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廉頗未老(二)

其實,當主上似乎並不似想像中那麼美好。

這人啊,到了一個階段,便會受到各種的制約,無法再像最初那樣的隨行,必須要承擔起責任。

說實話,對頒下一戰,劉闖極爲嚮往。

他很想親自上陣,親手將那些異族人斬殺……可是,他不能!

如今他身份變換了,地位提高了,也就無法再像當年那樣,憑着一腔血氣肆意妄爲。做臣子的時候,羨慕主上手握大權;可是做了主上,又會羨慕臣子的逍遙。至少他無法像當初那樣,隨着叔父劉勇,帶着三十六個人就敢去肆虐徐州。他現在,需要考慮更多的事情。

烏丸人的襲擊,與其說是蹋頓的試探,倒不如說是袁紹的試探。

對這一點,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是卻不能擺在檯面上去說。只要劉闖現在不站出來,就還有寰轉的餘地。可如果劉闖走到臺前的話,一旦袁紹追究起來,事態也就會隨之變得複雜。

大家都留了可以和解的餘地,接下來就看,誰的手段更加高明!

幽州,涿郡。

袁紹三子,長子袁譚,次子袁熙,少子袁尚。

袁紹最愛袁尚,而長子袁譚則因爲年長,資歷最深,故而聲望最高

俗話說的好,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雖則在袁紹這裡發生了一些變化,可不管怎樣,和袁熙都沒有關係。袁熙生母張氏,本爲袁紹妾室。所以他的出身,從一開始便是庶出子。

哪怕袁紹也是庶長子的出身,但是在袁熙身上,卻看不出一點關照。

因爲袁熙之下。尚有一個袁尚。

袁尚的母親還在世,而袁熙的母親,早已經過世。

在《三國演義》裡,對袁熙的着墨並不是很多,甚至可說是一筆帶過。

如果袁熙不是有一個國色天香,被後世人傳爲洛神的甄宓爲妻子,恐怕許多人對他根本不會留意。

三國演義之中,對袁熙的評價是‘爲人柔懦難成’。

可在《三國志》當中,卻有這麼一段記載:袁尚袁熙與烏丸逆軍戰。敗走遼東。

袁尚爲人有勇力。與奪取公孫康衆。公孫康先置精勇與廄中。而後請袁尚袁熙前來。待袁尚袁熙抵達後,公孫康伏兵盡出,將兩人縛之。令其坐在冰涼的地面上。袁尚感覺很冷,於是向公孫康請求一張席子。可袁熙卻說:頭顱方行萬里。何席之爲?隨後兩兄弟被公孫康斬殺。

由此可見,袁熙並不是如三國演義中所評價的那樣‘柔懦’。

只可惜,他不得袁紹所重,後來又夾在袁譚袁尚之間難以決斷。

最後更因爲自己的兄弟,得殺身之禍……或許袁熙確是‘柔懦’,但臨死之前,他表現的比袁尚更爲出色。

不過,此時的袁熙,尚不知自己未來的命運。

袁紹任其爲幽州刺史之後,他便孤身一人,來到了涿郡。

身邊,也沒什麼謀士,除了一個從小跟隨自己的家臣袁朝年之外,便只有妻家給他請來了一些幕僚和輔臣。也難怪,袁紹手下雖然人才濟濟,可袁熙地位尷尬,不得袁紹重用,自然也沒有人前來輔佐。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袁譚和袁尚二人身上。而那些頂級謀士,則不屑於投靠任何人,袁熙夾在中間,自然也就變得極爲難過。好在,袁熙的妻家甄氏,是中山國無極望族。家中頗有錢財,所以纔不會讓袁熙顯得很狼狽。同時,甄氏還爲袁熙請來河間名士卑湛爲袁熙幕僚。這卑湛經明行修,更與袁紹手下號四庭柱之一的張郃,關係密切。

張郃執掌大戟士,乃袁紹身邊近臣。

卑湛與之交好,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請張郃爲袁熙說話……

可以說,甄氏對袁熙,絕對是付出良多。

涿郡刺史府中,袁熙正查閱卷宗。

“顯奕,我來幽州,已半月之久。

聽說那劉闖,已經抵達遼西,你爲何攔着我,遲遲不肯讓我就任?”

在一旁,端坐一人。

身高在八尺開外,膀闊腰圓,姿容甚偉。

此人,便是新任遼西太守,曾與袁紹曹操一同拜西園八校尉之一的淳于瓊。

在三國演義當中,淳于瓊以一副酒囊飯袋的形象示人。

但實際上,且不說淳于瓊能力如何,單以他形象而言,也算得上是美男子,而且出身不俗。

淳于瓊乃潁川人氏,早年和袁紹交好,爲奔走之士。

但其人生性貪婪,又好飲酒,故而漸漸從核心階層淡出,卻依舊享有極高的聲望。

袁紹對淳于瓊,絕對是萬分信任。否則在袁紹接手冀州,治於鄴城的時候,不會讓淳于瓊爲渤海郡太守。而官渡之戰的時候,淳于瓊更多是因爲輕敵所致,最終被曹操偷襲烏巢成功。

不過,歷史上的淳于瓊,並未做曹操俘虜,而是戰死於烏巢。

袁熙放下手中卷宗,走上前爲淳于瓊滿上一杯酒水。

“叔父莫着急,侄兒這樣做,並非故意刁難。

你也知道,大將軍對劉皇叔頗爲忌憚,故而才遣你前往遼西。然則這劉皇叔究竟是怎樣性情?我們實際上並不是特別瞭解。外界說他,性情暴烈,剛愎自用,而且頗有些衝動莽撞。

所以我想試探一下,看看這劉皇叔究竟有何本領。”

淳于瓊聞聽一怔,“顯奕準備,如何試探?”

袁熙笑道:“叔父放心,侄兒已經安排妥當。相信很快就會有消息傳來。

我讓人與蹋頓聯絡,請他派人出兵,襲掠劉皇叔……呵呵,叔父當清楚。他名爲遼東太守,實則在遼東沒有半點根基。公孫氏根基深厚,若我是劉闖,一定會盡快進入遼東。求取立足之地。哪怕是蹋頓襲擾,我也會暫時置之不理。等我在遼東立足之後,再尋蹋頓麻煩。

若他真如此做,當爲勁敵,叔父當儘早趕去遼西,和公孫度聯手,節制此人。

可他若執意在遼西尋蹋頓麻煩,便不足爲慮……呵呵,他若佔居上風。叔父便前往遼西。命他罷兵休戰;若他處於下風。叔父也可以充作中人,假意調解,而後伺機將之所部吞併。

很快就要入秋了……到時候劉闖無棲身之所。恐怕連這個冬天,都休想渡過。”

淳于瓊聽完袁熙的注意。不由得輕輕點頭。

顯奕,倒也有些智謀!

可惜他出身不好,不但是庶子出身,孃家更無人能夠給予支持,想要得大將軍器重,恐怕是非常困難。哪怕袁熙滅了劉闖,並且掌控幽州,依舊無法和袁譚袁尚相比,終究難成大事。

可惜了,實在是可惜了……

淳于瓊對袁熙倒是沒有太多惡感,他甚至對這個平日裡不顯山露水的二公子,有些激賞之情。

但他的身份,註定他無法崛起。

上有袁譚是嫡長子出身,下有袁尚盡得袁紹寵愛,袁紹又哪裡有精神,來留意這個兒子的發展?

不過這樣也好,他若能保持這種低調,留在幽州。

雖然成不得大事,也能盡享榮華富貴,不必摻和到袁譚袁尚兄弟之間的爭鬥之中。

就在這時,屋外突然傳來一陣腳步聲。

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快步從屋外走進來,躬身道:“二公子,遼西有消息了!”

“哦?”

“前日夜晚,頒下烏丸兵出六股河,襲掠北海營地。

據說,頒下烏丸斬獲頗豐,北海營地損失慘重……如今遼西移民,人心惶惶,非常混亂……”

袁熙聞聽,頓時來了精神。

他連忙道:“朝年可知,劉闖動作?”

“尚未知曉……只聽說頒下動手的時候,劉皇叔並不在臨渝,而是在孤竹城視察,所以他就算做出決定,恐怕也不會很快。而且頒下已經返回營地,劉皇叔想要動手,恐怕很困難。”

“再探!”

青年領命而去。

淳于瓊看着那青年背影,笑着對袁熙道:“朝年倒是好幫手!

我聽說,他勇力過人,有萬夫不擋之勇……顯奕,我願以一部兵馬交換,可否將之送與我呢?”

袁熙愣了一下,他沒想到淳于瓊居然看上了袁朝年。

淳于瓊果真是看上袁朝年的勇武嗎?

袁熙不以爲然……袁朝年年方二十,相貌俊美,清秀宛若女子。

淳于瓊恐怕不是看上袁朝年的武力,而是看中了袁朝年的樣貌。袁熙知道,淳于瓊此人貪酒好財,還有一個喜好,便是俊美男子。這年頭,蓄養孌童在士大夫當中極爲盛行。而淳于瓊對俊美男人,更是有一種近乎偏執的嗜好。此前,他就流露出對袁朝年的喜愛,卻沒想到,今日當面向自己討要。

袁熙心中,騰起一絲厭惡。

袁朝年從小便跟隨他,對他忠心耿耿。

休看他一副柔弱相貌,卻是勇力過人……

如果換一個人說這樣的話,袁熙很可能一拳就打過去。

可是,淳于瓊……

卑湛對袁熙說過:“二公子如今的身份和地位,都非常尷尬。

在大將軍身邊,更沒有一個願意爲二公子說話的人。二公子若想要得大將軍所重,就必須要有一個說話極有份量,並且願意幫助二公子的人物。此次仲簡將軍就任遼西太守,是二公子與之交好的最佳時機。別看仲簡將軍現在的地位不比從前,那是因爲他不願去爭取……

不管怎樣,仲簡將軍是大將軍的老臣,更是心腹。

兩個人之間的交情,在洛陽時便已經建立……仲簡將軍和大將軍同爲西園八校出身,這份情意,即便是子遠先生,也難以相比。若仲簡將軍願意爲二公子說話,定能得大將軍所重。”

袁熙願意與淳于瓊以金銀財貨,甚至傾家蕩產與之交好也在所不惜。

可袁朝年……

那是和他從小一起長大的交情,讓他把袁朝年送給淳于瓊,袁熙心裡,又怎能甘願?可如果不同意,很可能會得罪了淳于瓊。淳于瓊此前已經流露過這方面的想法,如今有開口相求。

袁熙如果真的拒絕,焉知淳于瓊不會惱怒?

得罪了淳于瓊,以後更不會再有人,在袁紹面前爲他美言。

單憑妻家的財力,也難以支撐太久……袁熙擡起頭,向淳于瓊看去,卻見淳于瓊臉上帶着和煦笑容。

“我也知道,此事有些冒昧。

若顯奕捨不得,就算了,當我沒有提過。”

淳于瓊越是這麼態度和煦,也就越說明,他對袁朝年的慾望。

袁熙心中暗自苦笑,輕輕嘆了口氣。

復又擡起頭時,已滿面春風,“叔父這話怎說,朝年能得叔父所重,乃是他的福分,我怎會拒絕?”

從小一起長大如何?

哪怕是忠心耿耿,又能怎樣?

說到底,也不過是他袁熙的家奴而已,比起袁紹的重視,區區一個袁朝年,他袁熙又怎會在意?

淳于瓊聞聽,哈哈大笑。

“如此,待我動身的時候,請顯奕將他送來就是。

之前所說一部兵馬,明日一早便會送到顯奕府上……這次使顯奕割愛,將來必有重謝!”

五月時節,中原大地豔陽高照,正是最爲炎熱之時。

而遼西地區,卻仍舊涼爽。

雖然白天的氣溫會有些高,卻不至於讓人感到難受。入夜之時,氣溫降低,令人頗感舒適。

“伯正,這是那陣風把你吹來?”

蘇僕延滿面笑容,將閻柔請入大帳,立刻命人擺下酒宴,爲閻柔接風。

在歷經三天的長途跋涉後,閻柔終於抵達醫巫閭山。

閻柔和蘇僕延也算得上是老相識,故而蘇僕延待閻柔,也顯得極爲熱情。

“大單于如今,倒是過得好逍遙。”

閻柔笑道:“看你這氣色,可是越發的好,比之兩年前,還要矍鑠。”

“你這傢伙,生得好嘴!”

蘇僕延聞聽,哈哈大笑。

“自從戰敗那公孫伯圭之後,便聽不到你音訊。我聽人說,袁大將軍原本打算重用你,可你這傢伙卻不知跑去了何處。怎麼?如今想通了,決定要出山了嗎?看你這排場,可是不小啊。”

閻柔笑道:“也算不得想通了,只是閒的有些發悶,所以纔出來做事。

不過,大單于卻猜錯了,我如今並不是爲袁大將軍效力。”

“不爲大將軍效力,又是爲何人做事?”

“我如今,是在爲天子效勞。”

天子?

蘇僕延聞聽一怔,看着閻柔半晌不說話,臉上更流露出一抹古怪之色……()

第203章 再遇刺殺第358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十四)第338章 觀滄海(二)第246章 暴雪(一)第338章 觀滄海(三)第161章 出兵第160章 狼煙起第410章 鏖戰江東(五)第384章 單刀赴會(一)第151章 羣英會(四)第320章 阿醜不哭(下)第363章 斬將(十二)第405章 子義歸天第21章 美人恩(下)第182章 偏向虎山行第251章 遼東亂(三)第32章 賭一回(下)第398章 自海上來(上)第88章 諸縣之戰(二)第346章 涼人治涼州(二)第384章 單刀赴會(二)第23章 鬱洲山(下)第103章 可怕的是生不如死第381章 官渡(十五)第22章 薛州(下)第367章 雞肋(一)第358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十四)第364章 斬將(十三)第335章 混亂的三國(三)第32章 賭一回(下)第395章 封王(下)第406章 鏖戰江東(一)第40章 陰差陽錯(上)第194章 射鹿(四)第336章 孫尚香(三)第277章 亂起(一)第247章 暴雪(二)第366章 雞肋(三)第287章 諸葛瑾第417章 長阪坡(二)第38章 君不負妾,妾不負君(下)第22章 薛州(下)第41章 徐州風雲動(下)第269章 請田先生上座!第310章 離間第27章 劉勇鬥張飛(下)第282章 偷營第364章 斬將(十四)第182章 偏向虎山行第330章 冀州之戰(四)第325章 大號小徑(下)第225章 頒下烏丸第52章 江東長壽翁第128章 君恩第171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下)第117章 各有算計第49章 借道淮陰城(下)第359章 千軍萬馬入中原(一)第10章 潁川陳長文(下)第412章 鏖戰江東(七)第265章 白馬之戰(一)第170章 緣何強硬(下)第308章 獅子大開口第11章 淮陰步子山(上)第414章 鉅變(二)第17章 負豪氣者張三將軍(上)第186章 許都,許都(一)第332章 冀州之戰(十)第232章 壯哉,文長(三)第86章 臥龍吟之崢嶸策第162章 徐州第一戰第363章 斬將(九)第219章 遼西第401章 遷都(二)第389章 入許都(二)第98章 東望第402章 遷都(三)第55章 厄運連連步子山第125章 芥蒂第304章 雁門風雲(一)第376章 虎牢第28章 一門二壯士(下)第367章 建安九年(三)第108章 劉胖子,你會幫我嗎?(上)第91章 諸縣之戰(五)第395章 封王第277章 亂起(一)第223章 孤竹城(一)第199章 十步殺一人(二)第328章 警告(下)第247章 暴雪(二)第11章 淮陰步子山(上)第317章 錦囊(上)第340章 水淹三軍(一)第82章 自此江山起風雲第55章 厄運連連步子山第412章 鏖戰江東(七)第373章 大戰再起(一)第147章 初會(三)第357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十)
第203章 再遇刺殺第358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十四)第338章 觀滄海(二)第246章 暴雪(一)第338章 觀滄海(三)第161章 出兵第160章 狼煙起第410章 鏖戰江東(五)第384章 單刀赴會(一)第151章 羣英會(四)第320章 阿醜不哭(下)第363章 斬將(十二)第405章 子義歸天第21章 美人恩(下)第182章 偏向虎山行第251章 遼東亂(三)第32章 賭一回(下)第398章 自海上來(上)第88章 諸縣之戰(二)第346章 涼人治涼州(二)第384章 單刀赴會(二)第23章 鬱洲山(下)第103章 可怕的是生不如死第381章 官渡(十五)第22章 薛州(下)第367章 雞肋(一)第358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十四)第364章 斬將(十三)第335章 混亂的三國(三)第32章 賭一回(下)第395章 封王(下)第406章 鏖戰江東(一)第40章 陰差陽錯(上)第194章 射鹿(四)第336章 孫尚香(三)第277章 亂起(一)第247章 暴雪(二)第366章 雞肋(三)第287章 諸葛瑾第417章 長阪坡(二)第38章 君不負妾,妾不負君(下)第22章 薛州(下)第41章 徐州風雲動(下)第269章 請田先生上座!第310章 離間第27章 劉勇鬥張飛(下)第282章 偷營第364章 斬將(十四)第182章 偏向虎山行第330章 冀州之戰(四)第325章 大號小徑(下)第225章 頒下烏丸第52章 江東長壽翁第128章 君恩第171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下)第117章 各有算計第49章 借道淮陰城(下)第359章 千軍萬馬入中原(一)第10章 潁川陳長文(下)第412章 鏖戰江東(七)第265章 白馬之戰(一)第170章 緣何強硬(下)第308章 獅子大開口第11章 淮陰步子山(上)第414章 鉅變(二)第17章 負豪氣者張三將軍(上)第186章 許都,許都(一)第332章 冀州之戰(十)第232章 壯哉,文長(三)第86章 臥龍吟之崢嶸策第162章 徐州第一戰第363章 斬將(九)第219章 遼西第401章 遷都(二)第389章 入許都(二)第98章 東望第402章 遷都(三)第55章 厄運連連步子山第125章 芥蒂第304章 雁門風雲(一)第376章 虎牢第28章 一門二壯士(下)第367章 建安九年(三)第108章 劉胖子,你會幫我嗎?(上)第91章 諸縣之戰(五)第395章 封王第277章 亂起(一)第223章 孤竹城(一)第199章 十步殺一人(二)第328章 警告(下)第247章 暴雪(二)第11章 淮陰步子山(上)第317章 錦囊(上)第340章 水淹三軍(一)第82章 自此江山起風雲第55章 厄運連連步子山第412章 鏖戰江東(七)第373章 大戰再起(一)第147章 初會(三)第357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十)