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盡屠公孫

一行人夤夜離開襄平,出城不遠,陽儀便匆匆來見公孫康,說萬一是勳看穿了咱們的打算,預先遣軍埋伏在南下大道之上,則吾等危矣——必須先遣人到前面去探探路啊。

公孫康說公量所言有理,那麼你看派誰前往纔好呢?陽儀一拱手:“韓之昱智謀多端,爲人警醒,乃可先發。”

公孫康沉吟少頃,點一點:“如此,吾遣十騎隨之昱往探可也。”

其實陽儀這主意就是韓耀提出來的,其目的不言而喻,爲了抽空跑路——若能及時投入是勳軍中,通報公孫康南逃的消息,必爲大功一件也。於是時候不大,韓耀便在十名公孫氏心腹騎兵的護衛下,脫離大隊,快馬奔向東方,先去探查前途道路是否通暢。

按照韓耀的想法,咱們一路跑到天亮,必然要找個地方歇一歇馬力,然後我把騎兵全都撒開去四處偵察,自己便可趁機遁走。可是他沒有想到,天色將明未明之時,十一騎還在疾奔,眼瞧着接近了南通番汗的大路,突然前方馬蹄聲響,密林中瞬間衝出數十騎來,氈帽皮裘,全都是烏丸兵。

這不用問啊,定然是勳已經料到了公孫康將會南下,故此遣烏丸先斷其路。韓耀見狀是又驚又喜,驚的是既然是使君已有預案,那自己的功勞難免大打折扣;喜的是就此終於可以得脫樊籠,歸入正途啦。

部下詢問該怎麼辦,咱們人少,對方人多。倘若對戰是凶多吉少啊。韓耀說還怎麼辦。汝等趕緊打馬返回。警告主公,樂浪不可去也,我在此間阻住這些烏丸!說着話抽出腰間玉具劍來,一副拼死護主、與敵協亡的耿耿忠臣嘴臉。

有幾名騎兵還要留下來幫助韓耀阻敵,卻被韓耀斥喝道:“汝等皆百戰之士,必要還護主公,若吾則死不足惜。吾料左近尚有幽州兵馬,汝等可分道而退。但有一人得以返回警示主公,則吾死而無恨矣!”說着話,雙腿一磕馬腹,便直朝對面直衝過去。

眼瞧着逐漸奔近,對面烏丸兵已經拉開了弓箭指着他,大聲喝問身份——其中多爲胡音,但還夾雜着幾句生澀的漢話,這使韓耀大爲放心——而身後的那些遼東騎兵也皆撥馬而去,於是韓之昱高舉雙手,大叫道:“吾非遼東之臣。乃是使君所遣之間也,可引吾去見是使君。有重要軍情相報!”

話音才落,便聽得腦後鬆絃聲響,隨即勁風襲來,一支利箭正從他後頸穿入,直透喉結。韓之昱連叫都叫不出聲來,便大睜着雙眼,頹然從馬背上跌落在地,撲騰了幾下,很快斷了氣。他口眼尚自不閉,真是死不瞑目。

射殺韓耀的,乃是跟隨他前來的一名公孫部曲。當日公孫度曾說韓耀是奸細,雖然公孫康並未深信,卻也多少留了個心眼,此番探查前路,便即秘密囑託幾名心腹,說倘若韓參軍有不軌之舉動,汝等殺之可也,勿再留爲我家之禍。所以韓耀一介文士,挺着柄裝飾性的長劍,前言不搭後語地說要去阻擋追兵,那幾名部曲本能地就起了疑心,於是留下一人,隱藏在灌木叢後面,暗窺動靜。等韓耀喊出那不打自招的話來,那人便毫不留情,瞄準了一箭斃命。

烏丸兵也不管韓耀的屍體,自去搜殺公孫部曲,但就中仍有兩人得以逃脫,不顧馬力疲憊,匆匆趕回來稟報公孫康——不過他們都不是射殺韓耀之人,故而光說前路受阻,有烏丸兵遮道,韓參軍遣吾等速歸相報。

公孫康聞言又驚又恐,這時候也顧不是詢問韓耀的死活了,急召陽儀前來商議。陽儀想起韓耀提過的三策,忙道:“既然南路不通,只得轉而向北,樂浪難去,唯投高句麗而已。”誰想公孫康一擺手:“高句麗不可往也!”

公孫度臨終前要兒子放棄襄平,暫退以避是勳的鋒芒,尋機再舉,首先提出的便是南投樂浪。然而公孫度也說了,倘若此事爲是勳預先料到或臨時偵知,恐怕你走不通,那沒辦法,只好走第二條道路。當時公孫康也問:“莫非往投高句麗乎?”公孫度朝他一瞪眼:“豈不念昔日袁氏兄弟耶?!”

如今公孫兄弟落到昔日袁氏兄弟一般的敗逃下場,倒真可謂天道輪迴,絲毫不爽,而兩者逃出根據地,往投別家的情勢也是相近的。今天的高句麗,就好比是昔日的遼東公孫氏,一方面足以割據自雄,另方面卻都畏懼中央政權的全力進攻——就這方面考慮,高句麗還比不上公孫氏,別說中央政權了,就連與公孫家連年相攻,高句麗都是敗多勝少,唯一的長處,就是距離足夠遙遠,朝廷或許無意前往征討。

所以高句麗王肯定想啊,我天高皇帝遠,朝廷未必會來打我,但要是我收留了公孫父子,那就難說啦。既然如此,何不斬二公孫以獻朝廷?乃可保我藩國得安也。而且就如同當日公孫度忌憚二袁一般,高句麗王也肯定忌憚公孫兄弟,隨便放你們入國?誰知道你們會不會妄圖鳩佔鵲巢啊!

當日公孫,對袁家沒有陰影,而如今的高句麗,才被遼東擊敗不久,表面上雖然平等和睦,其實每受公孫氏的驅策,心裡不但有陰影,還有仇恨呢。寄望於他們收留你,保護你,那不是很渺茫的事情嗎?

故此公孫度安排兒子,說萬一南路不通,你就只有北投鮮卑一條道路可走。

這一方面,鮮卑族不算大漢朝的正式臣僚,自從檀石槐組建了東部鮮卑大聯盟以後,各部時降時叛,漢朝也只有羈縻而已,根本就管不到他們。所以實際上,鮮卑之於漢朝,乃是敵國。敵國之間收降納叛。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另方面。鮮卑欲南下牧馬久矣,只是找不到合適的“帶路黨”罷了,你們兄弟過去,便可爲陳豨、盧芳也,他們定然收留。而且如今聯盟瓦解,各部爭雄,正當我遼東以北,勢力最大的乃是素利、彌加二部。聯合以敵西方的柯比能。既有二部在彼,汝兄弟乃可從中斡旋、取利,以期捲土重來。

公孫度既然已有所教誨,所以公孫康從來就沒想過要往投高句麗。當下將父親的遺言向陽儀合盤托出,陽公量不禁悲慟道:“先主若在,吾等何至於此!”你瞧公孫度那是多麼敏銳的眼光,多麼穩妥的謀劃,咱們可誰都比不上啊!

公孫康安慰陽儀:“公量勿頹唐也,異日折衝胡種之間,漁利二部。都仰公量。”你是個政爭的高手,將來我兄弟能否在鮮卑站穩腳跟。進而謀取利益,那就全都得靠你啦,還請趕緊振作起來。

一行轉道北上不提。且說翌晨襄平城內羣僚發現公孫兄弟和陽儀全都不見了蹤影,莫不大驚失色,張敞、王建等商議了好半天,終於還是決定派遣使者前往是勳軍中,俯首稱降——這連主子都跑路了,咱們還硬撐個什麼勁兒啊。

使者到來的時候,正趕上秦誼遣人還報,說果然在大梁水中游以南發現了公孫康的蹤跡,只可惜對方見機得快,及時轉向,朝北方遁去,吾等追之不及。是勳關照他們繼續封堵南下之路,正不必深追。

轉過頭來跟逄紀、諸葛亮商議,說看起來公孫兄弟確實逃了,但爲我軍所阻,不得南下,因而北遁——他們會跑哪兒去呢?咱們有可能追得上嗎?

逄紀說再往北就是玄菟郡啦,地勢相對平緩,可通的道路很多,不但難以封堵,估計也追之不上——“若公孫兄弟遁入高句麗,則無憂也,吾在遼東,亦與句麗君臣有所交通,但一書往至,必縛彼來。但恐其往投鮮卑,則難制矣。”

是勳冷笑道:“彼兄弟若欲爲中行說,恃胡之力以擾中國,多行不義必自斃也,吾何懼之!”根據原本的歷史記載,鮮卑這些年內鬥不休,在軻比能最終脫穎而出之前,基本上對中國造不成什麼威脅,就連規模比較大的侵擾都沒有過一次。是勳相信自己的蝴蝶小翅膀再怎麼撲騰,歷史再怎麼改變,有些大勢終究是變不了的,公孫兄弟想要勾引胡騎南下,復奪遼東,起碼最近十年裡那都是鏡花水月。至於十年以後,怎麼着天下也該定了——起碼北中國該大定了——那還懼汝鮮卑不成麼?

話說十年後,那個威震北地的“黃鬚兒”也該成年了吧。

正當此時,襄平來使求降,是勳當即派于禁率兵入城,自己仍然鎮在首山之下,派人帶着襄平的降書上山去見公孫模。使者轉達是勳的話威脅公孫模,說:“卿若降時,既往不咎;若不降時,遼東姓公孫者,吾必盡屠之也!”

公孫氏那在東北也是大家族,分支無數——其實說起來,公孫度、公孫康這一支就並非主根,到是公孫模距離宗家還稍微近一點兒——少說也有一萬多人。是勳說了,你要是不趕緊下山投降,我把姓公孫的都宰了你信不信?直接把你們家族屠滅,一個不留你信不信?

是宏輔終究不是屠夫民賊,又要考慮到儒林的觀感,當然不會真這麼幹,只是口頭說說罷了。然而公孫模不敢冒這個險,況且當他得知公孫康兄弟已然棄城而遁之後,也自然地熄了頑抗之心,於是長嘆一聲,黯然放下武器。

就此遼東粗定。徵東護軍夏侯淵纔剛披星戴月地跑到首山腳下,就聽說了這個消息,不禁跺足憤恨——來晚了呀,什麼戰鬥都沒能趕上,什麼功勞都能搶到,你說我千里迢迢來這一趟是爲的啥……早知道便辭去此任,跟主公南下去打劉表了!(未完待續。。)

第8章 公達三策第3章 出泥不染第23章 刺客奇才第5章 遠之則怨第30章 大破魏賊第1章 下車立威第4章 詩歌免談第24章 河內司馬第8章 我等自取第28章 零陵先賢第9章 平州智士第9章 周平王事第37章 千年展布第36章 遣使赴倭第27章 恐其有詐第30章 師恩如海第14章 無奈竊國第23章 烏帽子親第14章 蘭臺藏書第35章 世豪之富第26章 隆中閒話第28章 超願棄父第20章 入漢摘桃第14章 人治社會第17章 初試金手第15章 不王而王第31章 兵權誰屬第11章 軍中之樂第28章 江南俊才第19章 血戰赤阪第22章 飛將奄至第9章 涼州用間第4章 詩歌免談第15章 黃鬚封侯第12章 呂布來矣第12章 白地將軍第24章 三辭三留第26章 城頭箭書第3章 姻不如族第12章 呂布來矣第19章 請徵句麗第30章 繫鈴解鈴第4章 渾人心思第5章 不識大體第30章 南風驟起第2章 西進東歸第6章 華夷之辨第25章 萬人敵也第18章 謀刺之謎第22章 客座教授第6章 欲言南事第8章 曹氏之強第29章 太公封齊第36章 何言德行第10章 平定上郡第11章 作育英才第23章 一身是膽第24章 三辭三留第1章 啖肉豪客第32章 暗流涌動第17章 搖脣鼓舌第17章 禍福所依第20章 人臣當言第25章 遷胡入幽第5章 漢家道微第17章 大戰序幕第30章 南風驟起第12章 懸危之勢第21章 藏富於山第19章 朕懼是卿第13章 從情從禮第12章 觀其決斷第10章 翻供之謎第3章 微末小技第16章 良宵聞變第2章 夏侯仲父第1章 兩面三刀第34章 猛虎出柙第29章 太公封齊第23章 幽州諂臣第25章 大地爲球第6章 欲徵北虜第25章 後世之評第17章 兔死狗烹第19章 祖道之金第4章 詩歌免談第7章 善戰無功第1章 下車立威第15章 擾會驚吳第26章 我天子使第20章 通權達變第20章 通權達變第27章 白晝荒夢第1章 先得一驢第21章 朔州互市第1章 益州內患第27章 白晝荒夢第5章 壽春城下第21章 齊大非偶第4章 赤面之疾
第8章 公達三策第3章 出泥不染第23章 刺客奇才第5章 遠之則怨第30章 大破魏賊第1章 下車立威第4章 詩歌免談第24章 河內司馬第8章 我等自取第28章 零陵先賢第9章 平州智士第9章 周平王事第37章 千年展布第36章 遣使赴倭第27章 恐其有詐第30章 師恩如海第14章 無奈竊國第23章 烏帽子親第14章 蘭臺藏書第35章 世豪之富第26章 隆中閒話第28章 超願棄父第20章 入漢摘桃第14章 人治社會第17章 初試金手第15章 不王而王第31章 兵權誰屬第11章 軍中之樂第28章 江南俊才第19章 血戰赤阪第22章 飛將奄至第9章 涼州用間第4章 詩歌免談第15章 黃鬚封侯第12章 呂布來矣第12章 白地將軍第24章 三辭三留第26章 城頭箭書第3章 姻不如族第12章 呂布來矣第19章 請徵句麗第30章 繫鈴解鈴第4章 渾人心思第5章 不識大體第30章 南風驟起第2章 西進東歸第6章 華夷之辨第25章 萬人敵也第18章 謀刺之謎第22章 客座教授第6章 欲言南事第8章 曹氏之強第29章 太公封齊第36章 何言德行第10章 平定上郡第11章 作育英才第23章 一身是膽第24章 三辭三留第1章 啖肉豪客第32章 暗流涌動第17章 搖脣鼓舌第17章 禍福所依第20章 人臣當言第25章 遷胡入幽第5章 漢家道微第17章 大戰序幕第30章 南風驟起第12章 懸危之勢第21章 藏富於山第19章 朕懼是卿第13章 從情從禮第12章 觀其決斷第10章 翻供之謎第3章 微末小技第16章 良宵聞變第2章 夏侯仲父第1章 兩面三刀第34章 猛虎出柙第29章 太公封齊第23章 幽州諂臣第25章 大地爲球第6章 欲徵北虜第25章 後世之評第17章 兔死狗烹第19章 祖道之金第4章 詩歌免談第7章 善戰無功第1章 下車立威第15章 擾會驚吳第26章 我天子使第20章 通權達變第20章 通權達變第27章 白晝荒夢第1章 先得一驢第21章 朔州互市第1章 益州內患第27章 白晝荒夢第5章 壽春城下第21章 齊大非偶第4章 赤面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