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西北隱患

如果要說大漢哪處情況最複雜,統治難度最大,那麼毫無疑問,西北地區,尤其是關內道北部以及收復時間還不算長的河隴之地。

漢夷雜處,戎狄環伺,民族問題是其根本原因,當然,自古以來,常有西患,這不是件值得驚奇的事。

只是,對當即的大漢而言,所面臨的困難,又遠超前代。畢竟,中原政權,失去對河隴之地的控制,還從來未似唐時淪於吐蕃之手那般久,即便有歸義軍昌盛一時,也不過黃粱一夢。

等大漢重返河隴,所面臨的,可以說是一個失去了民衆基礎的情況。吐蕃、回鶻、党項、羌等胡人,已然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

雖然,大漢是以一種包容的心態,接納各族百姓,各方勢力也因爲帝國的強大而俯首陳臣,但在推行漢制的過程中,仍舊避免不了矛盾與衝突,降而復叛實屬尋常,流血事件更是屢見不鮮。

一些騷亂,一些困難,一些陣痛,對於偌大的帝國而言,或許算不得什麼,但是在同化統治的執行上,朝廷還是很堅決的。

另一方面,由於統治重心的東移,缺少了朝廷的就近震懾,也使得中央對於西北地區的掌控能力,也不如強的前代那般強,堪稱秦漢以來大一統王朝最弱。

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自長安自開封之間有多遙遠,也代表着朝廷對西北統治的難度增加了多少。

不過,在近兩年,新舊民之間的矛盾,也益發凸顯出來了。從當初折從阮平定西北叛亂之後,以漢民稀少,十餘年間,對於西北邊州,朝廷一直都在進行遷戶實邊的政策。

根據朝廷官方的記載,前後十五年的時間內,大漢一共向西北地區遷徙了三十餘萬衆。不要小看這個數字,即便以西北之大,已然可觀了。

而其中有三次規模最大,關中蜀亂之後,徙亂衆置邊;滅蜀之後,又遷豪強以及叛衆;再加上,對東南大戶的滿滿強遷。

耗了這麼長的時間,費了這麼多的精力,自然見到了成效。至少,原本不均衡的人口分佈,變得合理了些,西北地區,漢味華風也更重了些。

但是,大量的外來人口遷入,填補漢民缺口的同時,也直接考驗着官府的統治能力與手段。治安問題,風俗衝突,新舊矛盾,各種各樣影響西北和諧的問題,是層出不窮。

在許多世居西北的百姓看來,這些外來的人,是罪人,是流民,是來搶奪他們生存空間的惡狼。

而大部分遷戶,對此,本就不樂意。三十多萬人中,只有不到兩成,是從全國各地蒐羅的無地農民、貧民,以及那些被朝廷在西北的遷戶授地政策所吸引而萌生闖到想法的人。

剩下的,不是流放的罪民,就是強遷的豪強、地主、平民,要麼就是像川蜀、吳越這樣的叛亂餘衆。

這些成分複雜,且多含怨氣的人,又被安排在西北這種多亂之地,想想就不是什麼值得喜悅的事情。這大概就是,舊的問題還未徹底解決,新的問題已經產生了。

也就是,當下的大漢朝廷權威正盛,而對西北地區也足夠重視,統治也足夠強力,並且遷戶都是分散安置的,問題還不算尖銳。

但是遷戶的問題,也實實在在地擺在那裡。京城內外,不乏有識之士,比如有西北爲政經驗的郭侗就曾上表劉皇帝,講遷戶問題。

已經升關內按察使的前邠州知州王祐,也曾上表,提醒朝廷,說西北遷戶,多懷怨望,希望朝廷能夠加以重視。

對此,劉皇帝給了積極的反饋,除了幾番降詔西北各道州,善加處置民族以及新舊民事務之外,也暫時停止了繼續向邊州強遷人口的政策。

畢竟,劉皇帝移民實邊,是爲了平衡人口,鞏固統治的,一定的民怨與反噬可以承受,但若真因爲此政策,搞出什麼大亂子,那可就是得不償失。

如果,再同本就叛服不定的諸胡攪扯到一起......那種情況,想想都頭疼。

當然,劉皇帝並不會因爲這些不安因素,就爲實邊政策感到後悔。畢竟,比起那些胡虜,被遷之民,終究是漢人,長受漢家文化薰陶,不管有多少怨氣,統治起來,總歸要更容易些。

而他們在戎狄橫行的地方,想要生存下去,除了朝廷,除了華夏這個大家庭,又能依靠誰呢?

朝廷需要做的,就是在維持社會穩定的基礎上,靠時間去消解那些怨氣,在政策上予以優待,比如稅收的優惠。

劉皇帝也相信華夏百姓的抗壓能力與適應能力,等遷戶們徹底在西北諸州紮下根來,終將成爲漢家統治可以依靠的力量。

只是需要時間,並且帝國要保持強大與安定。

對於西北諸族,劉皇帝最終還是決定,採取繼續同化的政策方針。與西南受限於地理不同,在西北,不論是何族,只要生存在大漢的土壤上,朝廷的力量可以輕鬆直抵,這也是治理手段不同最重要的原因。

而各族之中,回鶻人已經殘了,吐蕃人分化得厲害,其餘小族小部不足爲道,到開寶四年爲止,值得劉皇帝警惕與重視的,也唯有盤踞在靈夏的党項人了。

雖然政治經濟手段齊施,在大漢多年不懈的收買、分化下,定難軍、党項人已然不成氣候,但終究未傷根本,其仍有謀亂之力。

軍情司就向劉皇帝奏報過一個情況,說分化了五六年的定難軍,又有合流的跡象。原因,一是節度使李光睿屁股逐漸穩了,對銀、綏二州及党項諸部加以籠絡。

第二嘛,問題還是出在大漢身上,討滅甘州回鶻的行動,最感震懾的,不是他人,正是定難軍與黨項人。

畢竟,這個時期的甘州回鶻,論實力,或許不如党項人,但一定勝過定難軍,結果卻是那樣的下場。

可想而知,如果朝廷想要消滅定難軍,又能費多少力氣?

在危機面前,內部的矛盾與紛爭,還是可以暫時放下,一致對外。可以說,定南軍的分化,有朝廷的功勞,諸李合流,同樣是迫於朝廷的壓力。

而瞭解到定難軍的情況後,劉皇帝也意識到,想要解決定難軍與黨項人,光靠政治、經濟手段,是遠遠不夠的,軍事武力纔是最有效的辦法。

並且,拖了這麼久,也該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大漢輿圖上有這麼一小塊異色,看着也確實礙眼。

而不管是諸族、遷戶還是定難軍問題,對當下的大漢而言,都是隱患。

第139章 銀州叛亂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406章 調任第80章 京觀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74章 燥熱的遼帝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186章 嘴銜蜜糖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1章 乾祐滅佛第291章 淮東大案第39章 長沙第86章 鬚髮花白第65章 選擇第15章 襄陽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48章 接納迴歸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2章 王、鄭二公第1769章 影響力第439章 自請其罪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轉移陣地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127章 冬至宴3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180章 過鄴都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11章 大敗蜀軍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亞風雲(中)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121章 登乾元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124章 目標大理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1768章 崩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36章 李業告狀第70章 未來宰相的安排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1716章 共治時代第137章 迂迴之師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25章 李史合謀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268章 機遇第40章 開拓之志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29章 太后的病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313章 日常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154章 滅門第23章 老臣凋零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416章 面試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1章 乾祐滅佛第470章 分封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145章 中秋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呂風波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27章 西京風波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76章 處置決議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
第139章 銀州叛亂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406章 調任第80章 京觀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74章 燥熱的遼帝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186章 嘴銜蜜糖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1章 乾祐滅佛第291章 淮東大案第39章 長沙第86章 鬚髮花白第65章 選擇第15章 襄陽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48章 接納迴歸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2章 王、鄭二公第1769章 影響力第439章 自請其罪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轉移陣地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127章 冬至宴3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180章 過鄴都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11章 大敗蜀軍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亞風雲(中)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121章 登乾元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124章 目標大理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1768章 崩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36章 李業告狀第70章 未來宰相的安排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1716章 共治時代第137章 迂迴之師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25章 李史合謀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268章 機遇第40章 開拓之志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29章 太后的病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313章 日常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154章 滅門第23章 老臣凋零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416章 面試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1章 乾祐滅佛第470章 分封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145章 中秋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呂風波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27章 西京風波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76章 處置決議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