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徵唐之議

“陛下有意出兵大理?”李谷擡眼看着劉承祐,面態沉穩,但似乎並不相信。

劉承祐答道:“開疆拓土,不世功業,或可期之!將帥有進取之心,朕亦頗慰!李卿以爲如何?”

聞問,李谷稍微斟酌了一下,緩緩應道:“昔日征討淮南,陛下整練水陸兵馬,打造精械,積三載之糧,而後發師。收取荊湖,亦佈局數年,屯糧二十萬石。至於大軍蕩平川蜀,雖只半載,然蜀漢爭鋒,糜十載春秋,間探早布,前後發動十數萬之衆……”

“看來李卿是持反對意見了?”劉承祐笑道。

李谷揖手:“孫子有云,”廟算多者勝,廟算少者不勝。今若僅以大將之言,匆忙興師,失之操切,不足取也!

再者,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西南地區,山高林密,道路不同,夷情複雜,貿然興兵,恐未得其利,已獲其弊。

川蜀新下,西南道州,當以養民歸治爲先,不宜大動。敵情不明,後方欠安,實不宜大動干戈。

大理屬南詔故地,立國二十載,舉衆討之,勞師遠征,前景不明。天寶之事,殷鑑不遠,還望陛下三思!”

李谷所說,都是老成謀國,直抒己見,沒有迎合劉承祐想法的意思。當然,他也知道,皇帝雖然功業慾望旺盛,但還沒到好大喜功的地步,分得清利弊,聽得進人言,故而大膽直陳胸意。

當然,劉承祐對李谷的品行與才幹,素來敬佩,一直以來,說話都是溫言細語的。聽其意見,臉上始終帶着和煦的笑容,並點頭表示尊敬與認可。

又看向柴榮:“卿以爲如何?”

柴榮不假思索,直接道:“有東南富庶膏腴之地不取,陛下何有意於雲嶺?”

柴榮的態度,也是直接挑明的:“而今天下大勢,國家重心,首在一統,別無貮向,餘政皆爲次要。再者,陛下有匡濟天下,收復舊土之志,塞北、河西皆是用武之地,何必分心他向。

掃平天下後,強敵在北,不宜南顧!事分輕重,務從主次,如何權衡,以陛下之睿智,可取便之!”

聽其所言,劉承祐也沒有什麼意外之色,只是看着柴榮感慨道:“二卿意見不約而同,皆屬此意,朕倒也不需再徵求其他人的想法了!”

迎着劉承祐的目光,柴榮頓了下,又道:“大理偏狹僻遠,地廣人寡,自立不朝,不知中原天威久矣。陛下有志圖之,也不是不可,只當緩圖。

如李相公所言,還需多加廟算。大理之國力、軍備、部族、城邑、道路,等等情況都需做充足瞭解,妥善準備,尤其是,訓練一支熟悉西南地理氣候,長於山林奔襲作戰的軍隊。

時機一至,遣一師旅即可平滅之,起事半功倍之效,亦不虞他患!”

聽得出來,柴榮對於大理並沒有那麼得感興趣,並且,不太瞧得上。同時,對於大漢朝下一步的動向,意見也表達得很清楚了。

“征討大理,朕確實有所意動,此所謂得蜀而望滇!”劉承祐一副很坦然的樣子,說道:“不過二卿也確實有理,朕不打無準備之仗,只能稍抑王全斌建功之心了,以待將來了!”

“陛下英明!”對於皇帝的反應,兩人也沒有太意外,拱手應道。

略作思吟,劉承祐說道:“不過,緩圖不代表不圖,備徵大理之事,朕就交給王全斌去準備,二位以爲如何?”

“臣覺得可以!”李谷點頭道。

柴榮想了想,也道:“王老將軍如今功業之心難抑,亟待重建功勳,恢復名譽。若以之備徵於蜀南,必然竭力,不敢怠慢。以其威名,還可彈壓蜀中,震懾宵小,保障劍南的治安與穩定!”

“那便以王全斌爲劍南道副都指揮使!”劉承祐一揮手,平靜道。

“如此不怕王全斌不盡心!”李谷捋着花須,輕笑道。

一雙老眼中閃動着智慧的光芒,說道:“前有蜀阻,致大理建國以來,未曾與中國交通,如今川蜀已定,兩方接壤,道途已開,大漢當與之加強聯繫往來!”

“卿所言甚是!”劉承祐立刻就會意了,說道:“該當如此,此次國慶,段氏亦遣使道賀獻禮,這禮尚往來,朝廷也該當有所迴應,可着禮部,安排人往西南走一遭,宣化我大漢國威!”

“武德司那邊朕會交待,軍情司就由柴卿安排了!”劉承祐對柴榮道。

柴榮會意,拱手:“遵命!”

大理事暫時擱議,看向李、柴二人,沉聲問道:“二卿以爲,如今可是平唐時機?”

從皇帝那鄭重嚴肅的表情就可知,這纔是他喚二者前來的真正目的,比起大理那窮山惡水,顯然還是國富民稠的江南地區,更令他動心。

而針對天子此問,二人顯然要更慎重些,有了更多的思考。這回是柴榮率先開口了,道:“陛下,臣以爲南唐並不難取,自淮南大戰後,漢益強而唐日弱,我軍伐之,當如泰山壓卵,摧枯拉朽,非其所能擋。

江南國土狹小,除了一條兩國共用的長江,幾乎無險可守,且四面皆敵。根據調查,江南仍擁兵十數萬,有一戰之力者,唯鄂州劉仁贍,潤州林仁肇,約三萬之衆,餘者皆不爲道。

然劉仁贍年邁,我軍隨時可隔斷長江,單獨殲之。林仁肇雖固勇略,有進取之心,但畢竟是閩國降將,前者有李弘冀、韓熙載支持,故而受到重用,今李弘冀廢,韓熙載罷,林仁肇亦頗受影響,少用武之地。

我軍則不然,兵強馬壯,兩衙禁軍暫且不提,水軍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可以大用,江南水網,難成滯阻。大漢如興師,必可功成。不過,臣建議,再等一段時間,待蜀中徹底安穩,善後事宜盡數落實,與朝廷、將士、百姓以喘息之機,再將戰略轉向江表!”

事實上,以大漢朝廷如今的實力,即便立刻發兵,也是能夠辦到的。平蜀動用的,主要西南的軍力、民力,在中原、兩淮,朝廷還有足夠的後備力量可以動用,朝廷財、物力雖然消耗不少,但有蜀國的斬獲補充,猶有餘地。

但是,平蜀前後,加上蜀亂,大漢各個方面都顯疲憊。川蜀需要休養,善後的事宜涉及到關中及整個長江中上游。在半壁江山需要休養的情況下,大漢仍舊可以徵調軍、民、財力,進行一場滅國之戰,並且成功的可能性很高,但那樣,國家就太疲敝了,所承受的壓力也會更大。

滅蜀之後,統一在即,奠定歷史地位的功績就在眼前,哪怕以劉承祐心思深沉如海,仍舊不免急切。

是故,對於柴榮之言,他認可,但心中始終帶有些緊迫感,想要一蹴而就。

大家好 我們公衆 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 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 年末最後一次福利 請大家抓住機會 公衆號

眼珠子轉悠了幾下,劉承祐說:“以柴卿之見,發兵即可功成?”

皇帝的態度,讓柴榮稍微皺了下眉頭,點了點頭,但還是認真地建議道:“臣以爲,功成乃是必然,但不可操之過急,稍緩步伐,準備充足,尚可遊刃有餘!”

“李卿以爲如何?”劉承祐又瞧向李谷。

劉承祐與柴榮君臣二人之間的對話盡收耳中,李谷顯然也考慮清楚了,肯定地答劉承祐道:“陛下,從兩國國力對比來看,舉兵伐唐,實乃以鎰稱銖,必能成功!”

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呂風波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賢紳,手段頻出第478章 開寶二十九年第34章 苦難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149章 降表第131章 東京亂象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392章 搶救一下第321章 瑤女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299章 一個一個給朕說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31章 邊公在任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228章 巡邊彙報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5章 堂議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86章 發落南臣第376章 對策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197章 財計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1770章 總要殺些人第35章 坐不住了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第364章 過韓府第7章 小張探花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62章 禍福之間第126章 問罪第210章 問題來了,誰做主帥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134章 回府第66章 陷河陽第179章 榆林楊重貴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6章 告一段落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36章 西面來人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139章 銀州叛亂第274章 厚葬之第10章 如此處置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第2章 父母兄弟第129章 各懷心思278章 軍務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52章 六穀土豪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38章 賞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第277章 閒有目光向河西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95章 大洗牌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185章 賜宴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183章 李相爲帥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60章 家事、國事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175章 在滑州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75章 敖萊小城
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呂風波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賢紳,手段頻出第478章 開寶二十九年第34章 苦難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149章 降表第131章 東京亂象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392章 搶救一下第321章 瑤女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299章 一個一個給朕說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31章 邊公在任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228章 巡邊彙報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5章 堂議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86章 發落南臣第376章 對策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197章 財計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1770章 總要殺些人第35章 坐不住了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第364章 過韓府第7章 小張探花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62章 禍福之間第126章 問罪第210章 問題來了,誰做主帥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134章 回府第66章 陷河陽第179章 榆林楊重貴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6章 告一段落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36章 西面來人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139章 銀州叛亂第274章 厚葬之第10章 如此處置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第2章 父母兄弟第129章 各懷心思278章 軍務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52章 六穀土豪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38章 賞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第277章 閒有目光向河西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95章 大洗牌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185章 賜宴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183章 李相爲帥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60章 家事、國事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175章 在滑州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75章 敖萊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