民兵和淮北塢壁主的努力下,加之北方局勢動盪,形勢有所緩和,兵災並未繼續擴散糜爛。

而且,京口附近大江橫闊四十里,北方羯胡並沒有手段南渡入侵。因而這裡成爲大江沿線最爲穩定的地方,也是流民南渡的首選棲息地。京口自高平郗氏開始正式經營,納入朝廷統序以來,始終是作爲一個內鎮平衡揚州和荊州之間的對抗。

此時郗鑑尚在朝中擔任尚書令,乃是皇帝最爲倚重的大臣,尚未鎮守京口。京口此時還受新任徐州刺史劉遐管制,只不過劉遐的駐地還在江北淮陰,並不如蘇峻受重視直接安置在歷陽西藩要害之處。

京口的混亂,沈哲子在船上還沒靠岸就有所感受。沿江渡口各被豪強把持,以竹柵設欄收取過往船隻客貨之稅。沈哲子他們乘坐的船在江面徘徊良久,竟然難以靠岸!

庾條自覺得尚有幾分臉面,欲要上前交涉。然而那些聚嘯爲兇的流民頭目頗有六親不認的風采,全不理會庾條的恐嚇威脅,甚至看到船上多乘膏粱子弟,又不乏美貌女眷,隱隱有動武搶劫之勢。

如此紛亂模樣,衆人都是束手無策,只能在江面上遊弋,思忖對策。沈哲子對於亂世中人心的暴戾又有一個清晰認知,這些流民受無妄之災,背井離鄉,誠然可憫,但他們將自身苦難轉嫁在別人身上,又有幾分可惡。

眼見有幾艘小船要靠近過來,沈哲子直令龍溪卒動武反擊這些強盜。心內感慨的同時,他並不覺得有必要在道德上譴責這羣強人,唯有如此彪悍戾氣,才能誕生可用之兵。後世北府兵威震天下,底色大概就是眼前這些虎狼之人。

心內雖作此想,沈哲子卻不打算以身飼狼,讓人在船上打起旗幡信號。離開建康前,老爹就託人帶信,言道京口有人接應。

旗幡打起後過了將近一個時辰,岸上纔有所反應,一艘載兵大船排開那些竹柵舢板,緩緩向此處駛來。待到近處時,沈哲子放眼望去,看到船頭挺立一名戎甲將軍,赫然正是分別已有數月之久的老爹沈充!

0475 萬里顏少0929 淮南連騎0656 大事可託0147 贈金全義0392 採艾之思1017 禮樂歸朝0630 整軍待發0731 以女邀賢0315 擲花盈野1393 幽州刺史1251 隴胡代興0914 不堪一擊1343 引頸受死0684 君王心術1406 君威難振0987 龐然大物0040 政不出臺省0054 樂安高仲1384 龍城難築0921 強軍懾人0056 趁火打劫0611 江州大敗完本感言及番外計劃0246 南苑承詔御製0301 長豫遭厄1450 燕王跋扈0135 肘腋生患1184 助胡治史1339 少子多謀1322 自取死路1387 豎子平遼0716 護軍可期0778 天意警我0990 庸計累事0866 諸王爭立1069 人盡其用0893 北上滎陽1020 樑公舊態1300 夜寇南來1387 豎子平遼0523 臺中佳居0799 尚書僕射0645 僅此而已0475 萬里顏少0898 再復酸棗0656 大事可託0424 國計善用1430 各自謀戰0719 奴事百哀1016 物控南北0932 鄴城三旗0468 衆望所歸0657 乏人可用0306 難得青眼0127 情不知所起0485 進退兩難0055 地主無餘糧0944 主少國疑0611 江州大敗0079 定品1458 後顧無憂0184 丹陽公主0308 誰的大局1256 新亭議喪1176 河東軍府1351 救援之計0793 羣情激涌0151 兵圍沈宅0358 青史載我0994 人事艱難0550 王郎囊澀0237 少君0891 諭中原檄0402 殊禮厚賞1350 圍而不殺0438 隙生庭門0719 奴事百哀0238 彼蒼者天1396 怙惡不悛1181 關中前途0626 太陽照常升起0239 同情不同勢1363 亡國在即1355 城下之盟0746 大軍難動0423 天子德教0030 苟利家國生死以0646 負荊請罪0293 奪爵禁錮0195 買櫝送珠0450 不識天高1153 鵝鵝鵝0079 定品1040 捷報頻傳0906 殺其滿門1098 畿內連喪1387 豎子平遼0036 德鄉爲桑梓0564 情寄杯中0658 廣陵難爲惑
0475 萬里顏少0929 淮南連騎0656 大事可託0147 贈金全義0392 採艾之思1017 禮樂歸朝0630 整軍待發0731 以女邀賢0315 擲花盈野1393 幽州刺史1251 隴胡代興0914 不堪一擊1343 引頸受死0684 君王心術1406 君威難振0987 龐然大物0040 政不出臺省0054 樂安高仲1384 龍城難築0921 強軍懾人0056 趁火打劫0611 江州大敗完本感言及番外計劃0246 南苑承詔御製0301 長豫遭厄1450 燕王跋扈0135 肘腋生患1184 助胡治史1339 少子多謀1322 自取死路1387 豎子平遼0716 護軍可期0778 天意警我0990 庸計累事0866 諸王爭立1069 人盡其用0893 北上滎陽1020 樑公舊態1300 夜寇南來1387 豎子平遼0523 臺中佳居0799 尚書僕射0645 僅此而已0475 萬里顏少0898 再復酸棗0656 大事可託0424 國計善用1430 各自謀戰0719 奴事百哀1016 物控南北0932 鄴城三旗0468 衆望所歸0657 乏人可用0306 難得青眼0127 情不知所起0485 進退兩難0055 地主無餘糧0944 主少國疑0611 江州大敗0079 定品1458 後顧無憂0184 丹陽公主0308 誰的大局1256 新亭議喪1176 河東軍府1351 救援之計0793 羣情激涌0151 兵圍沈宅0358 青史載我0994 人事艱難0550 王郎囊澀0237 少君0891 諭中原檄0402 殊禮厚賞1350 圍而不殺0438 隙生庭門0719 奴事百哀0238 彼蒼者天1396 怙惡不悛1181 關中前途0626 太陽照常升起0239 同情不同勢1363 亡國在即1355 城下之盟0746 大軍難動0423 天子德教0030 苟利家國生死以0646 負荊請罪0293 奪爵禁錮0195 買櫝送珠0450 不識天高1153 鵝鵝鵝0079 定品1040 捷報頻傳0906 殺其滿門1098 畿內連喪1387 豎子平遼0036 德鄉爲桑梓0564 情寄杯中0658 廣陵難爲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