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

“對於他們,我確實是有所忽視,有所虧欠啊!”回過神,劉皇帝難得地露出少許苦笑。

他個人精力體力都是有限的,刨除放在國事要務上的心思,留給後宮的時間都不多,對子女亦然。再者,他子女那麼多,又哪裡能夠面面俱到的,比起在幾個長子女身上投入的精力,對其他孩子,關懷也的確很少。

尤其是劉曄、劉昕這哥倆,年紀小也就罷了,更重要的,是其母出身卑微,也難受重視。劉曄之母秦黎,雖已封湘妃,在宮中有些地位,卻也只是因爲產下皇子的獎賞罷了,當年,也只是秦再雄獻上的一個瑤女而已。

至於耶律妃,由於其契丹皇族的身份,就更難得到劉皇帝的寵幸了,甚至看着就彆扭,而這對母子在宮中,就更受排斥了,尤其在漢遼敵對,又一場殘酷大戰之後,就只能低眉順眼,苟且偷安了。

子憑母貴,在大漢宮廷,也是有一副真實寫照的。像符後、貴妃、賢妃她們的子女,受到的重視就明顯超過別人,後進的惠妃、寧妃,過去由於佔據年齡以及身份上的優勢,受到的寵幸也一點不少,子女也從中受惠。

至於其他,不少人都快被劉皇帝遺忘了。包括曾經一度受寵的大周淑妃,如今也不那麼受重視了。說到底,淑妃是個文藝範,性賢良,人貌美,氣質佳,當初能以此吸引劉皇帝,但久而久之,也就膩了,性情興趣也難相投。

隨着年紀的增長,顏色漸衰,劉皇帝興趣就更減少了,她又不像大符與高、折二娘子那般,與劉皇帝有深厚的感情。

更重要的是,當劉皇帝把小周納入後宮,沒錯,劉皇帝已然把小周娘子納入後宮了,並且一步到位,直接冊封爲宜妃,算是滿足了自己內心的獵奇感。

而此舉,旁人不敢說什麼,私底下嚼舌根都不敢,但大周淑妃反應出奇地大,那也是劉皇帝頭一次發現,這淑妃在柔婉的外表下,也隱藏着剛烈的屬性。

直接表示對劉皇帝納自己妹妹的不滿,這也是伺候劉皇帝十六七年下來,第一次膽敢忤逆劉皇帝的意願,對他使臉色,耍脾氣。

但劉皇帝是什麼人,又豈容得她如此,他也沒有興趣去猜測淑妃的想法,體諒淑妃的心情,於是,大周淑妃徹底失寵了,到如今,也基本只能待在寢殿中顧影自憐了。

這還是看在劉暉的份上,劉皇帝沒有過多的懲處,否則,沒準就被打入冷宮了。對於劉皇帝而言,可不是能容每一個妃嬪在他面前放肆的,這世上,畢竟只有一個符皇后。

過去,七皇子劉暉,因爲天賦異稟,以出衆的文才受到劉皇帝鍾愛與重視,卻也因其母的緣故,被劉皇帝冷落了些。

淑妃母子都是這般遭遇,而況於其他人。像此前被劉皇帝強納入宮的徐、李二婦,則早被劉皇帝遺忘到不知哪個角落了裡了。

宮廷之中,從來都不會是和諧的,始終充滿了各種爭端與算計,劉皇帝也是個心硬的人,也往往在不經意間表現出他無情之處。

過去,或許有那麼一段其樂融融的景象,卻也只是一種流於浮面的假象,爲了迎合劉皇帝抑或是未免觸怒他而共同營造出一個和諧的氛圍。

但是,人心易變,劉皇帝年歲也漸漸上來了,最重要的是,皇子們逐漸長大了,其人多嘴雜,心思也各異,也容易滋生矛盾,感情也日顯淡漠。

包括劉皇帝與子女們的父子之情,有些連他自己都不得不承認,除了無法割裂的血脈上的聯繫,情分極爲淺薄,劉皇帝並沒有真正做到一個父親的職責,當然,他也本就難以做到,宮廷之中絕不是那麼美好,而作爲皇帝,許多東西對他來說,早已成爲一種奢望。

有一點能夠比較直觀的反應劉皇帝與他那些皇子女們的關係,序齒靠後的皇子們,也日漸長大,而他們面對劉皇帝,除了敬畏之外,充滿了疏離感。

“今後多費些時間吧!”見劉皇帝若有所思,大符探手輕搭他手上,溫聲道。

偏頭看着她,劉皇帝微微一笑:“所幸還有你,有你這個賢內助,替我照料後宮,關愛子女,也能讓我減少些心中愧意!”

聞言,大符:“我只是做些份內之事,但有些事情,不是我能替代的!”

“哪怕是份內之事,已大解我憂!”劉皇帝當即表示道,一副感激皇后的樣子。

劉皇帝這話,倒也不是無的放矢,一直以來,符後在漢宮中,都盡顯大婦風采,對於後宮那些不怎麼受寵的妃嬪以及皇子女也多加關照,確實起到了安穩後宮,母儀天下的作用。

當然,這也是符後聰明的地方,對於那些不能威脅到她地位的后妃,她從來不去打壓,儘可能展示她的寬和大度、溫良賢淑。論格局、氣度、見識,漢宮之中,舍符後無其他人,這也是她能夠穩居後位,並贏得劉皇帝尊重,最根本的原因。 Www●t t k a n●C〇

“子女們都漸漸大了,也不那麼好管教了,他們都敬重你,日後,還當勞你多費些心了!”劉皇帝對符後道。

對此,大符只是婉然笑對。

“陛下!”言談之間,二臣步上臺來,躬身行禮。

“贇哥,不必多禮!”見到來人,劉皇帝溫和一笑。

當先一人,乃是徐王、宗正卿劉承贇。

“小十四,找你娘去,不要亂跑,注意安全!”輕輕怕了下劉昕背,劉皇帝道。

“是!”看了看劉皇帝,劉昕跳躍落地,朝着帝后一行禮,又朝來人躬了躬身,而後邁着小腿小跑離去。

見着劉昕的背影,劉承贇不由向劉皇帝感慨道:“十四皇子年紀雖幼,卻如此懂禮數,將來定然是個翩翩君子,都是陛下教導得好啊!”

對此恭維,劉皇帝淡淡一笑:“贇哥客氣了,這些小子,可是經不起誇的!”

劉承贇陪着笑,有些刻意地別過身體,讓劉皇帝更多地注意到身邊一人。

“是均哥啊!”劉皇帝臉上笑意不減,只是目光有些平靜。

“陛下,承均將往廣南上任,特來辭行,恭聽陛下教訓!”劉承贇主動道。

劉承贇身邊的中年人,乃是劉承均,已故皇叔、太原王劉崇的兒子,當然,也是劉承贇的親兄弟。

此時的劉承均,年紀也奔着五十去了,但十分顯老,身體看起來也不那麼健壯,有些虛胖,一張面龐,盡顯滄桑之態。

“陛下!”面對劉皇帝,劉承均也更拘謹,有些緊張,有些畏縮。

“均哥不必拘束,都是一家人,有什麼事,也可直接來尋朕!”劉皇帝溫和依舊,只是他那親和的笑臉,劉承均可一點不敢當真。

說起來,自從當初河東事後,劉崇一家被“護送”入京,其後劉崇死,其諸子全數召還,圈養洛陽,已經快滿十九年了。

如果有機會,劉承均真想問問劉皇帝,你知道我們這十九年是怎麼過來的嘛。說當豬在養,可能有些過分,因爲豬隻需要蹲在圈中,等着投食。

而他們,被集中在一個大的莊園內,還需像那些泥腿子一樣,靠着在地裡刨食過活,那麼一大家子,官府每年撥給的錢糧,根本不夠他們過上一個安逸富貴的生活。

禁止經商,連自由都受到限制,不許離開洛陽境內,一直到朝廷西遷到洛陽,管控纔有所放寬。

算上劉承贇,劉崇一共有十子,而多年下來,仍然在世的,只有四人了,其他的,不是病死,就是抑鬱而死,又或亡於意外......

直到近兩年,劉皇帝終於徹底給他們解禁,準他們回朝,並且授予官職,日子方纔好過些,逐漸回覆貴族的待遇。當然,這背後有劉承贇多年不懈的努力求情。

不得不說,在一些人眼中,劉皇帝對於外臣還算寬容,對於皇室內部的自家人,劉皇帝卻顯得有些苛刻無情了。

要知道,連楊邠、蘇逢吉這樣的罪臣,都已經回朝多年,在京養老,安度萬年,而蘇逢吉的兒孫,也開始出仕了。

偏偏是劉崇、劉信這樣宗室長輩的後人,多年沒有享受到該有的地位與尊榮,若不是劉承贇爲只奔走求情,或許直到劉皇帝死,都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均哥不會覺得嶺南偏僻艱苦吧!”看着一臉敬畏的劉承均,劉皇帝輕聲道。

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

已加入書籤

下載免費讀

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2章 分食第1章 乾祐滅佛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316章 皇后的寬慰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208章 君臣密議第127章 冬至宴3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100章 城戰第78章 召還二郎?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78章 滄州府第1689章 高規格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98章 山道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14章 武夫軍閥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154章 滅門第449章 皇帝對太子第8章 瓊林宴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85章 善後爭議第1章 乾祐滅佛第194章 楊邠案(2)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24章 人事調整第75章 西北邊報第10章 如此處置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323章 鬥法第52章 幽燕變故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92章 金陵冬寒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145章 糜爛的同化政策第267章 國難之際第20章 威臨荊南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39章 百年大計第78章 三百與十萬第307章 南國風雨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第108章 井陘第132章 做媒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104章 在真定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47章 八十萬軍隊帶來的壓力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完結感言第1779章 四王畢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16章 異見第195章 遼帝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163章 開封修不修第74章 根由在朝第132章 進宮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174章 帝崩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67章 又去一老第69章 夫妻密談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316章 皇后的寬慰
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2章 分食第1章 乾祐滅佛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316章 皇后的寬慰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208章 君臣密議第127章 冬至宴3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100章 城戰第78章 召還二郎?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78章 滄州府第1689章 高規格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98章 山道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14章 武夫軍閥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154章 滅門第449章 皇帝對太子第8章 瓊林宴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85章 善後爭議第1章 乾祐滅佛第194章 楊邠案(2)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24章 人事調整第75章 西北邊報第10章 如此處置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323章 鬥法第52章 幽燕變故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92章 金陵冬寒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145章 糜爛的同化政策第267章 國難之際第20章 威臨荊南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39章 百年大計第78章 三百與十萬第307章 南國風雨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第108章 井陘第132章 做媒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104章 在真定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47章 八十萬軍隊帶來的壓力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完結感言第1779章 四王畢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16章 異見第195章 遼帝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163章 開封修不修第74章 根由在朝第132章 進宮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174章 帝崩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67章 又去一老第69章 夫妻密談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316章 皇后的寬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